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课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学视频+知识点+图文解读

e学友 2023-02-12



大家好!为了帮助孩子们学好统编新教材,e学友继续推出全新栏目——“统编教材同步课文微课堂”(包括知识要点、课文朗读、视频教学和图文解读)。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




教学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e3015ljfdt9

视频一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0033bdlr2g

视频二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知识点





一、 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体裁:报告文学
二、主要内容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该书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研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全书共12篇,分别为:“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和“又是白色世界”。
第一章 探寻红色中国  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
第二章 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第三章 在保安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 长征  讲述了红军长征的艰难过程。着生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长征中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 红星在西北  讲述了刘志丹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 去前线的路上  讲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 同红军在一起  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红军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并且讲述了促使司令员彭德怀走上革命道路的悲惨童年经历,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策略。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第九章 同红军在一起(续)  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以及中国残酷的阶级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讲述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讲述红色中国的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共产党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朱德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 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红军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红色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李德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中主要人物形象如下:
1.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2.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3.朱德是“三军”统帅,是红军稳定的象征。
4.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
作品影响《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接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1937年10 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三、人物形象:(一)毛泽东(1)肖像外貌: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2)家庭出身:农民。(3)作者印象: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革命家,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说话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天真质朴同锐利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对于吃的东西很随便,有着南方人爱吃辣椒的癖好。他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他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4)形象特征:质朴纯真,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人。有杰出的军事战略能力和深刻的政治洞见能力。(二)周恩来(1)肖像外貌: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黒,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有热情。(2)家庭出身:大官僚家庭。祖父曾任清朝大官,父亲是个杰出的教书先生,母亲不同凡俗,是个博览群书的妇女。(3)作者印象: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是中国人中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4)形象特征:平易近人,温和文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从他为斯诺作的行程规划可以看出,他细心热情,善于计划。(三)贺 龙(1)肖像外貌: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2)家庭出身: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3)作者印象:他的口才很好,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总希望别人提出批评,留心听取意见。(4)形象特征: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四)其他人物形象:朱  德:沉默谦虚,爱惜部下,天性极端温和,说话朴实,喜欢运动和读书。彭德怀:率直爽朗,愉快爱笑,富有才智,吃苦耐劳,精力过人,爱惜部下,善于作战。徐海东:大胆无畏,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善良真诚。徐特立:富有革命理想,面对开展教育的各种困难没有退缩,想方设法提高苏区的教育水平。朱作其:精通英语、德语,业务素质过硬的电力专家;很有才能、严肃认真、无私奉献、忠于职守的共产党员。刘  晓:思想最一本正经、工作最刻苦努力的青年之一;态度极其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对共产主义有一种狂热的纯粹感情。红小鬼:精神极好、愉快乐观、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寄托着中国的将来。蔡树藩:独臂将军,有趣、可爱、英俊的青年,头脑机灵,容易冲动,善于辞令,妙趣横生。大批年轻的红军战士:刚毅坚忍、勇敢顽强、忠贞不贰、坚定如一,充满革命信仰和牺牲精神,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
四、主题思想《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本书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五、精彩语句摘录1.我在中国的七年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党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赏析:热心的党人,红色中国表示了作者对中国的热爱及赞美之情。这一段也用了一处问句,设置悬念,勾起读者兴趣。
2.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中国人!真是个你意想不到的赤匪!赏析:这一段话用了两次意想不到,表现了作者对邓发的喜爱之情。
3.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_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员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赏析:此段先是描写了周恩来给作者的良好印象,后用污蔑一次表现了作者对国民党的不满之情。
4.随着阳光的转移,这些山丘的角落陡峭的阴影和颜色起着奇特的变化,到黄昏时分,紫色的山巅连成一片壮丽的海洋,深色的天鹅绒般的褶层从上而下,好像满族的百褶裙,一直到看去似乎深不见底的沟壑中。赏析:这一段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巅比作海洋,把山上的褶层比作百褶裙,使语气更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5.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她们是中国悠久历史的积淀、光荣传统的升华和时代文明的结晶。回望历史,从中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人民一路走来。长征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
6.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7.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8.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9.这,就是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10.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11.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赞美红军长征精神的句子文章。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12.无论是吃不上饭的放牛娃,还是胸怀报国志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同志,还是柔弱刚强的女战士,都被凝聚到了这支红色队伍里,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召、所激励。
