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比武热闹开赛,青年教师大显身手 | 记我校小学部“轻负荷、高质量”优质课比赛


优质课比赛

广外增实小学部教学比武活动12月份如期举行。今天是比赛的第二天,由小学数学组为我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纷呈的数学优质课。分别是由张芷莹老师执教113班《8、7、6加几(练习课)》、许奕婷老师执教105班《认识整时》和何东萍老师执教303班《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打造“轻负荷、高质量”的优质课堂,来看我们怎么做!



《8、7、6加几》

张芷莹老师



张芷莹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数学课《8、7、6加几(练习课)》。她亲和力强,语言生动,重视算理,擅于在思维方法上的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课堂引人入胜。


张芷莹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闯关游戏和数学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尤其是抽奖环节,抓住孩子们的兴奋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幸运大转盘”“跷跷板”“扑克牌对抗赛”“扫地雷”和“计算大王争霸赛”等有趣的闯关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在教学中,张芷莹老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培养,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观察和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脑,自主发现多种解题技巧,从而保留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



《认识整时》

 许奕婷老师



在《认识整时》的课堂上,许奕婷老师展现了她专业的教学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她教态自然大方,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自如,亮点多多。


许奕婷老师由儿歌《时钟在说话》入手,激趣导入,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唤起学生有关看钟表的经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亲切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时,许奕婷老师收集了孩子们校园生活场景图片,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多说多想,同时也培养孩子养成平时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和习惯。



关注时间观念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许奕婷老师从“小明的一天”出发,将培养时间观念精心设计,最后还号召学生要学会“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何东萍老师



何东萍老师通过《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为我们展示了她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独特的教学艺术。何东萍老师以智慧小精灵这生动的人物形象贯穿整个课堂,鼓励孩子们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并且通过让学生进行“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等一系列小活动,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提炼、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本课堂学生学习整时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知识,这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赛课结束后,数学教研组老师们对三位老师的公开课做出高度的评价,肯定了青年教师们的努力与实力。赛场上四十分钟的展示,凝聚了每一位赛课老师及其身后备课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此次教学比武活动,既是提供给老师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又是相互交流学习的绝佳机会。我们相信,用赛课的形式促进教研、增强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将成为我们小学数学教研组非常重要的一环。


听后有感


李阳老师说:

张老师的课堂妙趣横生,亮点多多:


一、说教材
“8、7、6加几练习课”,它是学生掌握了9加几,8、7、6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课遵循孩子们的认知发展规律,突出“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又渗透集合、函数、统计等数学思想。


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的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同时在交流不同算法的过程中,感受算法的多样化,并优化算法,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而且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总结计算技巧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张芷莹老师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张芷莹老师将闯关游戏和数学知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想学、乐学。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张芷莹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观察、自主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思维火花的碰撞,保留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张芷莹老师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复习导入带学生重温“凑十法”。
趣味练习,层层深入,富有梯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拓展延伸让整个课达到了高潮,更有利于优等生的培养。
抽奖环节抓住孩子们的兴奋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课堂小结给整节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王玲老师说:

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今天有幸从许奕婷老师的课堂上学习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许老师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同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许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科学、由浅入深,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观察钟面学具,进而认识钟表。在认读整时时,让学生探究几个钟面的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认读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许老师还设计了师说生拨、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练习的设计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满足了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


许奕婷老师这一节课体现了 “高质量,轻负荷”教学理念。一节课下来,我受益良多,成长了许多。



罗易汇老师说:

何老师这节课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并进行有效拓展。整节课流畅自如,充分展现了小组合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收到了可喜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亮点突出,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体现了三个“凡是”的设计理念
本节课力求做到:“凡是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由教师给出;凡是能由学生解决的问题就不由教师包办;凡是能由学生完成的表述就不由教师说出。”这三个凡是贯穿了整堂课教学的始末,充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时间、素材,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

对于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大纲要求“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直观的认识更为重要。何老师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准备了充足的活动材料,通过一些列学习活动:猜特征——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创造图形,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思考、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展。从而体会感悟出其特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何老师这节课让我收获良多。


范春华老师说:

谁说数学练习课枯燥无味?张老师设计的这堂课让孩子们对练习课回味无穷!米奇送来的棒棒糖大礼包让孩子们重温了“凑十法”的算理,体会了“凑十法”的优越性。“幸运大转盘”、“神机妙算”、“跷跷板”、“扫地雷”、“小组对抗赛”、“计算大王争霸赛”等一系列趣味十足的闯关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不仅强化了“凑十法”的算理,更学会了如何优化算法,真正达到了练习课求真、求联、求发展的教学目标!
 


听,是谁在说话?一首动听的儿歌《时钟在说话》带领孩子们进入了“钟表王国”。许老师在这节课中化身为一名神奇的魔法师,把钟表华丽的外衣剥去,留下它们共有的部分,引导孩子们去发现“钟面上有什么”,“如何认读整时”等。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反复通过师说、学生说、同桌说、你拨我说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体会整时的表现形式,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何老师是一位能“投其所好”的老师。她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设计了能让学生动起来的导学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并鼓励学生大胆上台分享自己的发现,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展现了生本课堂的特点。



编辑:黎晓

摄影:黎晓

供稿:杨洁珊

审核:吴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