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学习:九年级下册语文23课《出师表》
23 出师表
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3.陟罚臧否
古义:批评;今义:否定。
4.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悉;今义:文章明白流畅。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这里表示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7.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8.猥自枉屈
古义:辱,谦辞。偷着;卑鄙,下流。
9.臣本布衣
古义:平民;今义:布衣服。
10.由是感激
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并生出谢意。
11.庶竭驽钝
古义:表示期望;今义:众多。
12.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二)一词多义
1.而中道崩殂(半,一半)
宫中府中(内,里)
2.而中道崩殂(途)
以咨诹善道(方法)
3.今天下三分(分裂)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
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可是,却)
然后施行(这样)
5.以光先帝遗德(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
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清明)
以伤先帝之明(明智,贤明)
8.然后施行(做,实施)
性行淑均(品行)
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
9.必能裨补缺漏(能够)
先帝称之曰能(能干,有才能)
10.有所广益(代词,代指人或事物)
优劣得所(处所,地方)
11.咨臣以当世之事(在某时)
当奖率三军(应该)
12.受任于败军之际(委任,任用)
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责任,职责)
1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近,靠近)
临表涕零(面对)
14.恐托付不效(效果)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15.进尽忠言(话,言论)
不知所言(说)
16.俱为一体(是)
众议举宠为督(担任)
17.此皆良实(忠良的人)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贤善)
18.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里表示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三)词类活用
1.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疏远)
2.苟全性命于乱世(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形容词作名词,奸邪的事;忠善的事)
4.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5.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6.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
7.陟罚臧否(形容词作名词,赞扬和批评)
8.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9.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生长草木)
10.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
11.北定中原(名词作状语,向北)
12.恐托付不效(动词作名词,托付的事情)
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形容词作动词,对……尽忠)
(四)成语积累
①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②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③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④亲贤远佞: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课后习题解答
一、本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仿照示例,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示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二、课文前半部分,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诸葛亮主要提出了三条建议:(1)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子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2)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同样的标准。(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其中“亲贤远佞”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励精图治、复兴汉室的目标。
三、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几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在课文的后半部分,作者先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臣本布衣”起笔,历数先帝之殊遇,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并临危受命,由布衣跃为重臣,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在叙述二十一年的遭际之后,追言先帝托孤之事,交代这次出师的根源,以及思想基础、物质准备,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后半部分追述这几件事情,一方面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一方面,将出师与谏言沟通起来。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为己任,把国内“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
六、有关诸葛亮的传说、故事、俗语很多。课外搜集有关资料,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诸葛亮的看法。
【示例】
千秋诸葛我评说
历史上,人们对于诸葛亮都有很高的评价。今天,本人也斗胆来谈谈我对诸葛亮的一些看法。
诸葛亮“智”。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他将心理战术发挥到极致,以两三千人马应对十五万大军,赢得了几乎不可能得胜的战役。实在是智!
诸葛亮“神”。他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对外界的形势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草庐之时对当时的局势分析透彻,面面俱到。他甚至还能“呼风唤雨”借东风,仿佛天地万物都为他所用。他用兵如神,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实在是神!
诸葛亮“义”。他的一片丹心只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因受到刘备三顾草庐之恩、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汉室之兴复竭忠尽智,至死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名人志士的座右铭!他为了江山社稷,忠贞不渝,呕心沥血,直到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江山社稷,为的就是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实在是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能实现刘备的遗愿了吧。以诸葛亮的才华与智慧,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是可悲啊!人无完人,诸葛亮也确实有不足之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值得千秋赞颂的人啊!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课文内容概括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彰显一片忠诚之心。
参考译文
先帝创立帝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刻。然而,侍从护卫的官员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疆场上舍身作战,这都是因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厚待之恩,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发扬志士们的志气,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人们忠心进谏的途径。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对他们的晋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触犯法律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吏,判定他们应得的处罚或奖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宫外有不同的奖罚法则。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心思忠诚无二,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再去实施,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增加很多的益处。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都能得到合理的安排。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室的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一介平民,在南阳亲自种田务农,(只求)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先帝不因为我身世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里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天下大事的看法,我因此感动激奋,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失败,在战败的时候接到委任,在危难的时候接受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虑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圣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贫瘠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鼓舞并率领全军将士,向北平定中原,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的基业,回到原来的国都(洛阳)。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斟酌情理,考虑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请惩治我的罪责,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宣扬盛德的忠言,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自己也应该谋划考虑国家大事,征询治理国家的好办法,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如果能够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现在我就要辞别陛下远行了,面对奏表热泪纵横,不知说了些什么。
课文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