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好难养!” —— 你真的理解孩子的脾性吗?
“没见过这么难带的孩子!”
“我们全家没一个人是这样的啊!”
相信无论是妈妈群里,还是在心理医生面前,又或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都会有妈妈发出这样的感叹。不得不承认,有些宝宝的脾气一旦上来,还真的让很多父母一时半会摸不着头绪,然后自己的情绪也会随之而崩溃。
图源 | pixabay
这篇文章要谈的,不是宝宝的脾气。而是宝宝的“脾性”。
相信很多父母都从各大育儿的网站丶书籍或杂志上,看到美国精神科医生托马斯(A. Thomas)和儿童精神科医生切斯(S. Chess)对于婴幼儿定义的九大气质。其实作者觉得,“气质”这个词有些抽象。生活中,宝宝有自己的小脾气,宝宝也会使自己的小性子……“脾性”这个词,相对比较接地气。
1
九种脾性,谁都会有
父母们在看育儿文章的时候,难免会被里面惯用的一些术语所困惑,例如“趋避性”,“反应阈”等等。其实,应该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解读宝宝的这九种脾性。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接受着关爱,也面对着挑战。面对不同情形,宝宝的反应和表现,专家将其做了 9 种分类:
1.活动量的大与小(专业上叫“活动量”)
这是父母们最容易观察的特质。宝宝一天下来,是像个发动机似的不停在活动,还是有相当时间是安安静静看书玩游戏?完全不需要午睡,还是中午定点就要去睡午觉?
面对“发动机“宝宝,父母千万别一概而论就说他调皮。这也许是他消耗能量的唯一方式。在宝宝安静时,要给予鼓励;在宝宝活动时,要留心他的安全。
孩子活动需求少,爸妈肯定也觉得好带。然而也要留意他们不敢面对变化和挑战,以及沉迷电视或电脑的情况。生活中,父母要主动发起一些户外活动。
2.生活规律好不好(专业上叫“规律性”)
什么时间肚子饿、想上厕所、睡觉、起床等等,这些都是规律。有些孩子形成规律的时间早,有些孩子的规律则难以预测。父母要理解,规律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几个月就铁定能形成的。
同样,宝宝生活规律好,自然就是“天使宝宝”。但正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规律比较严格,所以在生活有变化时,可能会有很大的情绪。因此,如果有特殊情况(例如要赶飞机),必须提前给宝宝做好思想工作。
“没有规律”绝不代表等同于孩子的缺点。多利用鼓励、奖励、替换、以身作则甚至适度惩罚的方法,引导宝宝形成生活的习惯和规律。
3.避险意识强不强(专业上叫“趋避性”)
成长过程中,宝宝会遇到新事物、新环境、新朋友……对于“新”,一些宝宝显得抗拒,一些宝宝显得大方。这些都是宝宝天生性格使然。
“趋避性”的“趋”,表示亲近、趋同。这样的宝宝非常开朗大方,对新环境勇于探索,对陌生人也不抗拒。父母一定要对这种宝宝做好安全教育,在新环境中提醒存在哪些风险,告诉孩子不可单独接触陌生人。
“趋避性”的“避”,表示回避、抗拒。这类宝宝性格内向,不爱和人打招呼。有时父母会因此觉得孩子没礼貌——千万不要这样想。孩子这么做,其实是没有和陌生人或新环境建立起信任关系。父母要身先士卒,多多在陌生环境中鼓励和陪伴这类孩子。
图源 | pixabay
4.适应能力高不高(专业上叫“适应性”)
顺着上面的避险意识,孩子终究还是要面对环境与人的变化。那么孩子究竟要用多长时间去适应环境呢?这个就看孩子的适应能力了。其实别看有的孩子喜欢新环境,可未必能给去适应它。
新环境、新朋友,自然也存在新的挑战和诱惑。适应能力高的孩子, 面对新的挑战,能自如应对。然而面对新的诱惑,也可能照单全收(例如同学说粗口)。这时父母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在新环境里的变化。
如果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父母的态度应当是接纳+鼓励+等待。一定不要把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否定并恶化他对自我的认知。再则, 可能出现环境变化时,要提前告知孩子,并多与孩子沟通。
5.像不像个乐天派(专业上叫“情绪本质”)
孩子的生活很简单,他们认为开心就是开心,别扭就是别扭。一些宝宝从早到晚都乐呵呵的,一些宝宝可能遇到了挫折,就会不开心一整天。
乐天派的孩子,谁都觉得容易带,父母也开心。但父母也不要形成一个误区,就是:无论怎样孩子都会开心起来。孩子总会遇到挫折、困惑、伤心的事情。即便孩子能够自愈,父母也要有意识去询问、呵护和帮助孩子。
情绪悲观的孩子,父母要多留意让他产生情绪的原因。如果是由于一些具体的、琐碎的事情,父母要告诉宝宝:凡事都有办法,并亲自为其演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共情情绪悲观的宝宝,理解和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6.遇事反应大不大(专业上叫“反应强度”)
宝宝玩具被抢走了,哭声似乎要震塌屋顶。这并不是宝宝小题大做,而是他对外在刺激的反应程度,比一般孩子要激烈。
情绪反应强的宝宝,脾气上来除了嚎啕大哭,还可能拳打脚踢。这都是他们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许可的范围内(例如家里)让孩子先发泄完,然后认真告诉孩子,这么做有什么后果,伤害到了谁,应该怎么做。
