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乡景观的感性实践丨CLA在线讲座回顾




当代艺术家闵一鸣老师与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创始人、院长兼首席设计师孔祥伟老师,从他们的丰富而互相交叉的设计创作经验进行分享,对公共空间、景观环境中的艺术性应该如何抵达进行了探讨与解答。带来更多的关于艺术与景观的深入思考和启发,让参与人员深受启发,并对艺术和人文的魅力产生了更深的体会。





讲座回顾



回放视频


扫描二维码收看完整回放



讲座一

艺术中的景观


嘉宾

闵一鸣


内容回顾


面对当代景观设计,闵一鸣认为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好看与好用,更多时候人们会关注存在者的存在意义以及场景存在的原因。因此,他提出公共空间的营造,要有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层次的意义。


基于此闵一鸣为大家介绍了他所设计的四个城市景观案例,以实际的项目展示他将艺术与景观融合的方法。首先展示的厦门美仁园利用了红砖素材追随自由曲线,并以陶瓷烧制百年老照片与红砖嵌合形成当地场域的独特展示。


红砖基底,自由曲线


老照片墙


接下来是以电影为设计主题的厦门老剧场文化公园,设计师将老电影器具、电影放映员雕塑、陶瓷影剧照等作为要素融合在场地内。地面铺装采用白-灰-黑的花岗岩,以模拟电影院光线由亮转暗的过程。闵一鸣认为富有艺术性与纪念意义的设计场景良好地促进了周边业态活力。


老电影器具展示


除了厦门本地的设计,闵一鸣还将他对景观的理解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德国特里尔厦门展园。他将厦门红砖不远万里运送过来,利用中国传统屏风的形式将水墨意境和散点透视结合,保持了厦门风情的同时尊重了场地特性。


红砖屏风


最后闵一鸣分享了漳州南太武黄金海岸“石园”,作品由闽南特有原石组成,以绵延三百米的石阵喻指生命之河,分为“展”“观”“合”三个阶段。


“合”主题区


在案例的分享中,闵一鸣对于景观中诸元素的处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于被提供的场地,他提出先要全然的"观",真正专注、整体、深入地看和体会,就会有所觉察,再由觉察产生洞见,此时场地就会告诉你想要的答案。



讲座二

回家设计——在乡村里造一个小世界


嘉宾

孔祥伟


内容回顾


孔祥伟首先提出了“回家设计”这一词汇,从在地设计师的角度,阐述了乡村设计理念和营造的过程。他认为乡建过程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城市中的实践,工作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导致工作方法产生了变化;乡村里的设计,在大部分时间里需要设计师在真实的乡村中在场设计、在场营造。变设计为营造,即变设计师为工匠,进而变营造为生活,把艰辛的工作转化为喜乐的生活,这种变化反过来影响了设计思想的变化,也导致了具体的设计方法的变化,最终也使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变化,这种内心的变化就是“回家”。


孔祥伟近年走过的村子


接下来孔祥伟对几个典型乡村改造进行了分析。凤凰措,一个空心村的再生营造;朱家林,共建共享的生态村落;新华塔,陕北窑洞村落的新生;龙子峪,普通乡村的空间营造。


凤凰措民宿区航拍


朱家林乡村生活美学馆正立面


新华塔,陕北窑洞村落全景


龙子峪民宿接待中心的院子,保留了老院子的空间


通过这些实践案例,他进一步解释了回家是什么。首先是回到物质层面的“家“,不是特指自己的老家或小家,是指生长在大地上的身体与精神庇护所。大部分中国人的根在乡村,回到乡村就是回到这个庇护所,进而营造庇护所。其二是回到精神层面的“家”,是指人的精神和自然连为一体,并找寻到最初的自己,把他安放在自己的所有行为当中。


在乡村中从事设计的终极意义在孔祥伟看来就是“回家“,自己回到“自己”。



精选互动



Q:想请问闵老师对于光线、时间、空间等的敏感感知能力是怎样形成的?


