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纳米所在生物3D打印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方面获重要进展
根据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生物3D打印领域已累计发表论文千余篇,其中2014-2019年(4月)发表的论文就达到1462篇,占总发表论文数量的88.7%。且年度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快速增长,至2018年,全年发表生物3D打印论文数量445篇,其中发表数量前20的期刊中,专属材料类期刊12本,累计论文数量达104,占发表数量前20期刊发文总量的56.5%。生物材料研究已成为生物3D打印研究的爆点领域。4月9日,苏州纳米所发布消息,该所张智军教授团队在生物3D打印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脊髓损伤(SCI)作为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病致残。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损伤段位以下局部甚至全部肢体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暂时或永久性丧失。脊髓损伤后发生一系列反应,如神经细胞大量死亡、缺血、炎症反应以及胶质瘢痕的形成,导致其临床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近年来生物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脊髓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策略。将生物材料、细胞以及生物活性因子等组成的生物墨水进行活细胞打印,通过精确调控生物墨水中各组分比例以及打印条件,可以更好地模拟组织或器官的力学性能、生理结构和生物功能,从而实现组织/器官的快速精准制造与损伤修复。由于神经干细胞(NSCs)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基于NSCs的生物3D打印存在着可选择的生物墨水种类少,生物打印过程繁琐,打印后细胞存活率低,细胞-支架相互作用弱等问题,从而极大限制了其在SCI治疗中的应用。
针对上述挑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智军研究团队最近利用生物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种具有脊髓仿生结构的神经支架,为NSCs的存活以及向神经元分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应用于SD大鼠的脊髓损伤治疗(图1)。在该治疗策略中,研究人员首先创新性设计、制备了由羟丁基壳聚糖(HBC)、巯基透明质酸(HA-SH)、二乙烯砜基透明质酸(HA-VS)以及基质胶(MA)组成的具有良好可打印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的生物墨水HBC/HA/MA。利用HBC优异的温度响应性以及HA-SH与HA-VS间迈克尔加成反应的自发二次交联,“一步法”实现了负载NSCs的神经支架生物3D打印。打印过程流畅,打印线条固化速度快(37 ℃ 20 s内成胶),成型后的支架结构稳定,打印后支架内NSCs的存活率可高达95%。随后通过对生物信号(MA)、力学性能、孔径大小等多因素的优化,有效增强了细胞-细胞以及细胞-支架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显著促进了NSCs向神经元分化。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考察了该3D神经支架在SCI大鼠中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3D打印支架的保护下植入的NSCs在体内存活时间长达12周,并且分化成神经元,形成神经纤维,实现轴突再生,从而显著改善了SCI大鼠后肢运动功能。
纳米所生物支架3D打印过程
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上述工作为生物3D打印快速精准构建神经仿生支架及其在脊髓损伤修复等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3D bioprinted neural tissue construct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为题,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iomaterials(Biomaterials, 2021, 272, 120771)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博士生刘晓云为第一作者,张智军研究员与黄洁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研究员和苏州纳米所张珽研究员的通力合作,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END
生物3D打印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遍及材料、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同时论文交叉学科的程度很高。2019年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生物3D打印的论文发表,其中美国以191篇论文数量领跑全球,中国以141篇数量紧随其后。
苏州纳米所张智军教授课题组主要承担干细胞相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等科研课题,从事生物支架材料(包括生物 3D打印材料)的研制及其在干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主编微信:2396747576; 硕博千人交流群:867355738;网址:www.amreference.com
延伸阅读:
2.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类器官3D打印研究取得重要成果(附国产生物3D打印机)
3.3D生物打印的革命:会跳动的心脏,会呼吸的肺和会生长的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