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相信这也只是一个开端,而并非一个答案。

Fan 万物家园
2024-08-24

疫情让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多少?诚实地说,对我这样的死宅来说,除了提供更多理由宅,减缓了出差的频率,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线上与人的互动更多了,也有了一段时间沉下心来读经典并思考。

在重新返回自己文化的土壤中阅读一些经典之后,更觉得这世间真正的智慧似乎都是在用不同的语言来描述同样的大道。这也意味着,人在自己生命中面对的很多疑惑,其实都能够与传统的智慧相印。

最开始Being提到想邀请Om来做线上课时,我就很期待了。2019年年底在高黎贡山的深度生态学工作坊,在自然力量的加持下,Om的带领疗愈了我当时几乎耗竭的内心动力,也让我初次认识了EDE(生态村与可持续生活设计)框架。那次工作坊后,我看到自己生命中那条隐藏的线索又开始断续显现了。

但因为受限于线上,此次课程就没有了自然体验,协作者也很难以体验式活动的方式来推动学习,更多采用了短讲和分组讨论等形式。

好在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强调了招募的参与者是需要带着自己生命的追问而来,因此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参与者在聆听和讨论中,都不断回到自己生命经验,且可以找到一些共鸣的共同议题。

于是线上课程的过程,更多就不只是带领者的知识分享,成为了社群共同学习的本身。

如果回到我自己本身来看,这个过程中我自己所面对的生命追问,又是什么呢?在书写的当下,我似乎才开始真正去思考如何呈现这个问题。

▲Om第一讲笔记,Fan

如果说我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如何去支持和培力行动者,那我可能也在内心中追问如何支持自己走下去,如何看清过去这些年的自己,又如何成长为更新的自己。

过往看来破碎的议题、经验和知识,直到我这个年纪,似乎也开始蠢蠢欲动要寻找一种归属,寻找彼此之间的连接。整合与自我觉察,似乎成为了这段时光最常要面对的深度追问。

于是EDE的课程体系最吸引我的地方应该在于它能够将很多看似破碎分离的工作手法统摄到一起来,打破分裂的思维,强调平衡而非对立。

它也能够描画出一个大概的方向,且这个方向并非是共产主义社会那样的乌托邦,她是真实的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实践过程。

Om线上课虽然只有三节,每次不超过三个小时,但涉及了EDE社群维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与疗愈、拥抱多样性和构建社群精神。以下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

- 去转化,从日常生活中学习。

在Om的分享中,可以从很小的地方看到生态村设计中的用心,无论是衣食足行还是空间时间,都有很多深入的思考。让我看到,这样的社区生活设计,并不是多么遥不可及的理想型,反而是通过细小的用心和学习去不断接近的平衡。

我的经验中,见到过激烈的行动,也有过以激烈的批判和高远的目标为志业的朋友们,但我自己其实非常清楚自己希望的只是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践行而已。

我相信这样并不轰轰烈烈的坚持,可能才能够达到我期待的转变。而也是最近在阅读和学习EDE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过往自己在旧物循环、妇女小组中的很多经验,其实背后都在沿着这样的信念在延续。包括目前所在机构的可持续生活这样的理念,也暗合了我相信生活实践才是革命所在的信念。

这样的暗合也给我了很大的支持感,仿佛冥冥中有声音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独行。同时,我也逐渐能够看到自己选择背后的逻辑与方向,似乎也从此可以向年轻人们解释清楚,而且这样的解释也不再是依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空想上。

▲Om第二讲笔记,Fan


- 去连接,但要自我觉察。

我对团体的恐惧之一就是自我被吞噬。尤其是过往我关注的一些议题,总是倾向于形成紧密的小团队,彼此之间基于共同理想的支持,却总是在选择立场中变成冲突。我恐惧这样的倾向,也迷茫于自己究竟能如何。但正如这次线上课程所提到的,在生态社区中,人和人之间通过建立共同生活与学习的关系来推动彼此边界的自我觉察,同时也需要考虑个人和集体实现之间的平衡。

这样的理念是落回到日常生活,且尊重个人空间及价值实现。

生态村的理想,是通过有意识的社群生活过程,来促成个体的自我觉察,明白自己的边界与恐惧,也看到彼此的创伤与共鸣。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通过共同学习与彼此学习,来创造个体成长和疗愈的可能。

因此生态村不是一种遗世独立的逃避,而是在关系中去成长为有意识的个体。在此,我们通常认为要二选一的问题,再次被转化为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

- 去共事,但不必磨平自己。

我对团体的恐惧之二则是自我的模糊。

Om分享,在生态村的生活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基于社区对多样性的尊重,去考虑如何平衡个人空间和集体生活的关系。这样的考虑支持了我过往在团队带领和支持工作中的坚持:我们并没有必要为了某个集体认同而去淹没个人的成长与特点,一个充满多样性的团体反而更有生命力。

但这样的信念并没有被我很好地整理清楚过,更多只是遵循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直觉,也经常被人诟病太理想主义。然而哪怕是我坚持在自己带领或支持过的团体中去强调看到与尊重每个个体的特点,有时候仍然难以避免多样带来的矛盾和挑战。人和人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调和只是暂时的妥协,而多样性带来的究竟是消耗还是彼此的成长?

Om也在分享中提醒我们,光有拥抱多样性的信念是不够的,当要把这个信念在群体生活中实践之时,就需要设计一些平衡多样性的机制。例如用一些共同做饭打扫的机会来塑造团体精神,定期但简单的投入,加入一些有意识地位置设计,就可以创造空间让个人主义逐渐与团体考量相结合。

▲Om第三讲笔记,Fan

- 去对话,以回到整合的生命。

过往我的经验中,很多社会行动的议题都非常支离破碎,在这些领域中工作的行动者通常也会感到孤身奋进。彼时我也怀疑这种无法沟通的真实性,但实践中也确实发现,有时候哪怕只是工作在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可能行动者的思路和话语就完全搭不上话。而每次有意识想去寻找一些对话共同点时,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也是分裂的,难以看到对话点。

Om在对教育的论述中,也提到我们所面对的分离其实更多是主流教育造成的问题,其实当我们能够回到真实生活和大自然系统中,就会发现整合的可能。

在这次线上课某个分组讨论的协作中,我惊奇地发现,我竟然找到了看来不同背景的参与者之间的对话点。如果我们能将塑造社群精神当作一个整体性的策略去看待,就会发现无论什么社群,都会面对类似的挑战。

例如无论是我们面对的城市社区志愿者、乡村村民或是高校学生社团,其实都需要处理人们因为无助或失望的无力感,也都可以通过在共同生活中创造一些共事参与的方式,来提升大家的行动力与共识感。

类似这样的思考,突然打通了我过往分裂的思考模式,让我看到了纷繁表象下的相似性。也许未来这些分裂的思维还会继续挑战我,但一旦有了整合的体验,就让我能够有意识地去放下脑子里的视框,回到生活这个整体中去思考。

课程虽然暂告段落,但正如刚刚开始理清自己生命追问一样,我相信这也只是一个开端,而并非一个答案。我仍然需要带着逐渐清晰但也变化着的追问,继续在路上去寻找自己。正如传统智慧教给我们的那样,最终也许这只是一个融入日常,化繁为简的回归。

相关阅读:
生态村不是一个供人逃避的地方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万物家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