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人来家里,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

顾莉萍 怡禾心理 2023-10-13


闺蜜带着娃明明来家里玩,自己家的娃小麦正在玩橡皮泥,明明过去看着小麦、和妈妈说自己也想玩,妈妈让小麦和明明分享一下,小麦拿着橡皮泥放到后背去、警惕地看着大家…


大人很想孩子会分享、学习分享,但是这样的尴尬总是有,类似的情景还有:

老母亲反复地讲道理balabala

老父亲生气地训斥或者责骂…

甚至一把手抢了过来给朋友家的娃~~~


图 源 | pixabay


孩子为什么不分享呢?


1. 物权意识的发育

物权意识,也就是孩子认识到这个东西是我的,同样他们也学习到物品归属于不同的人——这是我哥的!这是我妈妈的!这是我爸爸的!通常在孩子3岁左右开始发育,3-5岁时逐渐发展到高峰。


2. 正在享受玩的乐趣

孩子正在玩得细致上,突然有人过来想拿玩具玩,玩耍被中断,而对方的“侵入”又会让孩子倍加警惕和防备,这时候就更加不愿意分享了。


3. 既往经历的影响

孩子的一些体验,包括父母未经同意直接拿了孩子的物件给他人,被抢玩具的经验,心爱的玩具被弄坏而不能玩、尤其是不被理解的时候,孩子更抗拒和大人的合作、抗拒和同伴分享使用玩具。


图 源 | pixabay


从尊重开始


希望孩子学习分享,至少先学会尊重。换位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是不是什么事情、什么物品都能和人分享?


爸爸收藏的邮票既心爱又重要,是不是有亲人或者客人来了看到喜欢就能送人?妈妈喜欢的耳钉,是不是闺蜜或者小姑喜欢就能拿去?我们也都不喜欢在我们并不想送给他人的时候被要求或者强制下拿给其他人,更不希望未经同意就被随手送人。


只是孩子的世界里,他的喜爱和兴趣和大人不同,这可能是养的小鱼,也可能是玩具熊,还可能是偷偷放在抽屉里的一包零食,虽然价钱不贵,但是意义却重大,这份尊重和爱护的态度,至少先让孩子安心和感到安全。


如果尊重孩子,孩子的东西都不分享,分享是一项很重要的社会能力,怎样培养这个能力呢?这个除了前面提到的尊重和保护孩子的物权外,还有平时的积累。


1. 降低任务难度,学习分配


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先尝试让孩子帮忙和家人分配使用的物件。


我们可以在准备好水果后,让孩子帮忙分给家里人。在客人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准备好一些玩具或者食物,让孩子分给不同的伙伴和大人。


图 源 | pixabay


2. 让孩子体验到共享的乐趣


一是从大人的主动分享中孩子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例如妈妈吃雪糕的时候说:“这个雪糕太好吃了,宝贝快来尝尝”,在孩子尝试的时候告诉他:“妈妈和你分享喜欢的食物很开心哦!”


二是从孩子日常的分享活动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例如孩子在玩车子,推过去给爸爸,爸爸说:“哦,这样就可以让爸爸也玩到车车的好玩,谢谢宝贝的分享哦!”


3. 提供共享的物件,学习轮流使用


如果孩子还不会分享,或者这个物件他实在是太喜欢、很在意、害怕弄坏,那么我们是可以通过提前准备一些大家共同玩耍的玩具来玩的,孩子可以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轮流使用来共同享受到玩耍时候的体验。


明明和小麦各有所需,明明想玩,小麦不让,老母亲拿出泡泡机,说:“妈妈这里有个泡泡机,想玩吗?”两个孩子都表示想玩。老母亲又说:“你们都很想玩,那我们轮流玩来享受玩泡泡机的乐趣吧!”


于是妈妈数10下明明玩,时间到了又给小麦数10下,后来孩子们主动在妈妈数到10的时候把泡泡机交给对方,大家玩了起来。


分享的学习需要时间,从日常的小积累,再到社交活动的各种准备来应对可能的小尴尬。合理灌溉,才能等待花开。


相关阅读

《孩子3岁多,总是不分享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怎么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