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庚(6):张多勇《历史时期临泾县地望变迁考察研究》

张多勇 西北学 2023-06-13


摘要:汉代定都长安,在安定郡置临泾县,历史时期泾河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也是丝绸之路上主要干道,临泾县成为丝绸之路交通中心和军事重镇。文章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考察,确定今甘肃省泾川县水泉寺为西汉和东汉的临泾县遗址;北魏在临泾县地置泾州;唐代沿袭,泾州是布局关中防御圈的战略要地,在防御吐蕃、拱卫畿辅起了重要作用。由于东汉在临泾县置安定郡,很多地方又将安定县与安定郡混淆,文章考证了汉代安定县城址在甘肃镇原县张庄古城;文章还认为,唐代临泾县迁往今甘肃省镇原县城,又由于吐蕃占据原州(今宁夏固原),原州几经变迁,唐代后期将原州侨置于临泾县(今镇原县城),考证了唐代临泾县和原州的变迁过程,该项考证能为安定郡、原州以及临泾县、安定县的争议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

关键词: 汉临泾县;汉安定县;唐临泾县;原州变迁


汉代定都长安,在安定郡置临泾县,这里是丝绸之路主干道经过的地方;西汉更始三年(25年)方望、弓林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在临泾县称帝;西晋后期,姚苌起于岭北,以安定(泾川)为根本,而建立后秦,赫连定夺取安定,遂建瓴而下长安、定关中;北魏改安定郡为泾州,唐代置泾州属关内道,唐肃宗以后,吐蕃内侵,泾州就成为遮蔽邠岐(唐邠州、岐州)的重要节镇;宋代西夏人南犯,庆历中,范仲淹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韩琦开府泾州(今甘肃泾川),总领环庆、鄜延、泾原、秦凤四路军事,泾州成为陕西四路攻讨声援之指挥中心;元明清各代,泾州作为直隶州,其地位一直得到重视。

历史时期临泾县、泾州联络中外、翼带东西,军事上成为关中之襟要,交通上是丝绸之路主干道上的交通枢纽,也是佛教西来的集结地,今天泾川县三次出土佛舍利,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然而,史学界对于汉代临泾县的治所多有争议,对于安定郡以及唐宋原州治所变化没有明确辨析,今宁夏固原市、甘肃镇原县、甘肃泾川县的地方学者,因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均认为临泾、安定在自己家乡,致使在史学研究上造成混乱。所以对于汉代临泾县、安定郡以及唐代原州治所的研究,可以为史学研究以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准确的地理坐标。

一、两汉的临泾县治所

关于两汉临泾县治所有众多争议,《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东汉临泾县,标于泾河支流——洪河河谷北岸,相当于今天甘肃镇原县曙光乡川口村遗址的对岸地方,将今天泾川县城所在地标注为安定县。[1]《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临泾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东汉移安定郡治此。北魏后废。” [2]认为不仅临泾县治所在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而且东汉安定郡也在此,这样东汉初安定郡发生的方望与弓林拥戴定安公刘婴称帝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镇原县志》卷一《古迹》:“临泾故县,在县西二里,西汉县、东汉及晋安定郡即此。” [3]认为西汉临泾县治所在镇原县城,而且东汉的安定郡治所亦在此。面对众多争议,我们有必要对汉代的临泾县治所在结合文献记载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已解决问题。

1.东汉、北魏临泾县

《汉书·地理志》只有“临泾,莽曰监泾”一句,再别无记载。《后汉书》卷三十三《郡国志》将临泾记为安定郡八城之首,当为安定郡郡治。《魏书•地形志》“泾州治临泾城。领郡六。”分别为: 安定郡、陇东郡、新平郡、隋平郡、平凉郡、平原郡。六郡中安定郡领有临泾县。临泾城的方位因《水经注》泾水部分的散逸,在唐以前的地理著作都无记载,《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泾州条载:“临泾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秋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 [4] 彭阳川,即今茹河。唐代的临泾县古城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莲池遗址)。唐临泾县域与今天镇原县域相差不大,唐代的临泾县包括汉代的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元和郡县图志》虽然没有指明汉代的临泾县古城在何地,但明确排除了汉代的临泾县在唐代的临泾县境内的可能。

《元和郡县图志》泾州条曰:“《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秦,至始皇分三十六郡属北地郡。汉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是也。汉以六郡良家子补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后汉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以避羌寇,郡寄理美阳,在今武功县界美阳故城是也。至顺帝移于今理。后魏太武帝,神䴥三年,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隋大业三年,改为安定郡。大业末,金城贼帅薛举侵扰豳泾,武德元年太宗西讨,会举死,因平举子仁杲。遂改安定郡为泾州。” [5]这则材料说明四点:第一,泾州所辖地界是西汉安定郡辖地;第二,汉代安定郡“至顺帝移于今理”;第三,北魏神䴥三年(430年),在此置泾州;第四,隋代为安定郡,唐代改为泾州。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接受虞诩的建议,将东汉羌乱事件中内迁关中的北地郡、安定郡、陇西郡迁回,安定郡从美阳迁回,即移治唐代泾州治所——东汉安定郡治——临泾县,这里当然是说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后临泾就在唐代的泾州治所,即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遗址。“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可见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安定郡迁回时县城经过一番改造修建。《元和郡县图志》又载:“保定县,上。郭下。本汉安定县地,今临泾县安定故城也,后汉省,后魏文帝大统元年自高平移城于今理。(注1:北魏安定郡属于泾州所辖五郡之一,领县五,附郭县安定,治所在今镇原县新城乡原峰遗址;高平县隶属于泾州新平郡,髙平县治所在今泾川县高平古城遗址)属安定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泾州。至德二年改保定县。泾水在县东一里。” [6]泾州安定县,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因安史之乱,厌恶安禄山之“安”字,遂将“安定”改为“保定”。从上引可知,唐代泾州保定县治所就是东汉安定郡治所,而且《后汉书·郡国志》临泾为安定郡八城之首,当为安定郡郡治。

