查看原文
其他

【诗文观止】如屈原般,为文人风骨而死的名人

王明芹 诗文观止 2022-07-01


诗文观止   原创作品



笔者不懂政治,虽不愿言政治,而诗文往往与时局、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诗文的解读,很多更是离不开历史背景的解读。


正值端午,铺天盖地的悼念屈原的声音。就从屈原说起,说说那些因时局而自杀的名人。





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沉于汨罗江



  屈  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梁启超曾经说过:“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做出发点。”


   六种比较有影响的说法,即洁身说、殉国说、殉道说、殉楚文化说、政治悲剧说和赐死说。

   

 至于屈原卒年的具体时间,学者张叶芦和赵逵夫都认为是顷襄王十五年左右,并且都以“秦楚和好”为导火索。屈原被放九年,近乎绝望而写下了《哀郢》、《涉江》等作品。后当他听到“秦楚和好”的消息时,最后一线的希望破灭。屈原作出死亡的选择,最终自沉汨罗,并不是一时的想不开,相反是长久地沉思,心灵不断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屈原生活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他吸纳融合了儒、道两家思想。儒家的“美政”理想破灭之后,他萌生“远游”的遁世思想,然而最终发现这两种思想都不能实现对社会现状的改造。“上下求索”,力图寻求出一条新的出路,却又始终无法找到。这种思想上的“空虚”和精神上的“绝望”对于屈原这样一个情感热烈而又执着追求的人来说,或许也正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 






李贽   zhi 四声


【石潭即事其四】


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

年来寂寞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


狱中夺剃须刀自刎死。




 李  贽 


李贽(1527~1602)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是明代杰出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中华民族杰出的历史人物。

著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等。

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被诬下狱。狱中夺剃须刀自刎死。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章专论李贽说:“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 ,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伯夷、叔齐


九章·橘颂

【战国-楚】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饿死于首阳山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

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屈原在《橘颂》中也是颂扬二人精神。





卢照邻


浴浪鸟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拢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自沉颖水而死



  卢 照 邻  


卢照邻(约636-约680),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初唐诗人。

卢照邻出身望族,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自沉颍水而死



他的死,手足残疾,自悲时运。






梁济


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清亡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



  梁  济  


(1858年-1918年11月14日)清末官员、学者。


字巨川,一字孟匡,别号桂岭劳人,以字行,广西桂林人,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光绪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教养局总办委员、民政部主事、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


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


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陈独秀从传统的角度赞扬了梁济。他认为“梁先生自杀的宗旨,……是想用对清殉节的精神,来倡导中国的纲常名教,救济社会的坠落”。因此他不赞成梁济是“单纯殉了清朝”。同时他明确指出:新时代的人们不必学其舍生取义的做法,但应有他那种救济社会坠落的勇气和真诚纯洁的精神。


傅斯年在《心气薄弱之中国人》中尽管将梁济和辜鸿铭、张勋并列为守旧的象征,但文章同时也指出:“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有主义好。就是他主义是辜汤生、梁巨川、张勋……都可以,总比见风使舵好。”






王国维


王国维生前著作六十余种,他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上最著名的是《人间词》与《人间词话》。


于颐和园长廊,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投湖自尽。




  王 国 维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于颐和园长廊,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投湖自尽。




遗书开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十六字,给生者留下种种疑窦,成为70多年来其自沉之因久说纷纭,又难以确论的“谜面”。


“诸因素”:以一遗民绝望于清室的覆亡,以一学者绝望于一种文化的式微,一介书生又生无所据——当王国维徘徊于颐和园长廊,回想起“自沉者能于一刹那间重温其一生之阅历”的箴言,遂“奋身一跃于鱼藻轩前”。也许,这就是王国维自沉之“谜底”。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