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投资周记】2023/7/23(洋河2020年报学习问题拾遗)

芒果说投资 小凌记
2024-09-21


本周指数走势

注:①股市吸引力指数=(1/中证800PE)/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表股市相比债市的吸引力大小。

②持股综合吸引力是以增长确定性为权重,综合所有持股的买入倍数。

本周交易

目前持仓

下表中腾讯控股、古井B、美团单位为港币,其他标的单位为人民币

本周收益

本周沪深300下跌1.98%,实盘净值下跌1.47%

2023年内收益从上周的4.16%,变成本周的2.63%

注:①收益率计算采用基金净值法,忽略资金进出对收益率的影响。

②不含打新股、打新债收益。

目标股票操作计划

注:①净利润为预期净利润,单位为人民币。

②分众传媒、陕西煤业采用席勒市盈率法估值,净利润选取为近十年净利润的平均值。

③腾讯控股、古井B、美团除净利润外其他数值单位为港币,基金的数值为基金净值。

④买入倍数=当前市值/理想买点,代表当前市值所对应的买入吸引力,数值越小吸引力越大。

强烈申明

本文为我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洋河2020年报学习问题拾遗


萧瑟:会计小知识:《会计准则》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停止摊销。


萧瑟:洋河小问题:洋河股份上市后,洋河集团持股比例为34.05%,现在持股比例34.16%,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变化?

科先生:自从2002年股份公司设立以来,除了2009上市时,洋河集团作为国有股东被迫转了三百多万股给社保基金以外,一直到现在,集团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数量,都没有减持过也没有增持过,数量的变化只是资本公积转增而已,因此占比的比例应该也是不变的,之所以比例发生了一次改变,是因为2014年5月17日,公司回购注销了358万股,总股本减少了,因此占比的比例相应提高了一点点。除此之外都是没有变化的。


林云天:洋河的第一次理财暴雷事件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哪一年?是恒大暴雷的时候吗?

科先生:


萧瑟:会计小知识:白酒消费税的征收既从量又从价,从价20%计从量0.50元/斤。红酒(葡萄酒)消费税按照销售额的10%计算缴纳,只从价不从量。啤酒和黄酒的消费税从量计征,只从量不从价。

另一个既从量又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商品是卷烟,甲类卷烟在生产和批发两个环节征收,生产环节从价56%+从量0.003元/支,批发环节从价11%+从量0.005元/支;乙类卷烟只在生产环节征收,从价36%+从量0.003元/支。

注: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格≥70元为甲类卷烟,<70元为乙类卷烟。1标准条=200支1标准箱=250标准条生产环节从量计税相当于0.6元/条,150元/箱。批发环节从量计税相当于1元/条,250元/箱。


萧瑟:洋河小问题:洋河上市发行的股份占总股份比例是多少,和其他上市企业有什么不同?

大笨牛:A股ipo规定,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以股本为界定标准,一般为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例为至少10%以上。而港股无此规定,有只发行2%的案例。港股发股太自由了,所以港股有老千股现象。港股还可以卖老股发行。

芒果的芒:4500万股,占10%。

2002年洋河股份改制重组,总股本6800万

2006年蓝天蓝海认购新股,总股本增加到9000万股

2007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总股本增加至13500万股

2008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送红股,总股本增加至40500万股

很明显2008年已经为2009年上市做准备,提前增加股本,为了ipo只出让10%的股份。

萧瑟:《《一本书看透股权架构》读书笔记之一


林云天:国内很多企业回购股份都不注销,而是用来员工激励,因为法律不强制要求注销。港股腾讯虽然回购注销了,但是还会每年增发一些用来员工激励。如果港股的回购数和增发数一样,对于A股和港股来说,是不是一回事?只不过拆成了两个步骤完成。如果回购注销的大于增发的,则更好?

芒果的芒:1. 是,回购激励=回购注销+增发。2. 增发是上市公司薪酬体系的一部分,只是用股权支付而已,所以不能简单的将回购量和增发量比较,虽然回购注销>增发是好的。

科先生:所以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后院提的。

芒果的芒:他的矛盾点不在于腾讯该不该增发,也不是增发和回购谁大谁好,而是在于这个每股价值的计算。

林云天:计算未来的盈利就行了,为什么要计算每股收益呢?