以上研究结论是:东汉安定郡附郭临泾县就在今泾川县的水泉寺。

《三国志·魏书》记,建安十六年“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曹操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平。” [7]《三国志·张郃传》又载:张郃“从破马超、韩遂于渭南,围安定降杨秋。” [8]《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所属21县,有安定县,《后汉书·郡国志》所载8县,无安定县,这里的“安定”指安定郡,安定郡附郭县临泾县,张郃降杨秋的安定,即在今泾川水泉寺。

《魏书·地形志》:“泾州,治临泾城。领郡六。”前引“后魏太武帝,神䴥三年(430年),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即东汉安定郡的治所,在北魏亦是泾州治所临泾县城。2005年泾川县博物馆在泾河南部距县城10km的太平乡三星村清理一座北魏墓葬,其墓志铭曰:“恭惟大魏正始四年(507年)十一月五日临泾民王明生,/积业精微,二尊并背不能殒没……刊石立铭,记之云尔……。”(注2:此墓志铭文照片由泾川县博物馆馆长史义民先生提供)说明北魏时泾河南10km属于临泾县管辖,北魏临泾县治所当在今泾川县水泉寺无疑。不是如王荫槐先生认为在今泾川县北30km的万俟沟圈遗址为北魏时的泾州治所。[9]

《太平寰宇记》载:“泾州安定郡,今理保定县……宋永初《山川记》:安定昆戎壤也。其郡在今原州高平县,后汉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阳以避羌,郡寄理美阳,即今雍州武功界美阳故城是也。永建四年移于今所,按:晋《太康地记》云:安定郡领临泾、朝那、乌氏、鹑觚、阴密、西川六县,属雍。魏晋亦为安定郡,及魏神䴥三年(430年),于此置泾州,盖因泾水为名。隋大业三年,改为定安郡,大业末,金城贼帅薛举侵扰豳泾,唐武德元年(618年),太宗西讨会举死,因平举子仁杲,遂改安定郡为泾州。皇朝为彰化军节度。” [10]其观点与《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基本相同,即东汉至北魏安定郡的治所临泾县就是唐代泾州治所,唐代改为保定县,宋代为彰化军节度。

以上所论结论:西汉安定郡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东汉羌乱事件,安定郡避乱关中,寄理美阳县,即今陕西武功界美阳故城;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安定郡迁回,未迁往固原,而迁往临泾县,其地望在今甘肃泾川县水泉寺遗址。

那么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以前以及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不在水泉寺,尚需做进一步研究。

2.西汉临泾县三种观点

前面的论述已经证明东汉、北魏的临泾县治所就是唐代、宋代的泾州治所,即今泾川县水泉寺。那么,西汉的临泾县治所又在哪里呢?目前所见,有如下三种说法。

《后汉书·刘玄传》载,更始三年(25年),平陵人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初,望见更始政乱,度其必败,谓安陵人弓林等曰:‘前定安公婴,平帝之嗣,虽王莽簒夺,而尝为汉主。今皆云刘氏真人,当更受命,欲共定大功,何如?’林等然之。乃于长安求得婴,将至临泾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更始遣李松与讨难将军苏茂等击破,皆斩之。” [11]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临泾,今泾州县也”。亦即唐代章怀太子认为更始方望、弓林拥立刘婴为天子事在唐代的泾州。《资治通鉴》载:“建武元年(25年)春正月,方望与安陵人弓林,共立前定安公婴为天子,聚党数千人,居临泾。更始遣丞相松等击破,皆斩之。”胡三省注曰:“临泾县,属安定郡,贤曰今泾州县。” [12]贤即注《后汉书》的李贤,从李贤的注释看,东汉初的临泾县在今泾川古城,明确认为东汉初临泾县就是唐宋的泾州,即今泾川县水泉寺。因此,儒子婴称帝事件应发生在今天泾川水泉寺。

根据史志上未见两汉之际有大的区划变革的记载,笔者认为,两汉行政区划大的调整是东汉羌乱事件以后。《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所属22县(包括改马苑为安民县),东汉羌乱之前应该也是22县,《后汉书》所载8县,应是羌乱以后,人口减少,县被大量合并所致。据此推测,西汉的临泾县也在今泾川水泉寺古城。祝世林先生亦认为西汉的临泾县治所在今泾川水泉寺。[13]这种说法始于唐李贤,元代胡三省认可。

 第二种说法,在今镇原县东南五十里。明代《平凉府志》镇原:“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 对此观点,《大清一统志》进行了批驳,认为汉临泾治所在镇原县城:“临泾城,在县西二里。《平凉府志》: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按:镇原县,本古临泾之地,历代诸志可考。” [14]认为汉代临泾县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今人王仲荦《北周地理志》泾州条:“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 [15]《北周地理志》之说是否根据《平凉府志》,尚未可知。但认为西汉之临泾城不在今镇原县城附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临泾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东汉为安定郡治。《后汉书•刘玄传》建武元年(25年),方望与安陵人弓林,‘乃于长安求得(定安公)婴,将至泾临居立之,聚党数千人,望为丞相,林为大司马。’东汉移安定郡治此。北魏后废。” [16]具体到临泾县治所在镇原县东南五十里屯子镇,而且认为东汉安定郡也在此,这样东汉初安定郡发生的方望与弓林拥戴定安公婴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镇原县东南五十里之说,始于明代,王仲荦肯定,《中国历史地图集》确认,《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强调。