闵一鸣:无论艺术还是景观,都需要很认真的面对,这个认真要建立在真诚的前提下。就像我做绘画和雕塑,都是我自己必须亲力亲为的,包括现在这样的空间也是我和助手们一起完成的,这样才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Q:孔老师好,在您整个设计过程中可以看出设计师独立的对于空间的思考,但又很好地和当地环境、人文环境有所呼应,想请问您这些体会和设计成果某种程度上是否源于您的乡愁,有您个人的体会穿插其中吗?


孔祥伟: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确是这个样子,比如说凤凰措,整个村子和我小时候生活的是完全一样的,我当时面临一个村落,面对它令人震撼的废墟,能够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对我来说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我小时候的对空间复杂性、神秘性的记忆,如果能够通过现代手法展现出来,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设计中,我从一个新乡村人的角度思考我需要什么样的房子和环境。决定要用新的材料置入,同时与老房子结合,产生回家的感觉。不是指回真正的老家,而是一个拥有乡土记忆、历史和未来的新家。我们回望历史也一定要面向未来,就是现在的家。的的确确有很多情感包含在里面,每一个项目都有割舍不断的情愫在其中。这和我从小的生活经历有关,和我对乡村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Q:两位老师的出资方都非常支持您们的设计创作,想请问两位老师是如何与出资方以及实际的使用者达成创作共识的?您们的表达为什么能这么充分,可以得到他们的尊重?


闵一鸣:关于出资方的问题,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说服领导、民众以及资金方面,让他们允许你发挥,我认为首先需要挖掘历史,认清现在。设计要好用,要让大家觉得到这来是一种享受,设计表现方法必须要合适,要有尽可能多的手段,比如水墨画、油画甚至美术史都要尽可能多做了解。这样向领导说服这个项目的时候,你才能有充分的理由。对于自然关系,你要能够和相关的专家说明,你设计的植物也好材料也好都是最合适、最经济的,就像一棵树在这里是可以茁壮成长的,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及各方面营养的。


孔祥伟:就我的实践经验来讲,我接触到的出资方分为两种,一类是政府或者开发商。还有一些设计是个人的,分为村民或者朋友。不同类型沟通的方法和要点都不一样。


从政府和大开发商角度来说,他们一般对我们之前的实践都有所了解,有很长的预热期,就能较好地保证实施。有的建筑成本确实比较高,我算是幸运,碰到的投资方有一定实力,也想在乡村做好的艺术建筑,想让它时效长一点,所以在设计创作中得到了很大支持。


对于村民个人出资的设计,投入一般很少。从设计角度来说创新的东西不多,需要很好地沟通听取他们的建议。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是在新农村,他们的户型图就是村民画的,要求楼梯一定要在户外。这是因为他们一层是老人住,二层是孩子回乡后住,楼梯在外面可以节约室内空间,也不影响隐私性。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就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很多时候设计要让步于功能。还有一类是朋友找到我,这种情况他对我的风格是认同的,在经济和功能两个前提都满足的情况下,美学角度我就拥有非常强的话语权了。



讲座反馈



课程评价


群内交流反馈


微信朋友圈反馈


扫码加入QQ交流群或微信交流群,获取讲座通知、相关资料以及与嘉宾提问互动。


微信群

QQ群


如微信群已达上限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号:CLAzhoufei



推荐阅读



全球视野与地方行动



组织机构



主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

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


承办


《景观设计学》期刊

景观之路游学培训中心



往期回顾



公众号后台回复“讲座”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回看


1.水务×景观:如何共建生态空间

2.流域×景观:从流域治理到生态规划




编写:殷嘉悦


END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是2016年经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的社团组织,是贯彻国家“海绵城市”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发起成立的海绵城市产业联盟;联盟旨在联合海绵城市产业链各领域的中坚力量,汇集国际优势资源,引领绿色、智慧、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前沿技术,搭建涵盖政、银、产、学、研、用的综合性城市建设服务平台。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CEHE)是中国水利学会的分支机构,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专委会挂靠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管”全链条式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平台,努力促进人水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商务合作及活动推广:

联系人:周明波

电话:010-62747826

邮件:67422108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