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继续坐在家里欣赏今年伯多禄广场创意无限的圣诞小马槽

韩清平 清平思域 2021-03-11

昨天发表了图文并茂的《大饱眼福:今年伯多禄广场上的许多创意无限的“圣诞马槽”》后,许多读者朋友觉得获益匪浅,甚至有人用“十分养眼又提神”来形容他们的感受。今天,在罗马读书的小马神父帮助下,现场拍摄了更多的“小马槽”(外语又称为crèche/crib/nativity scene)并发给我,希望能让更多无法亲身前往罗马的你我他/她一睹为快。

正在欣赏伯多禄广场上贝尼尼柱廊下圣诞小马槽的人们

考虑到因为在伯多禄广场中央的圣诞主马槽所引起的“躁动不安”,特别是心怀叵测者们以各种方式造谣诋毁当今教会(详情见:在嘲笑伯多禄广场的圣诞马槽前,请先了解其深厚的意义),我想先引述下面的这段文字作为铺垫——不是为了回应歇斯底里的污蔑者,而是为了分享真正的教会声音和精神,供尚未失去基本分辨能力和理性判断的朋友们参考、反省、默想:

在其于2019年12月1日发布的《美妙的记号》Admirable Signum宗座牧函中,教宗方济各如此充满温情地阐释了圣诞马槽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搭建、布置马槽做了言简意赅的建议:

“习惯上,我们可在耶稣诞生的场景加上许多象征性的人物。首先可以有乞丐,以及那些只在心里致富的人。他们都有权利去亲近婴孩耶稣,无人可以驱逐他们,或赶他们离开马槽;马槽为穷人有家的感觉。事实上,穷人在这奥迹中,是优先的;他们往往首先认识到天主亲临在我们当中。……孩子们,甚至成人,都常常在耶稣诞生的场景加上一些表面与福音记载无关的人。但是,加上这些幻想人物,正好表示在耶稣开创的新世界,常常有空间容纳其他人和天主所创造的万物。牧羊人、铁匠、面包师傅、乐师、打水的妇人、玩耍的儿童……,都在说出日常的圣德:以不平凡的方式欢乐地履行日常事务;耶稣就是这样诞生,为与我们分享他的生命。”(6)

“站在圣诞马槽前,我们想起当年自己孩童时,是多么渴望,等待着去搭建马槽。这些记忆,使我们更意识到,我们从把信仰传给我们的人手中,接受了这珍贵的礼物;同时,也提醒我们有责任把同样的经验,分享给我们的子孙。怎样安排耶稣诞生的场景,并不要紧:这场景可以年年一样,又可以年年不一样。要紧的是,耶稣诞生的场景要向我们的生活说话。无论在那里,又无论什么形式,耶稣诞生的场景告诉我们:天主爱我们;天主成为孩童,为使我们认识他是如何亲近每一个人:男、女、儿童;无论他们的情形是怎样的。”(10)

今天,看到在伯多禄广场上这么多创意无限的圣诞小马槽,我们除了由衷地为这些怀着朝拜、敬爱、期待和祈祷之心,精心搭建布置的人们感谢天主外,难道不也该在内心深处搭建一个独特的圣诞小马槽吗?在这里,你和我大可以放进我们一年来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场景,也可以放进我们所关心牵挂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许多爱莫能助的受苦者。这样,我们与其花精力和时间来抨击不符合自己小脑瓜子中认为是“离谱”的圣诞马槽,不如默默地驻足欣赏、祈祷、默观。

如果有人说我没有欣赏文化和艺术的能力,没关系,随意而安,但千万别将自己的“没能力”打造成某种“维护传统”的样子,用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同时攻击这些艺术家们——有许多可能就是小朋友、残疾人士、孤寡老人、无家可归者——和赞助支持他们的“大公教会”;否则,你就是人类社会最大的笑话!是的,我指的就是像“小德兰”、“爱的呼声”这类扮演成“圣人模样”却传播精神病毒的“公众号”及其背后的黑手

以上这六尊应该说比较“传统”,再看看下面几个非常有创意,甚至不乏“变废为宝”的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