第三种说法,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城附近。《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九《泾州直隶州》古迹条:“临泾故城,在镇原县西二里,汉置,属安定郡。更始末,方望立前孺子刘婴为天子,居临泾。更始遣李松等击灭之。后汉移安定郡来治。建安十八年,曹操自长安围安定杨秋,以城降,即临泾城也。晋仍为郡治。后魏初,于郡置泾州。《魏书·地形志》,泾州治临泾城是也,后移州治平凉,又移治安定,而临泾县废。隋改治秋谷县。后复曰临泾。” [17]这样,以上发生的事件就又都在今镇原县城了。《镇原县志》卷一《古迹》:“临泾故县,在县西二里,西汉县、东汉及晋安定郡即此。” [18]认为西汉临泾县治所在镇原县城,而且东汉的安定郡治所亦在此。这种说法始于清代。

3.野外踏勘与甄别

带着以上问题,笔者先后在上述所指的地区寻找古城遗址。2006年11月7日,在镇原县城踏勘,在城西二里莲池村茹河北岸二级阶地上,找到一座古遗址,已无城墙,遗址文化层南北长220m,厚1-2m,均系布纹瓦片、雨点纹陶片(唐代),从遗物上看系唐代遗址无疑,在附近两公里的范围内,仅见一片绳纹瓦片(汉代),笔者观察剖面20余处,不见汉代文化层,因而可排除镇原县城有汉代古城的可能。现在镇原县城所留古城墙北依潜夫山,从城墙的形制、城墙的夯层、地质营力的作用使夯层错落的程度看,应为唐宋以来遗址,亦没有汉代遗迹。更重要的是《元和郡县图志》等唐代文献明确排除了汉代的临泾县在唐代的临泾县境内的可能。可见《大清一统志》《镇原县志》所记“临泾故县,在县西二里”不确,看来清代时莲池村唐代城墙尚存,清人将唐代遗址误以为是汉至唐的遗址。

2006年12月15日,笔者在镇原县屯子镇考察,不见任何古城遗址,在镇原县城东南25km的曙光乡川口村发现一座汉代古城遗址。遗址位于洪河谷地南侧三级阶地上,洪河河谷在这里宽约500米左右,因开挖水渠,现在形成一自然剖面,东西250m,文化层距地表2m,上面为耕作土,其下文化层厚1-2m,内含密集的绳纹瓦片和绳纹陶片。水渠向东50m还有文化层,东西共长300m。有整块绳纹板瓦,长55cm,宽45cm。遗址高出今河床50m,另见南北方向剖面240m(见图)。周围有川口汉墓群、瓦坪汉墓群、常山汉墓群,出土陪葬品有釉陶罐、陶灶、铜钫、铁剑等,另有红陶尖底瓶(仰韶文化)、石斧(西周)等器物(见图),说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居住。遗址所载地海拔1090m,地理坐标为:35º31′24″N,107 º13′35.9″E。这个古城遗址正符合明代《平凉府志》关于“汉临泾城,在今县东南五十里”的位置。但唐宋人认为临泾古城在今泾川县更为有理。如果西汉临泾县在洪河河谷的川口村,红河谷最宽处也就500米,方望、弓林在拥立刘婴为帝,建都临泾县,这里河谷偏狭、交通不便,尽管方望、弓林不是成大事者,但也不至于在山大沟深之地建都。

另外,从地名学上考虑,临泾,当应紧邻泾水,而不是远离泾河。

泾川县水泉寺,唐宋人认为是古泾州城,近年在这里发现许多汉代古墓葬。《文物》1988年第一期刊登刘玉林《甘肃泾川出土的古代官印》一文,称1984年,在东城壕的山坡上发现别部司马墓,出土铜印“别部司马”印、剪轮五铢和直一小钱200多枚,另有货布2枚、大泉五十数枚,其年代当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1965年在水泉寺还出土“汉率善羌长”印,可能是东汉羌族自治官吏的印信。1982年水泉寺 西1.5km出土“广武令印”,当为汉魏时代的印信。1976年古城北2km的张村出土金代承安三年“泾州之印”。(见图) [19]刘玉林先生在《泾州古城调查记》一文中认为:泾州古城,在商周时期为共国所在地,这时已形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武帝置安定郡以后开始建筑城池,隋唐时期,泾州为重要的军事据点,大筑城防,宋时外患战争较多,但城池变化不大。明朝初年迁于泾河南古安定驿(今理)。[20] 大量事实说明水泉寺有汉代的遗存。笔者专程访问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先生,他回忆古城内的山上有两组汉墓群,自己亲自清理过,出土大量陶器和铜器,其中出土一铜鼎,上有东汉灵帝“建宁元年(168)”铭文,今藏泾川县博物馆。建宁元年,正是段颎破羌,二次内迁郡县得返本土时期。祝世林先生亦认为西汉的临泾县治所在今泾川水泉寺。[21]

2006年12月19日,笔者踏勘了泾川县水泉寺遗址。水泉寺位于泾河北岸,今泾川县北2.5km,地理坐标: 35º21′19.6″N, 107 º20′48.4″E,海拔高度:1210m。在靠近水泉寺西墙50m,兼山100m的位置,找到一处高6.14m的典型剖面。剖面自上而下,可分为五个文化层,每个文化层都被水成纹理土层和磨圆卵石分开。地层顺序如下:

第1层:含布纹瓦片土、沙砾混合层150 cm(宋代地层);

第2层:卵石层10 cm;

第3层:黑土层,内含光面灰陶罐(唐代地层)110 cm;

第4层:大型钙结核和卵石层30 cm;

