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应该更加广泛丨委员专访
系列访谈介绍
“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CLA推出教师节特别专访,为你讲述高校教师们的故事。
本期,CLA邀请了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周晨老师和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林墨飞老师。一起来探讨行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周 晨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教授
风景园林专业带头人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 委员
CLA: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能否请您简短地向CLA的读者们介绍一下自己?
周晨:大家好,我是周晨,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专业老师。1986年进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就读园林专业,90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担任园林、风景园林的专业教师。
风景园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离开实践谈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之余,我也主持了几十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实践项目,承担了一些企业指导和政府咨询工作,近几年也从事自然教育、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
在这些实践工作中,我会不断思考社会、行业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也不断反思我自己以及风景园林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尝试去做一些开拓性的改变。2020年长沙理工大学新办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带头人时,我抱着把自己的思考放在一块处女地上去实践的想法,来到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创办新的风景园林专业。
CLA:我们知道研究和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对于研究与实践这二者的关系是如何把控的?
周晨:大学同时兼顾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因此这个问题中应该还要加上“教学”二字。
大学老师的首要任务还是为社会、为行业培养人才,不能因为实践项目多或者科研任务繁重而视教学为副业。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实践和研究,因为风景园林是应用型的、以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行业领域的扩大,风景园林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宽泛,也越来越复杂。
如果大学老师不具备一定的实践和研究能力,没有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视野、思维、方法和路径,就很难培养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也就不能很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
▲图1 2008年 湖南农业大学红轴隐形蓄水系统设计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平衡各项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首先是教学与实践和研究之间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我一直把教学放在首位。我的职业定位始终很清晰,那就是我是一名大学老师。这样的职业定位驱使我大部分工作的出发点都会围绕学生而展开,因此也就能自动筛选和屏蔽掉一些与此无关的工作或者社会活动,也就不至于顾此失彼,或者弄得自己疲累不堪。
至于实践与研究,我不认为它们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我一直认为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更多的科学研究应建立在项目、方法论、工程技术、生态和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其研究结果也应该能够服务于实践一线,成为指导实践的标准或指南。
因此我的科学研究的立足点,一些对于社会和行业问题的发现和预判,都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它们启发了我努力去创新开拓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我做研究不多,所以讲的不一定正确和全面。
近些年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较之以往有蓬勃发展,这是好事,但也有些不好的现象。比如为了适应一种评价机制而为课题而课题,为论文而论文。有些年轻博士缺乏对实践的深入了解,盲目追求热点闭门造车,追求数据的高大上,为之付出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但研究结果对行业的指导性却不强,这些现象是需要反思的。我要求我自己以及团队的年轻老师都要深入实践,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图2 2017年 湖南农业大学师生共建娃娃农园
08年我在湖南农业大学时,曾跟随学科领头人龙岳林教授一起针对城市雨水管理问题,用“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的理念建造了校园绿地——“红轴”(图1),这是海绵城市的最早实践,比国家提出海绵城市要早6年;17年我也针对青少年自然缺失症的问题,带领团队一起建设和管理了社区花园“娃娃农园”(图2、3),并将娃娃农园的模式作为“教学型景观”推广到小学校园绿地中,将校园营造、自然教育、劳动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结合起来(图4、5),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年我们又针对河流建设中广泛运用外来植物的现象,开始了本土河流植被的田野调查,并筛选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植物,正在尝试运用到乡村水系的生态治理项目中。
所以我认为实践与研究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实践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的目的又是什么?需要解决怎样的社会和行业问题。
CLA:您认为当代景观教育有什么亟待解决的地方?
