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养老的出路在哪里?朱庆海:家庭养老的革新者

王慧 社会创新家 2021-10-12




撰文 ▏王慧

编辑 ▏肖泊



因为用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应对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朗力成为成都市人民政府首批评审认定的社会企业,也是国内养老行业首批通过B-Corp认证的共益企业。2018年,朗力获得了亿方公益基金会千万级投资。


虽然商业和公益的关系存在模糊地带,社会企业概念也存在争论,但朱庆海觉得这不影响做事。他已渐渐习惯朗力的“社会企业”的标签,他参加公益圈大大小小的会,也学习各方对“社会企业”这一模糊概念的解读。


“我们来做,他们来讨论,大家角度不一样。在纠结标签之前,首先要考虑我们在做什么、如何生存。朗力现在还小,如果以后做的好,那就拉到台上解析一下,我们乐于去做这样一个案例。”





一根创新扶手


陈爷爷扶着助力架慢慢下床,颤颤巍巍沿着墙边新装的扶手走到阳台,望着窗外,他眼泪“唰”地一下流下来。十几年来,这是他第一次不靠老伴的搀扶走到阳台边。


陈爷爷70多岁,无儿无女,偏瘫以后,平时下床走动、洗澡、上厕所都要靠老伴搀扶。平时虽有社工提供上门送餐、康复等服务,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在室内日常活动愈发不便。看着老伴日复一日地照顾自己,他很不忍心。


朗力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为陈爷爷的家进行改造。


首先在陈爷爷肢体相对灵活一侧的床边安装了助力架,顺着助力架,沿墙安装了一圈扶手,一直通到客厅、阳台,再通到卫生间。


扶着助力架,陈爷爷站了起来,并且可以顺着扶手缓慢踱步。站在窗前,陈爷爷难掩复杂的心情。


这个小小的案例对“朗力养老”的创始人朱庆海产生了启发——如果能对老人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适老化改造,那就可以帮老人解决很多基本问题,让老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活得更独立和有尊严。


在此之前,朱庆海曾做过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工中心,在养老服务领域有5年探索,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经验。


从一根扶手出发,朱庆海将过往经验应用于适老化服务和产品中。目前,像陈爷爷这样的家庭,朗力养老已经服务了12000多户。


一根扶手就可以大大降低老人摔倒受伤的概率

朗力室内改造人员向高爷爷介绍LED指甲剪的使用




从社区到全国


在公众号文章《未来十年,中国最大的产业是养老产业》一文中,财经作家吴晓波曾介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美国和日本的两种养老模式,其中美国实行的是老年社区养老模式,在距市中心50km到100km的郊区修建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社区;日本则因为人力短缺,近年来把重点放在了科技养老上,比如通过科技技术实现远程监测、家政服务呼叫、定时定位等服务。


因为福利政策与发展程度不同,国外的养老经验难以直接复制。相较之下,中国的养老模式创新性一直不足,在十年前,中国的养老模式基本仍停滞在传统的养老院模式。


1997年,因为政府改制,朱庆海从待了三年的体制内出来下海经商,主要做一些贸易生意。


在一次欧洲考察项目之行中,朱庆海目睹了国外老人与国内截然不同的老年生活,并嗅到了机会。


“国外的老人精神状态普遍很好,鹤发童颜,反观国内,养老产业其实是空白的。”这让当时35岁的朱庆海感到有些兴奋,“觉得这是一件可以当成事业的事儿。”


虽然之前的贸易生意也可以做到几千万的营业额,但在一个空白领域做一番事业显然更能激起人的挑战欲。把手上其他的业务全部转掉,朱庆海决定一试。


在经过前期调研后,2011年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朗力的第一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开张。除了照顾基本起居,还增加了康复、助医等服务,并在成都率先提供从社区到家庭的上门服务。


虽然开了张,但朱庆海自认对养老行业的认知仍是一片空白。当时团队的成员中没有专门做养老的,只有一位“沾一点边儿”,本科学的是公共健康管理。


装修费了一番心思的朗力养老服务中心


由于人员尚不成熟,为了尽快摸清养老行业的情况,也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刚开业的一段时间,朱庆海成了养老服务中心沙发上的常客,基本与老人“同吃同睡”。


偶尔离开时,“自己就像110出警一样,接到电话就要往回赶。”


那段时间,朗力的口碑慢慢积攒起来。


虽然养老服务中心渐渐得到社区老人的认可,但一家养老服务中心至多有十几到几十张床位,承接力有限。而在总结一次次的上门服务情况中,朱庆海愈加察觉到老人对家庭服务的需求。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老人倾向于在家养老。实际在养老圈,“9073”格局也被广为推崇,即90%老人在家养老,7%老人在老年化社区养老,3%老人在机构养老。


安装定制坐椅和扶手,老人洗澡更安全


在国外,已经有针对老人居住环境的基础设备的改造,这也是朗力在为开头中的陈爷爷提供改造服务时的灵感来源。


受到陈爷爷改装案例的影响,朱庆海尝试为更多的老人上门提供适老化改造。让他惊喜的是,反响很好。


由于改装一般只是对细节进行更为人性化的改造,所以价格往往不高,大部分老人都可以承受。而对朗力来说,这种方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以往社区养老和社工上门服务中人力短缺和人力培养成本高的问题。


在一次次上门改造中,朗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改造流程。前期评估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居住环境,并与老人进行商讨,后期进行实地改造和辅具的配备。


朱庆海带领团队将每一次的评估结果记录下来,并逐渐积累出一个线上的评估系统。通过这一评估系统,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全面和精确的评估报告。现在这一评估系统已经申请国家专利。