第5层:红色土层(含腐殖质)110 cm,内含绳纹瓦片(秦汉地层);

第6层:小石子层(磨圆)12 cm;

第7层:浅红色土内含灰陶片,16 cm(西周地层);

第8层:有冻融层土和覆磨圆卵石层, 28 cm;

第9层:含腐殖质黑土150cm,内含刻花纹红陶片、交错绳纹灰陶片(仰韶文化层) ;

第10层:生土。

其中第1、3、5、7、9层为文化层,每层都被水浸泡过,比较粘重坚硬,文化层上面都有被水淹没过的水平层理土层和卵石,看来历史时期泾河水患不断,在这里有人类活动以来,水泉寺遗址先后五次被水毁淹没。今见西城墙外明显高于城内5-7m,一定为洪水逐年淤积,使西城外的地势逐年增高所致。

2013年,甘肃省考古所在水泉寺进行考古发掘,笔者在现场所见4号坑,出土大量绳纹瓦片,以及汉代以前的遗物,有马头、狗骨,可能是祭祀坑。

4.研究结论

水泉寺遗址发现含有绳纹瓦片的汉代地层,大云寺西侧50m地层也发现绳纹瓦片,大云寺南有大量绳纹瓦片,说明水泉寺遗址在汉代是有城池设立的,那究竟是不是西汉的临泾县城就在这里?笔者提出以下思考:①据前引《元和郡县图志》“临泾县,……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22]却不包括临泾县,如果距镇原县(唐临泾县)东南五十里的川口村遗址是西汉的临泾县,那么唐代的临泾县就会包括西汉的临泾县地。说明川口村遗址应是西汉安武县,而汉代的临泾县地距离唐代的临泾县(今镇原县城)更远。②从临泾县命名上看,临泾,是邻近泾水的意思,首次在远离泾河五十里之外的川口村建立临泾县,于理不合,唐代距离汉临泾县九十里之外的镇原县城建立临泾县,属于地名迁移。③从文献记载看,东汉的临泾与北魏的临泾是一城,即泾川水泉寺古城。那么,西汉的临泾城若在镇原县曙光乡川口,羌乱后迁至水泉寺,安定郡从关中迁回时未迁回原址高平(今固原),但也不会把安定郡迁往仅有500m宽的山沟里(川口村),这里仅是丝绸之路的一个支道(洪河道)所经,其地理形胜不会出现孺子刘婴称帝的现象。④镇原县城未发现汉代地层,汉代临泾县不会在此。⑤北魏安武县治所遗址在今镇原县上肖乡上肖村古城,[23]距离川口村8km,当时由于北魏感到河谷过于狭窄,加之推行均田制,塬区得到开发,安武县遂迁往黄土塬区的开阔地带,所以推断川口村遗址是西汉安武县遗址。⑥水泉寺有汉代城池遗址。⑦水泉寺有西汉末期的“别部司马”等印以及墓葬,《后汉书·刘玄传》载,更始三年(25年),孺子刘婴在临泾称帝,唐章怀太子李贤注临泾曰:“今泾州县也”。 综合推断西汉时的临泾县治所就在泾川县水泉寺。

水泉寺古城今存墙体为宋代建筑,周长10000米,城内有大量的汉代遗物,2012年12月1日——2013年1月8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泾州古城考古队对铁路路基下进行了挖掘,开挖探方4个,有汉代、唐代、宋代遗址,汉代至宋代的灰坑多处,还有埋葬狗和马头的早期祭坑遗址。笔者前往观察,汉代陶片瓦片均出自于灰坑,足以证明这里曾设置过汉代的郡县,但研究汉代古城遗址必须找到由建筑残件组成的足够厚的文化层,并且有足够大的面积。目前在水泉寺内,还没有找到确切汉代临泾县的位置。

5.西汉安定县另有遗址

班彪《北征赋》又为我们提供了另一证据。更始时,关中丧乱,班彪避祸凉州,“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 [24]据之班彪所走的路线是:发长都(长安)、历云门(云阳)、息郇邠(旬邑)、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义渠)、过泥阳(今宁县)、彭阳、越安定、吊尉(北地都尉孙卬)于朝那、隮高平。这与《汉书》所记“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25](甘泉在云阳)的路线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而已。所走这条道路即为丝绸之路主干道“茹河道”。[26]由此得知,彭阳县、安定县、朝那县都在“茹河道”上,即在茹河河谷,班彪未经过临泾城。可以反证彭阳川无临泾城。

笔者于2005年2月25日、2006年10月29日、11月7日、12月14日四次骑摩托车穿行于茹河河谷,在这里找到符合秦汉时期古城规模的遗址3处:镇原县城关镇祁家川后河城遗址(秦汉彭阳县)、镇原县开边乡张庄汉城遗址(汉安定县)、宁夏彭阳县古城乡秦汉遗址(秦汉朝那县)。[27]其中张庄汉城遗址在镇原县西北23km位置,距安国镇油坊庄也较近,约50km(鸟距),当为西汉安定县遗址。

