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汽车|谈古论今:合资车企路向何方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 2024-03-10

尹欣驰 李景涛 袁健聪 

  李子俊 武平乐 董军韬

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50%+销量份额、60%+利润蛋糕,但由于响应市场需求变化迟缓、战略决策落后,普遍错过了国内2020-2022年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高的红利期。2023年小鹏汽车和大众集团、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深度合作即是当前多数合资公司的面临智能电动转型压力下的真实写照。本篇报告深挖数据,从长周期角度详实讨论合资车企的诞生、发展、成败原因和可能归宿。我们认为,从长期看合资车企逐渐出清不可避免,继续看好头部自主品牌的份额扩张和盈利提升。


合资车企的诞生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曾是汽车行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1983年北京汽车与美国AMC公司合资成立的北京吉普汽车公司、1984年上汽集团和德国大众集团以50%:50%的合资股比成立的上汽大众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首批合资公司。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基础羸弱,与国际汽车巨头有技术代差,通过合资的方式引入海外先进生产力的初衷是“保护民族工业,以市场换技术”,同时也是中国汽车行业融入全球化产业链、进行对外开放的开端。此后,随着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家从制度上确立了合资公司外资的股比限制和合资企业的数量,之后有十余家国际汽车巨头通过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合资的中方股东也几乎均为国有企业。



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在量、价、利三个维度对自主品牌产生压制,曾是汽车行业国有企业的巨大利润基盘。


根据中汽协数据、各公司公告,合资车企在量、价、利三个维度对自主品牌产生压制:1)量:2019年之前,美系、日系、德系等合资车企常年占据市场销量50%以上的份额;2)价:作为“舶来品”,合资车企充分享受品牌溢价,2015-2019年合资品牌单车均价是自主品牌的1.45倍;3)利:华晨宝马、广汽丰田等一线合资车企的ROE此前可长期保持40%以上,远超国内自主品牌(<15%)和合资车企集团本部(~10%)。过去三十年内,国有企业明显受到了政策的红利:2016年,8家大型国有汽车集团(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华晨)的销量市占率一度达到82%,并且这8家国企当时的几乎全部利润都由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贡献。



合资车企在燃油车时代形成的巨大市场份额和超额利润正遭遇新能源浪潮的快速侵蚀。


在电动化时代合资车企在中国的价格体系和品牌势能正在逐渐瓦解,且这一趋势目前看来不可逆转:根据中汽协数据、各公司公告,2020-2023年伴随着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由6.0%快速提高至34.5%,合资车企市场份额从61.1%下降到41.9%,其中德系、韩系、美系、日系市占率分别下降7.0pcts、1.9pcts、4.5pcts、8.8pcts。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比亚迪(含腾势)、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问界、零跑、哪吒)的份额明显提升,2023年市占率分别为33.4%、11.7%,但是传统优势品牌大众、丰田、宝马、奔驰仅为2.5%、0.4%、1.5%、0.4%。其中,比亚迪的“量”+“价”崛起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其产品均价不仅达到了17万元(2022年年报),更是在8-40万元的价格区间中大幅挤压了大众、丰田、通用、日产等车企的全产品序列,并将继续通过方程豹、仰望等新品牌冲击高端、豪华市场,对比之下量与价的全面崛起在过往燃油车时代中极其罕见。



合资车企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慢的本质原因在管理机制上注定了其难以应对中国市场需求变化。


1)在产品和研发层面:合资企业一般是导入海外成熟产品,再加以小幅调整(如轴距加长、调整配置、车机应用本地化等),其本地化的研发投入少、权限低、决策流程长。过往外资车企依赖一套成熟的动力总成和海外车型就可以在中国市场攫取份额。而今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电动和智能方面的需求进化速度已经领先全球,引入海外成熟产品的经验公式已经失效。


2)管理架构:合资公司的核心岗位仍由外方委派,中方股东的话语权较弱,以华晨宝马为例,在技术和生产、营销等岗位德方股东委派,而中方人员则出任公共关系、人力资源等非核心管理岗位,类似的管理架构使得合资公司难以快速捕捉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


3)被动的战略摇摆:电动车已经成为过去10年中国产业升级的国家意志,而合资车企受限于海外核心市场的需求,自身新能源的战略反复摇摆,不如中国车企的战略具有持续性。例如2015年之前曾领先布局电动车的宝马,由于德系车柴油门事件后的战略调整,在2017-2019年没有在国内推出一款新的纯电动车型,反而错过了电动车爆发前夜的市场培育期。



2021-2023年传统合资车企销量份额加速下滑,合资出清颓势难以逆转。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2023年合资车企(不含特斯拉)销量份额分别为51.6%、45.2%、38.3%,同比-8.7pcts、-6.4pcts、-6.9pcts。根据中国流通业协会数据,2023年3月底价格战正酣时,合资品牌库存系数高达2.06个月,第一次在价格战中库存系数高出自主品牌(1.63个月)。为消化库存,合资品牌终端折扣幅度明显放大,根据易车网数据,2023年10月三大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折扣率分别为14.5%、19.8%、23.7%,相较于2022年末分别+3.0pcts、+5.8pcts、+5.7pcts。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合资车企出清趋势很难逆转,原因在于当车型周期阶段性走弱且难以快速迭代车型矩阵从而扭转颓势的情况下,主机厂很容易进入到一个量价齐跌的“死亡螺旋”,叠加国内新能源企业正处于洗牌期,市场决策相对较慢的合资车企更难突围。我们预计远期传统合资品牌的稳态市场份额将跌至20%以下,唯有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能维持较为体面的市场地位。



合资车企的调整将会越来越频繁:技术合作、股权调整甚至产能出清。


当合资车企无法通过自身能力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催生出新的技术合作关系,2023年小鹏与大众、零跑与Stellantis的深度合作成为中国车企对外输出先进技术的典型案例。同时,未能积极调整的合资公司的庞大产能和就业人数可能在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下成为国有企业的累赘,我们预计股权转让或整合、国企之间合并、出售“准生证”都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常态:


1)合资公司的股权转让或整合:已有成熟案例,如2018年长安汽车收购长安铃木50%股权、2022年广汽菲克申请破产后工厂改建为埃安二工厂,我们预计该方案将主要适用于自主品牌相对强势的汽车集团,如长安、上汽、广汽等;


2)国企之间的合并重组:对于一汽、东风、北汽等自有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的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由于其过往盈利主要依靠合资车企,而合资车企退出后产能难以在体系内消化,因此很有可能出现此类大型汽车集团之间的国有资产整合;


3)“准生证”出售:乘用车资质的监管仍需审批,因此部分合资车企可能会通过生产资质整体出售给新进入者以实现产能的退出。



风险因素:


新车型交付时间延后;新车型销量不达预期;芯片供应紧张影响整车供给能力;终端市场价格战演化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宏观经济复苏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


我们认为合资品牌将沿着“二线合资->一线日系”的顺序逐渐出现格局出清,合资车企的出清将让渡量、价、利,我们看好自主品牌销量和利润的份额的同步提升。同时,我们预计类似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的新合作将更加频繁,合资公司的股权调整、产能出清也将更加常见。继续看好智能电动汽车大时代中国自主品牌的成长机会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2月20日发布的《汽车行业合资车企专题报告—谈古论今:合资车企路向何方》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汽车|谈古论今:合资车企路向何方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