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财体系:境内投资买点啥(上)
写了那么多枯燥无聊的理念,终于到了你们最想看的,也是询问度最高的,投资要买点啥好哩?今天就来讲一讲怎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以及给新手小白的入门推荐,有手就能买的那种。
谈理财不能不谈投资,紧急备用金和保险配置虽然是理财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实际没有什么灵活度,就算玩出花来,也就那么几招,买完了放在那里就好了,也没什么存在感。
而投资则完全不同,手段多种多样,对理财的结果影响最为直接、最为可观,人与人之间理财的差异也往往在于投资水平的高低。
最重要的几个问题
身边朋友咨询理财问题通常是这样的,“你帮我看看这个理财怎么样?”,“最近有啥理财可以买?”。
听见这样的问题,我第一次反应实际是很懵逼的,因为我对于他的目的、投资环境、投资期限等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都不了解。从他的问题也可以看出,在考虑买理财的时候,很可能没有经过思考,脑子一热就买了。
如果你投资一个产品所思考的时间,还不如纠结袜子颜色的时间久,你难道能指望从中收获?
不管买什么理财,第一步需要做的应该是问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
我要投资多久?
这里所说的投资期限不是购买理财的时间长度,而是最终消费这笔资金的时间。比如,我买了一份 3 年期的理财产品,到期了之后又买了 3 年,最后取出钱买车了,那么实际的投资期限是 6 年。
先考虑清楚,自己究竟要投资多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最重要,没有之一!
俗话说得好,「风险越高,收益越高」,要高收益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化解风险的有效方法则是延长投资时间。
比方说,我今天买一直基金,一年后卖掉,没有人能确定,一年之后是赔是赚。但是如果我 10 年之后再卖,那么我敢确定,只要我投资了一款合理的基金,那么我赔钱的概率接近于零,并且预期收益率大幅高于余额宝收益。
投资时间越久,风险越低,可以获得的收益就越高。
投资为了什么?
这里说的不是「学习」、「赚钱」等这样的概念,而是非常具体的目的,我要 5 年后买辆车,或者 10 年后买栋房子,再或者我要 10 年后财务自由,要非常具体,能够评估结果,投资到最后我到底要得到什么?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消费,只投资赚钱不消费是不现实的,有合理的消费一方面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也能够保持投资的动力。
据说,把想买的东西的照片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哦。
这个问题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投资时间,而且,基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再次校验投资时间的长短。
如果为了买房,投资时间为 1 年,这样的逻辑就不太符合,如果想买车,打算投资 20 年,这样也有问题。用目标的价格除以每年投资金额,可以大概得到一个时间期限,由于投资存在收益,具体时间往往短于估计值。
再者,投资的目的也会决定风险承受能力,如果是为了买车、买房,弹性就比较大,可以考虑更大的风险,大不了就买一辆差一点的车,或者小一点的房子,这种属于柔性需求。但是如果要 3 年以后交学费,风险承受能力就很低,因为学费的数额是固定的,换学校也没那么容易,这个时候就应该优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这种属于刚性需求。
简而言之,刚性需求,投资低风险产品;柔性需求,投资高风险产品。
正确选择投资标的
有了上面两个答案,时间和目的,才可以开始选择投资产品了。
我个人的投资,根据时间从短到长,目的从刚性到柔性,排序如下:
活期存款 > 货币基金 > P2P > 债券基金 > 股票 > 智能投顾 >股票基金
我会回避的产品
银行理财
保险理财
其他黑箱产品(没法追踪资金去向)
我看不懂的产品
可能观点有些惊世骇俗,我认为银行理财、保险理财的隐形风险,高于 P2P。我有约 25% 的资产投资于 P2P,用于保障未来 3 年的开支,但我对银行保险理财的投资为 0 元。我不能忍受银行理财的黑箱操作,你不知道你的钱是被用去投资了,还是转身进了某人的口袋。况且国家政策对于银行理财的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常看新闻的朋友一定对「影子银行」这个词不陌生,没错,说的就是银行、保险理财产品。这部分涉及到很多问题,一句两句难以解释清楚,后面我会专门写文章。
货币基金就不多说了,前一篇「理财体系:备用金」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在公众号内回复 04 查看)。备用金等随时可取用的资金应当投资货币基金这种高稳定性、高灵活性的产品。
P2P
投资时间
数月至 3 年不等
适合人群
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互联网的人群
优势
P2P 的投资比较灵活,时间跨度从一个月到三年,可长可短
收益率表现好于大部分固定收益理财产品
本金及利息逐月返还
劣势
在国家新规出台以前,P2P 可以在到期之前转让,现在不行了,比如三年期的产品就只能一路持有,灵活性不如从前。
从众心理影响大,由于前几年 P2P 的名声实在太臭,买入 P2P 还是需要一点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容易受他人影响,整天担惊受怕就划不来了,理财还是要有好心情。
我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P2P 的本质是非常健康的,只要选择好一家靠谱的平台,风险低于银行理财产品。之前的跑路、诈骗等问题是在于经营者心术不正,并不是 P2P 本身的商业逻辑问题。
P2P 本质上就是,你把钱借给 A,A 每年还给你利息和部分本金,最后还清全部利息和本金。
在 P2P 以前的逻辑是这样的:你把钱存银行,银行给你 2% 的利息,然后 A 需要钱,去银行贷款,银行把你的钱借给 A,然后收取 10% 的利息。银行从中获利 8%。
出现 P2P 以后,银行这个中间环节被拿掉,去掉了中间环节的好处是你的收益增加了,A 付出的利息也下降了,整个过程更加透明。如果说银行的经营是可靠稳定的,那凭什么认为 P2P 不靠谱呢?
