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王文:太多青年公益人为名利所扰
王文,1986年出生,灵山慈善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办公室主任,上海灵青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凤凰佛教公益论坛联合发起人、轮值主席,岭南公益学院院长,英雄公益基金秘书长。
编者按
在企业界与公益界,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等领域的各类创新实践已然兴起。青年公益人、企业家、投资人们,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力量。他们对固有的经验和成果有所继承和延续,重要的是,相较于前人,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逻辑更为独立和开放。五四青年节期间,《社会创新家》与多位活跃在创新领域的青年一代进行访谈,以“青年节特辑”,介绍当代“新青年”。
撰文 | 王 慧
编辑 | 肖 泊
社会创新家:你在大学就已经开始做公益了,驱动你加入公益事业的力量是什么?
王文:这种力量并不复杂,可能就是对现状的不忍吧。大学生做公益一个优势是牵挂的东西特别少,受到触动时,特别容易行动起来。我有过分析,大学生做公益最大的驱动力可能更多是出于内在成长的需要。
从小学到大学之前,我们都被预设了一条路,没有太多自主意识。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以及我们作为个体和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在大学之前都没有机会去思考。
大学之后,我们内心会有一个声音,我们是独立的、长大的个体。而如何体现自己长大了,也许就是去用我们的肩膀承担一些重量。
社会创新家:你觉得“青年”这个特质为灵山基金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王文:灵山整个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青年”这个特质对灵山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就是年轻人不服输的精神。灵山是在一个小地方成长起来的机构,如何在一众机构中有所作为,是我们一开始就思考的问题,也是灵山能走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因为年轻,我们没有太多的经验,也就没有太多给自己预设的障碍。
第三,年轻人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会比较强。中国公益近些年经历了很多思潮变革,行业里也有很多争论。但灵山的团队没有对行业的固有认知,对我们来讲,所有可以和当下条件相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在灵山进行尝试。
年轻的灵山团队
社会创新家:你接手灵山以来也做了很多创新,这其中会不会有前辈质疑的声音?对这种矛盾你是如何调和的?
王文:其实前辈的质疑比较少,鼓励比较多。十几年前我认识了徐永光、杨团这些公益前辈,他们给了像灵山这样的小机构很多鼓励。
不过也确实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我觉得不用特别在意。我常给我们团队讲,第一,我们没有那么重要,外界不会对我们的一举一动求全责备,大胆去做就好了;第二,想清楚你在做什么,你做的事情是不是你要做的和想做的,如果是,那做就好了。
“做就好了”对我们是特别重要的力量,埋下头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可能是回应质疑最好的方式。
我的一个感受是,公益前辈对青年人的期望是,希望他们内心坚定,并且愿意为之付出真实的行动,而不是把一个想法讲出来赢得赞许。你认可的事情,做就对了。
社会创新家:在灵山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你们是如何不断进行创新的呢?
王文:不断去“变”确实是灵山这十几年来的状态。如果总结经验,第一是我们很看重员工的自我成长。我经常告诉团队,我们不是在为一个机构奋斗,而是希望在机构的平台上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对我个人来说,我也希望自己陪着一批批员工成长,而不是用好一批批的人。
第二是我们希望在看问题的时候可以想得更远一点。想得远会让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更强的自我认同感,因为你不是满足于当下,你是在专注于未来某一个问题的解决,甚至社会的进步。
第三点也是我自己很重要的一个经验,那就是在自己没有完全想清楚的时候,少出去交流。我们行业有一个特点是经常开会,而灵山其实不太建议员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论坛,我们更希望能够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想法。其实所谓的创新,我觉得是能打造有效的方式去回应真问题。而回应真问题一定是需要在场景中不断打磨、修正。如果我们关注的问题不断深入,那自然也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最后一点是对自己的不满足。这个不满足不是对欲望的不满足,而是你能否可以活得更自在,这种生命状态可能是更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别人在做公益,而是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和社会有更多的交集,这个过程真正实现的是自我价值。如果有这样一个出发点,那我们就永远不满足于当下,我们要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我。这是灵山比较真实的一种价值观。
社会创新家:你觉得青年人面临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哪些变化?是在变好吗?
