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大年到底玩什么
2007年,中国大陆开始有人玩观鸟大年,其实就是统计一下自己一年能看多少种鸟。当时我们简称“野鹂儿”,=Year List。大家都有工作有家庭,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公私兼顾。那一年最后几天,北京几位鸟友相聚在滇西,分别数了一下自己的全年鸟种记录,第一名600多种,我是第三名,500多种。到现在,鸟友个人统计全年在中国境内观鸟种数的,不在少数,记录中心也有这个功能,只要每一笔记录都上传,这个数字就有了。这就是观鸟大年的一种存在。
团队观鸟大年是中国鸟人的发明。2018年《中国鸟类观察》编辑部首次发起团队接力观鸟大年,到2020年改成不用严格接力的团队观鸟大年,目的很简单——让更多的中国鸟友参加观鸟大年活动,即同队每个人都玩观鸟大年,同队队员成绩相加,即为团队大年成绩。而“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基本现实,根本不是谁跟谁比,而是自己玩。只是玩有玩的规则,核心是“把鸟看好”:一方面观鸟者把鸟看清楚认清楚,一方面提交记录要规范,让记录严谨科学,这鸟才算真的看好了。不然自己捂着,也没人知道,看得对不对也没有人评判,岂不寂寞?而大家记录都提交,就能树立标杆,随时看到高手成绩,成为向往的高地,努力的方向。何况客观上,这又是一种公民科学,集合起来的野鸟数据可以对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指示意义,让鸟类科研与保护的职能部门有所参照,何乐而不为?
所以,从2018年玩大年,谁要是喊“不公平”,就知道他不懂观鸟大年在干什么。这世界哪来绝对公平?大家都想观鸟而已,想多多看鸟而已。个人观鸟大年是自己跟自己较劲,看看一年能收获多少种鸟;团队观鸟大年是合作观鸟,互通信息,互相鼓励,互补余缺,看看一年大家一起能看多少种鸟,一支20人的队伍能看多少种鸟。
大年队伍人数在2022年确定为20人,也没什么非不可的根据,就是差不多——人数太多队长太累,人数太少成绩不显,各队人都一样多就好了。而队员水平和队员所在地,完全随机。有人说,某某队有职业鸟导,职业就是观鸟,这不公平。那也可以问,某某队好几个退休的,养老金足够花,天天有时间去观鸟,还不操心挣钱(鸟导为了挣钱养家,其实也受限),这公平又在哪里?所以了,没什么公平不公平的,都在一个大年活动下报名,队伍肯定强弱不同甚至悬殊,自己想明白玩大年的目的就好。
2023年为什么要分AB组?就是2022年看出来,队伍能力太悬殊了,弱队的亮点在大排行中看不出,埋没了不好,打击积极性更不好。2020年40队还好说,2021年60队,2022年91队,真真是顾不过来了。又想保护鸟友们的参加热情,就改进一下。
到底分AB组的意义何在?简单说就是跑得动与跑不动的区别,而基础都是每个队员个人的观鸟大年。
肯定有一部分鸟友是时间相对自由和充裕的,而更多鸟友是被工作和家庭约束的。当初2018年创意团队观鸟大年,就是2017年深圳鸟友庭草下决心专心跑了一年,记录鸟种1035种(花钱好像并不太多,至少是没有超预算),但大多数鸟友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和金钱,专心在一年时间里把中国主要的经典鸟点都跑一遍,跑一半都不太可能。而中国这样丰富的鸟种资源,我们用一种团队合作的办法,看看一年能看多少种鸟,好不好?
