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音乐名师大讲堂”老师论文、著作学术成果一览(已更新)

点击关注→ 音乐名师大讲堂 2022-05-02


2019年又是收货的一年,“音乐名师大讲堂”的老师们硕果累累,小音整理了其中部分老师在2019年发表出版的一部分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快来一起看看吧!

邹彦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邹彦.乐之道 道之悦——读罗小平文集《音乐美的积淀》[J].人民音乐,2019(09):88-89.

[2]邹彦.我的音乐需要你的陪伴——阿格丽姬在上海[J].人民音乐,2019(05):77-79.

[3]吴羽萌,邹彦.陈银淑的文化身份及其三首钢琴练习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38(01):154-160.


专著

《纵享音乐·考研丛书:西方音乐史考研笔记》,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冯长春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冯长春.琴声悠扬 学术长青——音乐学家罗小平[J].人民音乐,2019(09):7-11.

[2]冯长春. 音乐美学关乎其实践成败[N]. 社会科学报,2019-08-01(006).

[3]冯春玲,冯长春.略论贺绿汀的音乐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3):143-149.


专著

《艰难的突围(冯长春音乐史学文集)》,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

代百生

德国法兰克福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博士,澳门理工学院艺术高等学校教授

代百生.钢琴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02):106-111.

蔡际洲

武汉音乐学院教授,《黄钟》前主编

[1]蔡际洲.乐班研究的意义——王梦熠新著《神农架玉林班音乐研究》序[J].中国音乐,2019(05):165-167.

[2]蔡际洲.楚人善歌  和而不同——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听曲随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9(03):154-157.

[3]蔡际洲.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中国范式”[J].音乐研究,2019(02):93-103.

[4]向文,蔡际洲.长江流域民歌非遗代表项目的地理分布[J].艺术百家,2019,35(01):172-177.


专著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夏滟洲

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1]夏滟洲.中古乐工围绕平城的流动迁移与聚合地理文化证[J].艺术探索,2019,33(06):96-107.

[2]夏滟洲.以中古为对象,看加强城市与音乐研究的重要意义[J].音乐文化研究,2019(04):15-24+3.

[3]夏滟洲.从《弦颂》到“长安颂”——崔炳元大型管弦乐创作评[J].人民音乐,2019(06):17-21.

[4]夏滟洲.岂知重得兮入长安——中古乐工围绕长安的流动迁移与聚合地理文化证[J].音乐文化研究,2019(02):35-47+3.

[5]刘阳,夏滟洲.舞剧《大梦敦煌》音乐主题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1):113-122.


专著

《伎乐与乐伎:中古音乐的历史映像》,商务印书馆2019年10月出版。

高拂晓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

[1]高拂晓.音乐表演研究的国际前沿与国内现状思考——兼及“全国音乐表演研究学术研讨会”[J].音乐研究,2019(05):49-57.

[2]高拂晓.姿态的阐释——西方音乐表演研究的前沿问题及意义[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3):123-137.

赵书峰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赵书峰.湘中民间仪式音声的“在地化”与互文性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5):91-101.

[2]赵书峰.符号学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04):30-38.

[3]项阳,李宏锋,赵倩,张燚,赵书峰,郭威,李欣,赵丹蕾. 2018年度中国音乐发展研究报告[C]. .2018年度中国艺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67-92.

[4]赵书峰.改革开放40年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1):21-35.

[5]赵书峰.湘南蓝山县瑶族传统仪式音乐的历史与当下——[民国]雷飞鹏纂修《蓝山县图志·瑶俗》(卷十四)读后感[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9,37(01):19-27.

[6]赵书峰.原生民俗性与舞台审美性——“云南省第十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观后感[J].人民音乐,2019(03):42-45.

[7]赵书峰.关于中国历史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J].中国音乐,2019(01):55-60.

[8]赵书峰.为谁书写?谁在书写?——谈影像音乐民族志文本的建构问题[J].艺术探索,2019,33(01):65-70.