王文:总的来讲是在变好,其实不管什么时候,我认为青年人都应该成为社会创新的主流。我们是青年人,但我们更是青年知识分子。回望历史会发现,像我们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应当有所作为。我们应该把自己定位成对标在历史时空的一代代青年,和创造历史的一代代青年相比我们都不算年轻。
社会创新家:据你观察,青年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创新趋势?
王文:我感觉可能是青年人对公益和商业的边界没有那么在意了。做商业创业的人会更多地标榜自己的社会担当、社会关怀是什么,而做公益的年轻人和老一辈公益人的不同是他们更关心如何有效地推动社会变革。
公益的有效性和商业的社会化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重要特征,而这些都会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去应用。9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他们对互联网的应用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灵山作为一个小地方的基金会,这两年实现突围依靠的也是互联网,我们希望用互联网去最大限度地抓取目标用户,这在传统的慈善领域会应用得比较少。
社会创新家:灵山基金会本身也是一家草根民间组织,你认为草根青年人在做NGO时会有哪些障碍?
王文: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这是青年公益人在参与NGO创业时要回应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选择的选择还是主动为之?
第二,公益行业面对的问题是大而繁琐的,你的切入点在哪。因为你不是什么都能做。在灵山的创业中,我自己常讲,有为皆可为。就是因为事情能成而去做它,而不是一开始为了远方丢掉当下。很多年轻人跑在了路上,但是终点又太远。我们希望青年可以认清自己,有一个特定的目标。
第三,青年人应该有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因为年轻,青年人可以得到特有的社会关注,但恰恰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可能学到了太多的套路、技巧,而忽略了他们吸引外界支持的是他们本身应有的一种状态。这种应有的状态就是心中有梦,眼睛有光,脚下有远方。我在和大学生交流的时候常常会讲,你们让很多人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样子,你们做到了他们一生中遗憾没有做到的事情。他对你的支持其实是他对自己曾经梦想的支持。今天的年轻人的一个障碍就是如何回归青年人应有的状态,而不要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世故、圆滑。
第四点是远离名利场。我自己几乎不参加任何评奖,也很少去参加大的论坛发表自己的经验。有同行来灵山我们都会认真接待,毫无保留去交流,但我们知道我们要远离名利和光环。有太多的年轻人,事情还没做,声音就喊得很大,到处拿奖、演讲,只能说他们终究要为此买单吧。也许大家是一腔热情走进公益领域希望带来改变,但是当外在的名利真的扣到头顶,很多人眩晕感就出来了。这是青年人比较容易迷失的地方。
青年正是养成价值观的阶段,我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也很难对一个事情做出独到的见解和评价。如果今天听这个专家,明天听那个新概念,那是会左右摇摆的,与其这样,不如安定下来,不断和自己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你会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远方在哪里。你会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在一点。
社会创新家:但是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站在推动行业整体发展角度去发声的多为公益老前辈,青年人发声不足,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王文: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基金会和其他做社会创新的机构都还很小。现在分到每个基金会的财富其实是很少的。如果说我们是社会财富分配的第三种机构,那么财富在哪里?如果我们拥有的财富很少,何谈一个行业的话语权?
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个优秀的行业标杆,它不用站起来摇旗呐喊,自会有人去摇旗呐喊。青年人抓住机遇,打破行业的现状可能是对行业更大的贡献。现在也许不是我们到处说话的时候,我们也许更应该稳下来看清我们所在的行业,我们应该思考,在财富分配和社会变革上,我们如何有实力去回应中国多而大的社会问题,如何有实力去对话政府、对话市场。
最近行业的争论很多,很多人说公益行业底层逻辑混乱,支撑行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模糊了,好像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最核心的,还是我们自身的实力让我们没有足够的底气。掌握社会财富对任何一类机构都极其重要。真正的话语权不是源自我们说了多少或者声音有多大,而源自我们在解决和回应社会问题的时候有没有真实的实力。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思考的问题。 END
往期推荐
更多内容
▏新青年·郝庭帅:与父辈只捐款不同,青年企业家做公益希望参与其中
点击“阅读原文”选择更多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