再者,从风险的角度考量,P2P 的潜在风险低于银行理财。P2P 的主要客户为个人,而银行理财实际上,是银行对于其他企业的投资或贷款。且问,是判断一个人的信用情况容易,还是判断一家企业的情况容易呢?
假设我们都是检查官,可以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任何信息,评估个人信用情况也就几分钟,工作是什么,收入多少,家庭情况,有什么疾病等,足够了。在看企业呢,给你一天时间都不够研究一个部门。所以说,P2P 的风险控制要更加可靠。
选 P2P 本质其实是选平台,而不是选产品,只要平台安全可靠,背后有大靠山,那么就是安全的。我选择的是中国平安的陆金所,算是最早的一批用户了,陆金所的利率比较靠谱,三年期年化 8.4% 在动则 10% 以上的 P2P 市场算是一股清流了,而且背靠中国平安,我认为不会出问题。 PS:中国平安是我在 A 股最看好的公司之一。
我的配资逻辑
我的情况不算是典型,但是为了客观,还是有必要解释一下。因为职业原因,没有固定收入,年景好可能几个月赚了几年的生活费,年景不好颗粒无收也是可能的。所以我配置了足够 3 年生活的 P2P 三年期投资,大约占我个人总资产的 25%。
由于 P2P 逐月返还,需要的时候就像给自己开工资一样,每个月到账。如果不需要,这些钱我会部分投资回 P2P,保持 3 年备用的水准,余下的按照长期 10 年以上投资基金,或股票。
债券、股票基金
购买基金是雇佣专业人士帮你打理资金的一种方式。个人投资者限于资金数量、个人精力和知识水平,可能并不擅长直接投资。基金的出现有效带动了投资的发展,让普通人也能参与投资,分享收益。
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本质上是两种产品,但是都叫基金,购买途径也一样,费用什么的都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被混淆。
以阿里巴巴的「蚂蚁财富」app 为例,查看基金时需要尤其注意红框的部分,股票基金是高风险,可以是指数型、混合型等;债券基金是低风险,通常标记为债券型。
股票基金种类很多,混合型、指数型傻傻分不清的话,就只要记住高风险的是股票基金。
股票基金
投资时间
5-10 年以上,视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调整,但不宜低于 5 年。
适合人群
追求高收益,可以承担风险的人群,比如:年轻人。如果投资时间足够长,10 年以上,指数型股票基金适合全人类。
优势
股票基金是所有理财投资中,平均收益最高的
可以自由申购、赎回,通常没有时间限制,有另外规定的封闭基金除外。
劣势
波动比较大,需要长期持有才能抵消其波动性带来的风险。
我的观点
先解释一下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
被动投资:往往也被成为指数投资,基金类型为「指数型」,目标是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基金经理不进行主动操作,只是跟踪大盘指数(比如沪指,沪深300)的表现。主动投资:基金经理进行选股和择时,目标是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
对于普通投资者,我的建议是被动投资。证券市场存在一种 721 的经验公式。
长期(10年以上)看来,70% 的投资者收益不及平均水平,20% 的投资者收益为平均水平,10% 的投资者收益超越平均水平
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是超越市场的 10%,包括专业人士、基金经理。
这个经验公式,不管是对于个人,还是专业基金经理都是适用的。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随便买基金,有超过一半的可能性,收益不及平均。
今年以来(来源:天天基金网),一共 3511 只基金,同期 沪深 300 指数上涨 13.36%,只有 477 只基金超越了指数,占比 13.5%,其他均不及指数的表现。如果看 3 年的数据,过去只有 399 只基金收益高于沪深 300 指数,占比 11.4%。
所以,还有什么可选呢?沪深 300 指数基金一站搞定境内长期投资。