13.长征精神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从跟随红二方面军进行部分长征的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到千里迢迢来陕北记录长征的美国记者斯诺,从80年代重走长征路的索尔兹伯里到今天仍在这条路上跋涉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初衷而开始关注长征的外国人在走近这段历史之后,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八年级(上)名著阅读练习题——《红星照耀中国》一、填空题: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至        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答案:《西行漫记》   美    埃德加斯诺,   1936年6月   1936年10月2.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         ;打土豪要归公。答案:不拿贫农一点东西3.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           ,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答案:毛泽东      个人的成长轨迹    周恩来    八一南昌起义4.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         ;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         ,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        。答案: 徐海东    徐特立    朱作其5.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6.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D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3周年7.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B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8.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9.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B  )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10.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D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11.《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2. 阅读下列材料: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                     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文中的“我”是谁?答案: 毛泽东(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B  )A 、《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 D、《 社会主义史 》(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答案: 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13. 阅读下列材料: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1)材料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答案】1936 年   张学良杨虎城(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答案】逼蒋抗日,停止内战 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14.名著阅读。(3分)(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           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             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答案: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答案:  白求恩  二、简答题1.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的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2.代议制苏维埃政府结构是怎样的?                                   答: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 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 依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3.苏维埃革命委员会的权利有哪些?                                  答:它有决定选举或改选权,同共产党合作紧密。乡苏维埃下面设教育、合作社、军训、政训、土地、卫生、游击队训 练、革命防御、扩大红军、农业互助、红军耕田等等委员会, 由乡苏维埃指派。苏维埃的每一分支机构中都有这种委员会, 一直到负责统一各项政策和作出全国性决策的中央政府。4.苏维埃政府对春耕工作做怎样的批示?答:进行广泛的宣传,争取农民自愿参加,不要有任何强迫命令。5.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答: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6.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答: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7.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 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8.共产党规定合作社的五项主要任务是什么?答:制止商人对群众的剥削;克服敌人的封锁;发展苏区国民经济;提高群众经济政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9.简述《西行漫记》一书的主要内容。答:《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0.简述斯诺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答案要点:① 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仇视,据说, 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11.朱德妻子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是什么?答:1)天性极端温和;(2)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3)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12.简要回答张学良在南方同红军打仗以后,对红军以及战斗的认识。答:①他们所打的“土匪”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②“剿共”这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年;③ 一边同红军打仗,一边要抗日是不可能的;④ 而在这期间东北军却在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事中很快消耗兵力,土崩瓦解13.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14.为什么说红军的西北长征是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答:(1)红军的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而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2)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15、简述斯诺说:“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 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16.简述斯诺怎样看待杨虎城的当过土匪的经历?答:绝不要以为杨虎城将军早年当过土匪,就必然没有资格 做领袖了。这样的假定在中国是不适用的。因为在中国,一个人青年时当过土匪,往往表示他有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翻翻中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有些极能干的爱国志士,都曾一度被人贴上土匪的标签。杨将军反正在大多数外国传教士中间名声不佳,因此他不可能真的是一个坏人。他的革命历史,说明他原来是个粗鲁的农民,可能一度有过崇高的梦想,要大大改变自己的世界,但是他掌握了权利以后,却也没有找到什么办法。17.简述一下“白匪”与“赤匪”的含义?答案提示:白匪, 用国民党的名词来说就是民团, 国民党为了要镇压农民起义,纷纷组织民团。是作为保甲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进行活动 的。赤匪用苏维埃的名词来说就是游击队,赤匪是国民党对游击队的敌视称呼18.简述一下周恩来走上革命的历程?答:周恩来是一个大官僚家庭的儿子,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但他在民族觉醒的时期里受的教育,使他的兴趣从文学转到了别的地 方去了。第一次革命以后,周恩来便被卷到了社会革命运动中去。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 1919 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和,准备发动国民革命。26 岁被任命为著名黄埔军校的秘书。