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秀的父母,都有点“不讲理”

课代表 VIPKID家长V课堂 2020-08-28

01

和朋友聚餐,她和我吐槽了孩子好几个小时。


她的女儿蕾蕾4岁了,刚上学前班,平时还挺乖的,最近突然变得特别“不讲理”。


她带蕾蕾从超市买完东西回家,上楼的时候,蕾蕾突然嚷嚷要妈妈抱,朋友很无奈地告诉女儿:“妈妈也想抱你,但是妈妈拿了这么多东西,腾不出手啊,你乖一点,自己走上去。”



但是蕾蕾却听不进她说的话,非要妈妈抱。最后她只好把一大堆东西挂在手指头上,抱着孩子上楼了,到家的时候手勒得通红。


晚上睡觉的时候,蕾蕾不愿意刷牙,一个劲哭,无论朋友说多少遍“不刷牙会长蛀牙,会牙疼”,蕾蕾就是不愿意,最后终于哭累了,睡着了,但是牙还是没刷。


朋友说,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明明很耐心在和她讲道理了,她却听不进去,难道非要打一顿才行吗?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有些道理,明明和孩子讲了很多遍,他却听不进去,有时候看起来听懂了,但是却总是会再犯,为什么自家孩子这么不懂事呢?


其实,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和孩子讲道理这个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听大道理,哪怕你再耐心,他们也听不进去。


02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世界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孩子掏心掏肺的讲道理。


大多数时候,和孩子讲道理,就是在做无用功。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7岁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使在7-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虽然孩子们开始摆脱“具体”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孩子们的思维还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孩子的大脑发育状况,决定了他们天生不喜欢抽象的道理,也很难接受大人讲的道理,有时候就算勉强听了,也不过是在装样子。


《变形记》中的农村女孩欧曾缘被“交换”到一个城市家庭中,进餐时律师“爸爸”问她将来的爱好是什么?


欧曾缘说想当警察,随后“爸爸”掏心掏肺讲道理。


从分享自己高中时想当律师,后来又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理想并乐在其中的。


在之后的采访中,欧曾缘说:“感觉像是律师和罪犯在说话,像唐僧在念经,然后孙悟空就装作一副认真听的样子……”



而“爸爸”的感受却是:“和她在一起时,无论我跟她说什么,讲一些什么大道理,她都能听进去,喜欢听,我很欣慰。”


同样的事情,两个不同立场的人,结论却截然不同。看似令人吃惊,实则十分常见。


和孩子讲道理,几乎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常上演的戏码。但是,大多数时候,父母在讲道理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像缘缘一样假装很认真,其实什么都没听进去。更多时候,爸妈讲得吐沫横飞,孩子早就云游天外了。


其实,孩子们真的很不喜欢父母总是和自己讲道理,如果能做选择,他们宁愿蒙头睡觉。


03


对孩子来说,理解和爱,比讲道理更管用。有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小举动,胜过千言万语的大道理。


综艺《爸爸去哪儿5》中有一期,Jasper第一次住农村的房子,捏着鼻子不敢进屋。


原来,这是渔民的屋子,所以晾有很多鱼,无法避免的有一些鱼腥味,而Jasper有点接受不了这股味。


陈小春先是让Jasper试着进来,Jasper慢悠悠进屋,他安慰到:“虽然不尽人意,但这是一间不错的房间。”



可Jasper还是很抗拒,默默走了出去,坐在屋外的小板凳上,委屈地想妈妈。


陈小春再三邀请Jasper进屋无果,这时,他没有只讲道理,而是表示理解并慢慢开解Jasper:“我小时候也是住这样的房子,所以,那个已经很好了,OK?”



Jasper仔细倾听并试着理解。


接着,为了减轻屋子里的鱼腥味,陈小春拿出香水把屋子里里外外都喷了一遍,然后再次邀请Jasper进屋,Jasper闻到香香的气味感觉好多了就乖乖进去了。


很多网友看了纷纷表示:山鸡哥果然有办法。同时称赞Jasper,有孩子的天真,大人的果敢,礼貌而有趣,软萌却不柔弱。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在“儿童自我中心论”中说,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不同的风景,身处不同立场也会产生不同的观念。


当我们真心地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细心地体会孩子的感受,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就会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孩子也会与我们好好沟通,并学着用成人的眼光理解世界。


其实,让孩子听话并不难,只要肯在细微之处花心思,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讲道理。


04


有人说,小孩心,海底针。如果讲道理行不通,太抽象了,孩子听不懂,不如把道理掰开揉碎到生活里,换个方式形象地说。


1、利用情景代替说教


上周,同事霞姐在办公室吐槽4岁的女儿。霞姐说,女儿什么都好,就是每次洗澡都特别闹腾,经常是苦口婆心相劝也不配合,最后还是被哭着拎进卫生间。



原来,霞姐每次催女儿洗澡,都是“宝贝,我们洗澡去咯”,“快点,去洗澡”,“快点,再不洗一会睡觉又该晚了!”


听起来,霞姐说了很多话,可是都没有说到孩子心坎上。


想要一遍见效,我们可以这么说:“宝贝去洗澡搓泡泡咯,你最喜欢玩泡泡了”,“宝贝想不想跟你的玩具一起洗澡?”


用情景吸引注意,用童心吸引兴趣。其实,想要孩子听话,并不一定要说教。


2、巧用故事传达思想


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共性,当你直接表达观点却无效时,不妨给孩子讲一个相关的故事,这样更能打动孩子,也更容易引起共鸣,还能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就像《逆流而上的你》,希希不喜欢病号服,拿剪刀准备剪掉,高红旗在帮她设计了有趣的衣服后,又巧用纪梵希的故事对希希传达了她的思想,同时也敞开了希希的心扉,从此两人亲如母女。


单纯的灌输大道理,不如故事来得生动有趣,孩子也更容易心领神会。


3、幽默贴近孩子的心


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


幽默是亲子沟通的桥梁。


《爸爸去哪儿》中,jasper担心选的房子会漏水,陈小春幽默回应:“没关系,漏水我们就有水喝了!”



逗得jasper哈哈大笑,瞬间消除心中的不安。


不要总是一本正经的讲道理,要学会“漫不经心”地说,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4、去倾听孩子的心声


教育家周弘曾说:“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何谈沟通?”


也就是说,倾听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方式。蹲下来和孩子对话,聆听孩子的心声,沟通才能走心,心意相通,道理水到渠成。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华丽的冒险,我们希望孩子一路欢歌笑语,繁花似锦,避开险境,少走弯路。


作为过来人的我们,忍不住指点迷津,想让他们躲过这九九八十一难,顺利到结局。


但是,记得除了“念经”讲大道理,其实,还有更多方式可以心连心。



如果觉得说得有道理!

发给朋友看看吧~


本文作者


霄绮

一个少女心满满的妈妈,爱文字,爱动漫。一边一本正经,一边天马行空,愿执笔走天涯,归来仍少年。



您可能还喜欢:

讲座报名丨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C罗逆天实力背后:自律的孩子,到底有多牛?

公公与儿媳大打出手,隔代矛盾,受伤害最大的不是老公,而是......


投稿、转载| Contact Us

发邮箱VCLASS@vipkid.com.cn

或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投稿、转载


原创内容,未经联系禁止转载

Protected by copyright.

Copying without permission is forbidde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