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进课堂系列 | 专业有趣的课外知识,让家长讲给你听!


EDUCATION


家长进课堂



家长是孩子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是孩子成长最好的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探寻更为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式,本学期我校开展了的“家长进课堂”活动,它仿若一股清泉融入了广外增实这片沃土,它不仅拓展了课堂教育的形式,让孩子和老师了解到了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更加强了家校之间的合作,实现了家校共育的目的。


面塑艺术手工课





面塑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个古老的品种,已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它造型多样,绚丽多彩,不仅具有造型与色彩之美,更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期“家长进课堂”203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她就是罗敏睿同学的妈妈——陆阿姨。陆阿姨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走上三尺讲台,带给孩子们一堂别样动人的面塑艺术手工课。


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了面塑这一中国民间传统艺术,陆阿姨现场示范了面塑所用的工具及面塑的基本要领,讲解了零基础的孩子如何制作“小蜗牛的家”。通过生动逼真的面塑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陆阿姨亲传技艺,开始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做面塑:绿色的的荷叶青蛙、肉色的小蜗牛、绿色的草地在陆阿姨的手中栩栩如生。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做出了各种形态、各种表情的小蜗牛,组成了一个家,孩子们都开心极了! 课堂上陆阿姨亲切耐心,31个孩子认真热情又专注,一个半小时的课堂让孩子们意犹未尽。



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家校的有效沟通合作,还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了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作品欣赏)






法的作用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


四年级学生湛佳燊的爸爸将一节精彩的法律课堂——“法的作用”,带进了401班。



湛叔叔则从一个专业律师的角度,由“法”字的由来,讲到法的概念、法的作用,让孩子们了解了有关“法律”的相关知识。



随后,他针对未成年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小知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小知识,为孩子们讲解了与自己最为相关的法的适用,让孩子们知道了,作为学生不仅要学法、知法,还要懂得如何用法。




让“守法”的种子

在心中发芽、成长





法者,天下之仪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知法、懂法、守法,有法制观念,懂法律知识,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懂法,从娃娃抓起。


本期“家长进课堂”我们很荣幸地请来了杨双遥的爸爸,他是一名人民警察。他给113班的娃儿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生动、实用又具有趣味的普法课。


课堂开始,杨叔叔给孩子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威严而有正义感的警察风范,让人肃然起敬!为孩子们讲解了许多警察小知识:例如:军礼的含义,警察帽子的颜色和原因、警察的种类、警察的“身份证”等等。杨叔叔从自身职业出发,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杨警官提出一个小问题:监狱里关押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同学们纷纷回答:“偷东西的人。”、“打架的人。”、“弄伤了别人。”
    

通过引导,孩子们明白了:做了坏事的坏人要关押在监狱里。关押在监狱里的人是什么生活呢?杨警官入情入理地娓娓道来,让人感受深刻,孩子们明白了监狱里的犯人生活最可怕的就是失去人身自由。明媚的阳光、和煦的微风、青青的草地、快乐地玩耍……这些是失去自由的人无法体会到的。从而让同学们明白了要遵守规则和破坏规则的可怕后果。



虽然法律条文是深奥又专业,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此比较生疏,理解起来也有难度。但是杨叔叔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加上深入浅出的引导,生动的讲解,让小朋友瞬间明白,原来是这样,这样我也懂,这样我会做!在讲解事例过程中,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兴致勃勃地讨论,气氛十分活跃,欢快中有收获!



点燃同学们,自己努力思考的智慧成果,比别人给予的更属于自己!最后杨叔叔寄语同学们:希望你们成为一个勇敢正直、开朗自信、意志坚定、内心有着成为正义英雄梦想的人!




手制牛轧糖




牛轧糖又称蛋白糖,是用蛋白、糖浆、果仁等经充气加工制成的半软性糖果,剖面可见较多的细孔,结构疏松,组织细致。它的英语名为Nougag,因此音译成"牛轧"。


三年级廖骏业的妈妈刘阿姨,将“手制牛轧糖”的手艺带进了303班的课堂,给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课。


首先刘阿姨向孩子们详细介绍了 “牛轧糖”原材料的配制比例及制作过程。随后,教室里香气四溢,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牛轧糖的制作过程,有的甚至迫不及待上台体验,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等牛轧糖制作完成后,刘阿姨细心地将其切成细块,并将包纸分給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糖果包起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和甜蜜的幸福。有的孩子还将自己亲自包扎好的心爱糖果,送给了同学,送给了老师……传递着彼此的甜蜜。



此次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学会了分享,懂得了感恩。



机器人总动员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机器人正是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208班的“家长进课堂”邀请了机器人独角兽公司、深圳优必选研究院的高级产品经理谢叔叔,为小朋友进行了一节《机器人的分类》课堂,把全球最顶尖的机器人呈现给可爱的孩子们,让他们了解并喜欢上机器人!


通过一段段非常生动有趣的视频,谢叔叔让同学们了解到原来机器人并不仅仅有“乐高机器人”,餐厅的“服务机器人”,同时还有很多想象不到的“神奇机器人”!大家认识了力大无穷的“工业机械臂”——可以把汽车举起来的“大力机器人”!精细至微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以把剥开的葡萄皮又缝合回葡萄上!在介绍了高技术的机器人后,谢经理还给我们呈现了生动有趣的服务机器人:可以拼搭编程的JIMU教育机器人,还有会做凌空劈叉、后空翻做体操的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等等。




随后,同学们进入了提问环节。孩子们的问题充满了童趣与好奇:“机器人会写作业吗?”“机器人会开车吗?”“机器人会做饭吗?”……有些问题甚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但是不管孩子问题多么“难”,谢叔叔都会表扬提问的同学,“的这个问题非常好!”,然后用专业的角度简单的语言孩子解释回答



非常感谢为孩子们普及机器人知识的谢叔叔,孩子们在分享会结束时纷纷表示没有看够,特别喜欢这次的“机器人分享会”!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家长进课堂》的精彩内容吧!


家长进课堂

“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拉近了老师、家长和学生彼此的距离,更增进了情感,实现了沟通,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得到了老师们一致好评。在活动中,家长们的多才多艺带给了孩子们许多的欣喜和快乐,他们专业的知识更是为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让他们吸收了更多的课外知识。


今后我校还将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更好地整合来自家长自身的优秀教育资源,让家长走进课堂,融入学校生活,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拓宽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促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编辑:黎晓   |   供稿:罗佳娜、王琳、马缨、邓兴林

审核:吴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