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造车新星VinFast美国上市,“下一个世界工厂”能造好电动汽车吗?

郑莉 车市睿见 2023-11-05
8月15日,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VinFast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最高达约520亿美元。这家成立于2017年的年轻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将地处东南亚一隅的越南,带入全球电动汽车竞争风暴中。

越南,我国的近邻。伴随着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受益于全球产业链转移,越南近年来获得迅猛发展,2022年GDP实现8%的高增长,被誉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其在电动汽车行业发展上也干劲十足。

高潜力市场

越南被称为“摩托车王国”,全国超60%的人口拥有摩托车,但汽车拥有率仅为2.3%,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随着越南经济的迅速增长,中产阶级人群比例将不断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会持续爆发。有调查预测,2025年,越南汽车拥有率将增加到9%,2030年增加到30%,越南或将成为乘用车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增长率达10.5%。

图片来源:网络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汽车电动化发展浪潮中,越南也确定了自己的转型目标:越南总理曾于2022年7月宣布,力争到2050年实现道路机动车全部电力化和绿色能源化。这为电动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越南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越南在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方面潜力巨大,这是实现电气化的重要基础。受汽油价格上涨和燃油车相关的环境问题影响,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环保且具有长期成本效益的吸引力方案。电动汽车将是未来交通工具的趋势。

越南是电动汽车的高潜力市场。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BMI Research的研究显示,2023年越南电动乘用车的销量预计将至少翻一番(涨幅可达114.8%),达到1.8万辆左右。2023-2032十年间,越南电动乘用车的销量将达到平均25.8%的年增长率,在2032年实现年销量约6.5万辆;2030年,越南电动乘用车的渗透率将增至13.6%(2022 年仅为 2.9%),实现大的飞跃。

图片来源:网络


本土汽车品牌少

越南汽车产业发展较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条。汽车自主研发创新能力较弱,相较于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越南本土的汽车品牌数量很少,目前该国主要有两家电动汽车制造和组装企业,VinFast和 TMT。

其中,仅成立6年的年轻车企VinFast,不仅主导越南乘用电动车市场,2022年市场份额超过50%,2023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加4倍,据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销量将增加7倍,达到5万辆;更是成为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新晋“明星”,积极开拓全球市场,已经在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布局了分公司、工厂、研发机构、试验场。于8月15日在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交易,并推进在美国当地建厂计划。

而据BMI表示,越南其余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由中国品牌持有。越南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生产成本、便利的出口通道等生产优势吸引诸多中国企业进军越南。中国五菱宏光与 TMT 汽车建立合作关系,7月Mini EV在越南上市销售;比亚迪计划投资2.5亿美元(约17亿元人民币),在越南建设一座新能源零部件工厂;8月初,长城汽车在越南河内正式发布 GWM 品牌,哈弗 H6 HEV 在越南上市;而奇瑞汽车也在计划重返越南市场,以5款进口车型为起点,然后在越南进行组装生产。

图片来源:网络

另外,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的供应链也在关注越南。国轩高科为VinFast提供电池,宁德时代与VinFast签订全球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滑板底盘等项目上开展合作。

Vietnam Register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越南生产、组装和进口的电动汽车近3000辆,较2019年增长了20倍。BMI表示:在2023-2032年的预测期内,VinFast、五菱宏光、斯柯达和现代品牌电动汽车的本地生产将推动越南市场的强劲增长。

更多汽车品牌的参与将为越南带来“黄金机会”,将提升越南汽车行业综合实力,改写发展缓慢的汽车行业格局。

图片来源:网络

不能忽视的挑战

BMI研究发现,高于燃油车的成本劣势,以及激励措施不足可能会拖累越南电动汽车普及速度。对于低收入消费群体来说,较高的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仍是选择电动车的“障碍”。

但据当地媒体报道,近期越南交通运输部提交支持电动汽车转型的政策报告:拟将电动汽车制造及组装、电池生产等纳入投资特别优惠清单;对电动汽车整车、生产设备和成套零部件进口予以免税或降税;消费者激励中,将免征和降低电动汽车注册费、牌照费,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每辆1000美元的补贴。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官网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也可能限制越南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据悉,现在大多数充电站都是为电动两轮车、自行车和滑板车服务。据媒体报道,富士康拟投资2.5亿美元,部分用于在越南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和零部件生产厂。BMI表示“这将有助于促进当地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快速扩张”。

此外,越南薄弱的工业体系,汽车制造产业群的缺乏,熟练汽车产业工人培养模式的缺位,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是车企在越南造厂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编辑丨杨   朔

排版丨郑 莉

来源丨CNBC


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闪电战”,能否“买回”龙头地位?

日均耗资近200万元,全球首列氢能客运列车“让路”成本

从任务型小助理到六边形副驾,AI大模型“上车”新竞赛已鸣枪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