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 | 北京双井社区:联合国认证的首个中国可持续社区试点
2020年,CitylinX设计联城与乐平公益基金会通过2020斯坦福中国创新峰会城市板块共同发起“可持续发展的共益城市与社区”的探讨,旨在链接更多群体共同交流分享共益城市与共益社区在中国的实践,寻求更多国内外优秀城市实践案例,探索形成可实践落地的方法论,持续与大家分享经验、交流体会、展开讨论,集结行动并推动共同创新支持、合作与发展。
案例分享3:北京双井社区
北京双井社区——联合国认证的首个中国可持续社区试点,作为更开放的社区项目代表,其推动者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茅明睿作为责任规划师,分享了通过“科技向善”的理念与“参与式设计”城市治理工具,为社区赋能,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区的故事。
*全文字数约 5500字,建议阅读时间 13分钟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
现担任有北京城市实验室执行主任,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居环境专委会委员、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委员等多项职务。茅明睿的第一个社区项目是在联合国首个中国可持续社区-双井社区的实践。
今天的主题来自于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的实践,我们主业开展城市科学研究,我老本行做城市规划,但是我是规划师里面比较另类的规划师,因为我们比较强调城市的定量研究,会在城市科学研究过程中尝试使用新的科技手段,面向城市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科技手段的业务过程中,我们也非常希望从科技向善角度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实践,做出好的应用示范。第三,开展研究和应用科技创新之后,我们希望不仅仅做一些宏大叙事的城市规划或者新区规划建设,更希望面向已经存在的城市空间和社区开展有效的治理。我的基本个人路径其实是从研究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再应用到城市社区尺度的治理环节上。
今年面临的重要议题:在一个疫情的背景下,如何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区。这次疫情有大量的隔离,大量的撕裂,大量的活力丧失,以及一些被认为不正当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发生。所以我们希望对他们做出一些改变。
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我们做了系列小的工作,第一个工作其实是面向城市的无障碍,叫做“一根盲杖”的故事。北京将要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推动全市所有街区进行无障碍设施调查,以及面向无障碍设施的提升,并发布了一系列的普查标准。但是我一直在想,用户标准规划和建设城市,是否真的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试图与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群体产生联系,比如去年与很有名的社会组织“红丹丹文化助盲”联系,了解到红丹丹文化助盲一直在保利剧院给盲人放电影。在去年的世界盲人日,城市象限团队和一览众山小、红丹丹一起征集了盲人志愿者,邀请6个盲人的小朋友,选定一公里道路上进行了盲道行活动,安排其他志愿者拍摄了他们的行走过程。
我们利用这一公里的道路行走的视频开展分析。分析了盲童们在一公里道路上,每个路段步行速度的变化,每个路段偏离盲道的严重程度,以及他们的面部表情。行走过程当中,哪些路段情绪好一点,哪些路段情绪很糟糕,进一步分析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情绪的变化。希望通过使用者行为数据,看看我们城市无障碍设施到底做得怎么样,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项工作应该说比较成功,经过了两周的数据分析,得到了详实的基于盲人行为的报告。但方法并不科学,成本太高,动用30多个志愿者,开展2周的工作,才把1公里的道路给评估完,好像不是理想的方式。
于是我在想,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通过创新科技手段,自动感知盲人的出行,了解他们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同时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一些服务。于是参考了汽车倒车雷达的原理——通过听觉为司机提供导盲服务。如果给盲杖装上倒车雷达,就可以通过雷达波的反射了解盲人周围有没有障碍物,并通过声音给盲人提供提示,然后再把雷达波传送到服务器,分析盲人走在什么地方,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基于这个想法,去年在办公室做了一个实验,测试设备是否真的可以协助盲人在城市复杂过程中行走。经过了反复的实验,觉得这个事是可行的,将设备赠送给盲人网红,伴随他走遍一带一路国家。使用反馈很好,所以他积极希望设备投入生产。然后很快做出盲杖原型,在今年疫情期间,利用街上行人较少的机会,我们使用盲杖对双井街道的大街小巷进行了盲行测试,收集各路段的行走GPS和雷达波数据,形成了每条路段志愿者的行走速度和遭遇障碍物的分析结果。
