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高拂晓|音乐表演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国内现状思考——兼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

高拂晓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 名师讲堂 助梦飞翔 ★

来源:音乐研究 



2019年6月14—18日,由《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承办的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第二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一百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九场学术讲座、十五个主题发言和三场专题研讨构成,包括目前国内外有关音乐表演研究的学术前沿报告,表演与音乐史学、音乐分析、音乐美学等学科的深度结合所体现的研究成果汇报,表演与音乐创作、欣赏和评论的关系探讨等主要内容。此次会议在2016年“首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以中央音乐学院的学术资源为引领平台,聚集了全国表演理论研究领域的中青年精英,进一步加强了表演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深化了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体现了表演实践与理论思考在多方面的结合趋势,推动了国内音乐表演理论的建设和发展。会议得到了所有参会者的一致肯定和赞赏。当一种学术会议以“研究”的理念提醒大家关注曾经被忽视的领域,倡导综合的、跨学科的、且不断打破学科界限的研究思路,唤起学者们对于音乐表演问题的研究兴趣和共鸣时,会议的意义早已超出它本身的组织形式,使我们从传统音乐学和表演实践的局限中,走向更加开放和丰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活力的“音乐表演学”之新研究视域,解答我们在认识音乐表演实践和音乐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使我们看到音乐理论和实践紧密交流和联系的广阔前景,以及价值和意义。反思此次会议,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再次梳理和认识,并进一步得到强化和深入。


