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线上网课】第二十二课:这些“茶叶”居然是毒品!
同学们大家好
说到“茶”
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不管是泡在保温杯里,还是沏茶待客
能喝到芳香馥郁的好茶
无疑都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老王,恰茶不咯,
我带了新的茶叶子,保证好恰!”
不过,今天在这里小编要多说一句了
在外别什么茶都喝!
因为有的“茶”真的不是茶!
今天咱们来聊聊
阿拉伯茶是个啥。
“阿拉伯茶”又名“恰特草”
是与世界三大毒品原植物:
大麻、鸦片罂粟、古柯
有着同等危害的第四种毒品原植物。
此毒物新鲜似苋菜,
晒干后外形像茶叶一样极难分辨,
无论是咀嚼生吃还是晒干冲服,
效果与海洛因极似,
毒效惊人且成瘾性大!
(大家一定要分清,以免误吸毒品哦)
“阿拉伯茶”为什么是毒品?
阿拉伯茶富含卡西酮,
还含有甲麻黄碱和去甲伪麻黄碱等生物碱。
卡西酮分子结构
简单来说,卡西酮就是兴奋剂,
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大量分泌多巴胺产生快感,
迅速让吸食者成瘾。
“阿拉伯茶”是一种原产于东部非洲埃塞俄比亚与阿拉伯半岛的神奇植物。嚼食阿拉伯茶历史悠久,深植于当地的文化中,已成为了古老的传统社交习俗的一部分。古代的人不像现在的人们有那么多的食物,时常会陷入饥饿困乏中,无意间发现这些可以消除饥饿,令人精神兴奋的植物,自然是欣喜不已,视若珍宝。最早嚼食这种草是埃塞俄比亚人,人们靠嚼草缓解疲劳充饥,随后这种怪异的习惯流传到了非洲其他地区和大海彼岸的中东阿拉伯国家。
其中,最疯狂的当属非洲海湾地区也门这个国家了。据相关数据显示,也门这个国家15到50岁的人里面,70%~80%的人在巧茶。这个国家的家庭平均会花费17%的收入花在它身上。这种举国成瘾的现象早已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堪称毒品误国的典范。
正因为阿拉伯茶的潜在社会危害性。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归类为Ⅱ类软性毒品。2013年,阿拉伯茶已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与冰毒、氯胺酮等一同作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我国毒品打击范围。
案件回放
2014年3月17日晚,从香港飞抵长沙的某航班准时抵达黄花机场。一名男子下飞机后便匆匆拎着两只沉甸甸的大箱子准备离开。海关人员当场将其拦住,发现该男子箱内装有上百捆茎秆类的植物,重达46公斤。对于这些植物,男子解释:“这是香椿草,我从香港带回来的保健食品”。湖南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对这批茎秆类植物的抽样进行了毒品成分检验,在其中发现了卡西酮和去甲伪麻黄碱。湖南省野生动植物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这些茎秆类植物被确认为我国新版《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版)》中第一类管制药品“恰特草”(阿拉伯茶)。
阿拉伯茶外观酷似苋菜和鲜嫩的茶叶,
故而很难被普通人辨别,
因此极易成为吸毒人群的选择,
也让不明就里的年轻人中招。
公安机关在加大检查力度
严防毒品流入的同时,
也呼吁大家积极举报揭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用社会力量共同打击毒品违法犯罪!
本文来源:湖南禁毒、云南禁毒
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