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新增逐渐下降,已经窝在家中近2个月的上海市民,终于看到解封复工的希望。回想这段时间的饮食,预制菜一定是餐桌上的常客,大家是不是已经对各个平台、品牌售卖的预制菜谙熟于心了呢?



2020年我们对疫情时期消费者餐饮状况进行过调研,👇点击查看疫情结束仅1%用户会卸载APP,生鲜电商迎来真正春天?,可以看出2020年的消费者普遍喜欢买菜自行做饭。而今春疫情,消费者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预制菜空前火爆。


预制鸡腿

 

库润数据近期对400位上海市民进行了在线调研,了解疫情期间预制菜的消费状况、消费者满意度,并洞察未来预制菜是否会持续现今热度,形成餐饮类的新风口。



在物资略显紧俏的隔离期间,想顿顿都用新鲜的瓜果蔬菜烹饪,难度堪比登天!不过这种“危急”时刻,也凸显出了预制菜的魅力——好囤、方便、快速,轻轻松松收获一餐。


▼ 看结论:

疫情期间预制菜的人均食用频次高达2.2次/周,说明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渐形成每周食用预制菜的饮食习惯,预制菜在消费者餐桌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均菜品消费单价为33.1元/份,用户对预制菜的消费能力上限也逐步提升。



居家隔离的上海市民也算是把预制菜吃了个遍,哪款吃的最多,轻轻松松拔得头筹?哪款销量突飞猛进,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预制菜届的黑马?



▼ 看结论:

隔离期间以方便面、速冻水饺、牛肉干、八宝粥为代表的即热食品和即食食品持续热销,这些类型菜品具备“食用方便”和“储存时间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即配食品和即蒸食品由于购买的便利性(各类网购平台纷纷上架),迎来销量的暴增。鱼香肉丝是大家最喜欢的即烹预制菜。

生鲜电商平台和外卖平台是大家主要购买预制菜的渠道。



懒人爱吃预制菜?这个说法合理吗?其实不是人懒,是工作忙、事情多、实在腾不出手去做饭!不说了,又要和同事开视频会议了,中午就吃预制菜吧!


▼ 看结论:

预制菜已经成为疫情期间“懒人”和厨艺小白的福音,即使不想做菜、不会做菜,也能通过预制菜快速完成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丰盛餐食。



虽然预制菜是隔离期间生活的小帮手,但有些方面也要持续改善。查漏补缺,方能成就更优秀的产品,让喜欢预制菜的消费者,品尝到更符合心意的预制菜!



▼ 看结论:

食品安全、菜品原料质量是首先需要保证的,其次菜品菜系口味的丰富程度、性价比、以及到手后的再加工难度也是消费者在选择预制菜品时非常关注的指标;

预制菜的本质是“懒人菜”,菜品种类的缺少和到手后加工的难度,会限制消费者的选择,降低消费者的体验。



如今的预制菜品牌真的好卷,类型、菜品、口味等,越来越丰富,质量、品质也提升迅速,让消费者挑花了眼!


▼ 看结论:

总体来说,目前市面上的预制菜口味基本能达到消费者预期,有超过70.0%的受访者表示味道非常美味;

但消费者的口味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断改善提升口味,增加口味和菜品的丰富程度,套餐多样化,搭配多样化是预制菜未来的主要提升方向。



一场疫情让上海市民了解原来预制菜有这么多品种和类型,口感也甚是不错!不知未来预制菜能否在餐桌上留有一席之地,成为日常饱腹的主力军?


▼ 看结论:

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在疫情之后会购买预制菜,他们主要会在工作忙、不放心外卖、家中来客人的时候节省做饭流程,也会在自身厨艺不够时用来改善伙食;

生鲜电商将会是主要的购买渠道,同时,对于猪羊肉等即配食品,传统的超市、大卖场也是销售的主力。


预制菜的火爆,带来了许多商机。更多新品牌、新销售渠道涌现开来,品类与口感的升级,增强了消费者粘性,也带给工厂诸多机会与挑战,预制菜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但考虑到预制菜的局限性,待疫情平复,小区解封、商场恢复堂食后,大家曾经的消费习惯能否真的得以延续?各个预制菜品牌能否把握良机,不让曾经的火爆偃旗息鼓,成为昙花一现?




|Cool观点 Cool解读|

预制菜发展因素与走向思考

疫情期间,预制菜在各大电商购物平台的推广下,让不少消费者体验到了优势,提升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但疫情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养成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教育。


现阶段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忙碌于工作,在家做顿家常便饭已成为奢侈。同时,越来越多的女性从家庭走向职场,家庭烹饪时间总体缩短。此外,外出就餐与叫外卖都存在卫生状况和食品安全隐患。消费者更多希望在家进行烹饪,特别对于已婚家庭,与家人一起就餐所创造的增进感情的和谐氛围更不可少。这些外在因素增加了预制菜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机会。


未来预制菜市场,品牌、渠道、营销方式、产品品质等更多方面,哪个将成为预制菜大火的方向标,让我们拭目以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