一、“音乐表演研究”的国际语境与前沿发展

“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的筹备与召开,是在国际音乐学术发展的当今潮流和研究趋势中应运而生,至今召开了两届。这个国际潮流的标志性事件大致始于2000年后的英国,当时在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十年研究项目(2005—2015)的支持下,成立了“录音音乐历史与分析研究中心”(CHARM)和“作为创造性实践的音乐表演研究中心”(CMPCP),以及一个虚拟机构“表演研究网络”(PSN),旨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地联合世界范围的音乐家和学者协同合作,实现跨学科的音乐表演研究。这个项目由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音乐学家,如剑桥大学的尼古拉斯·库克(Nicholas Cook)和约翰·林克(John Rink)领衔。“表演研究网络”由在线论坛(PERF-STUD-NET e-forum)、资源指南(PSN Resource Guide)和学术会议(PSN Conferences)三个部分组成,至今已召开了五届“表演研究网络”国际会议(Performance Studies Networ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国际表演研究的成果和趋势为我们国内同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范例。特别是两位领军人物,在指导表演研究的观念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约翰·林克就提出,分析与表演之间的关系可分成两类:一种是先于表演或者可能为表演提供某些基本原则的分析,即规定性分析(prescriptive),也是我们通常所称为的“作曲技法分析”;另一种是对“表演本身”的分析,即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在2014年7月第三届表演研究网络国际会议上,他指出,“音乐表演研究”是继民族音乐学、新音乐学以及作为社会语境中的文化实践三个阶段之后,开启的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也可以称为“表演的音乐学”。“表演的音乐学”最大的特征是在音乐研究内部整合各学科,同时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它的包容力和涵盖力是空前的,它的研究视野也是非常广阔的,因为音乐本质上就是表演的艺术,从表演本身去观照和反思音乐的本质,自然是合乎情理的选择。“表演的音乐学”这个概念和设想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大量学者的认可,并产生了共鸣。林克本人也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把乐谱的结构与表演者在时间和动力上塑造的结构相类比,通过阐释的方法揭示演奏者的表演风格。尼古拉斯·库克对以往的音乐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传统的音乐学和美学理论缺乏对表演本身的关注,以往的音乐学对表演的态度是,作品决定意义,表演从属于作品,意义存在于作品中,而不是表演中。他批判了表演认识的传统局限,尝试将音乐的结构分析,录音技术分析与风格阐释和文化解读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库克的表演研究不仅把音乐视为一种声音结构,更是一种社会行为,从而使表演分析从传统的分析中跳出来,伸向更广阔的舞台。他关注舞台上发生的一切行为,特别是身体行为,对行为的研究极大地扩展了作为表演的音乐的研究范围。库克的表演分析走向了一条与传统的音乐分析相反的道路,即通过录音音响分析来反观音乐阐释,而不是通过乐谱分析来看阐释;是从表演者的体验和阐释的角度返回音乐结构,而不是以结构主导阐释。他从表演者的角度建立了表演与音乐结构本身的协调关系,而不是权威性。他的表演分析视角从传统的作品,转向音响,再转向行为,实现了两次转向。在这个国际潮流的推动下,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较之以往表演研究呈现出的系统性、专题性,当前的表演研究表现出更丰富多样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1.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化,当运用于音乐表演分析时,“数据—分析—阐释”的研究思路不仅只是单向地从数据统计走向发现问题的路径,同时也以阐释问题为目的去选取应该分析的数据,并设计数据搜集的层次化逻辑。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演研究的测量方法得到迭代更新,红外传感技术支持下的一些先进设备之于表演者的身体动作探测,使具身性的表演姿态等前沿问题得到研究,加之人工智能的开发和运用,实现了对“以人为核心”的表演行为模式更深层次的揭示。表演研究向审美和实用两个方向发展,并产生了许多应用场景,比如电声乐队的多媒体表演、人机交互的虚拟表演等。3. 表演实证研究兴起初期(20世纪90年代)所运用的计算机程序分析,特别是对于速度和力度等表演核心数据的可视化研究,逐渐走向更宽泛的表演行为探究,如表演的合作、交流和文化意义的表达。表演问题从整个舞台呈现,返回到排练、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形成一种表演的表现性和意义传达的综合整体性研究。两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均邀请了国际表演研究的著名学者参会讲学,便是在这种表演研究的国际语境中组织和建构起来的。首届会议,约翰·林克的讲座《评价肖邦——从音乐表演研究到音乐表演》,把对肖邦乐谱版本的深入研究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选手的表演风格结合起来分析,阐述了从研究者的角度所持有的评判标准,体现了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阐释理论的方法。重要的是,这种“研究的态度”使表演的实践问题有依据、有说服力,走出了“凭感觉”的主观和随意。第二届会议,英国皇家北部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科学》主编简·金斯波(Jane GinsBorg)的《音乐合奏的合作研究》讲座,联合了音乐家、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的合作实验,探讨如何在不同重奏组合的彩排和表演中,实现音乐的创造,并验证在2002年由查芬(R. Chaffin)等人提出来的“表演线索”理论(PC Theory,音乐家的表演策略和决定来自记忆中的训练细节和音乐处理方式)的体现程度;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法比安(Dorottya Fabian)以《音乐表演的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的讲座把近年来表演研究国际潮流中的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关系,以及她本人所研究的音乐表演的“表现力”问题进行了逻辑互证,分析了“表演的音乐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国内学者在接触国际表演研究前沿的基础上,也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研究课题,特别是一批中青年学者,正在把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业方向融入这种新兴的国际研究潮流中。但这绝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理解“表演作为研究对象所带来的学术意义”基础上,探索突破传统研究方法的新研究思路。比如澳门大学的周全,作为林克和法比安的学生,近年来在运用技术分析和实证数据中研究录音版本中体现的表演风格差异,形成了个人在音乐表演的结构和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上海音乐学院的杨健结合自身跨专业的特点,开发和设计程序,对可视化的表演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挖掘,并用之于阐释表演的差异性。笔者近年来在推介国际表演研究前沿成果的同时,试图融合数据分析、史学、美学等多种视角,在诸多个案研究中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了音乐表演的表现力问题。


