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际关系,就能改变一切【无结构人际团体-科普&招募组员-低费-北京】
注:两位带领者目前还处于新手咨询师阶段,因此本次小组属于低费招募。虽然低于市场价格,但两位咨询均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并在带领本小组期间持续接受专业督导,确保本团体小组的专业性与伦理性。
下拉到最后,可见报名方式。
这是一篇招募文案,
但也是一篇关于团体咨询的科普,
我们会提供真实的故事和学术观点,
阅读『故事』,会让你具体看到:
1. 为什么所有问题都和人际关系有关
2. 团体是如何帮助人们转变
我们也将『对比分析』,为什么一些常见的方式(学习、旅行)的效果有限
想知道团体的有关理论和研究结果,可以先阅读下文的『学术观点&研究』
人际关系塑造并维持我们的情感体验
过往的人际关系塑造了我们,
我们经过无数人际关系,
带着重重历史走到今天,
我们需要不同以往的人际关系;
真诚、开放、安全而且丰富多样的人际关系;
在团体里,
我们的种种心事,
都有机会重新安置,
逐步探索,
言行的作用,
背后的故事,
转变自然开始;
迎来契机,走出困境——
我们共同的困境
很累,但是还是自动去讨好周围的人;
极力避免,但是最担心的结果还是如期而至;
决心不再拖延,但是事到临头还是一切依旧;
道理全都明白,但是依旧情不自禁地愤怒/害怕/迷恋/绝望……
仿佛在漩涡中,不断地重复经历不如意的事,直到精疲力竭、晕头转向
我们成了各种负面情绪的俘虏,而这种状态又反过来使现实问题愈加难缠复杂,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我们可能试过:旅行、阅读、学习
它们确实有效,但却有所局限;
理解了人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力后,我们才能清楚其他方式的局限性
人际关系的影响力远超我们的想象
拖延行为、身疼痛、言行习惯,乃至记忆力和注意力;
它们都可能受到过去和现在人际关系的影响
1
发现并理解自己习惯中的潜台词,超越过往的束缚
团体会给人不同以往的人际关系
E的父母极为严苛,记忆中父母不曾称赞或欣赏她。
父母的逻辑是:『优点的安全的,所以不用干预,而缺点是会带来危险而不可容忍的。』这对缺乏安全感的父母时时刻刻都想着:『帮孩子克服缺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孩子。
吃饭太慢会被批评,讲话没有逻辑会被批评,对客人不够热情周到会被批评,朋友不多会被批评……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学习成绩。
E企图解释:『我已经很努力了,我不是故意的……』,但是换来的是更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你这是什么态度?还是你太笨,理解不了事情的严重性吗?爸妈这都是为了你好!』
E尝试过乞求:『我知道错了……下次会注意的,爸妈你们不要生气好不好……。』可是父母似乎没有心软,反而追问:『那你说说看自己具体错在哪里。……』如果E的回答父母比较满意:『看来你很清楚啊,那你为什么不早点注意?这是没必要的错误,及主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不能犯错!』如果E的回答父母不满意:『你看你这人,还说知道自己错了。连自己错在哪里都说不清楚,叫别人怎么信你?!』
渐渐地,E开始不愿和父母交流,甚至看到父母就会有愤怒和挫败感。她不想看到父母充满怀疑的眼神,还有他们紧缩的眉头。她开始默默忍受,并不停地安慰着自己,等长大了就会好了,等自己可以独立生活就会好了。小心翼翼地忍耐和心怀希望;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就是为了保护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了。当她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不是全国排位多么靠前,而是离父母居住的城市足够的远)。
离开家的时候,她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她的父母。
眼前就是新生,E感觉身体轻盈、仿佛能飞起来,她充满好奇和期待,奔赴了那个她认为和旧有的一切都不同的生活。大学的确和家里完全不同,E开心了一阵子,但是很快她发现,周围充斥着让她不愉快的人——苛责的、非议的,冷漠的。
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周围又出现了更多父母那样的人。尤其是宿舍里的人,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就是冲突。没有温馨,只有暴风雨之前似的沉闷。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这就是自己的命运?
