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小军丨前凉姑臧城新探

西北学 西北学 2023-06-13
作者简介

贾小军,1979年生,甘肃秦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河西史地、美术考古、丝绸之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自汉及唐,武威郡(或凉州)治所姑臧城一直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最为著名的都市之一。魏晋五凉时期姑臧城一直时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五凉政权中前凉、后凉、南凉和北凉都曾以之为都城,“从张氏前凉起,姑臧城的建设就日渐往规模成型、功能完备的名邑大都方向发展。到五凉时代落幕时,它已成为集政治、军事、文化各项功能于一体的河西大都会。而在经济方面,它更是通货四方的贸易中心。”[1]其中前凉时期对姑臧城的经营最为重要。

一、前凉经营姑臧城

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张轨受命出任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开始了张氏家族在河西建功立业的历史。张轨到凉州之后,首先做的与姑臧城建设有关的事应该就是“立学校”。《晋书》卷86《张轨传》云:“永宁初,出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征九郡胄子五百人,立学校,始置崇文祭酒,位视别驾,春秋行乡射之礼。”[2]晋惠帝永兴年间(公元304-306年),张轨派宋配平定鲜卑若罗拔能的叛乱之后,“于是大城姑臧”[3],开始正式经营姑臧城。
史籍中缺少张轨“大城姑臧”之前姑臧建城的具体细节,但后世相关资料仍能提供一些信息。清代康熙初年,武威凉庄道署内出土一块张芝手书石碣,上刻“澄华井”三字(相关讨论详后)。张芝为东汉桓帝时期的武威太守张奂之子,凉庄道署位于今武威市政府所在地。党菊红、党寿山认为:“东汉武威郡机关驻地,就在清凉庄道署、民国甘肃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今武威市政府院内。”[4]如此,则东汉武威郡府对此地建筑有所修缮。据《晋书》卷86《张轨传》:“初,汉末博士敦煌侯瑾谓其门人曰:‘后城西泉水当竭,有双阙起其上,与东门相望。中有霸者出焉。’至魏嘉平中,郡官果起学馆,筑双阙于泉上,与东门正相望矣。”[5]知曹魏嘉平年间(公元249-254年)之前的姑臧城西有“泉水”,与此相对的是“东门”,嘉平年间,武威郡官员在泉水枯竭了的城西修建“学馆”,并“筑双阙于泉上”,“与东门正相望”。张轨如何“大城姑臧”,史书记载阙如,但我们可以推知,东汉时期的武威郡府、曹魏时期所建“学馆”“双阙”及之前的姑臧城“东门”等,应该被张轨利用,如曹魏“学馆”应该是张轨初到凉州时“立学校”的重要基础。
张轨之后,大规模进行土木兴建的先是张茂,再是张骏。张茂嗣位不久,“筑灵钧台,周轮八十余堵,基高九仞。”[6]此次筑台因“世难未夷,不宜劳役”而作罢[7]。永元三年,“茂复大城姑臧,修灵钧台。”[8]应该是在张轨的基础上对姑臧城进行了较为彻底的修缮。虽然此次修城筑台也有别驾吴绍进谏反对,但张茂以“亡兄怛然失身于物。王公设险,武夫重闭,亦达人之至戒”[9]的理由反驳,其事乃成。今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李家磨村海藏寺后院有“灵钧台遗址”:“略作方台形,夯土筑成,东西长46.5米、南北宽45.8米、高7.3米,夯层厚0.11-0.12米。清乾隆年间《武威县志》:‘灵钧台,城北,晋张茂筑。’台西南角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碑1通,长方形,高1.2米、宽0.45米。碑阳正中刻‘晋筑灵钧台’,首题‘东晋明帝太宁中凉王张茂之古台’,碑文楷书,记载张茂筑台之事,尾题‘安肃护使者摄甘凉道事廷栋立石’。台经后代重修。”[10]据此,则该台周长为184.6米。朱艳桐据《春秋公羊传》记载“雉者何?五板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八尺曰板,堵凡四十尺”[11]的记载推算,若灵钧台为正方形台,“灵钧台周长为736余米……则灵钧台边长约为184米,面积约33856平方米……灵钧台与战国时期大梁城、赫连勃勃之统万城城墙高度相仿,且高于统万城宫墙,说明其高也。……灵钧台约高15米左右。”[12]如此,则现存灵钧台遗址已远远小于张茂时新筑的灵钧台了,而张茂修筑的灵钧台规模堪比一座不小的城池。核之河西走廊现存汉魏城址,位于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村东100米的汉代王景寨城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50米”[13],周长800米,李并成认为此城即汉武威郡张掖县城[14];张掖肃南县明花乡上井村北3公里处的汉唐明海城遗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55米”[15],周长620米,此城当为汉酒泉郡乐涫县治[16];玉门市玉门镇中渠村东南1公里处的一座魏晋古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2米,南北宽105米”[17],周长514米,该城当为汉代酒泉郡沙头县城,魏晋沿置于此[18]。与此相对照,则灵钧台规模相当于汉魏时期河西走廊一座较大的县城城址了。正因具备如此规模,灵钧台应该是前凉张茂凉州牧署即前凉王宫所在。
太宁二年(公元324年)张茂卒后,张骏继立。“赦其境内,置左右前后四率官,缮南宫。……辛晏阻兵于枹罕,骏宴群僚于闲豫堂,命窦涛等进讨辛晏。”[19]知张骏之前已有“南宫”和“闲豫堂”,它们应为张轨或张茂“大城姑臧”时所修建,由于张轨时期凉州尚为西晋地方政权,而张茂时期前凉割据局面已经形成,故张茂新筑并命名“南宫”的可能性更大,而“闲豫堂”已难确知是张轨还是张茂修建了。
张骏新筑宫观,在张骏十二年。是年,“鄯善王元孟献女,号曰美人,立宾遐观以处之。”[20]也在此年,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月居之,章服器物皆依方色;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西曰政刑白殿,秋三月居之;北曰玄武黑殿,冬三月居之。其傍皆有直省内官寺署,一同方色。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21]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可知张骏新筑之城在之前姑臧城的南面。据《晋书》卷60《索靖传》:“先时,靖行见姑臧城南石地,曰:‘此后当起宫殿。’至张骏,于其地立南城,起宗庙,建宫殿焉。”[22]《魏书》卷99《张骏传》也记载:“骏筑南城,起谦光殿于其中,穷尽珍巧,又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南曰朱阳赤殿,西曰正德白殿,北曰玄武黑殿,服章器物皆依色岁四时居之,其旁有直省寺署,一依方色。”[23]可知张骏所筑的新城成了新的“南城”,它是一个以谦光殿为中心、规模庞大的建筑群,谦光殿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是宜阳青殿、朱阳赤殿、政刑白殿、玄武黑殿,这四座宫殿后来应分别被简称为“宜阳殿、朱阳殿、政刑殿(正德殿)、玄武殿”[24]。四殿周围又是建筑颜色与主殿一致的直省内官寺署,中间的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所谓“谦光殿”,胡三省云:“谦光殿,张骏所起;自以专制河右而世执臣节,虽谦而光,故以名殿。”[25]在新的“南城”中,直省内官寺署在外,内有春、夏、秋、冬四殿,四殿又将最为豪华的谦光殿围在中间,形成层层叠叠的三重建筑结构(图1)。

