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苑名家】中国著名音乐学家——杨燕迪

点击关注→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来源: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简介

杨燕迪,男,1963年生。音乐学家、音乐批评家、音乐翻译家。现任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研究生处处长、图书馆长、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目前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人民音乐》副主编,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曾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导师谭冰若教授)和博士学位(导师钱仁康教授)。留学英国,并获得美国文化协会(ACC)和德国学术交流基金会(DAAD)的奖励资助在美国和德国从事研究。

获奖情况与学术贡献

杨燕迪著书众多,发表著译350余万字,包括《音乐的人文诠释》、《音乐解读与文化批评》、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遗憾的聆听》《何谓懂音乐》)、《音乐学新论》(主编)、《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合作译著)、《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译著)、《音乐史学原理》(译著)、《作为戏剧的歌剧》(译著)、《古典风格》(译著)等,论域涉及音乐学方法论、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歌剧研究、音乐批评与分析、音乐学术翻译、中国现当代音乐评论、音乐表演艺术研究等多个专门化领域。


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社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多种荣誉称号,并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和二等奖、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等多种学术成果奖。

1

所获荣誉

1993年8月  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3年10月  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4年6月  文化部授予“文化部优秀专家”称号。

1997年1月  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

2001年9月  上海市教委授予“曙光学者”称号(第七届)。

2006年2月  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07年9月  入选“上海领军人才”计划。

2013年11月 入选“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计划,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2015年12月  入选并荣获中宣部、中组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

2018.3.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2

所获奖项

1992年9月 获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ACC)的音乐学术研究奖


1996年5月  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五届青年教师基金


1996年12月 论文“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载《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4——1995年)论文类三等奖


2000年12月 西方音乐教研组“西方音乐史论教学研究”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完成人顺序为:沈旋、钱仁康、钱亦平、杨燕迪、陶辛

2001年4月  西方音乐教研组“西方音乐史论教学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成果完成人顺序为:沈旋、钱仁康、钱亦平、杨燕迪、陶辛


2001年9月    获2001年上海市育才奖


2002年5月    评论文章“艺术歌曲创作漫谈”(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获2001年度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三等奖


2002年8月 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学术奖


2005年10月 评论文章《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载《读书》2004年第8期)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2006年12月 张漪 硕士论文《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研究:语境、分析、诠释》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证书编号:6094)。


2007年12月 评论文章《琴声中的朝圣之旅——评陈宏宽独奏音乐会》(原载《音乐爱好者》2005年第3期;转载于《钢琴艺术》2005年第5期)一文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2008年1月 提案《关于进一步办好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建议》被评为市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


2008年10月  论文“音乐的‘现代性’转型——‘现代性’在二十世纪前期中西音乐中的体现及其反思”(载《音乐艺术》2006年第1期,上海市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建设项目)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2007年)论文三等奖。


2009年2月  杨婧 硕士论文《伦纳德·迈尔风格理论研究》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2009年6月  论文“音乐体裁的学理探究论纲——以西方音乐的体裁现象为例”(孙红杰第一作者,杨燕迪第二作者,《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第46-52页)获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首届“徐小平基金音乐学学术论文评奖”西方音乐史方向论文二等奖。


2010年10月 “中国音乐学的当下处境与未来愿景”(原载《中央音乐学院》2009年第1期)获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


2011年4月 指导博士生孙红杰的博士论文《饰变·混合·结构——西方音乐中的体裁修辞现象研究》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2011年12月 论文“音乐作品的诠释学分析与文化性解读——肖邦《降A大调第一即兴曲》作品29的个案研究”(原载《音乐艺术》2009年第1期)获第八届中国音协金钟奖论文评奖优秀论文奖。


2012年10月 文章“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原载《黄钟》2010年第4期)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


2013年2月 因获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一等奖(文章“音乐批评相关学理问题之我见”)而获得2012年度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2014年1月 译著(杨燕迪作为校对者之一)《古典时期的音乐: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获第九届中国音协金钟奖著作铜奖。


2014年11月 著作《音乐解读与文化批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著作类二等奖。


2015年1月 译著《古典风格:海顿、莫扎特、贝多芬》(Charles Rosen: The Classical Style, New York, 199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获《新京报》2014年度最佳艺术好书奖。


2015年4月 著作《音乐解读与文化批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获2014年度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2015年10月 指导硕士生魏木子的硕士论文《马勒《大地之歌》的体裁特性研究》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2015年12月 论文“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原载《音乐艺术》2011年第1期)获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8年1月 所主编丛书《六点音乐译丛》中《论巴赫》一书(阿尔伯特·施韦泽著,何源、陈广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获“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奖”。


3

主要学术贡献

1) 深入探讨了有关音乐学学科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


2) 批评性地梳理了西方20世纪以来重要音乐分析方法的哲学和理论前提;


3) 通过理论反思和积极建议推进了中国的西方音乐史的学科建设;


4) 积极与国外同行展开对话,认真引进和介绍了西方音乐学最新的有益成果,对国内音乐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5) 深入研究了歌剧这种特殊音乐-戏剧体裁的内在机制和创作规律,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歌剧演出的批评和实践中;


6) 通过一系列的散论文章,针对普通爱好者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作者个人的音乐美学观念,并积极通过有专业水准的评论介入音乐生活,引导音乐生活的健康发展。


7)近年来,针对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创作发表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文化视角的音乐评论文章,试图对这些音乐新作进行深入的文化诠释,并借此彰扬具有理想主义精神的音乐理念。

结语

杨燕迪的研究成果给音乐学术界带来了大量的新鲜信息,其尖锐的观点常为其他学者所引用,为此杨燕迪已经成为音乐学学科在全国的带头人之一,对国内音乐学的进步以及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更多精彩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