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害
缺血性脑卒中由脑血流阻断而引起,阻断的原因可以分为脑血管异常狭窄以及脑血管被血栓等堵塞。
脑卒中可导致众多严重的临床症状:突然昏倒意识不清、面部扭曲口眼歪斜、口齿不清表达费力、半身不遂行动障碍(偏瘫),致残率极高。更为严重的是:50%卒中发病史的患者会在两三年内再次发生卒中,而且卒中复发的规律是,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发病间隔时间一次比一次短。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在病程后期产生一系列由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后遗症,临床上主要采用康复运动和药物辅助等手段治疗。这些治疗方法虽然有助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存在语言、运动等方面的终生功能障碍。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已用于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等多种缺血性疾病,临床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有利血管新生、血流灌注、组织功能恢复,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理想治疗方法。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潜在机制
1、细胞迁移和神经营养分泌
提供充足的外源间充质干细胞有利于修复受损神经元,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形成神经组织的各种类型的细胞(例如成熟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并释放大量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例如VEGF、BDNF、bFGF、NGF、IGF-1),替代受损细胞并改善神经功能。
2、细胞凋亡和炎抑制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防止神经元凋亡,有效促进体内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减少炎症标志物如白介素6(IL- 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白介素1(IL-1)和肿瘤的分泌来协调其他细胞发挥抗炎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分泌多种其他因子,包括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IL-12和TGF-β。
3、血管生成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刺激血管生成并产生多种血管生成因子,有利于神经元再生和功能恢复,促进VEGF和bFGF的分泌。
4、神经回路重建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与周围的神经组织相互作用,并可以增强突触连接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
干细胞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基于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法给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带来了变革。国内已经有2款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IND获得临床默示许可,治疗脑卒中的一条全新道路正在打开。
在本项试验中,重度脑内动脉区梗死患者被分配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或对照组。完成干预的54例患者中,MSC治疗组31例,对照组13例,运用神经影像学分析。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对干预前和随机分组后90天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神经影像测量包括弥散张量成像的内囊锥体束和后肢的分数各向异性值,以及静息状态磁共振的运动网络的连接强度、效率和密度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结果发现,在运动功能方面,MSC治疗组Fugl-Meye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神经影像学中,内囊部分各向异性的锥体束和后肢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中没有减少,但在对照组随机分组后90天显著减少。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大脑半球间连通性和同侧连通性显著增加。大脑半球间连接性的改变显示出显著的组间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严重中风患者中表现出相对积极的变化,保护锥体束免于退化,增强网络重组的积极变化,促进脑卒中后的运动恢复。
2020年5月,台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名为《Potential of stem cell therapy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的研究文章,综述分析了PubMed上100多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风的文献,收集到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出血后的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干细胞疗法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被认为是脑卒中后神经再生的潜在治疗战略之一。干细胞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梗塞面积、减少炎症以及增加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随着临床试验的进展,干细胞技术有望帮助千千万万的脑卒中患者尽快康复。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