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的「上海名媛」,都逃不过「于勒陷阱」
点击上方「升值计」→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上海集体拼团装名媛的那帮人,其实已经不新鲜了,淘宝上也有相关业务,帮你美化朋友圈,总之,就是装名媛,装白富美。
装名媛不是目的,装名媛的目的,是钓凯子,当然也可以是要当网红,发到小红书,微博吸粉儿,不过这也是钓凯子,云凯子罢了。
捞女这种事,古已有之,毕竟前几天,还有福建63岁的紫金陈迎娶38的小娇妻,婚礼上女方直言嫁给了「爱情」。既然前事不忘,那么自有后事之师。
只不过捞女这件事,靠着高配拼多多,85块钱拼一个顶级下午茶,几个人拼租一个爱马仕,就能钓到金龟婿吗?
恐怕是不行的,这种人最可能掉进去的,反而是「于勒陷阱」。
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里有一个细节,主人公若瑟夫的姐姐一个28岁,一个26岁,在那个年代因为家境嫁不出去,结果却有一个公务员忽然看上了二姐,决定向她求婚。
小说里说,「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定决心求婚,是因为我们有天晚上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信里写的是,于勒叔叔这个曾经的败家子,挣了一大笔钱,而且准备回来回报他的哥哥这一家人。
结局我们都知道,于勒叔叔不但破产,而且沦为了一个贫穷的水手,一家子的梦想当然成空了,但是,请你们务必注意一个细节,那个公务员真的要娶若瑟夫的二姐。
升值君曾经一直以为,这样的小说有夸张的痕迹,但是前几年升值君真的在现实中碰到一件类似的事,有个亲戚家的男孩,长相不错,海外留学归来,收入也高,各方面条件都非常拿得出手,他本来相亲的对象,都是门当户对的姑娘,但是他都没有看上,父母非常着急,最后找了一个各方面不如他的姑娘,只认识两个月忽然宣布闪婚。
开始以为他真的是看对了眼,找到了爱情,结果,没多久就闹着要离婚,原来这姑娘家里是做生意的,他们生意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正好这男孩上他们家去的时候,是他们收钱的日子,小伙子哪知道他们的生意模式,只看见他们家里乌央乌央的在收钱,光看见的就有几十万,心里算了一笔小帐,一天就收这么多,那一年可不就破亿了。
于是,坚决非这姑娘不娶,结果娶进来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所以小伙子很伤心,身子没了,婚票也没有了。
这就是升值君在标题里说的「于勒陷阱」,所有想要钓凯子,钓金龟婿的人,最容易被反钓,捞男捞女往往踏入这样的陷阱。只不过原著里和我亲戚的儿子,他们是捞男,而上海名媛们,小红书名媛们,是捞女。
其实,升值君是不歧视捞男捞女的,而是捞男捞女常常容易错付,最后反被别人收割了。升值君以前说过,世界上的事,不过名实二字。
如果说财富是实,那么财富的幻象就是名,名牌包包,高级下午茶就是名,于勒叔叔的信就是名,亲戚的儿子看到的日进斗金就是名。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踏入「于勒陷阱」的人,是因为他们先自在心中都信了「于勒叔叔的信」。谁最相信财富的幻觉?当然是那些主动去制造幻觉的捞男捞女们。他们之所以要制造幻觉,正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幻觉深信不疑,他们深信有钱人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富人不是这样的,这是网络文学中的有钱人,是电视剧中的有钱人,他们能吸引来的,恰恰是跟他们一样的人,那些同样对幻觉深信不疑的人,这种人只能是捞男捞女。
真的富人,其实都是不怎么高调炫富的,很多人有一个认知误区,有钱人就是花花花,买买买,大手大脚花钱如流水一般,其实,只要钱是好路上来的,不是捞偏门出身的,花钱也是要精打细算的,因为正道上的钱,不好赚,无非该撑场面的东西都有,过度的消费都是花的自己的钱。
而且,一个阶层就是一个圈层,真正决定你站在这个圈层的,不是你有什么包,吃什么穿什么,而是你能生产什么,你能带来什么,奢侈品的真正价值,是用来降维打击的,是制造区隔的,是告诉低一个层次或者几个层次的人,我是富人,你不要狗眼看人低。
或者说,真的富人,已经在物理上造成了隔绝,深居简出,只跟自己圈层的人玩,不让外人看到自己的私生活。这种物理上不能造成隔绝,反而让人故意看到自己的吃穿用度的人,怎么模仿有钱人也不像。
这种往往是凯子不来,人已负债,想收割别人的,能收割的只有自己。
详细介绍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