 

图1.张骏新筑的姑臧南城结构示意图
张骏时期新筑的宫观楼阁不止于此。“骏十五年,以右长史任处领国子祭酒,立辟雍明堂而行礼焉。”[26]可以说“辟雍明堂”的兴建,使姑臧都城的功能更加完备。“辟雍明堂”在姑臧城的具体位置史书缺载,已很难确知了。但前凉制度多继承汉晋而略有改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东汉、西晋洛阳城辟雍、明堂的位置进行推断。“洛阳城南郊有南市……而城南太学和礼制建筑是洛阳城外最重要的设施。”“城南出平城门是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遗址。”“明堂是天子太庙,祭祖之所,建于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西晋沿用并增修,北魏在原址重建。基址全在今地表下,经复原可以大致确定它是圆形围廊环绕中间一座方形殿堂的大型建筑。”“辟雍始建于东汉,以后又有所修建,基址在地表下,边长170米,中间有一边长45米的方形基址,外围有沟槽遗迹。”[27]张骏修建南城后,外有姑臧市(详后),市南或许就是辟雍、明堂等前凉礼制建筑。
张骏二十二年,“骏有疾……六月薨于正德前殿。”[28]对照前引《晋书》与《魏书》的记载,“正德前殿”即谦光殿西边的政刑白殿。六月为夏,“南曰朱阳赤殿,夏三月居之”,此时张骏应居于“朱阳赤殿”,而张骏却于夏天薨于政刑白殿,正与“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的记载相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张骏时期还在姑臧城里设有“市长”,是专管贸易的官吏。史载:“骏境内尝大饥,谷价踊贵,市长谭详请出仓谷与百姓,秋收三倍征之。”[29]市长谭详的这个建议被从事阴据斥为“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之议,故张骏未予采纳。不过《魏书》卷99《张骏传》的记载却与此相反:“(张骏)性又贪婪。有图秦陇意。以谷帛付民,岁收倍利,利不充者,簿卖田宅。”[30]无论如何,据这两条史料我们终究可以了解前凉姑臧的贸易活动及货币经济、甚至百姓“簿卖田宅”的情况。看来,史书中关于张轨时期“立制准布用钱,钱遂大行,人赖其利”[31]的记载并非虚言。货币经济、商品贸易的恢复,进一步推动姑臧成为名邑大都。张骏二十年,“武威姑臧民曰:‘白兴以女为妾,其妻妒之。兴怒,以妻为婢,为女给使。郡县以闻。’张骏大惊曰:‘自古所未闻也!将为怪乎?’于姑臧市轘杀之。”[32]则前凉“姑臧市”还是惩治犯人的地方。后凉时期,张天锡世子张大豫进攻姑臧城,最终“广武人执大豫,送之,斩于姑臧市”[33]。汉、晋洛阳城南郊即南市,姑臧市也应位于姑臧南城之南。
张骏之后,前凉内政外交日渐失序,国力一降再降,再没有大规模修建姑臧城的记载。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张重华继立,“尊其母严氏为太王太后,居永训宫;所生母马氏为王太后,居永寿宫。”[34]知前凉王宫中有“永训宫”和“永寿宫”,为太后居处。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张重华“宴群僚于闲豫庭,讲论经义”[35]。“闲豫庭”当即前述张骏时期的“闲豫堂”。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月,“重华寝疾临春坊……十一月,薨于平章殿。”[36]可知前凉王宫内还有“临春坊”和“平章殿”。
张重华世子张耀灵继立后,很快被张祚废杀。“祚寻使杨秋胡害耀灵于东苑,埋之于沙坑。”[37]知姑臧城有“东苑”。
永和十年(公元353年),“(张祚)僭称帝位,立宗庙,舞八佾,置百官”[38],知张祚在姑臧城新立宗庙,这是其“僭称帝位”的配套措施。虽如此,毕竟在姑臧城市建设史上又进一步。但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随着前凉政权内部政治斗争的加剧和前秦逐步统一北方、不断蚕食前凉政治空间,张祚“立宗庙”成为前凉都城营建史上的绝唱。张祚时见于史籍的宫观还有飞鸾观(又作“神雀观”)、万秋阁[39]。另外,《十六国春秋辑补》有张祚败亡的详细记载,据此我们可以了解当时姑臧城内外、前凉皇宫内外的若干细节:
“九月,宋混次于武始大泽,为灵曜发哀。闰月,混至姑臧。瓘弟琚及子嵩募数百市人,扬声言:‘张祚无道,我兄大军已到城东,敢有举手者,诛三族。’祚众披散。琚、嵩率众入城。祚与严展、吴绰升飞鸾观(一作“神雀观”)。张琚、张嵩杀祚守卒,死者四百余人。斩西门关纳混,领军赵长开宫门以应琚。征虏赵长、校尉张璹等惧罪,入谦光殿,呼重华母马氏出殿,拜灵曜庶弟玄靖为主。长驰入殿中,大呼万岁。祚以长败贼,下观劳之,见混等。祚乃按剑上殿,大呼令左右死战。祚既失众心,莫有斗志。祚愕然,便下曰:‘欲杀我邪?’长曰:‘然!’遂奋槊刺祚中额。(易)揣等率众入殿,收长杀之。祚奔入万秋阁,为厨士徐黑(一作“里”)所杀。枭其首,宣示内外,暴尸道左,国内咸称万岁。”[40]
“武始大泽”,亦称“武始泽”,《水经注》卷40:“(都野泽)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41]有学者认为“武始泽”为今武威石羊河[42],当是。张琚、张嵩所募“数百市人”,或即前述“姑臧市”中的游民。张琚等入城后,张祚等“升飞鸾观”,后又“以长败贼,下观劳之”,知“飞鸾观”为前凉宫城内较高的建筑,可以俯瞰全局。宋混从“西门关”进入姑臧城,赵长则打开宫门呼应张琚,又入谦光殿“呼重华母马氏出殿”,知张重华时期“居永寿宫”的马氏此时仍在宫内某处居住,应居谦光殿不远,或仍居永寿宫。张祚最后跑入万秋阁为厨士徐黑所杀,未知“万秋阁”与“厨士徐黑”有何关系,或者万秋阁本前凉内宫食膳之处,张祚走投无路进入此地,被“厨士徐黑”守株待兔式地杀掉,虽事属巧合,但也反映出张祚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导致天怒人怨,才得如此下场。
张玄靓二年(东晋穆帝升平元年,公元357年),“右将军宋熙请取天龟观,坏以为宅。”[43]四年五月,“东苑大冢上忽有地陷为泽……(张)瓘征兵数万,集于姑臧,谋讨宋氏。辅国宋混与弟澄及左右壮士杨和等四十余骑奔入南城(一作门),申令诸营曰:‘张瓘谋逆,被太后诏诛之。’俄而众至二千。瓘率众出战,混击败之,众悉去,瓘自杀。”[44]此处所谓张瓘率众“集于姑臧”之“姑臧”,或为张骏筑城之前的姑臧旧城,而宋混等人则据“南城”与张瓘抗衡。张玄靓六年,张天锡谋除张邕,“天锡从兵四百人,与邕俱入朝,肃与白驹剔刀鞘出刃,从天锡入。值邕于门下,肃斫之不中,白驹继之,又不克,二人与天锡俱入禁中。邕得逸走,因率甲士三百余人反攻禁门。天锡上屋大呼……邕众闻之,悉散走,邕以剑自刎而死。于是悉诛邕党。”[45]玄靓八年,张天锡谋废玄靓自立,“天锡率众入禁门,潜害玄靓,宣言暴薨,时年十四。”[46]知“禁中”与“禁门”,即前凉内宫及宫门。
玄靓八年,张天锡即位,“年十八,谒于太庙。尊母刘氏为太后。”[47]天锡二年(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天锡元日与嬖亵饮,既不受群僚朝贺,又不朝于永训宫,从事郎中张宪(一作“虑”)舆榇切谏,不纳。”[48]“不朝于永训宫”应指不到永训宫拜见太后刘氏。已如前引,张重华时期“尊其母严氏为太王太后,居永训宫”,知永训宫为张重华时期及以后前凉王太后的居所。天锡三年,“姑臧北山杨树生松叶,西苑牝鹿生角,东苑铜佛生毛。四月,延兴地震陷裂水出。天锡避正殿,引咎责躬。”[49]则姑臧城内还有“西苑”,与“东苑”相对。又《晋书》卷86《张天锡传》云:“初,天锡所居安昌门及平章殿无故而崩,旬日而国亡。”[50]知张天锡所居宫殿为“平章殿”,当年张重华薨于此殿。安昌门或为平章殿近处之宫门。
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前秦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秦兵至姑臧,天锡素车白马,面缚舆榇,降于军门。”[51]前凉亡。“九月,秦王坚以梁熙为凉州刺史,镇姑臧。徙豪右七千余户于关中,余皆按堵如故。”[52]姑臧城归于前秦凉州刺史梁熙之手。