情绪反应弱的宝宝,或者不懂表达自己的态度。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去表达,去处理亲故想,甚至去抗争。如果语言不行,运动、画画都是好方法。
图源 | pixabay
7.孩子易不易分心(专业上叫“注意力分散度”)
五彩斑斓的世界,总是在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是否容易分心,并不代表孩子聪不聪明,父母要客观看待这件事。
容易分心的宝宝,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特别重。外界刺激强烈时(比如新买了玩具但还没有打开),对新事物的解读显得特别迫切。学习上容易分神是难免的。这时可以采取交互式学习,利用同学或家长的共同参与,让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新的信息。
不容易分心的宝宝当然是父母的最爱。但父母也要留意他们所专注的事物,会不会给其带来沉迷。例如确实是用 iPad 学习,但最后导致特别依赖 iPad,抗拒书本。同时,要多增加语言表达与沟通。
8.做事会不会坚持(专业上叫“坚持度”)
这个特质,代表了孩子在遇到外来阻力或困难时,还是否能够坚持自己所做的事情。
坚持度高,当然是见很好的事情。然而,父母一定要留意孩子的这种坚持,是不是一种“固执”。生活和学习中,总有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要让孩子懂得妥协和换位思考。避免产生“完美主义者”的心态。
这类孩子不固执,也比较好带,但容易放弃。家长要从设置小任务开始。比如给父母拿衣服,整理家务等等,在赞扬的同时提醒他:看!你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的哦!
9.性格是不是敏感(专业上叫“反应阈”)
这个特质代表了让孩子做出行为改变时,所需要的外部刺激。高敏感度的孩子,能敏锐捕捉到信息,立即有所响应。相反,也有些孩子对外部的变化或提示,反应比较慢。
敏感度高,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样的孩子反应快,但有时太紧张。父母发出信号时,要稍微温柔一些,同时多多与孩子交流他的感受。在睡前,避免有太多激烈的对话或运动。
敏感度低,也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麻木或傻乎乎的。也许他们对外界信号有着自己的解读,也许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时父母在交流时,要言辞清晰,避免用情绪化的大吼,来刺激孩子,以免让孩子产生自然的反感和屏蔽。
图源 | pixabay
2
随着孩子的脾性翩翩起舞
时不时地,爸爸妈妈就会发出“孩子好难带!”的感叹。也许那一刻,他们刚刚经历了小霸王的“降维打击”——从宝宝自己的世界维度,到爸妈的世界维度;也许那一刻,他们发现自己苦心安排的幼教班,换来的是宝宝一张苦不堪言的脸。
了解孩子的九类脾性,其根本目的是什么?这里作者认为有两点:
A
孩子的生命是由父母创造出来的,可是孩子的脾性不是由父母设计出来的。理论的创立者 Thomas 医生曾经说过,各种脾性的形成有基因遗传的成分(甚至是隔代的),有家庭养育风格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影响的原因。孩子的对客观世界的态度,以及对自我的定位,被这九类特质所影响,从而在这个世界里演绎独一无二的自己。父母可以去理解孩子,可以去约束孩子,但首先要知道一点:孩子不是自己,他们从父母的身体里分化出来, 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进化。
B
认识孩子的脾性,就相当于读懂了孩子自己的“说明书”。进行对话、交流、鼓励、管教,都会更加有目的性。父母若是读不懂孩子,就像对着一台无法交流的机器(毕竟孩子交流的能力有限),一顿瞎折腾,伤害了机器也破坏了自己的心情。同样,面对新的机器,也不能指望一脚油门,就能得到最好的效率。而应当细细调试,精心校准,为孩子构建一个永远充满了正反馈、正能量的平台。
图源 | pixabay
孩子的九种脾性,就像九只初生的小蛮牛。横冲直撞中,难免会为父母带来一些小困惑。也许,有时父母不需要真的去钻研去深究,只需要随着孩子的脾性,一起舞蹈,一起成长,育儿路上的笑容,也会更多一些。
参考资料
1.Littlefield-Cook, J., Cook, G., Berk, L. E., & Bee, H. (2005). Chil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Vol. 55, pp. 23-38). Allyn and Bacon.
2.Walters, G. D. (2011). Childhood temperament: Dimensions or typ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0(8), 1168-1173.
往期回顾
26
-
2019-06
27
-
2019-06
黄贝尔
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从业12年。擅长治疗童年创伤及成年人格修复,尤其擅长针对女性的各类心理问题。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yaehermailbox@163.com 欢迎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