二、音乐表演与相邻学科间的关系重塑与融合

在中国的语境中,长期以来,音乐表演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看似“平和”,实则“紧张”。表演是一门特别“独立自主”的“实践课”。虽然像和声、曲式、配器之类的音乐基础技法课,以及像中西方音乐史等音乐学理论课都是表演专业的必修课,但正是“课”的概念使“课”局限在一种自我独立的范围内,并未成为表演之“器”和“用”。换句话说,这些理论课程,教学中缺乏与表演的联系,考核后,也很少再与表演相联系。这种隔阂不仅仅存在于音乐专业内部的学科之间;也存在于外部,比如音乐与其他学科,像绘画、舞蹈等的联系,也较少被表演者触及。究其原因,这种隔阂来自以下几种观念:1.认为理论不能直接运用于实践,因此表演领域里有一种“唯技术至上”的观点。2.对理论的理解有误区,认为理论是一种书本知识,而不是把理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精神的体现。3.职业分工的权威性意识,造成表演家和理论家之间的互不信任,各自圈定了“自给自足”的领域范围,互不干涉。4. 表演家与理论家之间缺乏沟通的方法和契机,并未建立相互交流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机制。正是这些多重桎梏,从根本上限制了表演艺术向更开放的路径发展,从而难以开启“研究”模式。笔者主张以“研究”精神来替代“理论”概念,尝试建立可以与传统认识中的各种所谓“理论”学科相融通的音乐表演研究思维。前文提到的国际表演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英国剑桥大学的林克,以精于肖邦乐谱研究的音乐学家身份,受邀作为第17届(2015)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评委的事实,不仅打破了以往一般只能由演奏家,甚至是往届获奖选手担任评委的惯例,正说明表演的研究已得到国际学界的高度重视。
针对国际上对于音乐表演研究在跨学科方法上的探索、运用和发展趋势,国内在观念上有待更新和重建。音乐表演研究专门考察与音乐表演相关的艺术规律,从性质上看,它比其他音乐学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而结合的难点和重点正是方法论上的突破,跨学科视域成为音乐表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长点。笔者曾经指出,观念的转变、机制的培育,以及双重人才的培养是可行的发展道路。并提出,“跨学科”的概念在音乐表演研究中,体现为内部的“跨”和外部的“跨”两个层面。所谓内部的“跨”,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设置的局限。比如,建议“作品分析”或“作曲技术理论分析”等国内专业研究方向在研究思路上,从“对作品的技术探索”转向“为音乐表演而作的分析”,这样一种思路的转变不仅能为分析找到实践价值,而且能把表演研究立足于音乐形态本身的规律性上来,避免空洞的美学理论移植。这也可以称作是音乐表演美学之技术性层面的 “跨学科性”。再如,传统的音乐史研究应该寻求从“作品”的史料考证和分析转向“表演”的史料考证和分析,把“作品”历史的建构转向“表演”历史的建构。其次,外部的跨学科机制的建立体现为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建立共同协作的、能整合不同学科优势资源的科研模式。比如中央音乐学院2018年11月26日成功举办了“AI之夜——音乐人工智能伴奏系统”音乐会,中国表演艺术家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伴奏系统合作,而这种伴奏系统完全不同于以前固定节奏节拍的“伴奏带”,而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会记忆和学习演奏家的表演习惯,特别是处理速度快慢的部位,因此,可以通过排练,实现跟随的伴奏效果。同时,中央音乐学院新成立的“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系”,将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综合院校,拟招收跨学科专业方向的音乐科技人才,这将标志着在科技发展的时代,音乐的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需要。此外,这种跨学科模式的培养,也需要有相关的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多方面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正是引导这种跨学科意识的一个极好契机。