[9]赵书峰.作曲家身份表达与文化认同的多层级建构——赵季平音乐作品所引发的民族音乐学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9(01):56-61+110.

[10]赵书峰.传统的发明与本土音乐文化的重建——基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身份认同变迁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19(01):67-78.

马玉峰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燕山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马玉峰.歌剧《莎乐美》人物主导动机及其和声处理的戏剧表达[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4):21-35+20.

周全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西南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1]简·金斯波,周全.音乐合奏的合作表演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9(04):105-114.

[2]Zhou, D. Q. & Fabian, D.(2019).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Evaluat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empo and Tempo Variation in Musical Performance. Musicae Scientiae. https://doi.org/10.1177/1029864919873124 (SSCI,影响因子1.25)

[3]Zhou, D. (2019). Frédéric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 Yundi Li pf - Deutsche Grammophon 4812443, 2016 (1 CD: 55 minutes). Nineteenth-Century Music Review, 17(1), 152-154. https://doi.org/10.1017/S1479409818000629 (SSCI)

康啸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康啸.回归音符本体,回位文人精神——评“都邑·桑梓”新作音乐会[J].艺术评论,2019(01):157-161.

钱慧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

钱慧.跨界与共识——第二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述论[J].人民音乐,2019(03):78-81.

谢福源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

[1]谢福源.序列与调性的融合——论20世纪下半叶序列音乐的发展[J].音乐研究,2019(05):58-67.

[2]谢福源,王谦.乐贯中西  蜚声海外——华人作曲家陈怡的艺术人生[J].音乐生活,2019(09):4-13.

[3]谢福源.理性结构思维下的复风格——析阿尔弗莱德·施尼特凯《第二大协奏曲》的结构方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45-64.

蒋兴忠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

[1]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及其和声语言的滥觞(二)[J].音乐天地,2019(12):41-47.

[2]蒋兴忠.翻转课堂在和声共同课中的应用与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2019(11):20+24.

[3]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创作及其和声语言的滥觞(一)[J].音乐天地,2019(11):23-32.

[4]蒋兴忠.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思想与美学观念[J].音乐天地,2019(09):36-43.

向民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姿肖,向民.论乔治·克拉姆的“新室内乐”——以乔治·克拉姆《牧歌》第四册第一首为例[J].音乐生活,2019(04):93-96.

汪胜付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

[1]焦年华,汪胜付.周文中对中美艺术文化交流的贡献——基于《美中艺术交流中心通讯》之成果[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9(02):36-44.

[2]汪胜付.艺术歌曲《党的颂歌》的音乐创作特色[J].音乐生活,2019(02):75-80.


著作:

《梅西安晚期六部管弦乐作品的创作技法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

陈  永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1]《“互文性”视域下的中国近代后期音乐思潮的“位”与“化”》,载《音乐与表演》  2019年第1期。

[2]《海外汉学中的中国近代中西音乐交流史研究综论》(Review of the Study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Western MusicInteraction Setting from Oversea Sinology Studies),载《中国艺术季刊》(Chinese Arts Quarterly 2019年第3期。


编著:

《中国历代乐论·近代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漓江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




看到老师们发表了这么多优秀的论文,真是羡慕啊!


是什么让研究生和老师们党茶饭不思,生无可恋?是论文!

在音乐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论文选题与写作方法等方面得到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的针对性指导,对论文学术水平的提高和青年学者们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鉴于此,“音乐名师大讲堂”发挥师资优势,开展“音乐论文审读与写作指导”活动,以便让所有音乐专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们有机会得到音乐名师的点评与指导。


学习路上一路同行的小伙伴也很重要,为此我们建立了多个“音乐论文写作交流群”方便老师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扫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号:yymsdjt001),即刻入群,和小伙伴们并肩作战吧!

更多精彩

持续关注



戳一下直达直播间

有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