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经验谈【29】| 什么样的申请时间线?让她拿下新加坡国立大学offer
周钰洁
本科:华南理工大学 城乡规划雅思: 6.5
GPA:3.52/4
OFFER(截止发稿前):
新加坡国立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
01.申请那些事
“我的申请季-申请时间线”
回顾我的整个申请,我是大三暑假开始准备的英语,想着自己英语并不强,提早准备比较好。考了两次下来发现真的是不强呢。于是开始预约写作批改和外教训练,折腾了大半年,在大四上学期的五月初拿到了雅思成绩。六月完成了学校的ddl和考试之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个作品集项目,但是因为之前没有经验,摸索了很久,加上七月底去参加了港大的工作坊,完成第一个作品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作品集里面真正新做的作品只有三个,有一个作品用的就是大四上学期的那次学校城市设计作业。这个作品我是用在做其他作品的空闲时间画了不到一周,改了改就放了进去,因为在和我的室友开始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们已经想好了要把它放进作品集的打算,加上它是关于产业转型与地区更新的项目,放进去也比较合适。所以在做第二个作品在十一月初完成的时候,第三个作品也做好了更改,PS也已经完成。于是我在这时用三个作品投了米兰理工大学。
最后一个作品从十一月中旬开始,因为是一个沙漠项目,所以比较放飞,完成得比较快。在差不多十二月中下旬的时候就做好了,这时就开始做修改以及组合不同的版本进行投递申请。做每个作品的时候我已经按照整个作品集三十页的规格排好了版,所以最后也并没有花太多时间,一月初完成全部申请。
▍ 留学动机
我非常喜欢建筑学院给我的氛围以及那么多与其他学科完全不同的体验,不管是三年建筑还是后面两年的规划我都很喜欢。
但是真正意识到自己想要从事的方向时,我发现我剩下的学习时间不太够了。大三的时候由于学校多起来的城市理论课让我对城市社会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产生了兴趣,以及在TEDxSCUT的短暂停留,让我了解到许多各色各样的人,之后便有意识地去了解不同的人群在城市中的动态。而人群与城市在空间上在如何互相作用是比起建筑而言,是我更想关注的话题。为了能够继续这个方向所以觉得还是应该继续读书。而大陆地区并没有多少关于城市设计的研究生项目,于是决定向外申请。
▍ 学校的选择
其实当时的首选是港大,其次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因为距离家比较近,而且没有太多的文化冲突或是适应问题,但同时也挑选了一些欧洲的学校进行备选。哪知道因为一些不可明说的原因,我在十一月的时候取消了港中文大学的申请,保留港大划水一试,但是当时并没有想要再去了。本来就有点难的新加坡国立就成为唯一选,当时又听说今年因为各种原因投NUS的会增多,简直是夜夜无眠,现在想来真是有些自绝后路。
▍ 文书
我的PS是有精心准备了一下,因为一直都比较爱写东西,所以打算好好发挥一下吧。我申的都是UD,加上我非常喜欢研究亚洲城市问题,于是就以自己的角色转换能够在亚洲城市扩张与更新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写了一篇PS,并且将作品集中的两个项目添加了进去。但是也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改动,断断续续前后两周就差不多搞定了这件事情。
▍ 我的建议
整个期间我比较想说的就是,不管是语言也好,作品集也好,最好可以提前考虑时间安排,我因为少做一个作品,所以时间相当充裕。并且我没有看到自己想做的Studio所以也就没有参加任何一次,从结果看来这并不影响。我想说的就是,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作品集在干什么,自己的节奏是怎样的提前做好安排,这样才能够在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是一点我能给大家的经验吧。
△ From 周钰洁
02.作品集
▍ 作品集主线
我的作品集全部围绕着城市的扩张与发展来进行设计的,如何去适应城市的这种发展动态,是我整个作品集讨论的焦点。
▍ 作品集特质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功能主义,或者说目的主义者吧,对于实用性的东西我往往对外
观的贡献不太大,或许这是我选择往城市方向发展的一个原因。基于目的性的考虑,所有的方案我都很在意可行性和逻辑性,并且都是一些实实在在取之于社会的题目,我不希望在作品集里有过多的主观决策,每一个决策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社会背景并且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最终目的是使使用者受益。
很庆幸我和我的项目老师徐洲在很多方面都特别的契合,项目和方案的推进非常的顺利。我们主要关注了亚洲城市的一些发展特点来进行选题,分别去解决城市边界,城市更新或是其他的一些问题。
▍ 项目简介
· Urban Rubik`s Cube
其中“Urban Rubik`s Cube”这个项目用的时间最长,对我而言也最具有现实意义。
它来自于我在参加2019年暑假参加的香港大学暑期工作坊时所研究过上海苏州河沿岸的剩余空间问题。通过调研发现在上海滩这个区域内的城市空间已经完全固化了,也就是说它极不容易进行大的拆建,普通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方法不太适用。
△ From 周钰洁
而这里城市肌理的形成过程比较特殊,完全遵照了“需求是发明之母”的逻辑,先有人的活动及需求,才逐渐有了物质空间。这就给了这个项目一个灵感,是否可以重新运用这样的过程?