1925.1926.1927 年进行了 北伐,1927 年以后蒋介石发动了他自己的右派政变,开始杀 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 年 后他终于“闯破封锁”,加入红色队伍。19.简述斯诺听到的的贺龙的革命经历?答: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是仍很健康,他 不知疲倦。他性格急躁,但是他很谦虚。贺龙在当时是一个土匪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 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贺龙是 1927 年南昌八一 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汪精卫的 武汉政府。但是唐生智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 “农民大屠杀”后,激起了他的愤怒,贺龙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20.在紧急状态下,苏区教育制度分为哪三部分?答:第一部分是学校,都是苏维埃办的; 第二部分是军队,是红军办的;第三部分是社会,是共产党各组织办的。21.朱德的特殊战术。答:1)能跟战士共同生活,密切接触,因而获得他们的信任; 2)作战不管大小,事前要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3)细 心处理一切,亲自领导部队;4)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 阵地有清楚的了解22.简答:1936 年9月彭德怀部队向黄河西移的原因。答:先是扩大和发展我们的苏区;第二是配合二、四方面军的调 动和前进;第三是消除马鸿逵和马鸿斌在地方的影响,同他们的部队直接形成统一战线23.共产党鼓动推翻“国民党走狗”和“伊斯兰教叛徒”向回民提出的诺言。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取缔征兵;取消欠债;保护回族文化;保证各派宗教自 由;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24.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答:当时在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25.陕西曾以盛产什么闻名?西北发生过大饥荒的原因是什么?答:陕西长期以来就以盛产鸦片闻名。西北曾经的大饥荒也和鸦片的种植有关。当时军阀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最好的土地都种上了鸦片,一遇到干旱的年头,西北主要的粮食 作物就严重短缺,饥荒就不可避免26.张学良是如何改变思想,相信国内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可行的?答:1)被共产党打了败仗后,成千上万的东北兵投向了红军,被俘虏的东北军将领被释放后,对红军有诚意要停止内战,用和平民主方法统一中国的想法很赞赏; (2)东北军全军都有反对与红军作战的情绪;(3)张学良本人也受到强烈的左倾影响;(4)王牧师给张学良带了一个谈判方案,张学良又见了周恩来,经过长时间的详细讨论,张学良相信了红军的诚意,相信国内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可行。27.《西行漫记》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 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28.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 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29.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 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 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 和忠诚。30.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答:毛主席“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 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31.中国红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什么?答:为实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32.1927-1937 年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什么论点?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命,中国的民 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33.红军游击战的口号?答: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34.在井冈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351.1928 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么? 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 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七、 买东西要付钱 八、 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36.中国人民消耗和打败日军的主要条件是什么?答:中国 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37.红军在“第一次围剿”开始时创造了哪些条件才得到这次胜利的?答:一军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清算了李立三路线。党战胜了红军内和苏区内的 AB 团(刘铁超)及其他现行反革命分子38、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战绩如何?答:五次, 前四次失败,第五次胜利。39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哪年到哪年?政治基础是什 么?答:1924—1927 年,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40.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年 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41.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答案:无畏、迅速、计划周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42.斯诺认为周恩来是个“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答: 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的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43.《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上街不带警 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2)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作者是很欣赏的。(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44.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毛泽东心中,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哪三本?答:1)《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2)《阶级斗争》、(3)《社会主义史》.45.在长征中,千千万万的青年人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答案: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46.简述西行漫记主要描写的内容。答:《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47. 试述西行漫记写作的意义。答:(1)使西方人第一次全 面客观的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以及中国共产人所领 导的解放区的蓬勃景象。(2)第一次为西方人全面客观的剖析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48.红军大学有哪些独特无二的地方?答:它的校长林彪是一个28岁的指导员,据说他从来没有吃过一次败仗。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是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由于“纸荒”而不得不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每个学员的教育费用,包括伙食、衣着、一切在校开支,每月不到 15 银洋,或是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 200万元49.第一次接触周恩来,斯诺对他的印象。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九年来宣传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50.在斯诺眼中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1.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2.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3.个人自尊心强,有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4.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对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5.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6.他身上没有可以称为宗教感情的东西。7. 热爱工作且有强健的体魄。8.有深邃感情的 人。9. 他的话真诚老实。51.共产党人的基本政策是什么?答案: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行土地革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52.