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的爱情背后,是PUA还是精神暴力?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传媒左岸派 Author 刘涛
南方周末关注的议题很有价值,基于聊天记录理出一条线索和脉络,专业操作上很显功底。报道文字中体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同样令人敬畏。
这一事件的性质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极端个案问题还是公共问题,是精神暴力还是PUA?根据聊天记录,精神暴力肯定是成立的。2016年实施的《反家暴法》将精神暴力纳入到家庭暴力范畴。虽然条文中并未使用“精神暴力”这一概念,但明确指出家庭暴力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而家庭暴力也不限于家庭成员之间,还包括“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关于北大女生自杀事件可能适用的认定体系,精神暴力应该是一个合法的概念,也是一个可以深挖的话语,建立在“精神暴力”问题上的讨论必然是一种公共问题。如果离开法律维度,目前其他的话语框定都略显单薄,而且大多因为事实根基不牢,属于自由发挥。
简单来说,精神暴力是现成的法律概念,应该可以成为北大女生事件讨论的话语抓手,而其他更有价值的认识话语,还可以继续打捞,而后者必然依赖于更完整的事实信息的挖掘。
厘清两性亲密关系中的精神暴力形式,进一步拓展家庭暴力的内涵,一定是有意义的公共讨论。必须承认,精神暴力是一种跟身体暴力、性暴力相对应的概念,其界定本身相对比较模糊。可问题是,目前精神暴力的法律界定模糊,法律依据很难识别和收集。要让精神暴力具有更明确的操作性,就必须分级。因为现实中的精神暴力形式非常之多,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冷暴力”,北大女生自杀事件应该是一起性质极为恶劣的暴力形式。而不同性质的暴力形式,必然需要不同的惩治方式及其话语体系,否则无助于《反家暴法》的真正落地。
那是不是PUA,我的感觉:不好说。
PUA鉴定还需要更充分的调查事实和权威认定,包括男方与女方交往之外的其他行为和事实也很重要。当男女双方当事人声音基本不“在场”的情况下,聊天记录到底能告诉多少真相,是部分事实还是完整事实,以及是否能推演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保持必要的警惕是有必要的。
目前学界对PUA本身的认定也比较模糊,有些将其概念泛化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话术控制乃至精神控制。这样的界定我不太认同,因为其对应的问题太泛了,而且会出现各种误伤。我还是倾向认为,PUA可以理解为有组织的、产业化的以骗财骗色为主要目的群体、行动或话术。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PUA就是一种不得不严肃治理的公共议题了。
只有问题和对象清晰了,治理才能跟得上。
个人感觉,在事件性质的认定上,南方周末的态度是不明朗的,至少聚焦不实。简单来说,这一事件到底能不能代表一种普遍现象,现实中这样的男人是不是普遍存在的,是否存在一种超越精神暴力之外的另一套概念话语(如PUA、Control Freak、或Gaslighting)?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媒体更应该贡献一些有价值的知识问题,如果只是两性亲密关系中的极端个案,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心理医生可能更有话语权。
此外,这一事件涉及到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个人隐私还是社会之痛,外界(特别是媒体)评论或介入两性亲密关系的边界和尺度在哪儿,这是媒体回应复杂问题不能回避的伦理问题。
一个年轻的生命凋落了,正是这份沉痛让我们思考一些更大的问题。一直认为,媒体对生命的关怀有多少,根本上取决于贡献了多少有价值的知识话语。这一悲剧背后的真正问题是什么,到底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件,理解事件的知识问题到底是什么?
我还是相信,只有事件的真相、性质及其深层的知识问题想清楚了,爱与意志才不会踩空。
刘涛 | 撰文
郑婧筠 | 排版
作者系暨南大学教授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