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经验谈【79】 | 步步为营!同济学霸斩获NUS、UCLoffer

点击关注☞ RAC设计课堂 2022-04-21

王梓桐
本科院校:同济大学 城乡规划
GPA:3.9/5
雅思:7.5
OFFER(截止发稿前):
伦敦大学 UCL MSc Space Syntax
新加坡国立 NUS MA(URBAN DESIGN)

 OFFER 展示 





01
我的申请故事
从课设转向作品集

我本科学的是城乡规划,做的设计都比较平,课设的要求也不像做作品集那么高,我也缺乏参加设计相关竞赛的经验,因此开始着手做作品集的时候真的很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出成果。整个半年的申请过程也确实充满困难与挑战,包括学习新的软件,画以前从没画过的图。而具体到作品与主题,我也想抛弃课设那套东西,做一些新的尝试,包括做一些偏建筑的城市设计,以及一些更加大胆的,概念性的设计。


在队友,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终于把这半年熬了下来。这个过程中不但学到了非常多受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在放飞自我做完项目之后能够多听听不同的意见,对自己的设计产生更多反思。



02
申请时间线

⏰时间规划

1月 参加TUD和RAC举办的工作坊,四人合作,两周完成第一个项目的雏形

3月 正式加入RAC,在家里上网课的同时学习RAC线上课程

4月 开始准备雅思

7月 在RAC上海线下参加studio Habitable Bridge,三人合作一个月完成第二个项目

9月-10月 在RAC上海线下参加studio 漂浮城市,solo,一个月完成第三个项目

9月考雅思,一次过

10月-11月 合作了一个项目,但最终未放入作品集

10月-11月 开始PS,CV,推荐信等申请相关工作

11月-12月 完善作品集前三个项目,并开始正式作品集排版

12月-1月  3人合作完成第四个项目Sports City

1月中旬 基本完成所有申请工作




03

作品介绍

主要展示了不同尺度的研究


📍申请项目1:
项目名称:AFLOAT CITY—— SUPPORT SYSTEM ORIENTED DESIGN
设计团队:SOLO项目
指导老师:徐天宇老师

项目解读:

这个项目来源于一个概念竞赛,雅加达由于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造成海水倒灌逐步淹没城市,竞赛要求以漂浮的方式应对城市的下沉。漂浮城市相关的案例很多,想在主题和逻辑上花点心思,所以做了能源供给系统为核心的设计,主要以Resilience和Sustainability为主题。

为了适应淹没这一随时间阶段性改变的过程,也为了适应海上较高风险的生存环境,采用模块化的形式组合漂浮城市。经过前期的调研了解到地面沉降主要由于缺乏淡水而无节制的开采地下水,即一种不可持续的能源供给模式,因而以一个集成了太阳能发电及海水净化的power core为核心,居住,生活,物资供给等功能都attach在能源核心上。最终期望达到每个模块利用可持续的能源并独立供能,以达到sustainable和resilient。而通过模块对应不同功能并以特定形式组合,期望能一定程度还原像陆上城市一样的紧密联系。


📍申请项目2:
项目名称:WEAK LINK —— AN INVISIBLE BRIDGE
设计团队:王梓桐,李秉泽,张泽阳
指导老师:李丹老师
项目解读:

这个项目同样也是源自一个尼罗河上步行桥的竞赛。埃及之所以能在一片沙漠中发展出繁荣的文明完全是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尼罗河。

但人类城市建设对于自然强势介入,态度十分强硬。对于开罗而言,尼罗河穿城而过,我们希望将步行桥作为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媒介。桥体从两端向中间逐渐消隐,包括外壳从隔离内外的实体到中间完全通透的骨架;内部结构从盒子,片墙到中间只有钢索固定的人行通廊。功能也从两侧对接城市的服务,商业功能向中间过渡为更纯粹的观光,步行。夜间,桥体也隐在黑暗中,成为观赏两岸风景的平台。

 


♯ 感谢

首先感谢RAC这个平台,上海的线下氛围非常好,天台party等活动也让申请的过程没有那么枯燥,studio和线上课程也让我的申请过程能够按部就班的推进。

感谢rac的各位老师从概念的思考,到最后出图环节对我的帮助与指导。

感谢我合作过的各位队友,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了。尤其感谢LBZ同学,软件操作上真的帮助了我很多。另外,我也非常感谢我的室友,他对我作品集的“嫌弃”是我改图的最大动力之一。



♯ 导师寄语 



徐天宇
罗德岛设计学院RAC景观主管老师
六年景观教学经验;申请时拿到各个国家十几个学校的offer。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景观建筑学项目,参与策展、景观、建筑、室内、平面设计、艺术等多个领域。在RISD曾在多个大型展览中担任布展主要角色。在国内参与若干大尺度生态景观项目的设计与落地。热衷于探索未知领域,注重逻辑和逻辑的表达。
寄语:王梓桐同学自主性较强,出图速度快,思路清晰。在studoi里独自一个人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一个较大的项目。模块的形态和功能都能做到很合理又美观,这是很难得的。期待你在UCL可以创造出更多有趣又有说服力的作品。

李丹

麻省理工学院

RAC城市&建筑主管老师


本科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期间至挪威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院(AHO)建筑系交换学习,研究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建筑专业,申请时曾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德岛设计学院、南加州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等学校的offer,最终选择麻省理工学院。曾工作(实习)于北京非常建筑,东京Kengo Kuma建筑设计事务所,马达思班洛杉矶建筑设计事务所,参与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项目实践。擅长建筑构造,几何生成,建筑与交互等方向的辅导。对北美,北欧学校建筑系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以及各个不同studio的风格特点,都有较深刻的理解。
寄语:上个暑假很开心地和同学们做了一个步行桥的项目。王同学组的项目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他们无论是从概念的选择还是建筑形式的深化都很有掌控力。希望王同学能够在规划与建筑的道路上有进一步的开拓!


— 留学相关 —
想了解更多留学信息、院校资讯报名时间节点、作品集、竞赛等相关内容可添加下方RAC干货图图微信进行咨询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
文中作品图集、照片均经作者本人授权未经允许,禁止另作用途,特此声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