△ From 周钰洁
在这时通过分析一系列的剩余空间,发现有建筑内部剩余空间和外部剩余空间,对于内部空间而言需要通过需求来软化建筑固有结构,而对于外部的空间则需要通过需求来生成新的结构,但因为太复杂所以只能选取了其中一个方向升华。
于是在发现的所有外部剩余空间中,挑选了两个作为适用节点,将预设的建筑功能放进一个体量中,由当地的居民通过不同的使用需求对这些功能进行选择,每过一段时间建筑根据这些选择而发展,从而形成最终的功能体。
于是赋予了这个功能体一个选择的程序,当需求增多时,相应的功能便扩大面积,反之则减少或是被替代。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功能体都有自己预设的容积率,开发商通过人们的选择而增减体量,有时甚至不会达到预设的容积率就已经完全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这样就可以相对减少开发量。
同时设计出便于增建的轻钢结构来完成这个动态过程。
△ From 周钰洁
03.自我/LIFE
小时候父母每个假期都会坚持带我出去玩,大大小小走了许多个地方,现在想来这些面对不同社群不同城市的经历,很大程度上都为我未来所选的城市方向增添了向往。
“平静,富有张力”
其实我是个非常安于现状的人,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平平静静按部就班,以至于我看起来或许有点懒散。平淡地读书,平淡地高考,平淡地选择了专业。平静在我心中不只意味着安稳,还有背后众多可能性带来的力量。父母并不会过多地干涉我的学业,在这个方面对我最大的教育或许就是,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在考虑很久之后同他们商量,决定出国继续读研究生,这个决定是自己做的,想着未来需要自己面对的问题,小到如何融入异国文化圈,大到究竟选择哪个国家,都让我感觉焦虑和忧愁,满心想的都是能够完成学业,回到自己的舒适圈。
但其实未来究竟会怎么样,变数特别多,不管如何,热爱自己的选择是我唯一能为自己做的护身符。
爱好很多,专长没有。这句话可以说是我目前的人生总结了。
喜欢画画,画得不好;喜欢拉琴,拉得不好。但是他们真的是非常容易使人平静下来的爱好,好像可以把自己其他的关于生活各种枝丫的思虑暂时放进抽屉里,让应付艺术的细胞出来锻炼锻炼。画画喜欢水彩画一些~
△ From 周钰洁
以前还喜欢写点东西,或者做剪辑。另一件喜欢的事情应该是打篮球,一样打得不好,但是从这个运动中得到的的快乐和放松已经远远超过这个运动本身了(特别是在申请学校的时候)。
△ From 周钰洁
“现在与未来”
最近正在度过有史以来最清闲的假期,于是把《枪炮、细菌与钢铁》看完了,学到了从来都是环境造就人类这项铁律。
对于未来,好像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划,在读大学的这么五年我已经发现了自己的想法每年都在变化,与其去规划,不如好好做当前的事情吧,这样不管如何都不会因为与自己预期不同而失落。
04.Q&A
Q:喜欢或者印象深刻的艺术家是?
A:最近最喜欢坂本龙一先生,不管是早期的乐队音乐,中期的电影配乐,还是到最近他发的单纯从声音角度出发的个人专辑,都是天才在展露麟角的样子。
Q:可以说说最近喜欢的作者、书或者电影?
A:看得比较多的是汪曾祺。他与沈从文都爱写乡镇故事的小美好,但是我更加喜欢汪曾祺,比起较为桃花源的描述,他的故事更加质朴,像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让人坚信那些美好确已发生。如果说余华、王安忆甚至张爱玲的书代表着生活的愁苦,代表着穿着华美长袍又进退维谷,那汪曾祺就代表着那些希望,单纯得就像是小孩的汗衫,或者是每个人的梦。
汪曾祺的文章太连贯了不好分享,给大家分享我最喜欢的诗吧,是鲁迅先生的《野草》,能让人在绝望的时候能看到那团火,提醒自己至少记得燃烧: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
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
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我特别特别喜欢老电影和比较现实的电影,褪去特效,褪去潮流,褪去荣耀满身演职人员,剩下的全是最质朴的生活和最现实的人性光辉。所以我从不觉得看电影是打发时间,因为它讲的就是那些我或许还未曾见过的生活本来的面貌。
△ From 网络
05.总结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难忘的应该是突然出现的陌生情绪了。
我心思有时候很重,可能比较敏感,所以在整个申请过程中,纵然时间上非常充裕,但我依然有很大一段时期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后来我总结这个低落的根源应该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自己的不认可,因为设计不像做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对。并且当几个月来一直在做设计很容易让人崩溃或者焦虑,也有可能是我承受能力不高。
那段时间自己找了许多方式来调节,听音乐是个很棒的选择,当时听了很多古典乐,德彪西或者柴可夫斯基,还有李云迪和吕思清合作的《梁祝》。并且正好那个时候决定从RAC线下搬回了自己的宿舍,不必再早起晚归,身体方面放松了一些,每天还可以见到自己想见的人。然后就是打球了,每周和队里的伙伴们及时发泄确实很快乐。
总之就是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吧,对自己要求要高,但是要给予自己的内心同等的关照。
△ From 网络
▍感谢
感谢连来了,首先感谢我爸妈真的很支持我!然后就是感谢一直辅导我的徐洲老师,特别特别好,又有耐心,换个稍微严厉一点的老师我可能早就心态崩溃了。还要谢谢被我一直骚扰的via老师、杨乐老师以及RAC上上下下给过我帮助的老师们。
然后就是谢谢不管我情绪怎么样都一直在关心我的男朋友,他的陪伴给了我太多的帮助、以及坐我小电驴后座的老严,和鼓励过我的所有朋友!看了那么多经验谈,现在居然轮到自己来写了,还是非常感慨,也希望所有的学弟学妹都能有好成绩。
留学相关
更多留学信息、院校资讯、报名时间节点、作品集等相关内容可添加咨询顾问王老师微信号:RACstudio--
文中作品图集、照片均经作者本人授权
未经允许,禁止另作用途,特此声明。
编辑: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