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懂理财的小伙伴怎么买保险更划算?更新版

也谈钱 也谈钱 2021-03-26

把过去这几年写过的保险理念相关内容做了个更新汇总,方便大伙参考。

不管是日常生活、投资理财还是财务自由,保险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之前问大家关于财务自由生活的疑虑,总会提到意外风险和开支,而这些风险中,尤其是健康、医疗、财产相关的风险,其实很多可以提前防范。能用外在工具的,就别拿自己的本金冒险。

保险这个话题大伙都已经比较熟悉了,现在关于保险的内容也不少。但我自己读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把保险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所以希望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角度。

作为一个投资者,我会更多从收益、通胀和数据的角度来看待保险对我们的价值。我个人的有些观点可能和传统看法并不一致,还请大伙参考为主,保持独立思考、辩证看问题。

保险和投资其实有很多可以互补或者替代的部分,只考虑保险而忽视了理财投资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就容易浪费资源或者保障不足。我画了两条线大伙一看就明白了 👇

提起理财大家总是很焦虑「以后通胀怎么办?」,而保险因为固定保额,面对通胀同样是比较弱势的。保险的实际保障会随着通胀不断下降,所以很难彻底保障终身风险,今天几十万的保额,放到几十年后很可能要大打折扣。

有效的终身保障应该是保险 + 投资共同起作用的,保险前期价值最高,保障我们还没有太多本金的奋斗时期;而投资前期底子比较薄,但因为复利越到后面价值越高,兜里有资产更有底气。保险盯住中短期,投资盯住长线。

带着这个视角买保险,会有哪些不一样?

提醒一下,因为是把保险和投资放在一起看,所以我会假设大家已经有一定的投资基础,有信心和能力在未来长期内实现年化 10% 左右的投资收益。这个思路以这个为前提,观点和主流思路不完全相同。

先说结论,在有个人投资辅助的前提下,保到固定年龄的保险往往性价比要比保终身更高一些,这个特点在重疾险这一项上最明显。

就以某热销重疾险举个例子,对于 30 岁的小伙伴来说,某重疾险 50 万保额保到终身的保费是每年 6115 元,保到 70 岁的保费是每年 4060 元。

  • 方案 A:保终身;

  • 方案 B:保到 70 岁,省下的保费用来投资,相当于成立一份自己打理的“重疾保障基金”。

70 岁以前,方案 A 和方案 B 的保险保障一样,方案 B 还有一份额外的保障基金,方案 B 胜出。

70 岁,也就是 40 年以后,省下保费建立的保障基金净值刚好将增长到 50 万(保守一点,收益率按照年化 8% 估算),80 岁时更能增值到 108 万,越到后面价值越大,这才是最可靠的终身保障。而且这些钱如果没生病,就都是自己可以支配的财富。依旧是方案 B 胜出。

所以真心建议懂投资的小伙伴们注意保险保费和投资积累的平衡,在买多久这个问题上多花点功夫琢磨一下。根据我自己计算的经验公式,还是按照投资年化 8~10% 估算,重疾险往往是买 40 年左右的保障最划算。虽然不是对所有保险 100% 适用,但大部分情况都蛮符合的。

懂投资理财与否,在重疾险这一项的区别最大,而重疾险也恰恰是几类主流保险里面保费负担最重的,值得认真考虑。

再强调一下,因为这部分被问到的尤其多。这个计算是以实现年化 8% 的投资收益为前提的,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还比较实际,毕竟过去 20 多年公募基金的长期投资收益率是高于年化 15% 的,大家既然关注了我这个理财关注号,自然也都是冲着理财收益率来的。

要实现这个目标虽然不能说是随随便便信手拈来,但可行性并不差(毕竟这也是我们财务自由计划的基础)。

从投资的角度看,保险也是越早买越划算

保险越早买越便宜,真生病以后很可能就买不了保险了,这是比较常规的理由和思考。现在我们还要用上面的「两条线」来做补充。

为什么保险要早买?因为早期我们的投资价值还没有涨起来,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时期。