芒果的芒:因为你的收益跟每股盈利挂钩,不是跟市值挂钩。就像一些公司上市以来疯狂增发新股融资,虽然市值做的很大,但你的收益可能并不好。

他这么说也有一定道理,但有两点是无法预测的。1. 三年后腾讯共增发了多少股份。2. 期间腾讯回购了多少股份。如果这两点数据都有,那他完全可以把三年后每股价值算的更精准,但老唐不考虑这些,上面的因素是一方面,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三年再怎么增发也不可能多到影响投资决策的地步,估值本来就是个模糊的区间。所以我觉得这件事就是:可以,但没必要。

林云天: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纠结自己的每股价值。

芒果的芒:在腾讯这里的确没必要纠结。

林云天:是的,除非那种极端的疯狂增发。而且增发还要看是在股价高估还是低估的时候,意义也不同。

芒果的芒:我猜测实际情况中增发额是大体不变的,比如要给员工开60万期权,股价300的时候那就增发2000股,股价600的时候那就增发1000股,猜测哈。

清源:这个是对的。从腾讯员工角度看,腾讯给员工股票是这样的,如果给员工的金额是1000,当天股价是500,就发200股。

从员工角度看是这样,但是公司是不是定期增发一部分放池子里给员工发,而不是每次都增发还要确认一下。腾讯比较厚道,当时分京东股票的时候,腾讯也调整了授予员工但是未归属的期权。

芒果的芒:意思是还未行使的期权也给分京东股票了?

清源:没给京东股票,但是增加了未行使期权的数量。


萧瑟:会计小知识:对于增值税的核算,会计科目设置了10个明细科目(二级科目),其中“应交增值税”又设置了10个专栏(三级科目)。进入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项目的金额不是“应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而是“未交增值税”的贷方余额。


芒果的芒:观察到2020年其他应付款-经销商保证金下降幅度巨大,公司给的回复是“主要系2021 年春节距离元旦时间较长,经销商备货时间延后,2020年末经销商支付的备货保证金较少所致。”

2021年春节是2月12日,2020年是1月25日,的确比往年要晚。但是2018年的春节是2月16日也很晚,2017年年底经销商保证金并没有大幅减少,所以公司给的回复不足以说明经销商保证金减少的原因。

我去统计了从2017年-2022年其他应付款和经销商保证金的变化,可以给到的结论是:经销商保证金的确可以抵消货款,因为在一季报时其他应付款会大幅下降,到半年报也得到了验证。所以不确定的是2020年为什么本该有的经销商保证金没有了,并且从此以后公司像改了销售策略一样,再也没有高达二十多亿的保证金了。

同时在现金流量表里经营性活动-其他里也有一条经销商保证金的金额,公司回复跟其他应付款的经销商保证金是对应的,但又回复统计口径不同,经测算的确无法反映资产负债表里的变动,不知道这个资金流动在现金流量表里如何体现?

抛砖引玉,跟大家讨论下。

核心主要是四个问题:1. 为什么2020年经销商保证金大幅下降?

2. 为什么2020年以后公司不再收那么多经销商保证金了?

3. 流入流出量巨大的其他应付款-经销商保证金在现金流量表如何体现?

4. 现金流量表其他经营活动中的经销商保证金跟资产表里的有什么关系?

方隅:供参考。

以此,做一下推断。1.按照管理层的说法,当年春节比较晚,备货时间退后。2.渠道改革,降低经销商资金压力,清理库存;3.结合管理层遮遮掩掩的解释,还有可能是20年的业绩牺牲了这一块数据。

科先生:还有一个常见的处理方法,保证金转为购酒款,对于洋河来说收了保证金,少数情况才会退,多数情况是不会退而是用酒来抵。

芒果的芒:1. 管理层所说春节原因站不住脚,因为2018年春节更晚。2. 渠道改革,降低压力,洋河有意放松共渡难关?但2021年和2022年已经没压力了,依然没有这批保证金了。3. 按照老唐回复的那张图,经销商强烈要求主动退出,经销商保证金跟经销商退出没有关联,经销商退出减少经销商风险抵押金。

我猜测有两种可能,1. 洋河说:不需要你们提前打款保证金了。2. 洋河缩短了提前打款时间,以前春节在一月份,那么上一年12月底就收到钱了,也有可能提前两个多月打款改成了提前两周打款,这样年报和季报就都看不到这批钱的踪影了。

不过我更倾向于第一种原因。

科先生:新修订的收入准则,是什么东东?

小C:这是业绩说明会上的解释。

洋河是2020.1.1开始执行新收入准则的。

感觉备货保证金有点像预付款的意思,是不是调整到预付货款款里面去了?

