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经验谈【17】|申三中三!看她如何拿下哈佛、宾大、哥大三大藤校offer:陈欣仪

点击关注☛ RAC设计课堂 2022-04-21

陈欣仪 Penn State 景观设计

GPA:3.55   GRE:320+4.5 

OFFER(截止发稿前):

Harvard GSD  MLA II 奖19,500

UPenn MLA II

Columbia University MAUD



 自我   ▎LIFE


尽人听天命是她的信条


她成长在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中,父母都非常尊重和支持她的个人选择。因为从小学习绘画,对艺术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也想未来从事有关于艺术的工作。


「在申请本科选择专业的时候,其实对景观设计这个行业并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和设计有关,就萌生了当景观设计师的念头。虽然我们家人没有人从事和设计有关的工作,但是他们非常支持我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我人生中所有节点的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所以也锻炼了我独立的性格。


她拿得起,放的下。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强求。她的人生信条就是: 尽人事听天命。


在申请研究生之前我就决定只申请三所最中意的学校,没有一所保底校。我当时是这样想的:如果有学校能录取我的话,就说明我的实力和个性符合他们的标准了,但如果不尽如人意,一所学校都没有录取的话,我会先去工作,等实力达到了目标再去申请。所以凡事能把最糟糕的情况先想到的话,自己内心就会很平静。这种坦然的态度使我没有任何心里负担,可以坚定的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爱好与生活


她如果想做成一件事,就会特别的专注。


得益于这种专注力,我在做设计的时候会非常有效率,有想法可以立刻践行并且高效完成。我现在在实习过程中专注力带来的优势就体现的特别明显。别人要花一两天完成的任务我在半天就可以完成,这样我就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很少加班,并且在休闲的时间完全放松自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比较乐观,擅长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高中出国后经历的种种锻炼出来的。当产生不好的情绪时,我不会让自己浸泡在负能量中,相反我会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她的爱好比较广泛,建筑摄影、音乐、运动都有涉及


「从小父母会带我去很多地方旅游,最开始只是看到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事物会随意拍下来,后来因为进入了设计专业,在旅行的过程中就会以自己的视角拍摄,尤其钟爱拍建筑。走了很多地方,看了Calatrava, Koolhaas, Kengo Kuma, Sejima等等建筑师的作品,也能为我的设计汲取灵感。」


▲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对于音乐的喜爱可以分为声乐和钢琴。我比较喜欢听欧美流行,节奏欢快、有韵律的歌,比如Ed Sheeran, Bruno Mars 和Sia的歌。弹钢琴一直以来都是我放松心情的途径,所以有的时候会一下午的时光都在弹钢琴。我很喜欢久石让的钢琴曲,几乎他的每一首歌我都会弹。

在高中到大学每年都会在暑假三个月的时间坚持练习瑜伽,平时上学的时候喜欢长跑,最近两年又喜欢上了滑雪。总之我就是一个不太会让自己一直闲下来的人吧。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多姿多彩的世界


她最近特别喜欢《绿皮书》这部电影。


《绿皮书》这是一部我看了两次都落泪的电影。一方面觉得很久没有看到将亲情、爱情和友情演绎的如此风趣却动人的作品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在两位主人公身上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又因为电影的背景在美国,而我又从高中起就开始留学,所以其中一帧帧画面对于我来说,特别有带入感。我从未像黑人钢琴家那样经历过种族歧视,但是置身于一个完全没有中国人的环境,在异国他乡的那种孤独感我是特别能理解的。在留学的过程中,“Who am I? Who do I want to be?” 这两个问题并不是针对于国籍的归属,我是中国人毋庸置疑的,而是对于是否要融入他们的文化和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的思考。虽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很多次彷徨、迷茫,但是好在后来遇到了关心我、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和住家,才让我逐渐成长成像托尼一样独立、乐观的人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欣赏的艺术家是Olafur Eliasson,一位装置冰岛丹麦籍装置艺术家。在首尔的Leeum博物馆中第一次偶遇Olafur Eliasson的作品。当时并没有太关注他,只是惊叹于这个抽象空间所渲染出来的缥缈的感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虚幻世界。后来,一位西班牙建筑师展示了The Weather Project,并向我们介绍了Olafur Eliasson。发现他的作品不单纯只是创造令人惊叹的艺术,而是通过艺术来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呼吁人们关注脆弱的自然环境。比如他的冰钟作品,就是从北极取来了12块冰川,让他们自然融化,来警示人们全球变暖的问题。我很喜欢他这样有情怀的艺术家。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路途中的思考


她在15岁之前都是居住在北京,一个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之一。


后来高中去到美国的一个小镇读书,因为住的地方在另一个小镇,所以每天学校派一个司机来接我上学。途中就会经过连绵起伏的山脉、广阔的原野和平静的湖泊,伴随着老司机最喜欢的乡村音乐,看着朝阳升起和夕阳西下。每天上下学路上我都沉醉在这种美丽的自然风景中。从那时起,我就希望可以将这种由景观产生的宁静和快乐带到城市中去。


景观和建筑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作为一名景观设计生,对建筑设计一直抱有好奇心,并且对日本的文化很有兴趣,所以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参加建筑系为期一个半月的日韩交流项目,想更深入了解日本的建筑和景观。这一次交换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经历。在广岛有一座塔叫Orizuru Tower,翻译为千纸鹤塔,在这座塔顶人们可以远眺广岛原子弹纪念馆、原爆元顶馆、和大半个广岛。这个屋顶花园使我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二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这个令人悲痛的事件。这种空间所渲染并不是一种对于过去的哀思,而是一种对未来和平和希望的向往。特别希望这种宁静祥和的避风港可以存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

 