最初的创意来自观察编辑部,这个团队30+人(今年),分散在北京、武汉、昆明、上海、南京、成都/重庆、杭州、洛阳、许昌、南昌、乌鲁木齐、海口、南宁、福州、广州、汕头,大家分别发自己身边的鸟或短距离出行观鸟,一年的记录相加也很可观,何况每年每人多少还有几次长途观鸟旅行,那就更多记录了。所以编辑部发起,首先找了小青鸟(中国青年观鸟联合会),问想不想一起玩。小青鸟也是分散在全国各个高校的,这个创意得到响应,又有其他地方的鸟友也要玩,就开始了。不少队长也去全国各地找鸟友组队,因为编辑部带了这个头。
不同地方的鸟友合作组队,优点是很明显的,大家不用跑远路,就有不同的鸟种记录提交在一个队伍里。实际上,更大的优点是各地鸟友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走遍全国有鸟友”的实际意义更突出了。本来编辑部是一个合作的工作团队,编辑们在编刊物中结交了各地的同仁。而玩团队大年可以交往异地鸟友,不是很好的机会?野保一线队是我攒起来的,主要成员来自全国N个自然保护区,大多数人是跑不动的,守着身边丰富的鸟种资源,组队后以出勤率高见长。2021年几次观鸟节野保一线队都派队参加,南方北方原本不认识的保护区同仁通过玩大年有了见面的机会。
2022年,不同地方鸟友组队的方式得到了更加的发扬光大。当然,也有同城鸟友或一家鸟会会员组一队的,或少量招募外地队友。而一些特别有闲有钱的志趣相投的鸟友,根本不在乎是否有20人的队伍,三五个人就一队,一年之中不是在观鸟就是在去观鸟的路上,成绩也能居前。所以了,就是自己想玩大年。
2018年第一年是严格接力,就是一天之内不能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发记录,如果有同步记录,必须淘汰一份甚至更多,只保留一份,就是说,更模拟一个人的大年,一个人不可能同时跑两个地方。到了第二年,接力被否了,因为太残酷,队长难以取舍,工作量也太大。遂改成所有记录都不淘汰,其实就是所有队员的全年记录相加为团队大年记录。而且开始限定队伍人数,20人一队,各队都一样,一个机构一家鸟会有更多的人想参加,可以另外组队。
到2023年为什么分出AB组,B组是另一种大年指标,给一地鸟友或一家机构会员为主的队伍,不用去跟一队20人来自15个以上省区市的队伍去较量谁占的省区多,谁跑的地方大;而是本机构熟悉的鸟友先在一起玩,相互切磋提高,逐步熟悉那些自己容易去的地方,更多了解身边的鸟,了解同一区域的鸟种分布规律,等等,有机会跑跑远路也可以,但是照顾更多入门不太久的鸟友,先养成发记录的习惯,学会查询记录中心,提高对鸟种的分布认识。尤其是不用跟那些“跑得远”的队伍去较量,自己安心玩自己的。
因此,B组报名的要求有一条是填“重点区域”,这就是本队主力队员这一年肯定最方便去的区域,方便队员日常观鸟发记录,同时关联本队大年成绩,在日常的观鸟活动中,就把大年玩了。至于谁想五一、端午小长假去附近省份转转,国庆、春节和年假出趟远门;那些有寒暑假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去经典鸟点观鸟,都一起为本队大年成绩做贡献。B组队伍的荣誉感来自本队的凝聚力与友谊,提高记录质量,争取更多出勤,大家都有进步,团队更加和谐。至于跟其他B组队伍怎么比,真不用操心了,你们自己“把鸟看好”,就是成功!
其实A组才是有点竞赛性质的。先是赛哪个队的队员来自省份更多,有没有新疆、青海、云南、四川鸟友,东西南北是否都有覆盖,更不能少了沿海的,还要加上台湾鸟友,这绝对是稀缺资源。然后就要考虑怎样跑得勤、跑得远了。A组队员不论来自哪里,力争跑全国,尽可能地多刷鸟种,肯定是目标,坐地刷还是跑着刷,反正都是刷——提醒一句,野生鸟类的不受严重打扰不受威胁和伤害是前提,花田鸡事件是警钟!但前提也是每个队员的全年记录相加。哪个队长要是说不给团队加新的记录就不要了,那可就又理解差了——你的每个队员的每份记录对于他自己很重要,对于团队共进的精气神同样重要。而不合规的记录不能随便接纳,也是原则,保证记录的科学有效性必须得到重视。
A组的队长都是要多费脑子、花大功夫的。所以,2022年有些拉郎配的队伍(帮忙找了不同地方的鸟友一起组队)还是没有发挥出优势,当然首先是疫情影响,但也很取决于队长的时间与热情投入,=每天都要鼓励这个提醒那个关照不出声的安慰一时出不去的……才能保持整队斗志一直旺盛;还要规划本队一年战略布局,鸟种空白谁去填补,区域目标鸟种怎么保证收入囊中,记录中心又有什么信息出现,本队可否去加上这个新……这队长干着容易么?即使队员来自天南地北,队长的拼劲儿与亲和力都得杠杠的,不然队伍半路就散了,就算人不散干劲也提不起来。
B组队长其实也同样,不能光忙活组队,后面就不操心了。队长最好是手机电脑两手都要硬,小程序和pc端都使用熟练,经常查看本队与他队的进度与敏感鸟种,转达信息给队友,以便查找漏洞和确定目标。
知道团队观鸟大年玩的是什么了吧。也提醒一句,大年不是冲着什么名誉和奖励来玩的。记录中心一定惦记着给大家奖励,因为很多队确实兢兢业业,非常拼力,成绩(不限于鸟种数)突出,但谁家要是冲着奖励而组队,那就赶紧算了吧。
凡是想张罗组队的,一定打起精神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再下手去找副队及核心队员做规划,决定是报A组还是B组。报名之后,张罗找齐20人,少几个也无妨,再就等1月1日开始实施。就这几天实在来不及的,不要紧,一年时间很长,不在乎开门这十几天,只要在1月里面把队伍报名报上,队员找够,就可以,晚开始几天十几天都不碍事。
最后再啰嗦一句:一个人不能参加两个队,不论A组还是B组。
想玩大年就要实践一下,苦乐自知。马上年底,继续还是歇了,还是另起炉灶,抓紧吧。
「扫描二维码填写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