周晨:我们正处于一个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迭代的拐点,这个拐点无异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时期。当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所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精神信仰、审美追求等都随着时代的转变而发生了巨变。
那么今天,当我们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当人类面临新冠疫情的肆虐、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一次又一次灾害的时候,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反思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这必将带来又一次思想领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大变革,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么在当前这个又一次思想转变的节点上,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专业,应该具有强烈的超前意识,要率先对生态文明的国家宏观决策做出回应并行动起来,这是风景园林教育当前必须做的事情。
▲图3 2017年 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
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园林教育体系是无法胜任当前时代更迭的需求的。因此,我认为当代风景园林教育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迅速重构风景园林的教学体系。目前大部分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还基本上沿用园林专业的教学体系,或者略有改变或提升,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过去的培养体系中,主要还是侧重小尺度城市绿地以及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这对于尺度跨度大,内容涉及多,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越来越强的风景园林实践领域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接生态文明时代的行业发展要求,重构风景园林教学体系,改革传统教学内容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改变风景园林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的行业实践领域相比,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风景园林教师队伍力量是薄弱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也相对滞后。但受我国高校评价体系和进人体制的制约,具有一线实践经验但学位不够的优秀设计师又很难进入高校教师队伍。因此,风景园林高校应该改变过去的培养方式,用更灵活的办法与优秀企业建立深入的校企合作,把学生送出去或者把老师请进来,邀请优秀的设计师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高校又往往因为教学经费紧张而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也呼吁有情怀的企业家和设计师能大力支持风景园林教育,共同为培养新一代风景园林师努力。
▲图4 2018年 长沙市芙蓉区育才第三小学 娃娃农园
第三,加强价值观的培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专业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热爱自然、关怀弱者、关心公众利益、倡导公平正义等价值观的培养。当代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应加入更多的自然教育、社会调查、社区专业服务等实践活动,自然系统、生态学、环境学及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也应该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这些早期价值体系的形成对于风景园林师日后的成长非常重要。
第四,加强学生思维的训练。当代风景园林师除了需要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艺术思维,同时对系统思维、综合思维、问题思维、创造思维都要求较高。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广泛涉猎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成长的能力等,都是当代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加强的。
CLA:您怎样看当今及未来设计与其它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如果未来更多的跨界合作产生,您觉得景观设计在这种交流的复杂环境中会是什么角色?
周晨:我们过去的城市园林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边界内叠山、理水、种植、修筑小型建筑和铺设园路,园林设计师和工程师基本可以凭借自己内部的力量完成。但当代风景园林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风景园林师在不同的项目中分别需要与生态、环境工程、城乡规划、建筑、水利、交通、林业、农业、野生动物等方面的专家对话与合作。
因此,当今及未来的风景园林与其它领域的跨学科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风景园林师需要大胆跨出去,包容并蓄,谦虚学习,积极友好地融合。
当前,在一些综合型项目中风景园林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统筹性。比如在我主持的项目中,就遇到过乡村规划中的农业产业问题、农田灌溉问题,河流治理中的水利问题,水环境工程问题、鸟类栖息地保护问题,等等,这时我会主动向农业、水利、生态、鸟类等专家请教,将他们请到规划团队中来,共同探讨立足于规划目标前提下的生态、产业、水利最优方案,努力实现自然结构与人工结构的平衡。
▲ 图5 长沙市育才三小 小学生在娃娃农园中播种
实际上,跨界合作的项目在一些大型的设计院已经越来越多,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风景园林在这种交流的复杂环境中有时需要统筹,有时需要配合,要因项目而异。
我认为不管哪一种角色,都需要风景园林从业者自身不断学习和壮大,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边界,要了解多学科的语言,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如果语言不通,对话不畅,就会增加很多阻力,对项目的推进、行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我这几年也在积极地尝试跨界。除了在实践项目中虚心向不同学科的专家请教之外,前几年也一直开展自然教育的公益活动,结识一些动植物、地理和环保的志愿者专业人士,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自然保护方面的知识。
CLA:针对“碳中和”和“碳达峰”任务目标的提出,我们景观行业可以有什么大的贡献?