▲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后来在大四的暑假又参加了巴塞罗那的暑校,虽只有一个月,却使我受益匪浅。巴塞丰富的历史底蕴使它的老城区留存下许多古罗马时期的城市机理。后期工业化扩张时期又兴建了新的道路和建筑,导致有很多新老城市交界的空间。我当时走进了一个广场,它的一侧是古罗马建筑遗迹,另一侧就是白色的当代艺术馆。一群玩滑板的年轻人在广场上穿梭,呈现出富有活力的景致。广场的存在,重新定义了这个场地上的对立元素,古老与现代,稳重与活泼,营造出可以使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自然交融的空间,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统一的节点。」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学习设计的过程更多来自于旅行。我的作品集名字为The Uniting Power of Landscape是因为我认为景观是将自然、地理、文化连接在一起的承载物。这种感悟就是在行走过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后得出的感悟吧。走的越多越欣赏那种从自然的、并不完美的美,就好比土耳其的棉花堡、新疆的雅丹地貌等等。这些自然景观都是经过岁月的雕琢而形成的不完美却壮丽的景观。如果城市里也可以多一些经得起时间的洗礼、耐人寻味的的景观该有多好呀。


实习的收获


二暑假在朱锫建筑事务所实习这段时间不但锻炼了我建模的能力还遇到了很多很有实力的建筑师。有一位日本建筑师特别令我钦佩,他的软件运用特别的熟练,而且全身心投入工作。最重要的是他对待实习生很有耐心,从他那里学习到了不少关于软件运用的技巧。

 

我现在在哥本哈根BIG实习遇到了很多也将回去美国读书的朋友,有同去GSD的,伯克利的还有宾大在读的。在BIG实习给我的感受就是大家真的都特别自觉特别努力,来之前以为大家会按照合同上写的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半按时上下班,但其实大多数情况就是即便项目主管都走了,实习生们还在勤劳的工作。但是总的来BIG还是非常人性化的,上班的时间是弹性的,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而且在deadline完成之后还可以休息一两天。还有就是特别喜欢BIG这种多元化、有包容性的工作氛围,虽然身旁的实习生朋友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但是大家相处特别融洽。」


▲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作品   PROJECT



作品主线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s a common dialogue between culture, geography, and ecology of the preexisting sit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project and its designer. It is a mutuality between all the elements born from dialectic thinking.”

景观设计是现有场地的文化,地理和生态以及历史场地和设计者之间的共同对话。它是辩证思维下所产生的所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说,景观有统一周围环境的力量。


作品特质


作品集有三个为学校的作业项目,一个为竞赛项目。其中包括大中小三个尺度的作品,并且包括历史性、生态性、纪念性和伪命题这几个题材。


项目简介


作品集的第一个项目是在巴塞罗那上暑校时期一个半月完成的项目,原场地在一条历史古街La Rambla旁边,通过剪纸并拉伸的方法,平面的空间就会被重新塑造成多层次的空间,引领人们去探索感受场地的历史气息。在做项目之前巴塞游学的时候,我发现当地有非常多的罗马时期和中世纪时期遗留的古迹,但是人们却只能在架空的桥上观望。通过这个设计,我希望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近距离的观察这些历史古迹。

 

作品集的第二个项目的场地在纽约的Gowanas Canal,一个曾经为盐水湿地但是在工业扩张时期被污染的运河。通过50年三个阶段的全面规划,Gowanas的水体污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甚至解决。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在模型上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后甚至为了建模现学了Maya。虽然在建模上磨了一个月的时间,结果也并不完美,但是我也不后悔尝试了新的方法。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photo credit to Chen Xinyi




 申请   ▎OFFER

 

 文书内容简介


文书是围绕着景观不是二元对立而是辨证思想下的产物,再结合我的个人的游学经历和作品集内容来写的。


留学动机


GSD鼓励学生具有多元国际化视野,我觉得非常符合我的个性和经历。大二时去参观哈佛也埋下了一颗种子,所以是梦校。

选择宾大是因为非常喜欢Olin,并且宾州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爱屋及乌。

哥大的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有一次机会与GSAPP的招生官交流非常融洽,对学校很有好感。因为我认识很多哥大的学长学姐,所以对学校感觉很亲切。


申请回顾


特别感慨这半年的申请时光。回头看来我一点也不后悔之前自己做出的决定。我比较喜欢有规划的做事情,这样不会有事到临头的不知所措。大三时候决定考研就开始学习GRE,并且提前修满学分提早毕业一年内准备申请。我觉得学习的氛围特别重要,所以当时就希望可以在一个大家都朝着同一方向努力的环境里做作品集。RAC就为志同道合的设计专业的伙伴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在RAC里我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些有用的景观类书籍,并且随时和老师同学交流。在这过程中,我就可以接收一些新的思路,以此激发我思考。



想要感谢的人:


首先特别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的父母和家人们,因为你们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还要感谢我的大学同窗苏诗轩同学,从德国开始到申请季结束,我们一直都是共患难、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一路走来只有我们知道有多少不易,感谢陪伴和支持。然后就是申请过程中一直在帮助我辅导我的季老师,对我一直鼓励,申请的时候有两个项目方案做到快要绝望想换项目的时候,季老师都特别坚定的相信我可以完成。而且在这半年的时间里跟着季老师学习到了很多新的设计思路,开拓眼界。

当然还要感谢RAC共外卖同奶茶的小伙伴们,虽然你们让我每天增加了很多卡路里,但是让我在做作品集的平淡时光里多了欢声笑语~

最后还要感谢支持我的所有长辈和朋友们,我的任何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们的鼓励和帮助。




文章作者:陈欣仪

图文编辑:鱼丸



更多精彩



我这么“好看”你不戳一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