二、前凉时期姑臧城的形制与规模

关于姑臧城的形制与规模,学界关注甚多[53],但仍有可置喙处。《晋书》卷86《张轨传》云:“于是大城姑臧。其城本匈奴所筑也,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故名卧龙城。”[54]《水经注》卷四十《都野泽》条引王隐《晋书》云:

凉州有龙形,故曰卧龙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世居也,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街衢相通,二十二门,大缮宫殿观阁,采绮妆饰,拟中夏也。[55]

《旧唐书》卷40《地理志》云:“姑臧,汉县,属武威郡。所理,秦月氐戎所处。匈奴本名盖藏城,语讹为姑臧城。”[56]《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凉州)州城本匈奴所筑,汉置为县。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地有龙形,亦名卧龙城。”[57]《资治通鉴》卷109安帝隆安元年八月条胡注云:“凉州治姑臧,有东、西苑城。”[58]同书卷111安帝隆安三年十二月条胡注云:

王隐《晋书》曰:凉州城东西三里,南北七里,本匈奴所筑。及张氏之世,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东城命曰讲武场,殖园果,北城名曰玄武圃,皆殖园果,有宫殿。广夏门、洪范门,皆中城门也。[59]

同书卷219肃宗至德二载正月条云:

武威大城之中,小城有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

胡注云:

武威郡,凉州,治姑臧,旧城匈奴所筑,南北七里,东西三里。张氏据河西,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并旧城为五。余二城未知谁所筑也。[60]

梳理以上史料,可知前凉时期的姑臧城由五城组成,分别是匈奴所筑的“南北七里,东西三里”的盖藏城,以及前凉增筑的四城。前凉所筑四城应该是东城(讲武场、东苑城)、北城(玄武圃)、中城和另外一城。又据《资治通鉴》胡注等知王隐《晋书》没有说明的另外一城应当是西苑城。
已如前述,前凉对姑臧城的增筑有三次,分别是张轨“大城姑臧”、张茂“复大城姑臧,修灵钧台”和张骏“于姑臧城南筑城”(“立南城”“筑南城”),而张骏之后前凉再没有大规模筑姑臧城,因此所谓张氏“增筑四城”就应该在这三次筑城过程中形成。张轨、张茂“大城姑臧”,应该就修建规模而言,其意为“大规模兴建姑臧城”,因此之前匈奴的盖藏城应该被包括在他们所筑的姑臧大城之中。张骏则是在张茂“大城姑臧”的基础上新筑,因在“姑臧城南筑城”而被称为“南城”。在“南城”北边的,是张轨、张茂时代在匈奴盖藏城基础上修建的姑臧城也即张骏之前的姑臧旧城。王隐《晋书》谓“中城内作四时宫”,知“中城”内有张骏所筑的春、夏、秋、冬四殿。如此,则知“中城”即张骏所筑南城。故陈寅恪指出:“姑臧之中城即张氏、吕氏有国之宫城,齐从所谓禁城者是也。”[61]
关于上述姑臧五城的方位,据前引资料可知,东苑、西苑两城应在东西方向的一条线上修建,张轨、张茂所筑之城及匈奴盖藏城与张骏所筑南城在南北方向的一条线上。南城即中城,北城、盖藏城则在南城(中城)之北。这样看来,姑臧五城的布局,是以南城(中城)为中心,东城、西城、南城(中城)处在东西向的同一直线上,而南城(中城)、北城、盖藏城则处在南北向的同一直线上。如果姑臧五城每城大小相近,则前凉张骏之后的姑臧城就大体呈“凸”字形结构。这与朱艳桐的判断一致(如图2)[62]。而要使“姑臧五城”之数及“城不方,有头尾两翅”相合,就需要理清北城和盖藏城的相对关系。朱艳桐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张骏在匈奴城南面修筑南城之后,将原来建造于匈奴城内的宫殿部分改称北城。”[63]这个意见值得重视。

图2.五凉时期姑臧五城平面布局示意图(朱艳桐绘)