周晨:“碳中和”、“碳达峰”听起来是一个高大上的词眼,很多人觉得这是科学家的事,或者环保行业的事,与己无关。实际上恰恰相反,它不但不高深莫测,而且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像李迪华老师前段时间在演讲中谈到的一样,需要人人参与。
回到风景园林行业中来,其实就是如何尽量多地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以及如何在源头减少碳排放的问题。作为一个保护、修复、利用自然并以植物为主要要素的专业,在“碳中和”、“碳达峰”行动中无疑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我们首先可以通过保护山林、湿地、荒野、农田,修复棕地,增加林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来固碳汇碳;可以加强绿色基础设施来提高其固碳和碳储量的水平;可以提高土壤的呼吸能力;可以就地消纳和利用雨水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保护和营造鸟类及其它动物的栖息地;可以参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交通规划、水系规划中共同探讨基于气候变化下的自然结构与人工结构的平衡;可以在园林施工、维护、管理、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中推行零碳行动;可以研究更多的可回收利用、环保节能的园林材料;可以开展绿地固碳汇碳的相关研究,等等。
总之,作为一个与国家此项宏观战略密切相关的专业,我们一定要深切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能够切实贯彻到行动中去。
同时,我认为风景园林不仅仅是从空间规划、设计和建造上为“碳中和”、“碳达峰”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从人心上、精神上去努力。
比如我们可以走进公众,通过科普宣讲、自然教育,培养人们热爱自然、珍惜自然的情感,推行节约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倡导节约简朴、减少排放的生活方式,等等,在这些方面风景园林师都有专业优势,都有大有可为的空间。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校园规划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硕士生导师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
CLA:很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专访。能否请您简短地向CLA的读者们介绍一下自己?
林墨飞:大家好,我是林墨飞,1977年出生,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校园规划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景观设计及其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CLA:我们知道研究和实践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您对于研究与实践这二者的关系是如何把控的?
林墨飞:景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科研工作也同样重要。我个人认为,研究与实践对景观专业的高校教师来说如鸟之双翼,二者是相生相长的关系。
目前,我的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教学及管理方面,同时会利用业余时间做一些设计项目。实践能够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和领域,有时也会在实践中获得新的科研灵感。一些在项目中得以实施的好理念、好做法,也会及时反馈在设计教学中。
另外,由于我自求学到工作以来始终在大连理工大学,所以对校园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感情,也希望通过自己在这里学到的专业技能,反哺母校,为建设“美丽大工、魅力大工”尽一份力,这是我永远不变的初心使命。十余年间,主持或参与设计了二十多项大工校园的新建及改造项目(图1、图2),同时也衍生出我在“绿色校园”方向的很多科研成果,包括论著、课题等。这些成果多源于对实践项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进而也又会通过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推动设计实践再上一个台阶。所以,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研究和实践并不矛盾,重点是要厘清关系,并结合研究兴趣,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使二者互相催化、相互促进。
▲图1 2009年 大连理工大学主楼广场
▲图2 2019年 大连理工大学新北门景观带
CLA:您认为当代景观教育有什么亟需改变的地方?
林墨飞:景观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亦文亦理的特性,为受众提供的是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我认为当代景观教育在三个方面有待提高:
第一、景观教育的受众群体应该更加广泛。其实,景观距离每个人都很近,我们只要一出门就能遇见它,既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景观。景观学就是利用土地、水体、动植物等自然要素为人们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条件,以及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一门学科。
随着时代的发展,景观设计与其他设计门类一样,早已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已经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因此,景观教育的受众群体需要发生转变,不应再局限于本专业领域,要通过公众参与、多元传播、有效应用等方式,使教育的受众群体呈现多层面、多样化的趋势。
这一点可以先从高校内部做起。因为校园作为师生共同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场所,同时还担负着“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景观教育可以将专业知识通过“校园景观”这个载体传递给其他专业的广大师生及家长,让景观离受众再近一点,进而使景观教育得到更广泛推广(图3、图4)。
在我的教学与设计实践中,经常会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发现校园景观问题,并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途径,让他们自下而上地参与校园景观改造,这样做出来的景观才会产生归属感、参与感及互动氛围。
▲图3 2019年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艺术休闲平台
▲图4 2019年 大连理工大学南校门景观绿化
第二、通过专业教育树立园林文化自信。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其中也蕴含着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对当今青年一代而言,由于受到西方景观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加之文化自信度不足,因此对优秀的传统园林文化缺乏继承和创新热情,常常盲目追随西方流行过的主义或风格,而做出形式上的抄袭或模仿。
