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颠覆指数”:当技术的咽喉被他人扼住,你是否准备好走出科研“舒适区”呢?
随着近期有关“制裁”、“学术限令”等事件的发酵,掌握核心科技、保持不断创新已经成为攻坚克难,突破困境的唯一途径。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创新性更是科研的灵魂,是信念,是突破自我迈向未来的源泉。那么,在创新路上,你是否做好准备了呢?
日前,在《Nature》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就为创新引入了一种叫“颠覆指数”的概念,并同研究团队规模、基金项目等进行了关联分析,或许有助于你对创新产生新的认识与思考。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公众号每周二上午,准时推送本刊刊登的优秀论文、科技论文写作技巧和科研相关知识,欢迎阅读转发!
该篇论文于2019年2月14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Letter》上,题目为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1954到2014之间60年的数千万论文、专利和软件数据,并引入了“颠覆指数”来衡量各类研究的创新颠覆性。
所谓一篇论文(或专利、软件)的“颠覆指数”(D),是由引用这一论文(但不引用其参考文献)的引文数(in)共同决定。颠覆性创新工作的D数值较高,接近1;而在渐进式工作则D数值低,接近-1。文中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D数值的有效性,如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普遍具有高的颠覆指数,而综述性论文颠覆指数则比较低。
令人意外的是,通过这一指标分析发现,研究团队人数与影响力呈正相关,而与颠覆性呈反相关,且与学科、研究属性及论文发表的历史时期无关,也同团队成员的个人属性无关。这意味着小团队更有可能将新思想引入科学和技术领域,进行颠覆性创新,而大团队则更经常发展和巩固现有知识。
对于这一现象,文中分析这是因为大团队在获得更多的基金经费支持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产出压力,导致对应的失败成本较高,因此难免求稳,选择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更有把握、更易产出的研究,步步为营,避免高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较高的现实影响力和知名度,这也是所谓的科研“舒适区”。而小团队在这一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更愿意去尝试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但无论如何,科研不分贵贱,而创新决定其价值。我们需要警醒的,我们应该关注的,并非是大团队和小团队之间优劣好坏之争,而是我们是否有勇气走出科研“舒适区”,去进行真正“颠覆性创新”的研究。
事实上,在目前国内的科研环境下,是时候去除浮躁,放下眼前的既得利益,放开视野,多考虑下国内还未具备的、具有颠覆性创新的研究?常说“科学无国界”,但就目前而言,这不过是危如累卵、摇摇欲坠的不可靠的说辞,随时受到外部的压力而被撕毁。当科研中那些高端仪器设备都由国外提供,那些最关键的技术都有国外掌握,如果我们再不具备颠覆性创新的意识和勇气,那么一旦因为某些原因被他人扼住技术上的咽喉,我们又能否像任正非那样,有底气说出“华为不会死”的坚定之言。
而政府、学校等部门机构,是否也应该重新评估研究政策和基金导向,给那些具有颠覆性创新但却步步维艰不断拓荒的研究团队鼓励和支持呢?
毕竟,科研的使命,理应如此。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做有思维的学术媒体∣
版权声明:
本文为《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所使用图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权益。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 ∣ 曾庆东
联系电话 ∣ 0371-63558885
联系邮箱 ∣ hnndxb@henau.edu.cn
♥春风十里,不如一起“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