E躺在床上,一次次地问:『为什么为什么……』。
没有答案,她开始失眠。
E努力地想改善自己的状况。她看到微信微博里,别人发的旅行照片和日记:『人的痛苦来自于生活琐碎,困锁在一个地方。在屹立千万年的雪山面前,所有烦恼都是过眼云烟。……小镇里的水慢慢流淌,人们和睦相处……。』她深受吸引,也开始了旅行,也在旅行中睡了几个安稳觉。但E随后发现,旅行回来后,自己依旧过得不开心,反而巨大的落差让人更加失落。
E开始尝试学习,阅读各种心理书籍,参加各种心理课程,甚至为了著名专家的讲座或者沙龙奔赴不同的城市。虽然学到了很多知识——『潜意识』、『原生家庭』、『防御机制』……。但是她觉得对改善自己的感受收效甚微。宿舍的关系依旧糟糕,自己依旧失眠,面对别人的时候她依旧感到危险、不安容和易充满愤怒。她想:『我工作后,经济独立,自己住的话就会好了。』最终,E勉强毕业找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
刚进入公司,E又体验到了刚上大学的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同事也是那么可爱和友善。但好景不长,她再次感受到和周围人的冲突——紧张、苛责和不理解。于是E开始频繁地换工作,甚至更换城市。男朋友更是交往不能超过半年就维持不下去。她告诉自己:『结婚也没什么好的,生孩子更是没必要——世界这么糟糕,干嘛让人生下来受罪?』
她的朋友很少,经济状况和同龄人比也不好。她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E的失眠还在继续,她最终去了医院。但安眠药对她的效果并不明显,医生建议她尝试心理咨询。E考虑了一下,决定参加团体:『可以先看看别人怎么说的,避免犯错。一对一的个体咨询,万一出错了,岂不是感觉更遭?』
E每周固定时间参加一次团体,前四次她几乎一句话都不说。直到其他组员对她表示关心和好奇。她开始在团体里与人交谈,她的习惯也开始自然展现:她会将每个正面评论理解为负性、带有攻击性的批评。
有一次团体中,组员们谈起团体里的变化,说到了E从沉默到能与人交谈的变化。E回应:『因为我不善言辞』。另一位组员告诉她:『我觉得你讲话讲得很有条理,不像你说的那样。』E不会认为这是在赞美、鼓励自己,反而会理解为一种批评:『他觉得我连评估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E说话总是暗中带刺,有一次她对另一位女性成员I说:『你是这里唯一曾经问过我聪明问题的人。』团体带领者问E:『你认为你刚才那句话,会让团体中的其他人感觉如何?』起先E不想正面回答,但最后终于说:『别人可能感觉到被羞辱。』带领者随后建议她想团体成员验证一下,她照做了,其他团体成员告诉她:确实感觉到被羞辱。并且没有像她的父母那样攻击和批评她。
在随后的团体里,E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没有被批评?这和以往她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完全不同。她开始观察其他组员,发现他们乐于把自己感受尝试讲出来,当然包括那些不好的的感受,而尽量不通过行动和言语的攻击来平复自己。于是,E开始也尝试使用这样的办法,有一次她感觉到一个组员F似乎在批评她,这让她很受伤和愤怒,于是她尝试表达自己感受,带领者说:『E感觉自己被贬低了,这让她感觉很悲伤和痛苦,F听到这些是什么感觉?』F想了想说:『我感觉很难过,是我让她这么痛苦,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想伤害E,我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很抱歉。』E听到后突然开始哭泣,并说这让她想到了,她的父母从来没有为伤害她而道歉。随后,E开始讲诉了她和自己父母的故事,小组都很认真地倾听E的过往,故事中的E和小组里的E有很大的不同。故事中的E很恐惧,很悲伤,不知道怎么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她认真地寻找父母喜欢自己的蛛丝马迹,像个无助的小女孩。而小组的其他组员带有共情性的倾听回应了她的无助。
随后的小组活动中,E开始越来越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理解自己,最终,她明白到自己的这么做的原因,并且在团体里说出来:
①她认为自己一定会被批评。宁可羞辱别人被批评,也不想讨好别人无效被批评。
②至少以这样的方式,可以成为团体注意的中心。
带领者询问了E当下的感觉。她表示感觉不错,并且承认了团体对t她很重要。这与她一贯话中带刺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
E不仅看到了自己的习惯,而且尝试了新的表达,她体验到了自己并没有被攻击、也体验了新表达方式可以让自己被团体注意,而且不会像以前那样产生冲突。
改编自真实案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
旅行确实让我们获得了更大的视角,也改变了情绪,痛苦因此显小
但另一方面,也因为差异巨大,人很难在旧环境里保持新的心态
当我们再次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很容易条件反射般的产生那些情绪和言行习惯
即便保持了新的态度,但是我们没有新的技能,尤其是人际关系
看到上司的脸还是感到紧张、面对父母依旧百味杂陈心情复杂
旅行是美妙的插曲,但我们希望改变的是主旋律
旅行也可能会维持原有的问题:
旅行让人暂时脱离原有的困扰,休整后,原来的困扰变得可以忍受,我们也就不迫切去改变;当再次忍无可忍时,不得不又去旅行——旅行不但没有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反而强化了回避的行为。
有没有可能,在当下的生活中开始新的旅程?