需要注意的是,王隐《晋书》谓“北城殖园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宫殿”,知北城之中虽有宫殿,但更明显的特征在于城内尚“殖园果”,因此才称“玄武圃”。而将以“殖园果”为特征的北城置于匈奴盖藏城和张骏南城之间,有无可能?自汉武帝设武威郡(暂从周振鹤汉宣帝地节三年即公元前67年之说[64])至张轨301年担任凉州刺史后“大城姑臧”,已经历368个春秋,其间两汉、曹魏、西晋武威郡必然对此城经过数次改造,如东汉桓帝时期大约在今武威市政府所在地设立武威郡府(详后),曹魏齐王芳嘉平年间修建“学馆”“筑双阙”等,匈奴盖藏城应当已经焕然一新。张轨、张茂先后“大城姑臧”以后,焕然一新的姑臧城应当将匈奴盖藏城包括在里边,而王隐《晋书》所谓的“北城”(即“玄武圃”)亦在其中。后凉吕光薨,吕绍即位,吕纂、吕弘密谋篡位,“纂于是夜率壮士数百,逾北城,攻广夏门。”[65]吕绍为后凉新主,居于禁宫即南城内宫,故广夏门为南城北门。吕纂“逾北城”自北而南进攻吕绍,诚如朱艳桐所说“并未途径匈奴城”[66],而后来在南城的吕超“登城”与身在“北城”的吕他对话[67],更说明“北城”与“南城”相邻。可见,前凉所筑“北城”在“南城”之北,而匈奴盖藏城更在“北城”之北。
另外,张骏筑南城之后姑臧城的规模如何亦需讨论,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姑臧城的结构。据前引《晋书》卷86《张轨传》可知,匈奴盖藏城是“南北七里,东西三里”的长方形城池。笔者曾做过计算,有三个数据可供参考[68]:一是据西晋后尺(合今0.2452米)[69],1里为1800西晋后尺,约合今441.36米,则盖藏城南北长3089.52米,东西宽1324.08米,面积为4090442平方米;二是据汉代建武铜尺(合今0.231米),1里合今415.8米,则盖藏城长宽分别为2910.6米、1247.4米,总面积约为3630682平方米;三是据嘉峪关新城2号墓出土的曹魏时期骨尺(合今0.238米),1里合今428.4米,则盖藏城长宽分别为2998.8米、1285.2米,总面积约为3854058平方米。以上最大数据为4090442平方米,约4.1平方公里。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兴建的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外郭周长13865.4米,面积7.7平方公里[70]。看来匈奴城均颇为宏大。位于今张掖市高台县的骆驼城遗址为北凉建康郡治,“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704米、东西宽425米”[71],面积为299200平方米,与盖藏城规模相比相差实在悬殊。看来,匈奴时代的盖藏城应该是一个有外围城垣,内部建筑零散、稀疏,或有田地园圃之属的长方形城。
前凉所筑姑臧城规模,王隐《晋书》云:“及张氏之世,又增筑四城,箱各千步。”“箱”即“厢”,朱艳桐引用《玉篇》“东西序也”的解释,认为“箱各千步”指小城边长“千步”[72],当是。按“周、秦、汉之制,均以六尺为步”[73]计算,“千步”即六千尺,仍以上述三种计算方式,则张氏增筑的姑臧四城边长数据分别为1471.2米、1386米、1428米,周长各四千步,则分别为5885米、5544米、5712米。以小城边长最小数据(1386米)与前述盖藏城最小宽度(1247.4米)、最大宽度(1324.08米)相对照,五凉新筑小城边长分别大于盖藏城边长138.6米、61.92米,若以小城边长最大数据(1471.2米)对比,差距更大(分别为196.8米、147.12米[74])。

图3.盖藏城及前凉四城初始形态

显然,前凉新筑的北城无法置于比自身更小的盖藏城内。既然如此,那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张轨、张茂“大城姑臧”时筑新的城垣将盖藏城包括在内,或者一仍其旧,盖藏城位于“北城”之北,与前凉四城合为“五城”。
据此可知,前述“凸”字形的前凉姑臧城的五城布局,即最北边是匈奴盖藏城,其南为前凉新筑的北城,北城之南是张骏所筑南城,南城东西,分别是东苑城和西苑城。如果仅以小城城墙为界,由于北城宽度超过盖藏城,张骏以后姑臧城其实是一个自南而北东西宽度依次缩小的的城池(图3),但因有张轨、张茂“大城姑臧”在先而将盖藏城包括在新姑臧城里边,“大城姑臧”之“大”者,言其筑城规模之“大”也。因此总体看来,定型后的前凉姑臧城仍然是“凸”字形城池(图4),其边长是“盖藏城外围东、西墙+北城北墙+北城东、西墙+东城北墙+西城北墙+东城东墙+西城西墙+东城南墙+南城南墙+西城南墙”,据前述数据计算,可得最小周长(建武铜尺)为“2×2910.6+3×1386+7×1386=19681.2米”,以古代里数核之,为47里;最大周长(西晋后尺)为“2×3089.52+3×1471.2+7×1471.2=20891.04米”,核之古代里数,亦为47里。这些数据与顾祖禹所谓凉州“州城周四十五里”[75]有2里(831.68~882.72米)的误差。若以顾氏四十五里之说为准,2里的误差应该是盖藏城与北城南北向的总长度多了的数据。如此看来,张骏增筑后的北城与匈奴盖藏城南北方向有1里的重合部分,这与前述朱艳桐的判断基本一致。最小面积为“1386×(1386+2910.6)+1386×3×1386=11718075.6平方米,约合11.7平方公里”,最大面积为“1471.2×(1471.2+3089.52)+1471.2×3×1471.2=13203019.58平方米,约合13.2平方公里”,这个规模与1983年《武威城区总体规划》中城区12.5平方公里的规划[76]相当,甚至更大。减去北城与盖藏城重合部分的面积(576298.8~649328.832平方米),则姑臧城面积为11.2~12.6平方公里。与前引大夏国都城统万城外郭周长13865.4米、面积7.7平方公里相比,前凉姑臧城规模远远超过统万城。由此也可想见前凉姑臧城的确为时代之翘楚,正所谓:“姑臧本为凉州政治文化中心,复经张氏增修,遂成河西模范标准之城邑,亦如中夏之有洛阳也!”[77]

图4.前凉增筑后的姑臧城结构

至于姑臧城“街衢相通,二十二门”,由于张骏之后的姑臧城由五座小城构成,因此“二十二门”并不显得很多。门见诸史籍者有安昌门、广夏门、洪范门、端门、青角门、朱明门、青阳门、凉风门、当阳门(龙兴门)、九宫门、南景门等11门。胡三省认为,广夏门、洪范门皆姑臧中城之门,青角门为凉州中城之东门,[78]凉风门为姑臧城南门[79]。后凉吕纂曾“逾北城,攻广夏门”[80],知广夏门当为姑臧南城北门。后凉吕纂时期,“有黑龙升于当阳九宫门,纂改九宫门为龙兴门。”[81]既云“当阳九宫门”,则“九宫门”或为当阳门内不远处某一宫殿之门。