科先生:尹的回答有一个小错误,从2014年开始,各种类保证金合并成一个保证金,年报里披露这个保证金是明确不包括折让保证金,只有另外两个。至于为啥不包括折让保证金,不懂,但是2014年披露的数值,确实是如此。

萧瑟:折让保证金是干什么的?从哪里看出来2014不含折让保证金?

小C:11.4=10.15+1.24。

具体干什么的不清楚,可能是洋河给厂家未结算折扣,需要厂家交一部分保证金?

芒果的芒:突发奇想,会不会是洋河不让经销商降价促销卖酒,如果谁敢打折,就把保证金扣下。

刘佳奇:另外可能发现窜货也会扣吧hh。

科先生:那是控价,保证金的意思为了获得这个权利所需要交的钱,比如备货保证金,是为了得到货。

萧瑟:促销保证金怎么理解?经销商搞促销先交保证金?

科先生:促销和折让,准确意思我也没搞懂。或许是,厂家搞促销或有折扣,经销商需要交了保证金才能参与,这个保证金是小额的,大头是未付经销商折扣。

产品和营销策略。

因此我的理解是,保证金的意思为了获得这个权利所需要交的钱。比如备货保证金,是为了得到酒而交的。又比如折让促销保证金,是厂家搞促销或有折扣,经销商想要得到该促销或折扣需要交了保证金才能参与。总之保证金是小额的,大头后面的酒或未付经销商折扣。

腾讯会议讨论:2020年业绩不好,洋河将经销商保证金转为货款。上述讨论的新修订的收入准则只影响合同负债和折扣折让,不影响经销商保证金。

现金流量表其他经营活动与其他应付款保证金的关系是:洋河收到保证金可能有票据也可能有现金,如果是现金就会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下图所示。

(科先生制图,感谢科先生)

但表中只是反映了每年末经销商保证金的变化,事实上在年中会出现保证金数额的大增大减,如下图所示:

例如2018年末有29亿经销商保证金,到2019年中减少到5亿,说明有24亿在上半年已经转为货款了,而在2019年末经销商保证金余额又增加到26亿,说明又收到了21亿。每年基本都是如此的大增大减,很难相信这些钱全都是票据,跟现金流量表没有关系?

暂未解决

作者补充:推测经销商保证金的增加减少并没有资金流动,只是公司内部的会计调整。而动辄二十多亿的经销商保证金的确是洋河上市以来每年收到积累下来的,但到年中减少时只是把货发给经销商,减少保证金余额,看上去是抵了货款,实际上这笔钱还是在洋河账上。而到年底需要经销商打款备货保证金时,也不需要经销商打二十多个亿上来,因为这笔钱从前到后一直在洋河手里,所以年末余额增加只是会计上调整经销商保证金余额。

这么说有些绕,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起初我一直认为经销商保证金就是经销商备货的定金,例如约定年末要定1000万的货,需要提前几个月打一份定金到洋河账上,我们假设是100万。等过一段时间再把剩余的900万打过去(洋河记录为预收款项),然后发货时洋河发1000万的货,记录1000万营业收入。(此处简单起见,暂不考虑折扣折让)

但这样理解的话跟现金流量表对不上,所以我猜测实际情况可能是这样的。经销商打100万保证金到洋河账上,需要提前打款备货时再给洋河打1000万酒钱,记录为预收款项。发货后洋河将100万保证金和900万预收款项减少,同时给经销商发1000万货。这样就实现了保证金的消失,但又没有现金流出。同时到下一年度将剩余的那100万预收款项调整为经销商保证金,实现了保证金的增加,但又没有现金流入。

而2020年洋河则是把100万保证金(实际为二十多亿)和1000万预收款项都转为了营业收入,给经销商发1100万货,但现金流量表又没有现金流出。

如果这样的话上面的问题都可以解释了,2020年疫情洋河业绩压力很大,将以前多年收来的经销商保证金全部结转为收入,以应对当年业绩下滑的压力。当年营业收入211亿,同比下降8.76%。本次通过保证金调节增加了约24亿收入,如果去掉这24亿,则当年收入为187亿,同比下降19.05%。