此遗址位于镇原县张庄行政村张庄自然村茹河北岸一级台地上,地理坐标:35º47′51″N,107 º02′53″E。遗址北距公路200m,南临茹河,今河流向北摆动,残蚀遗址,沿河北岸出现大面积文化层剖面。河床高25m,文化层厚23m,村民张治发庄崖面文化层厚57m。张治发说,他曾经拣到货布20余斤。文化层中发现含有绳纹筒瓦、板瓦、云纹瓦当。遗址地层东西长360m,因河流残蚀南北仅余180m。这里曾出土大量五铢钱、货泉、货布,铜箭头等,遗址北山刘路庄汉墓群已被盗的汉墓(青砖券顶)有三四十座;遗址东二里的影娃山地层内含红陶(仰韶文化)、夹砂陶(寺洼文化)、灰陶、石刀(西周)残片,已见被盗汉墓(青砖券顶)二十多座,茹河南岸冢子山有汉墓群,今见到大型冢壮墓葬五座,已见盗洞。墓葬出土有大量绿釉陶器,灰陶灶、陶仓、陶水井。据当地居民说仅铜镜就出土100多面,另外还出土有铜钫、铜壶、铜鼎、铜洗、铁剑等器物。今在刘庄台地麦地,可见到隐约高出地面约一亩大的土包,据老人说原来均为坟墓。遗址还有少量的布纹瓦片。

根据考察所得,此遗址当为西汉安定县遗址,东汉羌乱以后安定县废。

《中国历史地图集》将西汉安定县标注在今天泾川县城所在地,[28]误。《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称:“安定县,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置。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德县。”把安定县治所确定在泾川县县北五里水泉寺村,误。安定郡条曰:“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东汉属凉州,移治临泾县(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东晋又徙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隋开皇三年(583)废。大业三年(607),改泾州复置安定郡,唐初复为泾州,天宝元年(742)改泾州为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又改为保德县。”[29]将东汉安定郡和附郭临泾县治所一同确定镇原县东南,误。认为东晋将安定县才徙治今甘肃泾川县北,这和泾川县水泉寺汉代遗址不相符合。

二、 隋唐泾州治所

《魏书•地形志》:“泾州,治临泾城。领郡六。”前引“后魏太武帝,神䴥三年,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前引《元和郡县图志》泾州条曰:“后魏太武帝,神䴥三年,于此置泾州,因水为名。隋大业三年,改为安定郡。大业末,金城贼帅薛举侵扰豳泾,武德元年太宗西讨,会举死,因平举子仁杲。遂改安定郡为泾州。” [30]可得北魏始置泾州,唐代复泾州。

北宋 “庆历元年(1041),分陕西沿边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熙宁五年,以熙河洮岷州、通远军为一路,置马步军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又以熙、河等五州军为一路,通旧鄜延等五路共三十四州、军” [31]其中“泾原路经略安抚使,泾州、原州、渭州、仪州、德顺军、镇戎军皆属。熙宁五年废仪州,元符二年增置西安州,崇宁三年又以熙河路会州来属,大观三年又增置怀德军,凡统五州、三军。”[32]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管辖五州、三军。庆历元年(1041年)“五月壬申,公徒知庆州,兼管勾环庆路都部署司事。”[33]《宋史•范仲淹传》载: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户部员外郎知庆州(今甘肃庆阳),兼任环庆路经略安抚、沿边招讨使,节制庆州、环州、邠州、宁州各州军事。庆历二年(1042年)“十一月,复置陕西四路都部署、经略安抚兼沿边招讨使,命公及韩琦、庞籍分领之。公与琦开府泾州,而徙文彦博帅秦,滕宗谅帅庆,皆从公之请也。”[34]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韩琦开府泾州,总领环庆、鄜延、泾原、秦凤四路军事,对西夏用兵。随后范、韩升任枢密副使,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主持了庆历新政。庆历四年(1044年)六月“遂以公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十二月,公议筑古细腰城,檄知环州种世衡与知原州蒋偕共干其事,又檄偕筑大蛊堡”。 [35]范仲淹主持修筑细腰城后来赐名绥宁寨,胡芦泉后来赐名靖安寨,成为之后巩固北宋边防的重要堡垒。泾州在宋代是泾原路的治所,一度成为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住所。今存宋代城墙长度10km,当是在这一时期修筑。

泾川县今存水泉寺古城,北依300m高的兼山而筑,东西直线距离2.2km,周长10km,几经转折,全城东西距约2100m,南北距3500m,北墙在兼山顶端,每隔50-70m有一马面,夯层15-19cm,是我国现存古城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重要遗址。根据夯层厚度和夯层无错落,可推断北山上墙体为宋代所筑(见图4)。2012年12月31日,笔者到泾川水泉寺考察,正直甘肃省考古所在水泉寺进行了考古发掘。2012年12月1日——2013年1月8日,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泾州古城考古队对铁路路基下进行了挖掘,开挖探方4个,有汉代、唐代、宋代遗址。所见1号探坑,地理坐标:35º20′56.4″N,107 º21′45.9″E,海拔1032米。在东城墙下,因遇到高姓家族清代11座祖坟而放弃发掘,探坑深6米,距地面3米出现文化层,厚1.5米,均为布纹瓦片为主的建筑残件,夹杂元代的黑瓷片。

2号坑,发现宋代官署院落一处,出土有戳记“官”“官互工”“使互工”等陶文的瓦片多件,同时出土石夯100多个,据此推测,此院落当为宋代州司佐官衙署。3号探坑,发现唐宋时期的水井8口,还有纵横的水渠,对唐代《水部式》的实证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4号坑,出土大量绳纹瓦片,以及汉代以前的遗物,有马头、狗骨,可能是祭祀坑。

泾州作为佛教中心开始于北魏,1964年在大云寺发现地宫,地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铜匣,铜匣内是银椁,银椁内有金棺,金棺内有球形细颈琉璃瓶,内含白色晶体14粒佛骨 “舍利子”,泾川大云寺比陕西扶风法门寺佛骨舍利发现早了23年。石函函盖上刻有“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字,函身四周均刻有铭文。郭沫若鉴定了泾川金银棺、佛舍利等珍宝,并指示:“舍利石函、贵在石函”。在大云寺隔河对面是著名的王母宫石窟,附近还有南石窟寺、罗汉洞石窟,尤其是在泾河两岸石窟寺分布密集,《光明日报》报道称“百里石窟长廊”。2012年12月31日,在泾川大云寺东侧墙外发现大量单体佛教造像窖藏。甘肃省文物考古所泾州古城考古队对其进行了科学发掘,经专家鉴定,已出土的数十尊石质立佛、坐佛等佛像多为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时期佛教造像,并发现铭文砖:“维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岁次癸丑,五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花(华)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大量佛教窖藏的出土可揭示丝绸之路沿线佛教艺术风格的变化,对佛教东渐的地理布局以及变迁过程提供有力的证据。

