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经验谈【07】|年轻与痛苦-不一样的青春:刘雨梦
刘雨梦 - 中国人民大学 . 环境设计
GPA:3.74/4.0 托福:104 GRE:154+161+3.5
OFFER(截止发稿前):
哥伦比亚大学 GSAPP March 1
宾夕法尼亚大学 UPENN March 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CB March 1
自我 ▎LIFE
和自己和解才能好好生活
她是一个性格执着的大女孩,怕自己被淘汰。她也是个热爱运动的正能量少年,体格健壮、阳光向上。
她的性格变化挺大的,初中时家里出了些事,让她一直消沉到高三末尾,直到艺考失利她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要抬起头做事了,然后开始努力备考。自那以后她就变成了一个喜欢把自己挤得满满的人,就像高考一样。那时候没人教她做选择,多门功课同步学,什么都要跟上。从那以后她似乎再也没脱离那种思维定式,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求自己去努力,没有安全感,学不会放弃。其实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却她得到了许多机会,因此她自己也就不那么纠结了,以后见到机会可能还是会喜欢就上,毕竟要和自己和解才能好好生活。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最喜欢的艺术家是两位都是伟大的女性艺术家Frida Kahlo和Kaethe Kolwitz ,前者热烈,后者冷峻,但是两位女性都擅长表现生生的疼痛,可能是因为各自人生经历吧。我常看到弗里达挣扎在情人的角色里,柯勒惠支挣扎在母亲的角色里,这两个角色也是我认为自己生命中需要经历的,所以我会更多地被触动。」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同时在我的认知里女性和男性对于痛苦的感知是不同的,因此对于痛苦的抒发我更倾向于去看女艺术家的作品。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其实是一个经常生病的人,很多时候我是不愿意去直面疼痛的,但是看见她们那种带着悲悯和偏执去面对疼痛的姿态,其实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
▲ Self-Portrait dedicated to Dr. Eloesser1940 - by Frida Kahlo
「“我一生经历了两次意外的致命打击,一次是撞倒我的汽车,一次就是遇到里韦拉。” 弗里达·卡罗。」
最后一点就是她们两位都喜欢画自画像,我在20岁之前一直都很抗拒照镜子,因为对自己的外形充满自卑,但是她们完全诚实公开地面对自己并且付诸笔上,我觉得很美,我也想这样。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意外的灵感
「在京我在大三的暑假跟着学校的一个青年领袖项目去了哈萨克斯坦交流,看了很多诺曼福斯特的作品,不过最打动我的还是一座清真寺,里面的穹顶直接启发了我作品集第一个项目。」
▲ Photo credit to Yu Zihao
形式的力量
我真的不敢妄谈自己对这个专业的思考,说一下自己是如何开始的吧。
我们大一的时候有艺术素养课,那时候不是不知道康定斯基和包豪斯,但是经过一学期对于抽象艺术的学习,形式这件事对我慢慢开始有了吸引力,后来我交换期间去纽约的古根海姆看了一些原作,感觉到了形式的力量,这就是我打算学建筑之前对于这门形式的艺术最最最开始还没怎么沾边的萌芽阶段。
「后来慢慢地总是机缘巧合地接触建筑学相关的事物,我相信很难有人拒绝得了这样迷人的学科吧,就遵从自己的喜好决定了。」
我做决定之后就和我们学院的杨鹏老师说了,他听到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告诫我,既然选择了建筑这个学科,就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这是一个要做到老死的职业,慢慢来即可。这句话其实并不波澜壮阔,但我想我会一直记着,因为我真的是一个浮躁的人,喜欢靠外界反馈来评估自己,每当想起来杨老师说的话我都会冷静一点。杨老师还总在我迷茫的时候让我听巴赫,去奈良,好学着怎么安分守己勤勤恳恳经营好自己的一份事业,良师益友,不外乎如此。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竞赛与交换
关于我参加的竞赛—YAC,是和RAC小伙伴一起做的,由Manus老师带,Manus真的非常认真负责,还请我们吃饭,而且声音又好听。我的小伙伴黄老板和jianjian也都非常优秀,我后期回学校了也很愿意体谅我,一直都保证我的参与度,我特别特别特别感动。我们三个人后来还成立了Manus全球后援会第一个站子,当然他本人并不知情。
去过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建筑学院交换一学期,其实我感觉这里才是我建筑学的启蒙之地,每天都在推敲立构模型,总是不停地在用各种材料做physical model,而且因为大二的时候英语还不是很好,每次和教授用英语沟通总是表达不到位,最后只能用模型表达自己,不过我后来发现这才是对的方法,毕竟建筑是不会说人话的。所幸教授最后都很喜欢我,每门课都是A,让我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最喜欢的设计师—彼得 卒姆托