在2019年和2020年白酒行业一片繁荣之时,已经在2019年业绩下滑4.28%的洋河如果再继续下滑19.05%,其后果无法想像。

而这一操作也使得后面的2021年和2022年再也无法保持账面上二十多亿的经销商保证金余额,所以后面的数额比前几年要少很多。

但以上内容纯属猜测,并没有实际证据,只能说这样理解歪打误撞的捋清了所有的疑问。。。

讨论到这里洋河调节收入的面纱基本已经被揭的差不多了,很明显其他流动负债中的经销商保证金也可以帮助洋河调节收入,起到了预收货款的作用。

所以在前面很多期讨论的销售收现与营收的关系问题中,总有一些年份对不上,原来是没有考虑经销商保证金的增减变化。

作者将洋河2009年上市以来的所有数据导出,按照手财里的公式进行演算,最终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计算后的数值依然有小幅误差,但基本都控制在2%以内。其中2018年误差较大,主要原因是2018年现金流量表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有10.79亿的保证金,计算销售收现时也算入了,重复计算。计算结果减去10.79亿后仅剩0.65亿误差。

但洋河的经销商保证金流动问题依然是个迷,为何有的年份在现金流量表数额很大,为何有的年份只有个零头?

但到这里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了,至少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洋河近几年的业绩增长并没有那么容易,甚至动用了二十多亿的经销商保证金这份“老本”,多少显得有些吃力。


行者: 为生产制造而发生的运输费用为啥要记录在管理费用里? 

暂未解决


萧瑟:会计小知识:在合并报表中,顺流交易的长期股权投资是调整后的,投资收益是调整前的;逆流交易正好相反,长期股权投资是调整前的,投资收益是调整后的。

方隅:这里的调整具体是指什么?

萧瑟: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


萧瑟:洋河小问题:看了大家写的作业,想到一个问题大家探讨:如果我们不知道市场情况,仅凭一份报表的数据,能不能得出洋河的省内份额被别人抢走的结论?

芒果的芒:可以吧,看下今世缘的利润增速。

林云天:一方面可以分析营收的增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分析省内增速相较于总营收增速的变化情况。也可以辅助分析,但还得结合其他企业的数据,或者省内消费数据。

萧瑟:假设什么数据也没有,甚至不知道省内有个今世缘,只有一份洋河财报,告诉你省内营收同比下降10%,能不能就此断定洋河丢失了部分市场份额?

林云天:不能!没有对比,万一整体都不好了,江苏省人总营收下降20%,还是好事。

萧瑟:年报已经披露,同行业企业营收和利润同比是增长的。

芒果的芒:同行业不能说明省内的情况。

方隅:不能。报表只有自身的经营数据,无法体现一个区域,甚至整个行业的情况。

刘佳奇:管理层讨论分析章节可以反映一些情况吧。


邹珺:如果销售方卖了产品,但是没有收到现金,只有应收账款,这时候要交增值税和所得税吗?

林云天:应该是需要的,只要确认收入了就需要!

大笨牛:要,管你是否收到钱。

蓝猫:肯定需要,很多企业都是这样利润都是应收账款。


邹珺:我每年计提应收账款坏账,税务上是不认的,所以会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那如果应收账款真的是收不到了,这时候税务会认我计提的应收账款吗?或者这样问,在什么情况下,税务局会认可有一部分应收账款是收不回来的?

作者补充:应收账款坏账核销会抵税的呀。

萧瑟:借邹珺的问题提两个问题:1、如果我有100万坏账收不回来,税务局不认可,还让我交25万的税,我是不是损失了100+25=125万?

作者补充:计提100万坏账税务局不认可,会产生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未来可以抵扣。损失这个词让这个问题不是很好界定,计提了100万坏账以后有可能收回来也有可能收不回来,但收不回来的话会核销,此时很少有税务局不认可的情况,所以不好说这100万是不是真的损失了。但25万的税是一定要交的,到底损失了多少要看以后的情况。

2、如果有100万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经过法律程序,税务局认可了这笔坏账,可以不用交税,那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会计怎么处理?

作者补充: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跟当期所得税费用抵扣了。


萧瑟:会计小知识(手财理解):手财161页的例子,上市公司给张三一笔股票期权,总数36万股,约定在职每满一年可以按X元的价格获得12万股。这是个“一次授予,分期行权”的例子,可以看作三个独立的股份支付计划,分别确定每个计划的等待期,等待期分别为一年、两年、三年。如果张三在职不满三年,第三个计划自动取消,前两个计划不受影响。

(以上为个人理解,不一定正确)


科先生:歪个楼,2020年开始出现了合同负债,与预收款的区别,在于增值税,那么请问茅台的销项增值税,为何不是13%,哪些情况是可以免增值税吗?

