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面对出轨的另一半

黄贝尔 怡禾心理 2023-10-13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并不太愿意直接面对来访者婚姻中的具体事务,她们更关心的是来访者本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和变化。然而,人终归是社会性动物,除了极少数的原发性精神问题,大多数的心理病,都会和社会、家庭、爱人有所牵连。

 

在近期的来访者中,有不少姑娘都碰到了一个似乎是永恒的话题也是难题:伴侣出轨。这使我不得不静下来思考,是否应该在我的能力范畴内,对这个话题做一个归纳,并谈谈我自己的观点呢?

 

我当然乐意这么做,因为这毕竟是万千妻子们的困扰,百千夫妻们的心结啊。

 

自人类文明之初,婚姻就是非常神圣的,被称为“人伦之始”。所以,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都会涉及到婚姻里的忠诚度。战国时期魏国《法经》中规定:丈夫出轨则诛(杀),妻子出轨则宫(刑)。到了明朝,则各杖八十。似乎人类对婚内出轨的行为在渐渐宽容。美国曾经有个调查,把大众对待出轨的态度分成了四个大类:


A.绝对的道德沦丧,不可饶恕。

B.应尽量追求婚姻的忠贞,但也要面对人生中各种现实状况和意外。

C.如果为了仅仅追求婚姻完整,而使生活趋于平淡甚至乏味,是比较反人性的。

D.(耸耸肩,尽在不言中)

 

是的,在婚内出轨、婚外性行为、暧昧调情、一夜情甚至性瘾或嫖妓这些问题上,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个人问题了。妻子有妻子的观点,丈夫有丈夫的理由,社会有社会的评判,而我们心理学界的人呢?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有因可循,有序可遵的心理现象。至于是否能称之为“症”,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从眉目传情开始】


出轨的过程并不复杂,往往一段(或几段)新关系的开始,都以挑逗(flirtations)为开始。其实回想起来,这跟我们的伴侣在向自己展开追求的最初,所用的手段大同小异。眉目传情所获得的效果有三个:可望而不可得;给对方一种期望;以及带有小小兴奋感的不确定性。

 

下面这句话女性朋友可能不爱听:如果非要说调情是雄性动物本能的话,那么“危险”的信号或行为并不一定由雄性挑起,因为他们可能会遭到拒绝。而当被挑逗方采取积极响应态度的时候,事情可能就出现了变质。

 

因此,把以上三种效果“确信化(affirmation)”的过程,才是导致事情触发的根本。而在当今这个时代,眉目传情不一定再要通过“眉”或“目”。发达的互联网工具成了婚外情重要的孵化器之一,多样化的社交场合,也为各种不确定关系营造了温床。


【当危机到来:她与他】


尽管不是很公平,为了简单起见,这里暂且把出轨的一方定义为“他”,而被背叛的一方称为“她”。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婚姻中出现背叛行为时,双方的一些反应和思想变化。


在背叛事件发生后,她会被卷入两个相互纠缠的漩涡,一个是情感的漩涡,另一个是疑问的漩涡。情感漩涡中,她会被卷入痛心、失望、无助、惶恐、忧郁、愤怒等一系列情感中。而与此同时,心中会爆发出一些列的疑问: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我(们)会不会被抛弃?


我该怎么办,该怎么应对?


我曾经看出了端倪,为什么我没有阻止?


我还能再信任他吗?


我是否应该告诉父母或孩子?


而对于另一方(出轨方),所思考的问题往往比较难以被知晓。因为多数的出轨者还是带着一种羞耻感,一种欲言又止的焦虑去谈论自己的出轨行为。在长期的心理辅导工作中,治疗师们还是总结出了很多来自于出轨方的想法和说辞。很多情况下,他们的回答混杂着猜测、埋怨和惶恐的情感。


也许是我在伴侣那里得不到尊重吧。


这样的婚姻没有什么价值了。


我的婚姻是被逼迫的,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想发生那样的事情,只是个意外(喝多了)。


我应该放弃哪一方?我该去伤害哪一方?


我是否应该仅仅为了孩子而坚守婚姻,还是不值得这么做?


很多的夫妻,在面临一方出轨时,都会被牵扯进情感和疑问的漩涡中,久久无法挣脱。而这个过程可能长达数年。有时候,仅仅是在等待对方,甚至是等待时间给自己一个答案。


【心理治疗师的角色】


临床上,咨询师们会和来访者共同探讨三个问题:

1)当事人追求婚姻之外的性行为或性关系的动机是什么?

 

2)婚姻里不忠的那一方,有没有任何心理问题,以及Ta的所处的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是什么样的?

 

3)一方出轨后,你们的心理状态是怎样?会面临什么后果?能够承受什么后果?