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 龙、徐向前、徐海东53.红军剧社有何作用?答案:在于唤起农村中的亿万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唤起他们的人权意识。54.为什么说苏区是个理想之地?答案: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与人和睦相处,在全国一片乌云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55.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答: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 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56.斯诺眼中的红军剧社是什么样的?在共产主义运动中, 没有比红军剧社更有力的宣传武器了,也没有更巧妙的武器了。答:由于不断地改换节目,几乎每天变更活报剧,许多军事、 政治、经济、社会上的新问题都成了演戏的材料,农民是不易轻信的,许多怀疑和问题就都用他们所容易理解的幽默方式加以解答。红军占领一个地方以后,往往是红军剧社消除了人民的疑虑,使他们对红军纲领有个基本的了解,大量传 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宣传,争取人民的信任。3.名著阅读。(5分) (1)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A是        ,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1)周恩来, 原因是: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答到两点即可(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  B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2.名著阅读。(4 分)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一一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材料中的“他”是谁? (2分) 答:埃德加•斯诺(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分) 答:《红星照耀中国》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专题复习1.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2.名著阅读。(4 分)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城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一一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 材料中的“他”是谁? (2 分)   答案:埃德加·斯诺(2 )“他”写成的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 曾易名叫什么? (2 分)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     曾易名为《西行漫记》3.名著阅读。4分《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答案:①埃德加·斯诺   ②纪实   ③西北革命根据地    ④共产党和红军4.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5.《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3分)答案:西行漫记     美     斯诺(埃德加·斯诺)6.名著阅读(4分)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   A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①语段节选自          ,文中的A 是          (人名)。(2分)答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毛泽东②在作者笔下, A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答案: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2分)7.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2分)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8.《红星照耀中国》又译名什么?为什么?(3分)答案:西行漫记》(1分)。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1分)。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1分)。9.名著阅读。(3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____________。“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儿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答案:《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延安   (3分)10.名著阅读。(5分)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  A ,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  A  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  A  是        ,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周恩来,原因是: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学、中庸和面子哲学;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答到两点即可)                                  11.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  B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13.名著阅读(5分)苏维埃掌权人物小村庄在西北很多,但是城市不论大小却不常见。除了红军草创的工业以外,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些地方,还是半游牧区。因此,纵马登上崎岖的山顶,看到下面苍翠的山谷中保安的一片古老城墙,确实使人觉得十分意外。我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南京同他打了十年仗的共产党领袖——**,用最近采用的正式头衔,就是“中华人民苏维埃共和国”的主席。旧名“中华工农苏维埃共和国”已在共产党开始实行争取建立统一战线的新政策的时候放弃了。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首先,切莫以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但是我并不想宣布历史的判决。同时,除了他的政治生活以外,**作为个人也是一个使人感到兴趣的人物,因为,虽则他的名字同蒋介石一样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可是关于他的情况却很少知道,因此有着各种各样关于他的奇怪传说。我是访问他的第一个外国新闻记者。**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时候,报上正盛传**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现年( 一九三七年 )四十四岁。在第二次中华全国苏维埃大会上,他被选为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这次大会的出席者,代表着当时生活在红色法律下的九百万左右的人民。说到这里,我要附带插入几句话。据**的估计,中央苏维埃政府在一九三四年直接控制下的各区最高人口数字如下:江西苏区三百万;鄂皖豫苏区二百万;湘赣鄂苏区一百万;赣湘苏区一百万;浙闽苏区一百万;湘鄂苏区一百万;总共九百万。有些估计高达此数的十倍,令人难以置信,大概是把红军或红色游击队所活动的各个地区全部人口加在一起而得出来的。我把中国苏区人民有八千万的数字告诉**的时候,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然,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政治局、财政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及其他等等。他的实际影响是通过在政治局的支配地位发挥出来的,因为政治局有着决定党、政、军政策的大权。不过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他而且尊重他,但没有——至少现在还没有——在他身上搞英雄崇拜的一套。我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口中老是叨念着“我们的伟大领袖”。我没有听到过有人把**的名字当作是中国人民的同义语,但是,我却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不喜欢“主席”——个个人都这样叫他——或不景仰他的人。他个人在运动中的作用,显然是很大的。15.文中**指的是,南京指的是,“悬赏25万”说明了          。答案:毛泽东   国民党政府   蒋介石反动政府对毛泽东的重视,同时体现了毛泽东在红色地区的地位高和影响力强 
16.“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具体指                   答案: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17.文中人物描写很多,试试判断分析下列描写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1)“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4分)答案:肖像描写,写出了毛泽东的睿智(可以与林肯媲美)。(2) “他就笑了起来,并且说,要是他们真的有这样广大的面积,革命就差不多胜利了。不过当然,红色游击队的地区,人口还有好几百万。”(4分)答案:语言描写,突出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精神








图文解读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知识要点+电子课本领取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

后台发送“微课

即可领取


更多7-9年级上册学习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