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年计划会不会失败,可以提前预测
我相信,连五年财务自由这样超长期计划都能执行下来的我,一定能通过年度计划实现我想做的任何事儿。
然后,2020 年的年度计划,我除了阅读目标以外,其他的两个目标都彻底失败了(为了写今天的文章我又忍痛重读了一遍,简直是二次伤害
事后我就在反思,为什么看起来难度更高的五年财务自由计划,我能做得顺风顺水。而看起来难度小得多的几个目标,加起来也就是几十个小时的事儿,我却执行得这么差?
我意外地发现,我的失败,原来是显而易见的。
说起每年的新年计划,有个事实大伙心照不宣——大部分的年度计划,最后也只会是个计划,永远停留在 Flag 的状态。
道理挺简单的,这源自一句共识 👇
像养成新习惯、做成一件事儿这样的自发计划,最终依靠的一定是兴趣、热情这样的「内在驱动」。
而这恰恰就是很多年度计划最矛盾的地方:
如果我们对一件事儿充满热情,有内在驱动,绝不会拖到年度计划才开始。
反之,如果我们年度计划时才会想到要做的事儿,常常大部分都是没啥热情的,是没有内在驱动的。
我回顾了自己做过的种种计划,成功的,失败的,发现他们都符合这个规律。
所以,当我在做五年财务自由计划时,我做得还算不错。因为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投资、记账、储蓄、控制预算——本来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儿,我只是通过年度计划把它们更系统地组织在一起。
所以,当我在面对很多自己没做过的任务,比如参加各种线下活动、新年学英语,这些新的一年才想起来计划,即使只是算下来每天十几分钟的时间,我还是失败了。
很多年度计划最终失败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平时想不起来做,要「拖到」年度计划才能开始的任务,我们可能内心是讨厌它们的。
年度计划简直就是个高效过滤器,帮我们把这些自己大概率做不成的事儿,都精挑细选出来了……
上面这部分是我去年 4 月在知识星球中的总结,当时小伙伴神回复:
那换个角度想,既然把办不成的事挑出来了,正好就不去做了,避免浪费。相当于列了个「今年千万不要做」的黑名单
……
我最近在读的一本书《福格行为模式》(很多大家耳熟能详关于培养习惯的畅销书都是来自这个理论,很适合新年读
行动 = 动机 x 能力 x 提示
只有当动机(我的理解就是上面说的自我驱动)和能力共同作用达到一个临界值时,才会促成行动 👇 是书里常用的一张图,我重新画了一下
当我们的「动机 + 能力」在行动线上方时,改变才可能发生。
而在新年计划中“常驻嘉宾”,培养新习惯,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 新年伊始,所有人都在试图培养新习惯,我们信心爆棚,以为自己的动机很强。
我们以为自己的动机很强,即使能力不足,也足以弥补。
但很快,我们开始面对现实,新年过去真实的动机开始显现,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暴露 👇
改变源自动机和能力的共同作用。
而就像我前面说的,新年计划却反而筛选出了一大批我们动机不足的计划。
这还没完,当动机不足时,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提高能力(或者把事情变简单,也能变相提高能力),依然可以促成心动。
但年度计划又给了我们一种虚假的自信,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动机很强,而忽视了能力的问题。
最后新年计划就理所应当地成了 Flag 的重灾区。
能力与动机相匹配,在加上适当的提示,最后才能促成自己的行动。但是动机和能力都是比较模糊的概念,我们怎么清楚自己的动机和能力是否匹配呢?
我觉得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别去想未来,而是看看当下的自己,看看当下自己就在做的事儿。在新年计划以前我们就在做的事儿,一定是动机和能力相互匹配的,否则他们不会发生。
如果我们通过新年计划来把已经在做的事儿做得更好,更进一步,这样的计划很可能成功。
而当我们试图用新年计划来培养新习惯时,他们失败的概率很大。
财富取决于极少的大高潮,幸福取决于较多的小高潮。
新年计划一年只有一次,这是少数的大高潮。我们应该追求的是高胜率,确保自己规划了就能做成。
所以,新年计划应该留给那些我们已经在做的事儿,或者无论如何都要做的事儿。通过新年计划把它们做得更好。
而培养新习惯、改变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儿,它们是生活中应该不断出现的小高潮。
也许它们并不适合出现在新年计划中,因为它们属于当下的每一刻。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新版暂未更新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新年快乐,开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