 

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大多数的出轨者,尽管对伴侣和婚姻有所不满,但是都不愿意中止婚姻关系。对婚姻里的失望会来自于很多方面,如性格问题、社交圈子、孩子的出生、经济问题、婆媳关系,甚至是房间没收拾好这种琐碎无比的事务。而这时,其中一方会想到两条路:解决现有的问题,或直接寻求一种新鲜感。他们的心理活动类似于:总在单位食堂吃饭,总是做得不合口味,有一天再也受不了了,心想还不如去吃个三明治呢。

 

婚姻中的不如意,往往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悖论:对道德、家人、社会做出了承诺,但违背了对自己的精神承诺。说简单点就是,我可以成为XXX样的人,但是婚姻使我不得不成为YYY样的人。因此,一些人总是怀着“叛逆”的心生活在一段婚姻关系当中,当叛逆得以实施,也就产生了偏离轨道的行为。

 

这时,治疗师往往会和来访者探讨一些问题,从婚姻的本质关系和面对危机的应对两方面去打开她的心结。针对婚姻关系的心理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了几个重要特征:

1.发生出轨危机的婚姻关系里,夫妻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无法展开正常的对话。针对一些通过理性协商可以解决的事情,双方则喜欢把情绪牵扯进对话里。


2.夫妻双方在生活中难以达到心理上的亲密感,很少进行精神层面的交流。而出轨则使一方找到了精神依托。


3.出轨一方的童年,往往有过遭受身体虐待或情感虐待的经历,或经历过父母婚姻的破裂。


4.针对中老年夫妻,在孩子长大成人离家后,婚姻关系容易开始淡化,一方会出现结束婚姻的意愿。

 

作为治疗师,首先当然会承认出轨对于另一方所带来的情感伤害。在初期的阶段,会鼓励来访者表达自己的伤痛和失望,尽可能让她们去倾诉自己的想法和故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把“情绪”和“疑问”分离的过程,让来访者把情绪疏泄出去,然后慢慢看清楚自己要问的,和所要面对的问题。

 

然后,来访者会看到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眼前。比如:自己对这场婚姻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是否还愿意与对方商讨去解决问题?是对方向你提出结束关系,还是你主动向对方提出结束关系?如何向孩子交待?自己所要面临的生活变化,以及怎么去应对?自己的经济是否独立?等等。每个问题后面,都可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同的解决方案后面,都有不同的后果。来访者最终要了解的,就是自己是否有足够能力面对不同的后果,再反推相应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pixabay


而针对出轨者,咨询的模式就大不相同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所遭受的心理创伤要相对较少,更多地是在婚姻关系中的一种不满和不妥协。其中一部分人,是属于安全感的缺乏,有可能归属于属于上面说的童年遭受过虐待,或者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等等。对于这些来访者,我们比较注重去分析他们的童年经历,甚至是童年创伤。帮助他们找到重塑亲密关系和安=安全感的途径,以及了解他们对这场婚姻的态度。很多情况下,这些来访者在初期阶段表露出来的意愿,和潜意识里的真实感受,是相违背的。

 

【婚姻不是永动机】


我们初中时就被教育过:世界上不存在永动机。所谓永动机,就是施加一个外力,它就能永远以恒定速度运转下去的机器。这时一台连科幻小说也无法去肯定的机器。

 

如果让每个人回望各自所经历过的那些爱情,相信很多人的思绪都会此起彼伏,想起了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想起了彼时的风雨和阳光。但是当心理咨询师让很多人评价他们当下的婚姻时,很多来访者或是沉默,或是尴尬一笑,或是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对他们来说,婚姻的某个阶段,像是一个大门,门一关上,门外是爱情,门内是生活。

 

我想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所付出,有所成长。然而发展到了婚姻关系里,很多人就停止了付出,停止了成长。婚姻不是永动机,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都需要我们自身去不断付出,不断学习和交流。一般性的同事关系、社会关系尚且如此,何况是朝夕相处的枕边人呢?任何一个婚姻的瞬间,都不是理所当然存在的。我们每时每刻的付出,点点滴滴的情感,都在浇筑下一个时刻的故事。

 

可能有些读者朋友误会了,这里的意思,并不是通过付出和交流,我们就能根除婚姻中的不忠和背叛。这毕竟是千百年来的社会话题,是和人最根本的欲望所挂钩的社会矛盾。我们所能做的,是通过学习、交流和反思,不断地优化和强健个体在婚姻关系中的位置,通过建立完整的自我意识,构建起相对稳健的婚姻互动模式,从而应对来自社会系统里的不确定性。

 

真的没有永动机吗?也许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让婚姻的脉搏持续跳动着,把我们经营亲密关系的思想,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懂得去关爱和自我关爱,永续爱的美好。

 

参考资料:

Baucom, D. H., Shoham, V., Mueser, K. T., Daiuto, A. D., & Stickle, T. R. (1998). Empirically supported couple and family interventions for marital distress and adul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66(1), 53.

 

Levine, S. B., Risen, C. B., & Althof, S. E. (Eds.). (2011). Handbook of clinical sexuality for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Routledge.


END


本文作者黄贝尔,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的心理治疗师。


我们欢迎爸爸妈妈们来参与互动,养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都可以投稿给我们,投稿邮箱:pr@yaeher.com(稿件一经选中会分享在怡禾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同时也会有稿费哒)


如果有疾病相关的问题需要咨询,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YaeHer】,关注怡禾健康,向儿童内、外科,妇产科,皮肤科的医生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