这个图显示的就是志愿者行走过程中,在哪些路段行走的速度变慢以及在哪些路段他们遇到的障碍物比较密集可视化结果:绿色代表有障碍,红色的代表障碍物特别密集。收集了盲人行走过程中步行速度的变化数据,两个数据叠加可以发现,有些地方盲人走得很慢,而且雷达传播很密集,这是障碍导致盲人出行困难。有些地方盲人走得很慢,但是雷达波反射得却很少,证明这里没有什么障碍物,但是盲人走不快,基本上可以判断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这种智能化的方式可实现整个辖区精准城市无障碍的评估,结合其他调研工具,把双井5平方公里的范围所有的楼宇、道路、基础设施都做了调查,形成了北京第一个《无障碍评估报告》。报告后来被北京市残联作为全市无障碍提升的示范成果,后来又将双井街道的富力社区作为全市第一批无障碍试点社区,工作基本上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就我本人来说并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北京的10万盲人群体,都可以用这个方式来告诉我们,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假设有公益基金会能够赞助生产10万根盲杖,送给全北京所有的盲人,获得许可后,去收集他们每天的活动区域、路段,具体遇到问题的道路节点等,把公共财政的投入有针对性地投放进行改造。这样社会的改造成本是最低的,而且盲人群体的获得感是最强的。我们特别希望继续做下去,现在还没有机会做那么大规模的工作,所以只能在我担任责任规划师的区域——双井街道做这件事。第一个故事主题叫做“包容”,为盲人感知世界和感知盲人世界的故事。
当我们说到包容,并不仅仅针对残疾人,这次疫情让每个人都更关注自己的健康。比如我的鼻子没有嗅觉,对空气质量很敏感,比如有的人神经衰弱,对噪音特别敏感。分析了全中国很多城市市民投诉的数据,发现大家投诉问题中最热门的总是环境问题,很多城市排在第一,至少排在前三。双井街道是个很繁华的区域,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往往城市管理者只能通过市民拨打12345投诉电话的方式,对环境问题进行响应。市民只有在受不了的时候才会拨打12345,所以有没有可能能够在市民投诉之前了解城市环境问题?很困难。为什么?因为双井街道甚至没有环境监测站,基层政府没有能力了解这个问题。有人问为什么不通过街道布满的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在微观尺度上对双井环境进行监测,需要上千个传感器与安装、供电、供网、维护各个环节,将产生很高成本。
我们想了办法——团队自己研发的小盒子,里边整合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声音、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异味,并没有把它布在大街小巷的所有节点,而是将视线投到了双井街道的巡逻车上。
与北京很多的街道一样,双井街道拥有10辆巡逻车,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期间,总有4辆车沿固定路线巡逻。把盒子安装到车上,在巡逻的过程中就会变成小型的移动环境监测站,不停地回传巡逻沿途的环节数据,再把这个数据传到城市大脑系统,利用算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城市里个25亿网格的环境监测结果。
通过监测、判断空气质量、噪音和异味的数据,高频地识别社区里微观尺度的空气质量异常、噪音异常和异味异常问题。掌握异常点之后,将异常点信息推送到执法车上,停车并利用安装的PAD拍照,填写反馈节点的噪音或异味异常的原因,将结果反馈到大脑系统,再由指挥中心判断问题是否需要解决与解决途径。
这是回传的地图,某天发生了八九个噪音异常,得出这个噪音是来自店铺广告或汽车鸣笛或工地的施工等等原因的结论,收到指挥中心的派单,告知这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执法或者其他手段来解决。实现了在市民投诉前将问题提前解决。利用这套方法,从系统上线以来,双井街道的垃圾暴露问题减少44%,市民关于环境问题的投诉比去年同期也下降了20.8%。这个故事的主题叫做“人本”,从以市民做传感器到为什么做传感器的故事。
今天讲的第三个故事,叫做“井点”的一个300平米小空间,位于双井街道苹果社区东北侧。这个空间是老年健身场所,只有一类老年健身器设施,但是空间很奇葩:300平的空间里是80厘米高的台地,没有台阶也没有无障碍的设施,虽然是给老年人做的空间,却不友好。
苹果社区是个非常年轻的社区,有今日美术馆,有很多年轻人,但这个场地却没有给年轻人提供任何设施,年轻人从来不在这个场地停留。老年人带上小朋友来到这里,也没有小朋友玩的东西,只能在上面爬来爬去,所以是对小朋友也不友好的场地。每天下午,旁边的工地工人、外卖员会来到这里吃午饭,但也没有座椅,没有休息的空间,人们蹲在地上吃,所以这里对工人也不友好。这是一个对于所有人都不友好的空间,这种空间在城市里比比皆是。
作为社区规划师,我们一直想推动空间改造。去年年底,我们获得了一个机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和中社社区培育基金发起了微空间·向阳而生的设计竞赛,征集不同的微更新项目方案,井点小微空间成功入围,并得到了10万元的改造资金。我们使用了总共24万的经费,联合合作方对这个空间开展微更新工作。首先由大数据开始:利用场地对面的摄像头进行48小时不间断的观测,通过视频数据分析每小时内的到访情况:人流量、人群、行为等等。然后找到视频当中经常出现的人,邀请他们作为利益相关方,加入我们组织的参与式设计工作坊,将他们分成4个小组,提供系列道具,绘制理想场地应有的形态与设施。