「彼得 卒姆托在我看来是一个你以为他很小众其实他很大众的一个建筑师,最打动我的就是他的drawings,那种粗粝冷峻的气质是我最向往的状态。他的设计就是诚恳的拙与工匠的巧,那种追求永恒的价值取向我非常崇拜,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境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自己书里的前言里说他的建筑要“respond to the place”,成为了我目前努力的目标。」
▲ Peter Zumthor St. Benedict
作品 ▎PROJECT
▍项目简介
说一个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设计过程吧,就是我的第一个项目,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上文也提到了,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刚从哈萨克斯坦回来。前期我花了超过一半的时间去做一个pattern的研究,从文化层面研究到数学领域,下了不少奇怪的软件,做了不少奇怪的电池组,期间还邮件骚扰了CS业内研究伊斯兰图案比较出名的教授,令人感动的是他多次回复我邮件并且提供了干货和资源,最后我好歹是对伊斯兰文化里的star pattern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才最终有了我这个极其2d的项目。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或许这不是建筑学意义上一个优秀的空间研究作品,但是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学习经历。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交换时期小组练习
▲ Photo credit to Liu Yumeng
申请 ▎OFFER
▍文书主题
我写了两个版本,短的那个约600字,主要是讲了一下我对于form的看法。长的那个大概1000字,我用语言学的一些概念表达了我对建筑里unity和diversity的理解,其中的论据都是用的我自己作品集里的项目。现在回头看来觉得自己写得太中规中矩了,在老师们看来都是儿戏,不如写点更有意思的观点,哪怕偏激一点都会更有个人特色。
▍留学动机
因为交换的经历让我十分向往美国的建筑教育和校园文化。选校的话,很惭愧,没主见的我基本参考了我上届师兄的选校。
▍申请回顾
1、 心态问题:我认为自己在初期的时候还沉得住气,能不顾周围的人,哪怕是老师的催促和意见,坚持做自己想做的。结果到了后来就开始变得浮躁,开始环顾四周、患得患失,因为各种事焦虑,还会对队友耍小脾气,幸运地是我的伙伴们都很谅解我,也愿意开导我鼓励我。我现在作为过来人,会对当初的自己说:尽可能地坚持自己,稳稳当当,不要左顾右盼,对于一些学校来说他们需要不同类型的学生去占据不同的位置来保证教育机器的活力,所以不同即价值,独特性即竞争力,千万要保持初心。
2、 标化成绩:我觉得自己在标化成绩上,尤其是托福成绩上,太过松懈了,我如果有机会,会让自己更认真对待托福,不会再用随随便便的态度考到这个分数就停下。
3、 申请材料:我在整个自己文书和作品集的内容上,其实规划得不好,基本上是有什么就放什么。其实回过头来,我觉得最好的就是能让自己的作品集和文书都讲同一个核心概念,就和做研究一样,打磨好了中心思想,不断用论据去强化,才能站得住脚,给人留下印象。或许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有点难,但是我当时都没有认真去尝试,沉不住气只是慌慌张张地做各种不同的东西,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后记 ▎POSTSCRIPT
每个莫名其妙就熬到五点的晚上都是难忘的。
想要感谢的人:
感谢我的家人、感谢多多老师、感谢季老师、感谢李丹老师、感谢Manus老师、感谢彧辉老师、感谢格格老师、感谢雨川老师、感谢所有一起奋斗的朋友们,大家都是好样的!感谢虽然用了最简单的话,但却包含了所有复杂的情感!
文章作者:刘雨梦
图文编辑:鱼丸
转发有惊喜
转发2019经验谈任意文章到朋友圈(不可分组可见),保留两天并截图发送RAC干货宝宝(微信racstudio_05),即可参与抽奖(每月12号抽奖一次),奖品包括:
1. RAC课程优惠券2000元(每月1名)
2. RAC课程优惠券1000元(每月2名)
3. 500现金(每月2名)
PS:优惠券有效期:2个月,仅可转让未报名的同学,已经报名的同学可以按现金返还
人物 | 从哈佛到模袋,他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过去的2018,看看你都错过了什么
上海建筑景观地图 | 建筑篇
从川农到哈佛-在设计的道路上极目前瞻:陈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