早期最怕的是什么?怕的是损害本金,今天失去的 1 万元,未来很可能价值 5 万、10 万甚至更高。在投资理财的早期,保险乍看上去保的是健康、是生命,其实保护的也是我们的投资本金。

保险越早买价值越大,而保险越早买也越便宜,所以其实是两头赚钱。

保险是消费而不是投资

保险是保险,投资是投资。

保险就好比防具,没有装备就上场等于自取灭亡。但问题是装备也不能穿太多,穿太多就失去了灵活性,太笨重反倒更容易被歼灭。最理想的策略是重要部位重点保障,抓大放小,防范那些重大风险。

我总结了两条原则:

保额宜高不宜低。保额足够才能防范重大风险,风险高低最后都会反映在保额上,所以买保险其实就是买保额。那就干脆彻底一点,在重点保险上把保额加足。

保险宜少不宜多。尽量优先买最要紧的,比如健康相关的医疗、重疾、定寿和意外,和钱相关的财产保险,其他杂七杂八的能省则省。尤其不要以「如何如何保费就值回来了」这种薅羊毛的心态来随便买保险,保险公司花那么大精力做的统计精算,怎么可能让我们消费者把便宜占去呢?

我这里给大家整理了几类个人常见保险的保障目标。

医疗险,保障意外疾病产生的大额医疗开支

重疾险,补偿生病期间收入缺口和少量医疗险不能覆盖到的开支。不建议用重疾险的保额去保障医疗开支,这个问题明明医疗险要划算得多,用重疾险去覆盖医疗开支不划算,而且保额有限。也是因为重疾险和医疗险的实际保障目标差异很大,我建议大家不要用医疗险和重疾险相互代替。

定寿险,家里经济支柱意外离世导致的大幅收入缺口,尤其是家里有房贷负债或者某一方收入较高的情况下。

意外险,保障意外导致的医疗开支、致残或身故导致的收入缺口。在身故责任这一项上,意外险虽然比定寿险便宜,但是性价比反而不高,在身故赔付案例中意外占比其实只有 20%,比直观感觉要低很多。所以我建议大家优先考虑意外险的意外医疗作用和伤残赔付。

财产保险,保障重大财产损失的重新购置成本

保险最终保障的都是开支和收入,而不是身故、疾病、健康这些项目本身。

大家常问的「XXX 保险对我来说是否刚需」就要看这项保险所保障的风险对自己来说有多重要,判断起来就会容易的多。刚需与否没有统一答案,还是要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我举个稍微理想化一点的例子,比如某小伙伴已经彻底财务自由,也不再工作了。那对他来说就不存在“收入缺口”这项风险,重疾险、定寿险的需求就会相对下降。其他保险也是同理。

保险行业两头看

投资,优先找大公司;投保,也别忘了看看小公司。

有些观点认为保险一定要买大公司的才靠谱,但事实上保险的重点是产品和条款,而不是公司名号响不响。选保险在我看来最好的思路有两个,要么跟产品,要么跟人。

  • 跟产品,理性选择,哪家产品性价比最高就去哪。保险属于典型的强监管行业,正规保单都是很有保障的,实际上并没有“小公司不靠谱”这一说

  • 跟人,和投资理财有点像,跟对靠谱人,选保险能省去不少时间和麻烦,也是个不错的思路。

但是投资问题上,还是要优先看大公司。投资者的目标是寻找市面上经营和前景最好的公司,保险行业大公司品牌溢价高、议价能力强,所以利润一般比较厚,牛股往往都处在行业龙头。

大伙要是真喜欢大公司,完全可以换个方式支持——去当股东。买市面上个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然后省下的保费去换成自己最喜欢的大公司的股票,一头赚差价、一头赚收益,多开心。

……

一句话总结——对保险而言,我们的身份可不仅仅消费者这一层,理财的同时我们也是投资者。保险本身也是一种金融产品,所以把保险、理财、投资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看,往往能看到更全面的细节和一些以前没有想到的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