由此得到了小朋友、老年群体、设计师、健身爱好者的设计方案,再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获得了场地的共同愿景。景观设计团队和我们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形成了设计效果图。
但是并不符合城市科学的要求,我们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测试:利用前期视频观测的活动数据,构建了人群的行为活动,并利用多智能体模型模拟不同人群与空间产生的互动关系,对比观测值和模拟值来标定模型。再将不同的设计方案输入到模型当中,预测不同的方案会对人群行为的不同影响,确定效应最好的方案,不停迭代,最后通过到访量、停留时长、互动时间的频次得到最优解。
基于最优解可以预测,不同的方案如何增加人们来到场地的次数、如何增进人们在场地的停留时长、如何促进人们的社交、如何提升场地空间效用,让空间使用更均衡。
最终形成了深化设计成果,为场地设计了无障碍通道,设置台阶、蹦床、景观打卡装置,保留健身器,安装了陀螺仪休息座椅等等。进入到实施过程,首先发起了场地名称的征集活动:也就是“井点”的由来,来自于公众社区的居民投票。此外让居民投票选择种植植物,赠送种子,与居民一起参与小苗培育、花池移植等等。之后在九龙社区举办了居民议事会,形成居民公约,号召大家自行维护空间。
这是今年7月15号实施后的状况。过去只有老年人来这儿,现在有小朋友在这里玩耍,年轻人也会来这里,各种各样年龄段的人都会使用空间。更有意思的是发现工地的工人也来这儿休息了。晚上11点之后,旁边的保安物业里的保安也会到这个场地来荡秋千,玩蹦床,坐陀螺仪。这里变成了受到了所有人共同喜爱的场地,这是晚上的情况。
我们通过蹦床、秋千、陀螺仪下安装的小型振动传感器或者6种陀螺仪了解设施使用状况,与摄像头观测的人流量获得了数据:改造后比之前到访人次增加50%,数据量增加不多。过去56%人群仅仅经过场地,现在85%人群是以场地为目的地。人们的停留时间也变得更长了,全人群的停留性浮动占比增加100%,年轻人的活动占比增加了1.7倍,说明这是个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场地。
此外极大地促进了居民的社会交往,80%的中青年人来到这个场地,不论相识与否都会聊天,平均聊天时长13分钟;小朋友们变成了熟人,每次交流时长高达15分钟。这里不仅变成公共活动空间、健身空间,打卡空间,更重要的是——变成一个社区交往空间,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内的交往,成为了目前全北京一系列的城市微更新项目当中,首个实施也是效果最好的场地。
在今年发布的项目当中,这样一个24万投入+300平的小空间竟然入选了中国50大城市更新项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第三个故事的主题叫做“参与”,讲了一个为市民更新社区到与市民更新社区的故事。
所以,我们如何去创造一个人人共享的包容性社区?第一,首先需要有人本和包容的价值观;第二,在社区营造过程中,需要用科学的手段搜集证据,诊断社区问题,模拟、优化解决方案以及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以支持此后的持续更新和迭代,这个方法把它叫做“循证”;第三需要有民主的精神,让社区治理和更新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社会参与。只有让市民参与到当中去,人们才会真正爱惜这个场地,真正产生获得感。我们称为人本+循证+参与式设计方法,希望这套方法被更多城市和社区中采用,让每一个社区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变成一个增进社区认同和凝聚力的机会。
前天(注:11月16日)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包括刚才三个项目在内的“北京双井可持续发展试点项目”,得到了联合国人居署和国家发改城市中心的双重认证,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拿到“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证书的项目,这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谢谢大家!
感谢阅读!
文字来源于2020斯坦福中国创新峰会
图片来源于城市象限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查看峰会城市板块视频(提取码: c6ni)
共益城市与社区讨论群
近期群内将集中分享斯坦福论坛上的案例,也将长期分享、讨论社会创新、社区治理、城市更新相关的国内外案例及其他相关资讯,欢迎加入交流!
群二维码若失效,也可添加助手CitylinX小天使微信:CitylinXGo
推荐阅读
业务范畴
CitylinX设计联城专注于为城市更新与老城保护复兴领域提供专业咨询与顾问服务,同时提供跨界资源的整合与全链条解决方案服务,主营以下三类:
A.城市更新,老城保护复兴、老旧厂房改造利用全过程顾问服务
模式研究 | 政策分析 | 策划定位 | 业态招商 | 规划设计管理 | 品牌推广 | 运营建议 | 投融资分析 | 实施过程顾问 | 社区建设 | 本地文化再生 | 社区公共与文化设施策划
B.城市品牌与跨界城市策展
城市/街区大型品牌活动策划组织与传播推广 | 城市策展 | 城市相关活动的策划组织:例如设计挑战竞赛、学术论坛、展览、工作坊、临时店、市集、文化体验
活动、社区参与等
C.跨界资源整合&城市营造中心策划、组织与运营
为区域量身定制:特色主题的在地城市营造中心的策划、组织与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