想要超越平均很难,要运气,但是想要获得平均水平的收益却很容易,并且,即使是平均收益,就已经超越了 70% 的投资者。
四个代表性指数: 沪深 3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
沪深 300 包括全国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 300 家上市公司。上证和深证指数分别代表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情况。创业板代表新兴公司。
看指数的代表性,沪深 300 最佳,很多基金的业绩对比也是基于沪深 300 指数。
推荐沪深 300 指数,因为其最能代表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这 300 家公司占据了整个市场超过 70% 的比例。
在基金 app 中搜索「沪深 300」,会跳出大把的选择,根据心情选择知名公司即可,我个人投资的两只沪深 300 指数基金:
景顺长城沪深 300 指数增强基金的历史业绩:
我的配资逻辑
股票基金是我除了股票、P2P,配资比例最高的品种。我开启了这两只基金的定投模式,推荐「蚂蚁财富」的一项功能,慧定投。
一般来说,定投是每月投资定额,无视市场波动,无视环境,铁打的固定金额。但市场存在波动,并且存在高抛低吸等向均值回归的特点,涨的久了必跌,跌的久了必涨。慧定投可以自动配置投资范围,在股票低迷的时候加大定投金额,在股票过热时,减少投资金额。
在基金定投页面选择右上角的「慧定投」,进入设置,在下面的高级设置中选择「沪深300」,「180日均线」,这个设置比较适合长期定投。慧定投还在下面计算了普通定投和慧定投的收益对比,慧定投的 5 年期收益要高于普通定投模式。
债券基金
投资时间
3 年以上,视投资目的可以弹性调整,如果是柔性需求,2 年左右也可以接受
适合人群
追求稳定为主,厌恶高风险
优势
收益相对股票基金更稳定
适合大量资金,没有上限
随时可以购买和赎回,没有时间限制,有另外规定的封闭基金除外
劣势
对于个人投资者,如果不考虑市场环境,只是买买买,收益率可能不如 P2P
地位有点尴尬,比股票基金收益率低,又不及 P2P 稳定
我计算了一下过去 11 年的平均收益率,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后的影响,债基在一段时间内都比较低迷。最后的平均年化收益是 7.4%。
我的观点
债券基金比较适合手握千万、上亿资金的大户或者大型机构,比如美国养老金是只投资债券的。如果资金量巨大,投资 P2P 是不现实的,想要低风险投资,除了债券,别无去处。
作为一个资金不足千万的小户,主要优势是投资的灵活度。我们没有必要去学习大型机构的操作,他们有他们的苦衷,资金量太大,投资限制又很多。
个人建议,如果能够接受 P2P,并且找准靠谱的平台,优先考虑 P2P。如果不愿意接受 P2P,想要更加稳妥的投资方式,就选择债券基金。
我的配资逻辑
我个人只在债券基金上配置了少数比例,不到 10%,预计投资时间 1-3 年。仅仅作为股票型基金的一种补充,不是我的主要投资品种。
总结
投资理财,首要想清楚两个问题,投资时间,投资目的。
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目的选择合适的产品,时间从短到长,风险从低到高,产品依次为:货币基金,P2P,债券基金,股票基金。
紧急备用金等必须灵活支取的资金,选择货币市场基金。
期限数月到三年,选择 P2P。
2-3 年以上投资,且稳定为主,选择债券基金。
5-10 年以上投资,以收益为主,选择股票基金。股票基金推荐沪深 300 指数基金。
上篇先写这么多,下篇讲讲现在比较流行的投资顾问,以及我自己的理财配置逻辑。
相关阅读
回复对应编号,如 01 查看对应文章。
01 十年时间足够你财务自由,在四十岁以前退休
02 快速积累财富,钱是省出来的,还是赚出来的
03 信用卡的正确打开方式,帮你节流增收
04 理财体系 | 紧急备用金,隔离意外支出的干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也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