2012年10月,泾川县在修建体育场时,在城内东部营里发现古代烟囱一处,直径约1.5米,残高约2米;2012年11月,当地群众在扩建院落时,在古城东郊发现宋代窖藏铜钱1000多千克,目前不断有新的文物出土。

东汉安定郡仅辖八县:临泾县、高平县、朝那县、乌氏县(乌枝)、三水县、阴盘县、彭阳县、鹑觚县。迨及永建恢复郡县时,今天宁夏地区(西汉北地郡、安定郡旧地)尚被羌族占领,原安定郡北部各县只能迁回至泾河流域,而原来泾河流域的县多被合并。据《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于《汉书•地理志》所载:安定郡,“户四万二千七百二十五,口十四万三千二百九十四”已大为减少。就八县平均而论,每县不足四千人。全郡仅四万余人,自然不能维持22县的状况。与临泾县相邻的西汉安武、安定均已废除,临泾县辖区当为以今泾川县为中心,地包西汉安武县(之所在金镇原县东南曙光乡川口村)、安定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开边乡刘路庄遗址)之地,范围包括今洪河流域和茹河中游,地辖今镇原县城所在地。东汉临泾人王符故居遗址,即在今镇原县城北潜夫山,山上有读书台。《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皆言:“潜夫山,在镇原县治北,东汉王符隠此。”《甘肃通志》亦曰:“潜夫山,在县内北,东汉王符髙隐于此,著《潜夫论》,上有读书台。”“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秋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 [36]临泾地名搬迁至镇原县。

综上可见,西汉临泾县治所在今泾川县水泉寺;东汉时,今镇原县城为临泾县辖地,而东汉临泾县治所亦在今泾川县水泉寺,唐代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西2里莲池存。至唐末未迁。原州在唐代广明年间(880-881年)没于吐蕃,又将原州侨治临泾,古城遗址在今镇原县城所在地。

三、唐宋及以后临泾古城

1.唐代临泾县

前引《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泾州条:“临泾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本汉旧县,属安定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秋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按:县有彭阳川,去彭阳县一百步。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37] 彭阳川,即今茹河。唐代的临泾县古城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有遗址,后述)。唐临泾县域与今天镇原县域相差不大。《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保定县条:“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秋谷县,取县内秋谷为名。十二年复为临泾县,皇朝因而不改。”[38]隋代的秋谷县、隋唐的临泾县在今镇原县西二里,2006年11月7日,笔者骑摩托车赴镇原县城踏勘,发现今镇原县城莲池村,茹河北岸二级台地上有唐代建筑残件剖面,有一文化遗存剖面,南北长220m,文化层厚1-2m,均系布纹瓦片、雨点纹陶片,遗址东部沟蚀残破,已不知其面积大小,从遗物上看系唐代遗址,三级台地上出土大型石条、石础、石柱头,当为唐代临泾县遗址。位置:N35º41′10.8″E107 º10′35.1″,海拔高度:1170m。在这里地面上仅发现有一片绳纹瓦片,没有汉代文化层。

《旧唐书·郝玼传》载,贞元中,郝玼(cī)为临泾县的镇将,方与吐蕃,郝玼勇猛无敌,声振虏庭。郝玼以临泾地居险要,当虏要冲,“白其帅曰:‘临泾草木丰茂,宜畜牧,西蕃入寇,每屯其地,请完垒益军,以折虏之入寇。’前帅不从。及段佑(《四库》作“佐”)节制泾原,深然其策。元和三年(808年),佑请筑临泾城,朝廷从之。仍以为行原州,诏玼为刺史以戍之。自此西蕃入寇,不过临泾。”起初,郝玼为临泾镇将,应为临泾县,当为在临泾县筑行原州城,郝玼并被任命为行原州刺史以戍之。所记时间和《新唐书》相同。行原州城是临泾县城的扩建,还是另筑新城,尚需研究。郝玼在边三十年,每战得吐蕃俘虏,必刳剔而归其尸,蕃人畏之如神。吐蕃赞普下令:“有生得郝玼者,赏之以等身金。”“蕃中儿啼者,呼玼名以怖之。”郝玼“十三年,检校左散骑常侍、渭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泾原行营节度、平凉镇遏都知兵马使,封保定郡王。吐蕃畏其威,纲纪欲图之,朝廷虑失骁将,移授庆州刺史,竟终牖下。” [39]

《唐会要·州县改置上》关内道,泾州条记载:“临泾县,贞元十一年正月,节度使刘昌奏请于临泾县界保定城置。” [40]所记时间是错误的。《新唐书》、《旧唐书》皆言:贞元年间,郝玼的建议,并未被采纳。但“于临泾县界堡定城置”,说明郝玼所筑行原州,不是临泾县的扩建,而是在堡定城另筑新城。《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原州平凉郡,今理临泾县。临泾县,隋大业元年,于今县理置湫谷县,十二年复为临泾县。唐贞元十一年泾原帅刘昌奏自临泾县定城堡移于今所。元和三年,改为行原州,今复旧名。” 刘昌,《旧唐书》有传,多计谋。解宋州之围、平叛李灵曜、李希烈,授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行营,“受诏城平凉,以扼弹筝峡口。”“昌初至平凉劫盟之所,收聚亡殁将士骸骨坎瘗之”。“分为大将三十人,将士百人,各具棺槥衣服,葬于浅水原。建二冢,大将曰‘旌义冢’,将士曰‘怀忠冢’。” [41]唐贞元十一年刘昌是将临泾从“定城堡”移于今所,还是于“堡定城”置临泾城,值得研究。