在做适老化改造之前,朱庆海一直苦于社区养老模式难以向外复制。而适老化改造业务可以把线上的评估系统开放给城市合伙人,通过商业加盟制的方法快速扩大服务范围。


2016年,中央财经频道对朗力养老进行了采访,并推出专题节目《不一样的养老生意》。在这一契机下,一年多的时间里,朗力养老迅速复制到7个城市,并在之后短短两年内,复制到18个城市。




给道德绑架松松绑


在一次英国大使馆组织的培训中,朗力合伙人刘英第一次接触到了“社会企业”的概念。她告诉朱庆海,培训老师在了解朗力的模式后,认为朗力应该属于社会企业。


“社会企业”这一概念衍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欧洲,2006才引进中国,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潮,直到近些年才逐渐走入公众视野。


2016年,朗力获得由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社创之星”金奖。这一项目从2012年启动,旨在支持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项目。


在社会价值层面,朗力解决的是关乎民生的养老问题;在社会创新层面,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它没有依赖捐赠、救助等传统公益方式,而是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自我造血。因此,朗力被认为是社会企业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适老化展馆,学员们体验“当你老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院长毛基业曾在上百家社会企业中挑选出发展情况良好、颇具代表性的10家社会企业,并将他们的经验编写成《社会企业家精神》一书,朗力位列其中。


书中,毛基业提出,这些社会企业逐渐或正在形成有潜力、可持续、规模化解决社会问题的商业模式,无一例外都为具有广泛影响且棘手的社会问题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


在养老行业开始创业时,朱庆海看中的是养老作为消费产业的潜质。后来“商业做着做着成了公益”,则是朱庆海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


养老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很容易被人联想到“做慈善”。


2012年底,朱庆海参加政府组织的一次养老企业研讨会。市领导一进门,开场白是“我首先要感谢大家,‘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们做的是积德行善的事情。”


在公益界,大家在努力厘清一些概念,但对现实的实践者来说,实际情况要更复杂。


有些子女在政府服务中碰了壁,就来找朱庆海,让朗力接收。有关孤寡老人或者被遗弃老人的新闻时不时成为热点,一些媒体也找到朱庆海希望他出面帮忙。


“一次两次还可以,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看来,商业与公益在现实中并存,仍然面临大众认知的问题。


朱庆海接触过一些做“纯公益”的人,因为机构无法对个人发展提供足够支持,久而久之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价值。身边有的朋友本来做商业,后来又掺杂了公益,结果两头不讨好。


公益界对社会企业的讨论很热烈,朱庆海也迎接了一拨又一拨来朗力考察的人。但朱庆海没有一头扎进公益圈到处宣讲朗力的成功之道,他并不想身上有太多公益标签,仍然把重点放在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上。


“不管是插社会企业的旗还是公益组织的旗,把服务做好了人自然会来,有些问题也自然会解决。”




直面市场


早期创业的朱庆海(右)


最开始跑业务时,朱庆海和别人介绍自己是做养老的,对方往往会跟一句,“是养老保险吗?”朱庆海尽量简单解释,“是养老院。”对方才勉强明白。


朱庆海承认,像养老这样的产业,因为发展太慢,前期肯定需要政府支持,但作为企业,后期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企业虽然冠以“社会”二字,但也一样。


社会企业常被诟病的一点是,很多社会企业缺少独立性,依然存在着靠政府补贴、兜底的情况。


朱庆海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头脑发热,没有计划性;二是偏于教科书式模式,对现实接触太少。


朱庆海在全国首家适老化服务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养老问题是全民问题,“靠政府给,等社会帮”不是解决办法。朱庆海坚持,朗力要“背靠政府,面向市场。”最终落脚点仍在市场,并直指资本市场。


朱庆海觉得,这可能也是大家对朗力最大的期待所在。国内尚没有一家以养老产业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如果可以在资本市场经受住考验,其意义可见一斑。


亿方基金会正是看中了朗力在具有社会价值的同时,兼具的资本价值。


亿方公益基金会由百度联合创始人徐勇出资注册,重点资助公益研究和社会企业两大领域。虽然成立于2013年,但亿方基金会对投资的态度相对谨慎,在此之前只投资了一家社会企业——专注二手衣服市场的同心互惠。


在了解朗力的发展模式之后,亿方基金会对朗力展现了很大的兴趣。


2018年4月,亿方基金会正式完成对朗力的千万级天使轮投资,并约定将税前利润的20%用于公益事业。


资本的注入无疑会加快朗力发展的飞轮。朱庆海透露,这笔资金将用于适老化产品在科技上的研发,以提高朗力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目前,朗力的服务不止针对单家独户的老人,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了单位机构以及城市公共服务。在老人的活动环境,如敬老院、养老社区服务中心、公园等都可以找到朗力的适老化改造。


让朱庆海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朗力曾经为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梁爷爷定制了一双可以定位的鞋子。


在此之前,梁爷爷走丢的次数不下五六十次。一次遛弯时,梁爷爷又走丢了。但这次,梁爷爷的老伴王奶奶马上通过定位系统找到了他。


借助商业的力量,朱庆海希望,朗力的适老化改造可以继续给更多老人带去更幸福和更有尊严的养老生活。END




— 往期推荐




 更多内容 


“人鱼”王淼:我在海底捡垃圾

忻皓:为了活下去,试试“公益向右”

孙春龙:不当基金会理事长了

为孩子的成长出点读书人的力,杨锦麟:不读书怎知世界的进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图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