茅台,2020年开始才出现合同负债,所以看2020年财报的期初数值,对应2019年年报期末数值,这两个数值就是不同会计政策针对同一个数据的,财报的不同记账,即调整。

2020年合同负债下的预收款的期初是122.56亿,2019年的期末数值是137.4亿,如果会计准则一致应该是一样,因此两者差额14.83亿,就是两个科目的不同包含范围不同,即增值税,该数值就是2020年财报的待转销项税额的期初数值。因此说明,所谓待转销项税,其实就是预收款里含的增值税。

然后14.83/122.56=12.1%,低于我们知道13%,猜测可能的解释是增值税不全是13%,也可以是0。

翻看茅台2019年报公布的税种税率,增值税从2019年4月起,由16%改为13%,所以2019年年末的预收款,缴纳增值税只能是13%一种,不会是其他数值。但是如果是0即免增值税,是可以不写上去的。

为什么会这么猜测呢?因为洋河2019年P123披露的,各种增值税税率的数值,但是没有0,而下面文字明确指出,香港和国外的子公司是免增值税。所以如果免增值税,即增值税0,该数字就不需要写上去的。

具体来说,就是国外酒业是免增值税的。那么,对于茅台而言,估计是注册地在法国巴黎那家子公司。免增值税,但是所得税收的比较高。

芒果的芒:会不会跟洋河类似:已开票未发货?

科先生:是不是,预收款包含了已开票,这部分是已经交了增值税,所以不再待转销项税里面了?

碧海蓝天:对的,开票交了增值税,但是不确认营收。

落花有意:也就是说本来理解的预收款项这个科目是全部含增值税的,而根据管理层回复,其实并不是。

碧海蓝天:是的,本来以为合同负债和待转销项可以基本吻合的,除了刚说的茅台有出口免税的情况外。

科先生:简单理解就是,待转销项税是未发货未开票,但是预收款里还有一部分是已开票(已交税)未发货的,所以直接算,税率会低于13%。至于为啥会,未发货会先开票交税,这个就只能猜测了。


萧瑟:这是年报189页母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看出问题了么?

蓝猫:我之前也有疑虑母公司为何有来自子公司双沟的应收账款。记得当时科贤生回复我,是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支持。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逻辑。

萧瑟:资金支持在其他应收款里。

林云天:是不是代销,销出去拿到钱,再给母公司钱。

萧瑟:它们几个都是酿酒的企业,不务正业去卖酒?要知道它们下边都有销售公司,卖酒也不到它们啊。

方隅:我的理解是购买基酒。


萧瑟:会计小知识(手财理解):手财157页:2014年5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回购限制性股票的会计处理的复函》后,要求将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尚未达到解锁条件的限制性股票,也计入库存股。

对这句话的理解:限制性股票(除外立即可行权)授予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股本和资本公积,同时就回购义务确认一项负债,借记库存股,贷记其他应付款。手财说的计入库存股,指的就是回购义务分录中的借记库存股。(个人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萧瑟:洋河小问题:1、洋河从2011年开始委托理财,从2011年至今,委托理财在报表上的科目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小股投资的报表科目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碧海蓝天:


芒果的芒:P23报告期损益2,239,789,598.72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01,821,154.46得到这部分的投资收益937,968,444.26,加上P58信托理财收益28,337.37(万),得到总投资收益1,221,342,144.26,利润表P168投资收益共1,089,135,586.23+113,585,439.53=1,202,721,025.76,差了18,621,118.5,差在哪里了?

如果换个计算方法,P2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301,821,154.46,P168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67,682,598.52,计算可得知P23以外的其他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34,138,555.94。利润表总的投资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89,135,586.23+113,585,439.53+1,267,682,598.52=2,470,403,624.28,正文里总的投资收入=P23报告期损益2,239,789,598.72+P58信托理财收益28,337.37(万)-34138555.94=2,489,024,742.78,相减后的差值为18,621,118.5

行者:个人理解P23和P58  这两部分理财有重叠的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是有交叉的。

芒果的芒:就是前面重合了1862万呗?

行者:嗯。


芒果的芒:洋河这两年研发费用暴涨,研发的什么东西?

碧海蓝天:年报17页,2019年149页的研发项目是7项原酒生产研发项目。

腾讯会议讨论:2019年开始研发,当年也正是洋河业绩下滑的第一年。有可能是业绩有压力了,开始研发怎么提高酒的品质,希望借此提高业绩。


芒果的芒:P20其他变动-249,880.08是什么?