《唐会要》与《太平寰宇记》说法不同。与贞元年间郝玼建议在临泾筑城,“前帅不从”,元和三年筑临泾城之说,相矛盾。根据前后关系,应该是:唐初的临泾县在定城堡(隋朝的秋谷县改名),后迁址改筑,成为行原州治所。《唐会要》之误在于,把迁址改筑记作“于临泾县界堡定城置”。《太平寰宇记》虽修改为“自临泾县定城堡移于今所”,意思是唐代行原州城与宋代原州城(今所)为一城,但没有记录郝玼建议的情节,又将时间沿用了《唐会要》的贞元十一年。总之,临泾城的迁移,是可以肯定的。

2.唐代原州的迁徙变迁

唐代,原州(固原)于广德年间没于吐蕃,在内地置行原州。《新唐书·地理志》载:“原州平凉郡,广德元年(763年)没吐蕃,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大中三年(861年)收复关、陇,归治平高(固原)。广明(880-881年)后复没吐蕃,又侨治临泾。” [42]

唐代原州治所本在今固原,固原广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攻陷,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2005年12月25日,笔者来到百里古城考察。所见,遗址今尚在甘肃灵台县西25km之百里乡,城墙仅存西墙5m,夯层10-11cm。遗址东西总长455m,南北宽340m。街道南侧均系唐代遗物,地层中有大量布纹瓦片,灰陶片较厚,地面布纹瓦片颇多,文化层厚1-2m,大瓦长36.5cm。街道北侧均系秦汉遗物,地面散落绳纹瓦片,外绳纹薄陶片,地层有交叉绳纹陶器或网窝纹陶片,窝深1mm,绳纹筒瓦、板瓦残片。北岸受达溪河冲刷残失,街南可见地层剖面45m,可见地面散落瓦片处90m,街宽15m。

百里是商代密须国遗址,西周封同姓为密国诸侯,秦汉置阴密县,唐代大历九年,泾原节度使马璘表置行原州于灵台之百里城。

贞元十九年(803年)又将行原州徙治平凉,前引《元和郡县图志》所记“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43]元和时期的平凉,在今平凉市区,西四十里为安国镇,笔者考得,其遗址为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土桥古城。土桥古城遗址,位于今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政府东2km的一级阶地上,地势较低,地理坐标:N35º38′21.5″;E106 º32′10.8″,海拔高度1520m。北墙保存较为完整,北距河床40-50m,墙高4.5m,基宽3-4m,东西长630m;东墙不存,每隔120m有一城墩,可能为马面遗迹。夯层致密均匀,筑造非常精细,夯层厚8.5-9cm,城墙顶部侵蚀无棱角,东、西、南三面墙已残破,今存5-8m的残墙体。据此可以测量该城的规模,南北距650m,城内为麦田,无典型剖面,地面散落布纹瓦片较多。当地人传说为宋城,崆峒区博物馆文物帐所记亦为宋城,但根据外营力作用状况、夯层(本地区唐代夯层较薄、宋代较厚,无一例外)、瓦片纹饰判断,当为唐城。根据文献研究,此城当为唐代中期的行原州城。行原州从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前后五年时间。

元和三年(808年)行原州又徙治临泾。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寰宇记》记载:平凉“唐元和四年(809),以渭州陷蕃,权行渭州于此。天福五年割属渭州。”唐朝后期治所在今陇西县的渭州陷于吐蕃,置行渭州于平凉,行渭州治所当在今平凉市区,已经确定汉泾阳县治所在安国镇油坊庄,[44]这里正好距今平凉40里。元和四年(809)置行渭州于平凉,元和年间撰写《元和志》时,恰为距泾阳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渭州,元和四年,以原州之平凉县置行渭州,广明元年为吐蕃所破,中和四年泾原节度使张钧表置。” 中和四年(884)表置渭州于平凉,从此称渭州,不见“行”字。在今平凉市置行渭州,其东40里安国镇置行原州,州治所过于密集,故迁行原州于临泾县,即今甘肃镇原县。

大中三年(861年)张义朝收复关、陇,原州又归治平高(固原)。广明(880-881年)后平高(固原)复没吐蕃,又侨治临泾,行原州至唐末再未迁徙。唐代置行原州于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凡130多年。

综上所述:唐代因原州几度沦陷吐蕃,又几经收复,几度迁徙重筑,仅就唐代就有6次迁徙。如前述,固原为前原州城,广德元年(763年)固原没于吐蕃,迁行原州于灵台县百里乡;贞元十九年(803年)行原州徙治平凉安国镇土桥古城;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县);大中三年(861年)原州归治平高(固原);广明(880-881年)后复固原再没于吐蕃,原州又侨治今甘肃镇原县(如图)。

3.唐代以后原州

《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第三》:“临泾,故属泾州,唐末原州陷吐蕃,权于临泾置原州,而泾州兼治其民。后唐清泰三年割隶原州。”唐末,行原州不治民,临泾县归泾州管辖,可以肯定原州治所与临泾县治所不在一城了。自五代后唐临泾县割隶原州,宋代就在临泾县置原州。

