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经验谈【63】| 佛系DDL卡点选手的UCL建筑申请之路
C同学
本科院校:Mancheste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雅思:豁免(本科前7.5)
First Class:3.28/4.3
OFFER (截止发稿前):
伦敦大学学院 UCL AD
OFFER 展示
01
申请规划大放送
⏰时间规划Timeline:
2020 7月底 项目一(做了两周 结果最后时间原因没有做完也没放进去 但当成拓宽思路和学软件了)solo
本科以为学建筑=可以学到画画误入(x),但学着觉得也还可以。
因为几个国内好友报名了安利了RAC的,我本来打算直升本校,被大家裹挟内卷开始焦虑觉得也应该试一试申更好的学校。
👊打败难题
难题是日常没有动力,老拖延,讲一下我怎么转变的心态。我比较随意,不是那种有“xxx就是我梦校 我一定要去”“我一定要上xxx然后如此这般大展宏图”的想法的人。所以我总是做着做着就会停下来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在做这件事。
我发现我在和别人一组的时候为了对队友们负责,就不会拖延,反而比solo做更快更好。然后solo的时候我个人喜欢和好友连麦一起学习,就有一种“如果好友在干活自己在玩儿很尴尬”的感觉。从而为了避免尴尬就能提高一些效率。所以我慢慢找到一种提升动力的想法:外在要素是自己要对队友负责不能尴尬,内在要素是告诉自己申请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而不一定要把它定义成什么阶段性的目标),然后就会停止思考做事的意义而赶紧开始做事。
📝难忘的事
我最开始是线上1v1,虽然老师人很nice讲得很到位,但我还是不适应这种快速出方案的节奏。很不上道儿,有些焦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个项目进行一半,第二个studio就开始了,去了之后最开始打算两个项目并行。结果压力太大就焦虑+失眠+有时熬夜导致心律失常去了医院。查了一通也不全是因为熬夜过头所致,医生说大部分是心理原因。事后马上就佛了(身边感觉心态没有比我好的了)果断把别的项目和各种对未发生之事的不必要的担忧完全抛之脑后。
而且线下studio见到了老同学,以及遇见其他也很焦虑的小伙伴之后也更加平衡了心态,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也带来了许多欢乐(主要是成都吃的好吃x)。要是没这因此得到的好心态我肯定无法按时提交申请。甚至会发疯。想告诉小伙伴们身体健康最重要,有不对劲及时就医(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
🏃是什么坚定了你留学的信念?
当然是“来都来了”的思想大行其道,坚(bang)定(jia)了我的信念。
♯ 导师寄语
李丹
麻省理工学院
RAC城市&建筑主管老师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期间至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建筑系交换学习,研究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专业,申请时曾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等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麻省理工学院。曾工作(实习)于北京非常建筑,东京Kengo Kuma建筑设计事务所,马达思班洛杉矶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项目实践。擅长建筑构造,几何生成,建筑与交互等方向的辅导。对北美,北欧学校建筑系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各个不同studio的风格特点,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寄语:同学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做调研的时候也总有好的角度,我个人觉得她非常有做学术的功力。在修改图纸和思路的过程中,她也表现出了执行力,佛系加油!
林立峰
宾夕法尼亚大学
RAC城市/室内/建筑/景观/高升本主管老师
LIN architecture 创始人,入选 “89+” global artist, 上海种子计划培养设计师。曾就职于KPF, Herzog & de Meuron, Lycs 零壹城市等事务所。作品在AIA student center,Himalaya Museum, Zhujiajiao Museum 展览过,文章作品被蛇形画廊策展人Hams Ulrich Obrist 发表在《Young Beijing》。从事作品集教学5年,累积教授学生超过150人,覆盖高中至硕士各个阶段,超过90%人录取全球名校,美国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等藤校,以及欧洲如UCL,TUD,AA等顶级名校,以及亚洲如香港大学、国立新加坡大学等等。
寄语:在成都studio 带过的很有想法的妹子。“难民三人组”成功上岸。概念思路清晰,叙事表述逻辑强。佛系心态就挺好的,保持佛系~~愉快设计。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院校资讯
报名时间节点、作品集、竞赛等相关内容
可添加下方RAC干货图图微信进行咨询
文章作者 | C同学
编辑排版 | JiaJia
文中作品图集、照片均经作者本人授权
未经允许,禁止另作用途,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