就像在外地旅行一样,我们在此时此地,同样兴奋、好奇、勇敢尝试,对熟悉的人事物换一种新的方法,让关系也变得不一样?
阅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健身……
我们相信,总有一样能带来不一样的自己
当然,还有心理学,那么多公众号,那么多文章;
我们比以前更充实、更聪明
可真的感到更幸福了吗?
真的更喜欢自己、有更好的关系了吗,和父母、朋友、爱慕对象?
学习也可能让我们更加无所适从:道理全都懂,但无从下手——接纳自己就好了,但是怎么接纳自己呐?认清自己就好了——但如何认清自己呐?
单纯地学习知识,不能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感受。因为知识是理智上的,而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并不全由理智控制;它更多是此时此地的事物触发了我们心底的记忆,自动产生情绪和行为,使我们对现在的生活产生了扭曲的体验,而这个扭曲的体验是无法用认知来修正的。
有没有可能,让那些知识,不是从文字里来,而是从活生生的人的身上感受到呢?
团体是一段特别的旅程:这个新的人际环境里面,我们会展现自己的习惯,然后有机会转变。外出旅行时,你的身份是『外人』;而在团体里,你是『自己人』。
团体提供人际学习机会:在团体里,我们不是依靠知识,而是通过体验来学习。一个新行为,会牢牢地和你在团体里的经验联系在一起,而且也联系上你过往的经验。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指责/批评/忽略,他会怎么样?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竞争非常残酷的环境中,他的心态如何?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他长大会怎样和别人相处?
会更相信别人喜爱自己,还是更相信别人讨厌自己?
他处理其他工作、学习、生活事务,是不是会更困难?
这些问题,可以让我们开始思考:
『过往人际关系』和『当下的生活困难』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生命始于小的家庭单位和延伸家庭,家庭外我们也生活在不同的团体中。人类是人际关系的物种,我们都是团体关系中的人,我们所经历的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团体决定性地塑造了我们。
我们背后都有重重的人际关系,
我们从一个团体到另一个团体,
我们终此一生,都需要在团体中理解彼此,并且重新安置真实的自己。
3
1、人自出生起就在人群中,哪怕独处心里也有他人,人不可能完全独自生存。
无论我们用什么观点来研究人类社会——不管是浏览人类的历史发展,还是细阅单个个体的发展史,我们总是不得不将人放在基本的人际关系中考虑。……没有深入的、积极的、互相的人际联系,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是不可能的。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17页
2、我们被过去塑造,然后我们由塑造了现在,形成了循环
因此,自我可以说成是由他人的评价所组成的。加入评价以贬低为主,如遭人遗弃、从不曾被爱过的孩子,或从没有被养父母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过的孩子;即如果自我动力主要由被贬低的经历所组成,那么,这将导致个体对他人及自我的评价都倾向于采取敌对与轻视的态度。
——Mullahy,contruibutions,22页
沙利文用『有害的扭曲』一词来描述个体曲解对他人的知觉的倾向。当个体同他人发生联系时,常常不是以他人的现实属性为基础,而是完全或主要以自己的与早年经历有关的想象为基础,这样就容易产生有害的扭曲。……『自我应验预言』——个体预料到他人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反应,然后会下意识的做出相应的对付这种反应方式的行为反应。换言之,人际中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循环模式而不是线性关系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19页
3、实证研究表明,团体是有效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关于短程治疗效果的研究与日俱增,一个对关于抑郁的短程治疗的48篇文章的综述表明:团体治疗,治疗次数平均12次临床上有显著改善,团体成员比那些等待治疗的来访者得到改善的几率要高出3倍……对于那些哀伤和遭受痛苦的来访者进行短程治疗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比起没有参加治疗的来访者效果显著。表达—解释型团体和支持团体在上述人群中都显著有效。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224页
4、带领者对团体效果的影响