宋曾公亮等撰《武经总要》陕西路:“原州治临泾县,取其高平曰原为名。” [45] 《元史•地理志》:“镇原州,下。又为平凉郡。宋、金因之。唐原州,元改镇原州。以镇戎州三川、东山二县来隶。至元七年,例并州县,遂以临泾、彭阳及东山、三川四县入本州。” [46]元代给原州为镇原州,并临泾入州,不再设临泾县,临泾县自此不复存在。《明史》卷四十二《地理志》平凉府:“镇原,府东北。元镇原州,属巩昌总帅府。洪武初降为县来属。”即明代改镇原州为镇原县,隶属于平凉府。清代因之。

笔者于2006117日在镇原县城踏勘所见,古城坐落在茹河北岸,现存南墙750m,南墙下面有布纹瓦片地层,厚23m,系唐宋遗物,说明唐宋时南墙更应靠南,现存南墙是后来北移所筑,其墙体内夹有布纹瓦片,系元代以后所筑。现存山上的城墙东墙450 m,西墙400 m,北墙500 m,主体属于宋代城墙,顶部有后代补修迹象。西墙残存80m,下部墙内夹布纹瓦片,有元代所筑痕迹,上部内夹素面瓦片,为清代所筑。东墙主体亦系元代所筑。看来,唐初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城西二里的莲池村,元和三年在临泾县境内置行原州,遗址即今镇原县城,至此,有二城,一为临泾县城,一为原州城,相距2里。五代废临泾城,临泾县与原州合署一城,即今镇原县城。宋代原州城为防御西夏抄略,战时牛羊进城,于是大为扩展,河谷阶地已经远不能满足需要,将北山扩进城内,依山筑城,其周长达3200 m。元明清沿用,多有补修。

(民国)《镇原县志》载:“邑城北包大山(潜夫山),南临好水,周六里四分六厘四毫,自元至正(1360)二十年建筑。”“万历时南城一带被河水冲崩。” [47]同治九年补修全城,十一年补修雉堞,光绪二年移河固城;四年补修北城,十一年补修南城,二十三年补修北城,三十年补修西南城,并移河固城。所记与笔者踏勘所得结论基本相符,只是现存北城墙主体为宋代所筑,城南不仅有宋代,而且有唐代遗址,元末所筑之说显然不甚恰当。此城遗址,自唐代行原州、宋代原州治所建此(尚有城墙遗迹),元明清有大量补修。今存城墙,除南墙向北内收以外,宋城规模基本保留。

民国时期,县城周围属于临泾镇,称为中区。解放后将临泾镇分为:城关镇、开边乡、临泾乡,县城周围称为城关镇,这样临泾的地名就再次搬迁,不在镇原县城了,迁到东距镇原县15km的临泾镇。

原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感谢张先生赐稿!


参考文献

[1]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33-34.

[2]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59.

[3] [民国]焦国理.重修镇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6:224.

[4]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57.

[5]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 中华书局,1983:55-56.  

[6]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 中华书局,1983:55-56. 

[7]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1:35.

[8]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张郃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1:525.

[9] 王荫槐.浅议泾州遗址与北南石窟寺的关系[A].北石窟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69-171.

[10]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八[M].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469册),1982:280.

[11] (南朝)范晔.后汉书·刘玄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473.

[1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1274.

[13] 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M].平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303-304.

[14] (清)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泾州直隶州·古迹条[M].张元济.四部丛刊续编·史部.

[15]  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 中华书局,1980:78-79.

[16]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59.

[17] (清)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泾州直隶州·古迹条,张元济.四部丛刊续编·史部.

[18] [民国]焦国理.重修镇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76:224.

[19] 刘玉林.甘肃泾川出土的古代官印[M].文物,1988(1).

[20] 刘玉林.泾州古城调查记[A].平凉文博,1984(1).

[21] 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M].平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7:303-304.

[2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关内道·泾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57.

[23] 张多勇,李并成,崔慧萍.安武县城址的变迁与南北石窟寺名称的由来[J].敦煌研究,2017(1):120-126.

[24](南朝梁)萧统撰.文选(第1册)[M].[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6.

[25] (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3761.

[26]  张多勇.丝绸之路陇山以东考察报告[A].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663-668.

[27] 张多勇.朝那县城址变迁概述[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64-69.

[28]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33-34.

[29]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120.

[3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M].北京: 中华书局,1983:55-56. 

[31](元)脱脱.宋史·地理志三[M].北京: 中华书局,1977:2143.

[32](元)脱脱.宋史…地理志三[M].北京: 中华书局,1977:2157.

[33](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影印),1978:12.

[34](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影印),1978:15.

[35](宋)楼钥.范文正公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影印),1978:16.

[36]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关内道三·保定县,北京:中华书局,1983:56.

[37]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关内道三·泾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57.

[38]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卷三·关内道三·保定县,北京:中华书局,1983:56.

[39] (后晋)刘昫.旧唐书[M].郝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078.

[40] (宋)唐会要[M].州县改置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475.

[41] (后晋)刘昫.旧唐书[M].刘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4072.

[42] (宋)宋祁等.新唐书[M].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968.

[4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关内道·原州,北京:中华书局,1983:59.

[44] 张多勇.从居延 E• P• T 59 • 582 汉简看汉代泾阳县、乌氏县、月氏道城址[J].敦煌研究,2008(2):65-70.

[45]  (宋)曾公亮等。武经总要[M].前集卷十八上《边防》陕西路,中国兵书集成(第四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93:907.

[46] 宋濂.元史[M].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1431.

[47] (民国)慕寿祺.重修镇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352-353.


作者简介

张多勇,1966年生,甘肃华池人,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荒漠化防治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公众号:西北学

微信号 : dahanminguo21

属地:兰州大学

编辑:鸿翾

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