在第二届会议上,青年学者刘洪在《当代西方音乐表演研究的书写身份问题》的发言中提出,表演家和理论家之间对于职业身份的归属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古老矛盾,但即便如此,从历史上看,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范例。比如“通才”施韦泽的《论巴赫》通过批评性写作,以一个演奏家兼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诠释了对巴赫音乐从历史、审美、宗教、哲学等全方位的理解;洛克伍德与茱莉亚四重奏团的《走进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实现了理论家与演奏家在历史、分析与表演多重语境中的平等友好“对话”;施罗德作为活跃在乐团的首席演奏家,通过他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演奏指南》,把表演中的“问题意识”和史学家的实证方法结合起来,实现了一种融合的书写。施坦威艺术家谢承峯以《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表演阐释》的发言,通过肖邦作品的实例分析(练习曲Op.25,No.11),阐明了一种理论的思考方式(“阐释”)如何影响一个演奏家对作品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从而决定用何种方式解读作品。可见,当一个演奏家用“研究”的精神深入作品的解读时,会不自觉地使自己进入一种多重身份中,他说,“演奏者即使反对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无法否认,其实在演奏中,我们早已不断地吸收各种养分,不论个人的诠释如何具有独特的魅力,都是受到各种知识、体验、分析与理解的相互融合”。也可见,表演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是表演者高级阶段的音乐阐释之内在需要,常常以“无意识自觉”内化为一种研究精神。张佳林《黄自艺术歌曲的钢琴诠释》的讲座,以1933年首版黄自的乐谱为依据,就《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这三首歌曲钢琴部分的整体风格、具体技法,以及歌词、声乐、器乐三者共为一体的关系展开分析,现场示范了三首歌曲钢琴部分的内容诠释思路及演奏技术要点。值得注意的是,当他把原版乐谱摆在讲台上,开始描述这本乐谱时,一种典型的音乐史学文献研究方法就展现在我们眼前;随着他对歌词意境的细致解读,对钢琴音乐织体的表现分析,加之他对艺术歌曲风格的娴熟掌握,纵横比较,综合阐明了“艺术歌曲”与“艺术的歌曲”之间的异同。他的讲座通过音乐学的分析和阐释,既生动而又深刻地透露出他作为一位演奏家,对自身实践的问题意识和钻研精神。这与他一开场便声称自己对“理论”的“无知”形成强烈反差,恰恰揭示了表演与音乐学多重身份融合在表演研究中的“无意识自觉”现象。此外,表演与音乐创作、欣赏等环节的关系需要有“平等对话”的开放交流和探讨为基础。取经于同类国际会议,全国表演研究会对于联合讲座(组织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讨论创作与表演问题)的安排,以及专题研讨的安排(让音乐学家、作曲家、演奏家共同讨论有关表演的问题),均是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打破身份隔阂,彼此交流,让不同的立场在同一个话题中交融互惠,彼此学习。比如作曲家姚晨和演奏家兰维薇、陈翰叡以“互鉴·破界·融合”为主题的联合讲座,举例分享了作曲家如何从对乐器的了解,转变到为演奏家量身定制,进行创作;也探讨了演奏家如何解读乐谱,领悟创作观念,并进行表演的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把作曲家与演奏家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心路历程剖析和分享给大家,这种开放的交流心态让人赞叹,两位演奏家都非常出色,不仅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而且能够在实践中提炼表演和创作的精髓,当再次融合到自己的表演诠释中时,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琵琶演奏家兰维薇,通过对昆曲的不断学习,在作品《琵琶弹戏》的多次二度创作中,不断雕琢、蜕变,其所体现出的对艺术高度的极致追求令人敬佩。