三、前凉姑臧今何在

关于前凉姑臧城的具体位置,史无明载,而相关考古文献及遗存有零星反映。前述位于凉州区城北金羊镇李家磨村海藏寺后院的张茂灵钧台遗迹即是其一。另外,1975年,在位于李家磨村西南的赵家磨村发现前秦宋华墓表一件,现藏武威市博物馆,墓表云:“凉故中郎、中督护、公国中尉、晋昌太守、安定郡乌氏县梁舒,字为仁,夫人故三府录事、掌军中侯、京兆宋延女,名华,字成子,以建元十二年(376年)十一月卅日葬城西十七里,杨墓东百步八五丈。”[82]知宋华墓在“城西十七里”,以前引标准计算,“十七里”最大数据为7503.12米,最小数据7068.6米,也就是说宋华墓在前秦时期的姑臧城西7~7.5公里处。核之当年印制的武威市及周边地图,赵家磨村向东7~7.5公里处是新鲜公社新城村(今金羊镇新城村)到薛家庄一带,在杨家坝河以东。而宋华墓“西百步八五丈”还有一座更加著名的“杨墓”。据《中国度量衡史》:“周以后六尺为步,一里为一千八百尺,即一百八十丈。”[83]一丈为十尺,“百步八五丈”为685丈,合6850尺、3.8里,仍据前引数据计算,约当1580~1677米,在地图上看,应该位于赵家磨村王家庄和许家庄之间,所以宋华墓表所谓“杨墓”应该在这个区域寻找。若有新的发现,将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寻找前凉姑臧城位置。
清代康熙初年,武威凉庄道署内出土一块张芝手书石碣,上刻“澄华井”三字,著名武威学者张澍曾在《闲居杂咏》中咏及此事:“南宫旧井最甘香,安国寺前今冽凉。可惜澄华碑已失,未探修绠一秤量。”自注云:“张骏南宫内井水清冽,异于他井。今安国寺井水视他井较重,且在城南隅,疑南宫旧井也。又,道署内有井,康熙初井中掘出石碣,镌‘澄华井'三字,系张芝隶书,并有铭。某观察迁任,载之去。”[84]倭仁《莎车行记》也记载:“(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三月二十四日,凉州宿。……道署西偏一井,为汉澄华井,井畔有张佰英石刻,今无矣。古槐森郁,数百年物也。”[85]张芝乃东汉桓帝时期的武威太守张奂之子。凉庄道署、“澄华井”石碣、南宫等信息,为我们寻找、认识前凉姑臧城的位置及范围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据前述,张骏继位后曾“缮南宫”,知“南宫”为张骏之前所筑,因此“南宫”位置必不在后来以谦光殿为中心的南城,而在盖藏城或者北城,但既云“南宫”,应在当时宫殿群之南部,因此可以认为,张骏修缮的“南宫”当在经张轨、张茂时代新筑的北城南部。如此,则大致可以推定北城南界,当在今武威市政府所在的东大街之北。而与此相对,张骏新筑的南城就在“南宫”之南,即今东大街以南。设若“南宫”处于姑臧城的中轴线上,以此为据,我们就可以大体推知盖藏城、张轨和张茂“大城姑臧”之后姑臧城的位置。仍据前述计算方法,盖藏城南北七里,最小长度为2910.6米,加上北城南北长度1386米,则为4296.6米,就是张骏之前姑臧城的南北最小长度;盖藏城南北最大长度为3089.52米,加上北城南北长度1471.2米为4560.72米,是张骏之前姑臧城的南北最大长度。也就是说,张骏之前姑臧城北界,在今武威市城区东大街以北4296.6~4560.72米范围内,核之百度地图[86],这个范围最北到了今天雷台公园以北的凉州区武双路五一小学。张轨、张茂“大城姑臧”之后,姑臧城东西宽度暂认为即北城宽度,最小1386米、最大1471.2米,即约1.4~1.5公里。又从东大街向南1.4公里到1.5公里范围,就到了张骏筑城之后的姑臧城南界,核之武威城区地图,大约到了甘肃省公路总段驻地至天主堂一线。而张骏新筑的西城、南城、东城东西向总的长度亦可求知,即最小为3×1386=4158米,最大为3×1471.2=4413.6米,约4.2公里至4.4公里。设若今武威市政府大院处在东西向正中位置,以此为起点向东、向西2.1~2.2公里,东边就到了二环东路(滨河路),西边也到二环西路(民勤路)[87]。如此,则张骏修筑之后的姑臧城位置大体可以复原出来(如图5),由于东面是河流,所以城的东南角应依河而建,并不规则。

图5.张骏之后的姑臧城所在位置示意图[88]

