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密士《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是伪造的

文行先生 文行先生 2022-11-09

程碧波2月12日在其“国计学”公众号又发新文章《罗密士版本系抄自李善兰《代微积拾级》及罗密士也是李善兰》,通过六个方面阐述一个结论,即:


美国罗密士《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图1)是抄袭自李善兰《代微积拾级》

↑:图1,1851年版《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


详细研读该文,咀嚼品味,我认为:


1.该文第“一、三、四”点的论述是有道理的。


2.第“二”点也不无道理,然解释空间大,论证力量较差。


3.第“五”点认为“李善兰等人极可能是将中国古籍的证明过程用清朝语言翻译出来”,因为这个表述与李善兰《代微积拾级》中的相关叙述矛盾,如李善兰明确说是翻译自罗密士。且李善兰同时代的同仁都有述及李善兰翻译微积分事宜,如华蘅芳,故不能成立。如下图:


↑图2:(高红成,《‹代微积拾级›底本年代考辩》,《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1期)


4.第“六”点,不予置评。


5.根据李善兰《代微积拾级》和罗密士1851版和1852年版的对照,如下图:

↑图3:(高红成,《‹代微积拾级›底本年代考辩》,《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1期)


这里看不出李善兰《代微积拾级》与罗密士1851年版之间的关系,与1852年版较为一致。


6.“罗密士在原著是写给学生用的教科书,在介绍完每节内容之后,都会留有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使用。每节练习题仅有一二题给出答案,其余题目需学者亲自探究。正如其在序言中所说,书中会有意留下一些难题,供学生探究,以激发初学者的潜力,巩固其所学知识。(李善兰)翻译《代微积拾级》时,将练习题作为“设题”,并补充了全部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补充了正确的答案,这类不需要讨论。第二,修正了原书的错误答案。第三,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薛芳得硕士论文)


从这些内容看,李善兰译本似乎源自罗密士本,但其实解释空间较大。


7.李善兰译本相对罗密士版本是有增删的,翻译增加的有如下:

没有翻译的有如下:

(以上源自​薛芳硕士论文)


8.伟烈亚力声称李善兰的翻译是忠实翻译,但从目前研究看,并不忠实。


“伟烈亚力曾称《拾级》译自罗密士的《初步》并且是忠实的翻译( a close translation ),但他并没有指明具体的版次。从内容来看,《拾级》没有翻译《初步》的前言和最后的综合练习题,但对《初步》中没有给出参考答案的习题补充了答案。”(高红成,《‹代微积拾级›底本年代考辩》,《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1期)


综上所述,秉持客观而非一厢情愿、全面而非片面的观点看,李善兰译本与现今罗密士版(1851和1852版)的关系不明,逻辑上的解释空间很大,卡不死,可以有各种解释,如各自基于不同考虑而作的增删改等。


但是,尽管如此,依然能够对罗密士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初步》作出结论:


1.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美国罗密士的《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是1859年之后伪造的,“笔者见到的版本有:1851、1852、1853、1856(6ᵗʰ)、1859(10ᵗʰ)、1864(17ᵗʰ)、1868(19ᵗʰ)等7个。”(高红成,《‹代微积拾级›底本年代考辩》,《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1期)


2.李善兰当初翻译所用的罗密士底本被西方销毁或雪藏了,这些所谓1851-1868年版罗密士版本是西方伪造用来充当李善兰翻译时所用的底本,以掩盖微积分符号是发明于中国的真相。理由为:


根据拙文《微积分发源于明代中国》结论:李善兰系直接全套挪用西方符号体系,而西方数学符号体系是源于挪用明朝数学符号体系李善兰《代微积拾级》中微积分号“彳”和“禾”等系源自其翻译所用的罗密士底本,而之后西方为了掩盖真相,改用“d”和“∫”等,这就提出了一条西方数学伪史的揭伪原则,即:


凡出现微分号“d”、积分号“∫”的西方书籍都是1859年之后的。


而现今我们所见到罗密士所谓1851年和1852年版的《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中出现了微积分号“d”“∫”,如下图:


↑:图4,出现微分号“d”


↑:图5,出现积分号“∫”


(图4.5截屏于201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薛芳得硕士论文)


再论微积分号“彳”“禾”


最近阅读多篇论文发现,现在主流学术界都认为李善兰把“d”“∫”翻译为“彳”“禾”,这种认识是在不了解西方伪史的情况下,想都不想、下意识、想当然地默认了,无可厚非。但稍微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其中存在重大问题,而西方伪史论者就要追究到底,除了我在上篇公众号文章所论述外,还要深思:李善兰的这种行为不是“翻译”,因为这些符号“古算书所未有”,必须新创,而“d”“∫”比“彳”“禾”更为简洁,尤其是“∫”要简洁很多、还好看好写,要李善兰放弃直接挪用如此简洁的符号而删简就繁地去独创新符号且不作任何说明,实在难以置信,且伟烈亚力明确说是“彳”“∫”,等于背书了!

根据西方的说法,在今天数学书中广泛使用的符号体系中,15世纪引入的加号(+)、减号(–)和乘幂表示法,16世纪引入的等号(=)、大于号(>)、小于号(<)、根号(√),17世纪引入的乘号(×)、除号(÷)、已知数(a、b、c)、未知数(x、y、z)和指数表示法​​,1626年阿贝尔特格洛德最早推出简写的三角符号:sin、 tan、 sec,1675年英国人奥屈特最早推出余下的简写三角符号:cos、 cot、 csc,1675年莱布尼茨发明“∫”,173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用记号f(x)来表示函数,以上这些伪“history”都是要打问号的。我们再来看一张晚清译著数学符号表,如下图:

↑:图6东北大学宋慧慧2013年硕士论文


整个晚清数学符号只有微积分号用的是汉字偏旁,再没有根据数学符号的中文名称的偏旁创立其他新符号,如取函数的“函”的偏旁“了”,又如取正弦的“弦”的偏旁“弓”,都更为简洁。


还有一点,欧洲国家众多,各国语言不同,他们如何协调一致采用相同符号,比如苏联就不一样,如tan→tg。必须有某种权威进行协调,哪怕权威性的小会,但是,我们现在看不到这样的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