三、作为研究的音乐表演与论文写作的意义

毋庸讳言,表演专业的师生在论文写作上面临两大现实困难。

01

其一,作为学位教育的要求,毕业论文写作是所有研究生必须要完成的硬性指标。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讲,论文写作的训练是缺乏的,而这种写作训练缺乏的背后,是研究思维和能力的欠缺。近年来,随着我国学历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体制上对高学历的推崇和需求,音乐表演专业也进入了博士生培养的学历阵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已经开始针对表演专业各个方向全面招收博士研究生。在第二届全国音乐表演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与文献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田园,作为一位国内音乐学院培养的表演专业学生,结合在美国著名音乐学院的表演博士培养的亲身体会提到,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加强表演与音乐学、音乐作品分析等理论课的结合,走向更综合的学术训练道路。可见,世界著名音乐学院的博士生培养正在向着研究型发展。那么,对于文献阅读量,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对于课堂研讨和反馈的积极性,乃至对于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已经并不仅仅存在于我们所认知的理论学科,而已经渗透到表演专业学科。

02

其二,很多表演专业的师生对论文写作抱有抵触的态度。一方面,由于很多人只是从表面上认识写作,把写作仅仅视为一种文字上的“书写”,视为“理论家的事情”,而未能打开自己的心结,所以仍旧抵触这种要求。另一方面,这种要求一旦被僵化为一种纯形式上的指标,论文写作就会变成“如法炮制”或“东拼西凑”的学术垃圾,自然沦落为被大家所诟病的“急功近利”的“学术资本”。而只有当这种要求成为表演者内在发展的需要,一种自我提升的需要,首先从认识上把论文写作视为一种研究精神的体现,它才能在表演者的艺术生涯中化作一股前进的源动力,促使表演者不断思考和总结表演中的问题。故笔者主张,表演者一定要认识到,“写作”的潜台词是“研究”,是思考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无论是对表演者的表演、教学,或是传承,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讨论表演专业的论文写作,实际讨论的一定是表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及表演研究的意义。而前文所论述的国际潮流已经证明了大家对这种意义的认可。
笔者曾经指出,“一个表演者是否具有研究能力,将直接体现在他/她的思维水平、创新程度、表达能力、舞台表现、教学水平、传承能力等很多方面,并决定着他/她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对音乐表演的贡献。因此,从研究的角度去思考表演问题不失为一条把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途径”。作为研究的音乐表演,是深化表演者的体验和感受,提升表演者艺术造诣的契机;是表演者不断自我学习,追求艺术高度的方式;也是表演者获得更综合的能力,从更高的层面把握艺术规律,完善自身的无意识自觉行为。结合表演研究的国际语境,我们的表演研究应该遵循怎样的思路与方法呢?笔者认为,文本分析、音乐分析和表演分析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表演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如下图)。其中的每一个方面相互之间都需要建立密切的关联。这个图示并不是要框定一个僵化的研究模式,或者提供一个万能的可以不假思索套用的公式,而是反映出在音乐表演研究中,哪些方面是可以考虑和思考的,研究者在理解这个关系图示时,应该首先立足于把自身作为表演实践体验中问题的发现者,从发现的问题去寻找相关的资料,或者从自身的研究领域拓展到跟表演有关的问题上来。比如我国首位琵琶演奏专业的博士、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李佳,从作品的艺术表现、音响语言设计,以及艺术风格建构的角度谈及《音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提出“创新实际是挖掘传统中被忽视的一些东西”的观点。可以看到,她并非套用理论,也不是为理论而理论地谈及“二度创作”,而是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有具体内涵的“二度创作”观念,秉持一种研究的精神和学习的态度,这样的表演研究则是无比生动并充满灵气的,其艺术表现也一定是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中央音乐学院圆号专业温泉的《如何更精准地把握圆号演奏中的音准问题》发言,以自身的教学和演奏实践为基础,探索圆号演奏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作为表演专业的教师,温泉特别注重理论的总结和思考,早在2011年和2015年他就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体现了他先进的理念和钻研的精神。他不断探索把握圆号演奏音准的精髓,将其提炼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音乐表演研究作为国际学术潮流,正在弥合传统的音乐学理论、音乐分析与表演的鸿沟,向综合而开放的多维度方向发展。研究方法上讲求实证与分析阐释的结合,微观的个案研究与宏观的理论建构兼具,跨学科性体现得越来越清晰。国内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困境,呼吁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关照以及研究方法的迭代更新。在音乐表演向着纵深发展的时代需求下,建立具有研究精神的表演理论学术机制,培养交流、协作、沟通,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界限的研究兴趣,形成表演实践问题与理论思考、总结融为一体的无意识自觉,增强音乐表演的学术高度和艺术品质,是我们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作者附言:本文为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现代西方音乐表演理论发展与前沿研究”(项目编号:17BD078)阶段性成果。

更多精彩:

【回听】高拂晓|音乐表演论文写作

 超实用!如何正确的闭关写论文?

 “音乐名师大讲堂”听课指引!

 艺术生,光鲜的背后是汗水与泪水

 苹果用户订购课程说明

【考研】2020考研音乐专业考试时间表来啦!

【回听】蔡际洲|音乐论文写作专题

  一起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欢迎走进“音乐名师大讲堂”

 音乐名师大讲堂——音乐论文审读与写作指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