如果以上复原结果可信,我们就可以对现存武威城区相关魏晋五凉遗存进行重新认识。先看灵钧台遗址。张茂所筑灵钧台肯定位于盖藏城或北城之内,位于海藏寺后院内的灵钧台遗址显然在上述姑臧城范围之外,因此所谓该遗址为灵钧台或为后人臆断。以常理推断,海藏寺位于海藏河以北,因此若将位于海藏河以北的这处古台认作灵钧台的话,不利于追求“王公守险,武夫重闭”的张茂筑城设防。复原出的姑臧城北界正位于杨家坝河和海藏河之间,既有城墙之险,又有河流护卫,也是出于相同的理由。因此王乃昂、蔡为民认为“凉都姑臧城址大体位于海藏河与杨家坝河之间”[89]是可信的,但必须指出,姑臧城位于海藏河与杨家坝河之间只是姑臧城的最北端。而灵钧台遗址规模(东西长46.5米、南北宽45.8米,周长184.6米)与《晋书》卷86《张茂传》所记载(周轮八十余堵,周长约今736余米)的差距过大,所以应当不是同一古台。
次论前秦宋华墓表。该墓表是1975年平田整地时发现,墓葬情况不明[90]。若以发现该目标的赵家磨村为宋华墓所在地,则据墓表所云“城西十七里”,前秦姑臧城也到了杨家坝河以东,同样不利于筑城、设防。看来该墓表所载数据虽然准确,但因具体墓葬资料缺失,仍不能据之准确地找到前秦时期的姑臧城。
武威城区东北隅的大云寺原名宏藏寺,据《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记载:“大云寺者,晋凉州牧张天锡升平之年所置也。本名宏藏寺,后改为大云,因则天大圣皇妃临朝之日,创诸州各置大云,随改号为天赐庵。其地接四郡,境控三边冲要……花楼院有七层木浮图,即张氏建寺之日造,高一百八十尺,层列周围二十八间。”[91]知大云寺乃前凉张天锡始建。现存清代重修钟楼1座[92]。位于市内北大街西侧的罗什寺塔,相传为葬鸠摩罗什之舌处,该寺“始建年代不详,寺院在唐代时扩建,明清时皆有修葺……现存塔为1934年重建”[93]。以图6核之,大云寺及后来的罗什寺均位于张轨、张茂“大城姑臧”后的姑臧城内。《魏书》卷114《释老志》记载:“凉州自张轨后,世信佛教。”[94]《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3《前凉录七》亦云:“(张天锡三年,公元366年)姑臧……西苑牝鹿生角,东苑铜佛生毛。”[95]都说明前凉姑臧城内有“铜佛”是可信的。
另外还可据复原图对《水经注》相关内容进行辨识。《水经注》卷四十《都野泽》条云:
都野泽在武威县东北。县在姑臧城北三百里,东北即休屠泽也。《古文》以为猪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迳姑臧县故城西,东北流,水侧有灵渊池。……泽水又东北流迳马城东,城即休屠县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谓之马城河。又东北与横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凉州治。……其水侧城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东北,清涧水入焉,俗亦谓之五涧水也,水出姑臧城东,而西北流注马城河。河水又与长泉水合,水出姑臧东揟次县,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历黄沙阜(今腾格里沙漠),而东北流注马城河。[96]
“武始泽”当为今武威市北石羊河水系的泛称,“灵渊池”为今海藏寺湖[97],现已成为沼泽湿地。海藏河、湖均位于姑臧城西,所谓“故城”,当指匈奴盖藏城。“马城”即休屠县故城,或即今四坝镇三岔村三岔古城[98]。马城河即石羊河干流。横水即今滨河路东侧之杨家坝河,已如前述,前凉张骏之后的姑臧城东墙即傍河而建,所谓“水出姑臧城下”也。清涧水即今白塔河,长泉水即今洪水河,汇入白塔河、洪水河后,石羊河水量更大,最后注入都野泽。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略加申述。据前揭前凉姑臧城复原结果可知,前凉姑臧城面积广大,南北长、东西狭,是座“凸”字形大城。正因其大,故在盖藏城内有已经考古发现的雷台墓,在东苑城有史书中记载的“东苑大冢”[99],西苑“牝鹿生角”的“异象”则显示前凉时期西城内尚有牧区,等等。但前引《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谓“城不方,有头尾两翅,名为鸟城”,“两翅”即东城、西城,“头尾”何解?或许应该从前述“姑臧市”中去寻找答案。陈寅恪指出:“以通常情势论,姑臧市场在增筑之南城,即当中城前门之正面,实最为可能。”[100]这与汉晋洛阳城南郊有南市一致。姑臧市除了日常商品贸易活动外,还是一个惩治犯人的地方,各色人等在此聚集,非常活跃,如张琚、张嵩曾募“数百市人”反击张祚。“姑臧市”之南,则应该是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这种宫在北、市在南,左右东、西苑的结构,正与《元和郡县图志》“头尾”“两翅”之说相合,“姑臧市”及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成为“鸟城”之“头”(图6)。

注 释

[1] 赵向群:《史不绝书的五凉文化》,甘肃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203页。

[2]《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1-2222页。

[3]《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22页。

[4] 党菊红、党寿山:《西夏西凉府署大堂》,《西夏学》第10辑(2013年第2期)。

[5]《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22页。

[6]《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1页。

[7]《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1页。

[8]《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2页。

[9]《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2页。

[10]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11]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26,定公十二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12] 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

[13]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192页。

[14]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页。

[15]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357页。

[16] 王北辰:《河西明海子古城考》,《王北辰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138页;贾小军:《汉代酒泉郡驿置道里新考》,《敦煌研究》2020年第1期。

[17]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248页。

[18] 贾小军:《汉代酒泉郡驿置道里新考》,《敦煌研究》2020年第1期。

[19]《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3页。

[20]《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四·张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1页。

