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经验谈【01】|一人offer十连击!这是给努力最好的答卷
传说中的C同学带着他的经验谈来喽!
对!就是那个一个人的offer
占了一整条的朋友圈的C同学
我们20fall的开篇经验谈将以他为起点
带上最他的好运
祝愿所有申请的同学都offer多多offer满满~
陈铭泽
本科:四川农业大学 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双学位
GPA:3.5OFFER(截止发稿前):爱丁堡景观设计、景观健康谢菲景观设计、景观研究、景观管理曼彻斯特大学城市设计卡迪夫城市设计墨尔本景观设计新南威尔士景观设计悉尼大学城市设计
获奖经历:
园冶杯国际竞赛二等奖
四川省大学生风景园林比赛三等奖
岭南杯西部高校景观设计大赛铜奖等
01.
自我/LIFE
他生活里讲究情怀和仪式感,比较文艺,之前一心学文,后来高二时听到俞孔坚老师一席的演讲把景观专业带给了他,发现了这个符合他的个性多元化的学科。
他正派,传统,不甘于现状。如果面前有两条路,往往会选择更难且收获更多的那一条。
游中学,学中游
景观专业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走出去”。对陈铭泽而言,旅行也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曾经每周都会前往成都附近有名的古镇或是胜地游玩。而每逢节假,他也会选择去游览自己神往已久的风景胜地。
俄罗斯远东,西岭雪山,洛带古镇......因为专业的学习,陈铭泽会更加关注一座城市的功能肌理、一方庭院的空间句法、一栋建筑的建构细部。他走过很多地方,亲眼见过最美妙的风景,书上描述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鲜活的,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
走过一程山水,经过一路美景,旅行带给陈铭泽满满的收获与满足。未来,他的脚步也会迈向更遥远的方向,去见识更别致的风景。
找寻灵感
对设计学习陈铭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设计是情怀的表达和体现,他用了空闲时的不少时间寻找情怀。3年60部电影的记录,是他寻找灵感的痕迹。“情趣在此之重要,远胜过技巧和方法”是他重情怀设计的原因。对于在高中时喜欢上的文学和书法,陈铭泽也一直持续着他的学习。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感受,他总喜欢以诗词的方式记录在网络上。每次的诗词佳句常常引来不少的好友点赞和热评。
“他说”:
▍最近在干什么
除了继续准备雅思之外,最近在看《生态都市主义》和《景观都市主义》两本书,计划从理论上先铺垫一下未来学习的课程,另外继续以赛促学提升综合设计能力,长远一点计划继续读博,景观专业在未来还应该存在更多可能。
▍喜欢的设计师
王澍和马岩松,当代中国两位建筑大师,从王澍的象山校区到马岩松的山水城市理论,都能看出二位大师用自己的方式对现代同质化严重的城市建筑的批判和反抗,不得不说景观设计也需要这方样的批判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王澍,让我看到了一位当代走自己的路的中国建筑大师的的批判精神和哲学高度,《造房子》《死屋手记》《王澍:与水絮语 以自然的方式建造》,正如先生所言:“我们在追求的是一种朴素的、简单的、纯真的、不断在追问自己本源和根源的生活和艺术,我们应该常常自省——到现在我们都这么认为,还有哪些东西没有达到,还有哪些状态没有实现,都和自己的修养有关。”
▍书与电影
这里提一本书吧《建筑师的20岁》,内容是安藤忠雄对包括贝聿铭、让·努维尔、伦佐·皮亚诺、弗兰克·盖里等几位现当代建筑大师的访谈合集,主要内容是描述他们二十岁青春时代的经历以及对现代年轻人的劝诫。几位大师在访谈中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旅行对于建筑学习的重要性,如贝聿铭先生所说:“旅行会把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诚然,无论多少次在图纸上感受到黄金分割与螺旋线的精美也无法抵挡在帕特农神庙前蓦然回首时收获的震撼,不止建筑,景观也是如此。
还有下面两本书里的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东南园墅》童寯:“情趣在此之重要,远胜过技巧和方法。”
《看不见的花园》彼得沃克:“致我们的学科,始于浓厚的兴趣,止于尊重与热爱。”
电影的话:《泰坦尼克号》《无问西东》《阿凡达》
▍竞赛经历感悟
以赛促学是我们专业本科期间的必修课吧,前后参加过一些比赛,说一些经验谈重点是前期输入,输入才有输出,不能盲目比赛,组队的意义就在于各取所长结果导向,其次是从概念到策略远比概念产生重要,现在大家都很能提概念,缺少符合概念和场地的创新性的策略和极致的形态与表达。
▍景观思考
中国景观与城市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不能仿照任何一个发达国家过去的模式,如何在巨大的人口过剩、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下“走自己的路”便是我们这一代学生与设计师研究和设计的重点,我认为虽然设计没有真理可言,但“使得设计能够匹配的上时间的异质性与前瞻性”,无论是对于景观、城市、建筑都及其重要,因为这注定是一个多元且先锋的时代。
02.
作品/PROJECT
▍作品集主线
时间在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分三个层次通过项目逐渐深入解读“时间”这个永恒的元素与景观与城市设计之间的联系。
▍作品集的特质
选题直接、开门见山、问题导向
▍项目简介
在“无边界遗产城市”项目中,面对城市与遗产的新关系,首先建立遗产评估体系,从空间、功能、轴线提出策略,通过Tool Box的做出细节创意点,从概念到形式推导平面,叙事性表达陈述效果。在项目进行中,不仅是相关案例,更多的是对于城市遗产处理的书籍以及考古学相关的论文,这个项目可以体现景观学科的广度和多元性。
▍作品集主线
以对个人景观的成长认知为主线与作品集主线结合,阐述自己景观设计的理解以及当代城市、景观的批判。
03.
申请/OFFER
▍留学的动机
理性的说出国的原因是认为景观学科还有很多未知值得探索,包括中外的研究差距的不同,从园林到景观古今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这个学科在多元背景下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更多可能,甚至说设计是否有真理可寻?这些是我在研究生期间想要追求的事情。
感性的说相比于国内,留学能更加收获到不同和差异,为了这份激情和梦想,值得尝试和挑战更多。
▍申请回顾与感谢
首先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和母校四川农业大学四年的专业积淀。
2019.7.13-2019.10.30这一百多天在虹口区中山北一路完成了我期待的输出和转折,感谢在studio楼下的木樨树前守候着上海的每一个凌晨三点半的自己,感谢在这里认识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你们的卓越让我更加认清差距。难忘老季的“聊一下?”“你是申哪个方向的同学?”,直到最后和我说“你有心了”,我才感到最后的安心;
难忘每次见都必备运动款蓝牙耳机,却是各种学校王牌顾问的周老师;难忘所有指导过、点评过、帮助过我的各种主管、任课和技术老师;难忘每一次和室友陈思议临睡前的谈天说地以及最后一个月冲刺阶段搬家到rac的夜夜无眠;
感谢我的文书老师六一和每天早上收我们书的小姐姐(每次收书看着就好累)感谢在Studio4和你们的所有人共同经历的收获、幸福与辛酸;感谢雁晨、紫葳、雨溪、小樊、书涵、马婕、紫薇、研峰、倩莉、小玮等等我的队友们、项目组的朋友们、一起研究讨论问题、早上买包子晚上去某家夜宵的同路人(篇幅实在有限,不能一一列举)。
七月到十月,于我而言,上海的这个21岁的秋天难以忘记,但最美的不是秋天,而是能与你们风与并肩的那些年。最后感谢rac为我搭建的这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