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微课视频+知识点+导学案
电子课本+微课视频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1: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第二单元写作 导学案
学习抒情
【文题展示】
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动物,爱花草,也爱家乡,爱祖国……试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1.审题拟题
以“爱”为话题,应明确这个词的内涵。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爱,通常见于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它既可以大到对国家、民族和世界的大爱,又可以小到对亲人、朋友及老师的小爱。这里我们应该明确我们所要写的重点,应该是与我们生活更加贴近的小爱。
话题作文的拟题,可以给话题加上修饰语,把大题变小。
2.选材立意
可以只写一件事,按情节发展推进故事;也可撷取若干事件,用片段组合的形式。
(1)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爱。在家庭中,你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你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间的友爱;陌生的人向你伸出援助的手,你感受到社会处处是美、处处有爱……
(2)可以写对大自然的爱。描述人们在优美环境中愉快晨练、散步、谈心、工作等场面,叙述你的真实经历,抒写你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感受。
(3)从反面选材,描述被污染、被破坏的环境,或叙述虐待老人、家庭暴力等缺失“爱”的行径,揭示社会问题,呼吁人们“让爱常驻心田”。
3.巧妙抒情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如《黄河颂》中的“我们是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为媒介来抒发感情。如《土地的誓言》中,作者通过写许多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炽热的爱恋。
要巧妙抒情,做到情感真挚,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感情基调真善美;(2)素材选择贴近生活;(3)情感表达多样化;(4)细节描写要动人;(5)善用修辞巧造势。
【例文引路】
走失的父爱
亲爱的爸爸:
你还记得我吗?
我是你的女儿啊,曾经还是你最爱的女儿。可是,我们多少年没有见面了呢?你大概忘了吧?可我记得,八年了,整整八年!今天,我在考场上想起了你,我泪如雨下。
你还记得我小时候的模样吗?可我还记得对你的感觉,那是你暖暖的手掌拂过我脸庞的温暖,那是你身上淡淡的烟草味道,那是你高大如森林般的神秘,那是来自你宽阔胸膛的温暖。
小时候,你是我最好的玩伴,你从不说忙,从不说累。你永远没有时限地陪我,我们一起做过白日梦,一起在小区下面的草坪上打过滚,一起钻在被窝里讲过鬼故事……那个时候,每晚都是你唱着歌哄我入睡。无言的默契,我以为这种黏稠的爱会永远伴着我。我从没想过会失去。
突然有一天,你走了!母亲哭着,却没留你!
命运的钟突然毫无声响了,时针被悄悄折断。
母亲说,你不会回来了。我不信!你只是暂时出去走走,我猜。
空荡荡的屋里,我穿着你大大的拖鞋一跌一绊地走着。我从来没有觉得走路有那样困难过。眼泪在眼珠上把世界蒙得糊糊的。我抬头,挺着腰,迈着大步。我来到你床前,那儿有一点你身上的味道。我爬上你的床头,我有些想爸爸了。我突然着了魔似的疯狂大叫,扯着被子还扯枕头,我不知道爸爸你在哪里。强烈的思念再加上委屈,我哭得泣不成声。直到一下倒在了床上,让你的味道伴着我迷迷糊糊地睡去。
世界很大很荒芜,我却很小很瘦弱。我该去哪儿寻找我的父亲以及那一切熟悉的感觉?阳台的花一日一日地憔悴着,那曾是你亲手培育的。我恍惚间仿佛又看到了你打理花草的样子,弯着腰,眯着眼,偶尔还叼着一根烟,利群牌的,我曾经帮你去楼下小店里买过几次。楼道里一有男人的说话声,我就拉开门缝偷偷地张望,我在寻找我的爸爸,但我不愿被别人发现。失望的感觉我已经习惯了。
日子久了,我在寻你的思念中长大了。那种被淡忘了的尘封了许久的温暖被我藏在心里很深的一角。母亲说的没有错,你不会回来了。而那夜夜翻滚的思念却一刀一刀地划在我的心头。爸爸,你还会回来吗?至少回来看看我,看看你的女儿,她已经长大了,是个漂亮懂事的姑娘了,她成绩很好,有很多朋友,妈妈也很爱她,可她就是缺少父爱。
爸爸,回来看看我吧!我不相信,你真的就这样把我给忘了。
爸爸,我一直在曾经的家里等着你。
您的女儿
2016年4月26日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我每读一次都被它所感动,甚至落泪。文中的作者是个懂事的女孩,来自一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多年的情感积压在她的心头,于是,终于有一天,在她的文字中爆发出来了。“情动而辞发”,“文附质也”,这两句话用来形容这篇文章是再好不过的了。浓浓的思念之情借助着记叙和描写像镜头一般一个一个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个细节都让人动容。还有那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一声声真情呼唤更是让人肝肠寸断。此外,书信体这一形式的采用,使得作者情感的表达更加流畅自然,感人肺腑。
声明:本资料图文来源于网络,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