行者:汇率变动。


萧瑟:会计小知识:境内上市企业分别从2019年、2020年、2021年开始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新收入准则、新租赁准则,这三个新准则对应的年份很容易搞混,我把它们按时间顺序总结为三个字:金收租(今天来收租),不是收租金哟


萧瑟:洋河小问题:1、苏酒集团和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单位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芒果的芒:名义上的苏酒集团就是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碧海蓝天:老唐说:双沟其实一直不愿意承认被洋河收购,对外的口径一直是“洋河双沟强强联合,组建苏酒集团”。所以我们会很奇怪地经常发现洋河股份公司还有个牌子叫“苏酒集团”。平时的宣传活动,多以苏酒集团的面目出现。直觉上似乎苏酒集团是洋河股份的上级,但工商注册里并没有一个名叫“苏酒集团”的公司存在。倒是有一个“苏酒集团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其实是洋河的全资子公司。


方隅:20年消费税28.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3亿元,28.47/203=14%,超过了消费税12%不少,什么原因?

科先生:消费税的问题是这样

1计量和计价,洋河中低端计量不能忽略

2计价,这里价,其实不是严格营收,这里存在税务核准的价格的波动

3时间跨年也有影响

方隅:那意思就是,消费税看看就行,直接相信企业的数据就好哇?

科先生:这是剔除从量

可以算,基本也是对,那就可以了。另外就是红酒消费税也有影响,我们是抓大头。这不是简单的数学题目,即一定会对得上,因为有很多种其他方面的因素,当然是小因素。

方隅:跨年怎么影响?由例子不?

科先生:时间跨年,和内部交易是类似的。消费税是酒厂交的,酒厂卖给子公司,子公司还没对外卖,而营收的数值是合并报表。


方隅:P170这两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芒果的芒: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缴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应交所得税,应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计算确定。

当期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适用所得税税率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期初)=456,339,414.38-139,259,083.16-(925,921,403.51-825,064,057.57)=216,222,985.28

我理解的就是,当期所得税费用是税务局算法的税,合计是会计算法的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税会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多交的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少交的税,会计算的税,加上多交的税(会计认为不用交,但税务认为要交,所以加上),减去少交的税(会计认为要交,但税务局不要,所以会计多算了,减去),就是税务局算法的税。

(这个算法是合计-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

方隅:当期所得税费用是税务局要洋河交这么多,合计是洋河会计认为洋河应该交这么多。实际交税的时候,是按照税务局认为的这个数字来交。

芒果的芒:对,所以算现金流量表税务那条的时候,一定要用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数字,用合计算出来就错了。

跟你沟通的过程中我也理顺了一点,原来下面那个“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调整过程”就是会计算法的税的来源。

这些都是没有税会差异的调整,最终算出会计所得税,所以会计的算法也并不是简单的用利润总额*税率。


阿杰:P21 证券投资情况 有信托、p38 委托理财也有信托,这有啥区别?猜测p21的信托是买的股票,p38页的是理财。如是,有啥渠道能找到相关明细吗?

芒果的芒:P141交易性金融资产共14,301,978,905.17,P150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共6,366,958,225.81,两者合计20,668,937,130.98,P23期末余额17,199,660,855.34,所以P23包含了大部分金融资产,P58金额1,022,152万,也就是102亿。为什么P23加P58大于206亿?因为P58展示的是滚动理财,并不是期末余额。


唐老师关于2020年洋河的文章汇总:

2020-08-31《老唐实盘周记2020/08/29》,①洋河、古井发布中报。

2020-10-24《老唐实盘周记2020/10/24》,②洋河三季报。

2020-12-03《洋河超百亿的投资和理财,藏的有雷吗?

2020-12-05《老唐实盘周记2020/12/05

2021-02-27《老唐实盘周记2021/02/27》,①洋河更换董事长及发布业绩快报。

2021-04-28《简单聊几句洋河一季报数据

2021-05-13《洋河的2021年业绩推算过程分享及有关产能的一个猜想

2021-10-10《【邂逅蟹后精简补发】老唐实盘周记20210522》,②洋河业绩说明会。


本周学习

1. 阅读洋河2020年年报。

2. 阅读基金二季报:易方达蓝筹、兴全合润、富国天惠、中欧新蓝筹、中欧医疗、工银前沿、易方达增强回报、易方达双债增强、易方达裕丰、易方达稳健、财通价值、金元顺安元启、招商安心。

本周运动

1. 上周六至本周五无运动,上周五突然发烧了,防止剧烈运动出意外,本周的运动计划暂(tou)停(lan)了。


👇点点关注不迷路👇

喜欢的话,点个在看支持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凌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