临床学家普遍认为,异性协同治疗师的组合也许能更强烈地激发组员将团体想象为原生家庭;组员会对两位治疗师的关系产生更多的幻想,而对这些幻想的探究正是对组员有益的。……而这种配对设置(一男一女)本身就能令许多来访者获益匪浅,尤其是对早期创伤的组员,这种配对在带领团体的过程中通过处理不信任、权利滥用以及无助等主题的机会而扩大治疗的范围,这些话题都起源于早期异性交往的范式。
——《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美】Irvin D.Yalom &【加】Molyn Leszcz(2010) 377页
1. 相互支持,真诚地谈论各种感觉;
2.稳定、持续的体验不一样的人际关系
3.洞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想法、感觉、行为;
4. 有足够的时间,练习新的行为来改善人际关系,有机会把学到的用于团体外的生活和关系中;
1. 比起旅行,参加团体不需要长途跋涉,费用低,而且它融入在你的生活中(每周一次),更可能带来持续长久的变化。
2. 比起花费数千上万元参加几天心理咨询培训,持续数个月的团体给你更多具体的体验和转化的空间。
3. 本次团体由2位异性咨询师协同带领,比起单一性别的团体,能提供更多视角和人际资源。
4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二级)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 注册助理心理师
美国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学院认证团体督导师、认证团体治疗师 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会员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与心理健康专业 研究生
从事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11年,个体咨询累计6000小时以上,给团体咨询师督导300小时以上。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参加的主要培训项目:
箱庭疗法(张日昇)
自体心理学第四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培训(徐均)
2016年第四期人际互动/动力学团体网络课程(徐勇、帅莉)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硕士
参加的主要培训项目: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两年实习培训
认知行为课程、正念团体(刘兴华)
心理剧与生命教育(游金潾)
系统家庭治疗团体督导(刘丹)
心理动力学团体督导(杨学)
CBT个体督导(杨芷英)
2016年第四期人际互动/动力学团体网络课程(徐勇、帅莉)
目前有152人次的个体心理咨询经验,250小时以上的正念团体带领经验,接受过34小时个体督导、104小时团体督导,参加的心理咨询培训和课程总共320小时。
团体小组严格遵守专业伦理设置,所有组员入组需和带领者签订包含保密条款的咨询协议,个人信息和在小组内谈论的内容需被严格保密。
有强烈意愿进行个人探索,希望通过团体获得一些启示和收获,或者是一个新的觉察。
对目前的亲密关系与人际交往有困惑甚至不满意之处,希望有所改变。
能够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对其他组员的感受,并愿意碰触感知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
有足够的心理成熟度,能反思自己、关注他人,能耐受团体探索中暂时的不如意。
愿意遵守团体设置,能保证每周五参与团体的90分钟面谈。
- 团体性质:动力性无结构化团体,团体活动一共24次。因为团体的性质我们只招募彼此不认识的陌生人,如果你和你的伴侣或朋友都想要加入团体小组,我们建议你们分别加入不同的团体。
- 团体时间:暂定2018年1月5日-2018年6月29日每周五晚19:30—21:00(节假日顺延)
- 团体人数:8—12人
- 团体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锦秋家园
- 入组访谈:入组前需要参加入组访谈,以便你能更深入地了解团体咨询是什么并能为你做什么,以及了解你是否适合这个团体,入组访谈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你希望在团体中得到什么。访谈次数依个人情况而定,约1-2次,每次50分钟。
- 团体费用:小组为低费招募,每次收费100元,一共2400元。入组访谈单独收费100元/次,每次访谈结束后付费。确定入组后一次性缴纳团体费用2400元,后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小组活动不能退款。
报名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报名申请表
提交报名表后,带领者会与你取得电话联系,进行初步沟通,并确定入组访谈时间;
如有任何疑问,请发邮件至magwaling@qq.com,我们会尽快解答。
愿我们
彼此照见,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