[21]《晋书》卷86《张茂传》,第2237-2238页。

[22]《晋书》卷60《索靖传》,第1650页。

[23]《魏书》卷99《张骏传》,第2194页。

[24]《晋书》卷86《张祚传》载:“时有神降于玄武殿,自称玄冥,与人交语。”第2247页。

[25]《资治通鉴》卷111安帝隆安三年十二月条胡注,第3505页。

[26]《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四·张骏》,第502页。

[27] 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4页。

[28]《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四·张骏》,第503页。

[29]《晋书》卷86《张骏传》,第2238页。

[30]《魏书》卷99《张骏传》,第2194页。

[31]《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26页。

[32]《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0《前凉录四·张骏》,第503页。

[33]《晋书》卷122《吕光载记》,第3057页。

[34]《晋书》卷86《张重华传》,第2240页。

[35]《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1《前凉录五·张重华》,第509页。

[36]《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1《前凉录五·张重华》,第510页。

[37]《晋书》卷86《张耀灵传》,第2246页。

[38]《晋书》卷86《张祚传》,第2246页。《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祚》(第513页)云:“僭即王位于谦光殿。”

[39]《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祚》,第515页。

[40]《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祚》,第515-516页。

[41]《水经注》卷40《都野泽》引王隐《晋书》,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2页。 

[42] 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3页。

[43]《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玄靓》,第516页。

[44]《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玄靓》,第517页。

[45]《晋书》卷86《张玄靓传》,第2249页。

[46]《晋书》卷86《张玄靓传》,第2250页。

[47]《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3《前凉录七·张天锡》,第519页。

[48]《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3《前凉录七·张天锡》,第519页。

[49]《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3《前凉录七·张天锡》,第519页。

[50]《晋书》卷86《张天锡传》,第2252页。

[51]《资治通鉴》卷104孝武帝太元元年八月条,第3276页。

[52]《资治通鉴》卷104孝武帝太元元年九月条,第3276页。

[53] 学界相关研究,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述之甚详,不赘。

[54]《晋书》卷86《张轨传》,第2222页。

[55]《水经注》卷40《都野泽》引王隐《晋书》,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3页。

[56]《旧唐书》卷40《地理志三·河西道》,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40页。

[57]《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8页。

[58]《资治通鉴》卷109安帝隆安元年八月条胡注,第3456页。

[59]《资治通鉴》卷111安帝隆安三年十二月条胡注,第3505页。

[60]《资治通鉴》卷219肃宗至德二载(757)正月条及胡注,第7015页。

[61]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9页。

[62] 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图2“五凉时期姑臧五城平面布局示意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

[63] 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

[64] 周振鹤:《西汉河西四郡设置年代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1期;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7-168页。

[65]《晋书》卷122《吕纂载记》,第3065页。

[66] 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

[67]《晋书》卷122《吕纂载记》,第3068页。

[68] 贾小军:《魏晋十六国河西社会生活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2-113页。按,第一个数据根据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的提示做了改动。

[69] 均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附录二“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相关数据计算。

[70] 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93页。

[71]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335页。

[72] 朱艳桐:《五凉时期姑臧城的扩建与城市形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年第4辑。

[73]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95页。

[74] 按,即使以147.12米的差距来算,边长147.12米左右的城的规模已经超过前引“东西长152米,南北宽105米”的汉、魏、晋时期沙头县城所在玉门镇中渠村东南魏晋古城。

[75] [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992页。

[76] 武威市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威市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8页。

[77]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0页。

[78]《资治通鉴》卷111安帝隆安三年十二月条胡注,第3505页。

[79]《资治通鉴》卷114晋安帝义熙二年六月条,第3590页。

[80]《晋书》卷122《吕纂载记》,第3065页。

[81]《晋书》卷95《鸠摩罗什传》,第2501页。

[82] 笔者据武威市博物馆藏原件录文。

[83]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96页。

[84] 张澍:《素养堂诗集》卷十,《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六辑《西北文学文献》第十卷,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第497页。

[85] 倭仁:《莎车行记》,王锡祺编《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二帙第二册《莎车行记五》,光緒三年序,南淸河王氏排印本,第156页。

[86] 网址https://ditu.cncn.com/wuwei(最近更新时间:2020年4月15日)。

[87] 据前引百度地图及星球地图出版社编制《甘肃省地图册》“武威城区”地图(星球地图出版社2013年修订第2版,第50-51页)。按,上述判断略有误差,因为严格按照数据,最东边到了滨河路及杨家坝河以东,无法筑城,故最东边以滨河路为界,与此距离相对,最西边也取了靠东的位置。

[88] 原图网址:https://ditu.cncn.com/wuwei(最近更新时间:2021年8月18日)。

[89] 王乃昂、蔡为民:《凉都姑臧城址及茂区变适初探》,《西北史地》1997年第4期。

[90]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91] 王其英主编:《武威金石录》,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42页。

[92]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93]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94]《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32页。

[95]《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3《前凉录七·张天锡》,第519页。

[96]《水经注》卷40《都野泽》条,陈桥驿《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52-953页。

[97] 王宝元:《凉城沧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9页。

[98] 李并成:《河西走廊历史地理》,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下)》,测绘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99]《十六国春秋辑补》卷72《前凉录六·张玄靓》,第517页。

[100]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70页。


 

文章来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唐时期河西走廊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5BZS044)阶段性成果。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编《“凉州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与文明嬗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西书局,2021年,第57-76页。

感谢贾教授赐稿,特此备注!


关注请长按二维码

微信号:西北学属地:金城府学编辑:鸿翾投稿邮箱:244105314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