然而他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继承和创新园林文化的重任,这种状况无疑影响了景观教育质量,对未来提高我国景观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极为不利。
因此,教育教学作为培养和树立学生园林文化自信的主要渠道,要将园林文化自信融入整个过程,培养他们持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进而深入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服务(图5)。
▲图5 2020年 大连理工大学银杏文化周
第三、通过景观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在北京大学有一门课程叫《景观社会学》,开课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人、土地和社会进行观察、理解与探索。我认为上这门课很有必要,它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跳出自己学科领域,审视景观专业的社会意义,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继而成为既有专业能力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景观人才。
特别是去年发生疫情以来,我对这一点的认识更加深刻。要解决疫情引发的人居健康问题和城市健康问题,亟须从多维度为改善公共健康提出多元化治理措施,而景观专业的社会属性则得以体现。从宏观尺度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到中观尺度的城市生态系统,再到微观尺度的口袋公园,在建设居民健康服务体系和打造城市治理共同体的很多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专业技能为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作出贡献,才是景观从业者的使命担当,而不是能勾勒出多么优美的图形或者多营造出几个空间层次。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贯穿于景观教育的全过程。
CLA:您怎么看当今以及未来设计与其它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如果未来更多的跨界合作产生,您觉得景观设计在这种更加注重交流的复杂环境中会是什么角色?
林墨飞:学科融合是未来景观行业的大势所趋,景观的专业特点决定了“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景观体系。
正如当前很多优秀的景观设计融合了多学科的成果,往往涉及艺术学、心理学、物理学、地理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学科交叉点往往是新景观理念的生长点,也有助于创造区别传统的创新点。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下,数字技术会使景观设计更加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发展使景观表达方式趋向虚拟呈现,景观与科学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密切(图6)。
▲图6 2004年 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的芝加哥皇冠喷泉
我认为对景观领域而言,目前应该做好“参与者”与“推动者”的角色,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更广泛地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从而给自身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并通过实践效果的积累和检验,对这种“跨学科融合”予以有效的回应和互动。
CLA:针对“碳中和”和“碳达峰”任务目标的提出,我们景观行业可以有什么大的贡献?
林墨飞: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建设领域的重要一员,景观全行业、全流程都应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观,强化低碳先导意识,尽快制定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为传统建设行业再现活力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策略,以更好地践行这项国家战略。
我个人的一点建议是,可以将景观建设项目当做产品一样实行“碳标识”制度,首先在策划、设计阶段对预期排放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以图签的形式予以表述;施工阶段依据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在项目建成后,通过碳足迹测量标准评估该项目的实际排放量是否达标,并对项目导致气候变化的环境性能进行声明。
景观领域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对于全行业转型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中,高校作为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行动”的主阵地,更是要首当其冲地参与到这场到行动中,通过营造低碳景观、开展科普活动、公共参与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师生践行低碳的学习和生活新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的校园时尚,推动绿色校园建设。
以我校为例,近年来结合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提出“绿化渗透,节水节能,功能植入”等多项绿色校园建设策略,逐步开展了采用透水铺装、打造雨水花园、以宿根花卉代替草坪绿化等一系列措施。去年还在校园里规划了两条慢行系统,分别是1.5小时和3小时,倡导在绿色慢行中体会校园文化,受到师生欢迎。还有一些课程,老师会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同学在感受自然气息的同时学习知识,体验校园之美。总之,我们正努力将大工校园建设成低碳、健康、舒适的教育教学环境。
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统筹:周明波
采访:周明波、明 卉
编辑:明 卉
感谢周晨老师、林墨飞老师供稿
欢迎添加工作人员微信入群加入CLA社群获取最新线上线下讲座、大咖论坛、委员观点、案例分享等精彩内容
⬆ 《2021中国景观实践》作品征集
⬆ 加入我们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简称CLA,成立于2016 年底,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下属分支机构。由多位来自生态、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观设计及新农村建设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联合创办。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CLA提倡以景观学为应对途径,使之成为集认知与分析、规划与设计、营建与管理的科学和艺术结合学科。
CSUS
商务合作及活动推广:
联系人:周明波
电话:010-62747826
邮件:674221088@qq.com
· 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C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