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教育中的奖与惩是对立的吗?也许你理解错了

黄贝尔 怡禾心理 2022-01-18

黄贝尔

澳大利亚女性心理治疗中心,澳大利亚联邦心理治疗协会认证临床心理治疗师。


“每次孩子取得进步,都应该给一些小奖励,这样孩子们才有动力继续变得越来越好。”——很多妈妈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孩子的行为就是应该被约束,有规有矩才有方圆,没有规矩就该被惩罚,惩罚多了就记住了。”——很多爸爸们都有这么一种信念。


奖与惩,看似是对立的两个手段,可能都会穿插在孩子的教育中。然而爸爸妈妈的期望基本都是一致的:希望孩子变得更好。所以,家里面时唱红脸时唱白脸的现象非常常见,有的时候甚至出现“红白对唱”——父母间也会由于育儿的手段而产生争执。


图源 | pixabay


操作制约理论


如果非要定个黑白,谁是对谁是错,那么起码会得罪一半的读者。然而大多数父母不知道的是,其实无论是奖励还是惩戒,都来自于同一个心理学理论:操作制约理论。弄了半天,原来对立的双方,是师出同门。


Tips


斯金纳是美国的著名行为心理学家,他的“斯金纳箱”实验为他提出的“操作制约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提供了理论实证。


斯金纳箱是一个笼子,笼子里有一个开关。试验小白鼠需要在盒子中学会一个技能,比如灯亮了就拨开关。开关连到一支笔上,开关每被开一次,笔就向上方动一格,笔下是一个不断向前运动的纸,因此开关的位置决定纸上的曲线的倾斜度。假如纸上画的曲线的倾斜度非常大的话,则说明动物学得非常快。


经过试验,他发现老鼠不仅由“事先”的刺激(例如饥饿或躁动)激发拨动开关,而且也由“事后”(例如奖励)的刺激拨动开关。斯金纳将这个行为称为“条件性刺激”。他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学习过程”,小白鼠做这件事并没有特定的意图,而仅仅是因为受到了刺激。


图源 | pixabay


从理论回到

育儿实践


读者可能会说,这个不是跟大家熟知的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一样吗?其实这里有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传统的条件反射刺激,只是基于已存在的反应,例如看到食物会流唾液。而操作制约反应,则是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了新的行为(或修正了行为)


把操作制约理论引入育儿,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斯金纳的其中一个理论重点,就在于同时引入了奖赏和惩罚。也就是说,这套被心理学广泛接受的理论,指出了“奖赏和惩罚都可以重塑一个人的行为”。

 

第二,是最为重要的观点,也是至今被奉为经典的结论:“奖赏的效果,高于惩罚的效果。”


图源 | pixabay


第三,这也是非常值得在育儿中借鉴的结论:“周期性的奖励行为,在所有实验中,实现了最好的行为塑造效果。”这个结论其实很有意思,它既说明了奖励也是有技巧的,同时也解释了一些上瘾的行为(例如虽然赌博总体上是输钱的,但是只要时不时赢一次钱,就会给赌徒十足的“信心”)


最后,斯金纳的理论当然有其局限性。后人也逐渐发现,人类的意志力、直觉力、学习行为、观察能力、自我反省能力都会重塑自己的行为。然而,面对育儿问题,由于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发育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培养孩子行为问题上,斯金纳的理论显得尤为有价值。


图源 | pixabay


实操该怎么做?


奖励其实是一种强化效果。上面提到了,奖励的效果高于惩罚,而且奖励也是讲究技巧的。那么在与孩子交互的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通过奖励来强化孩子呢?这里把方式分为几类,仅供参考:


【1】立即强化

当孩子的表现正确,或达到某个标准,立即给予奖赏。这个方法往往适用于一些偶发,但需要行为约束的事件。例如:打喷嚏要用手肘捂着嘴,打完喷嚏要说对不起(或不好意思)。这时可以用记分制,比如记一朵小红花或代币。


【2】延迟强化

需要孩子坚持一小段时间,约束自己的行为后,如果达到标准就可以给予奖励。例如:练钢琴坚持一小时。或孩子需要等大人完成自己的事情后,才提出自己的请求。这时可以给予孩子一些奖励。


【3】整体强化

当孩子做完所有要做的事情,满足所有要求后,就给予奖励。例如:每天有10道练习题,全部完成并答对,才能获得奖励,否则不予奖励。


【4】部分强化

和整体强化相对应,按照孩子答对的题数,来给予相应的部分奖励。对于答错的问题,也可以在孩子修正后(例如在大人的帮助或提示下),给予较小的奖励。


图源 | pixabay


有些家长会问,为什么相比于奖励,惩罚的效果会差一点?首先别忘了,按照操作制约理论,奖励或惩罚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然而,奖励会激励下一次行为的出现,帮助建立这些行为;而惩罚的目是阻止下一次行为的发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正在蓬勃生长的生命,他们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行为,而不是越来越少的行为。因此,我们永远希望看到更多积极的行为出现,当这些正面行为已经生成了,负面行为也不会有存在的余地了。


参考资料

1.Burger, J. M. (2013). Desire for control: Personality, social and clinical perspectiv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Gredler, M. E. (2008).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Theory into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相关阅读

规则的建立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科普育儿,怎么到我孩子这就不管用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