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细数甘肃甘南州不一样的年俗

2018-02-11 网上甘肃

儿歌里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春节的时候,丰富多彩的民俗是甘肃甘南的最大看点,就让小编带您走进藏乡汉寨赏民风过大年。

藏历新年藏语称“洛萨尔”,甘南藏族视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在节日期间(一般从正月初三到十五)多种民俗活动、宗教活动接踵举行,甘南藏区沉浸在喜庆欢乐的海洋中。

在甘肃夏河、合作、碌曲、玛曲等地,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忙着办年货,扫房洗涤,剃头梳发。男子上山砍回松柏枝以备煨桑之用,妇女忙着酿造青稞酒,炸油果子,制“辛”的酥油奶糕。室内贴八吉祥、四和睦等图画。

除夕夜半,听到海螺声全家全村齐起,即到屋顶或院内的两个“煨桑”墩进行祭祀,燃放鞭炮。在向佛龛磕过三次头后,全家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团聚在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顿饭。这顿饭比较简单,家里的老人先拌一碗香甜可口的酥油糌粑,按辈份大小一一分给家庭成员吃,象征和预示着新的一年丰衣足食、生活幸福,然后才吃其他食物。匆匆用毕这顿饭后,便携上礼品前往至亲、朋友和近邻处拜年。拉卜楞地区的拜年讲究的是早和老,就是在天亮前要把至亲中有老人、近邻处有老人的都要拜完,若先不拜老人而拜了其他人会被人们笑话,留下一辈子笑柄而被人瞧不起。因时间紧促,拜年的人一般不逗留,只要把吉祥的话和祝福的心愿表达出来既可,互道“洛萨扎西得勒!”(新年吉祥如意)。

初三被视为最吉祥的一天,好多活动都在这天举行。如给成年女子“上头”、娶亲结婚、新房落成典礼等。这天村寨全体男子到各自的“玛尼康”祭神,除煨桑外,还要加添一只放生羊,之后各家邀朋请友,相互宴请,饮酒放歌。客人要唱祝酒曲,乘兴表演“嘎尔舞”,告辞时要跳“扎西”嘎尔舞、锅庄舞,家家户户沉浸在欢乐喜庆之中。

从初六开始,联系紧密的部落、村寨之间也相互宴请做客,主方除备办丰盛的美酒佳肴外,歌手还要准备足够的赞歌、酒曲,姑娘、妇女们提前练习锅庄大舞,以助兴娱客。客人来到主方嘛呢“康哇”(公房)门前要跳锅庄舞。舞毕,举庄欢呼,鸣炮致意。然后将客人迎进大厅,按序就座,奉茶并呈上美味佳肴,当客人吃的差不多时,主方歌手唱起赞歌,客方歌手亦回敬赞歌。不论是主方还是客方歌手,唱罢后全场欢呼致意。唱歌时敬酒,在饮酒中唱歌,歌与酒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始至终荡漾着欢声笑语中。客人辞别时,两庄男人集体跳祝福的扎西锅庄舞,祝福吉祥如意,人畜兴旺,最后在震天动地的“扎西”欢呼声中依依惜别。这项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甚至二月二才结束。

卓尼藏巴哇乡一带的藏族群众正月初八至十五举行“曼拉”节活动。每个村寨组成“沙目”队到邻村赶“曼拉”节,表演巴郎鼓舞(藏语将巴郎鼓称为“沙目”)。届时年轻人结队到村外迎接邻村的“沙目”队到“沙目场”,场中燃起篝火,上首置桌椅供年长者就座,天将黄昏时“沙目”队一面摇动长把羊皮吊棰巴郎鼓,一面启步跳舞唱歌,唱时一问一答,即兴编词,一直跳到雄鸡唱晓,各家以丰盛的节日食品及青稞酒招待 45 32871 45 14987 0 0 1720 0 0:00:19 0:00:08 0:00:11 2990。

在舟曲博峪、插岗、铁坝、拱坝、巴楞等乡,春节期间有许多古朴的娱乐祭祀活动。当年节的夜幕降临时村民集中到打谷场,在场中央点起桑火,围着火圈唱起古老的歌曲,男女老少手挽手、肩并肩跳起“罗罗舞”。正月十三、十四日跳“鬼面舞”,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组织起跳神队伍,头戴彩绘面具,手持砍刀和牛尾,舞姿雄健有力。跳神队伍挨家挨户为村民消灾驱难,每到一家都予以殷勤款待。

正月大法会

又叫毛兰木大法会,起源于宗喀巴大师1409年在拉萨举办的祈愿法会,在甘南藏区各大佛教寺院盛行,已成为甘南藏族群众及僧侣的一个重大节日。

法会自正月初二晚起,到正月十七日止,历时十五天。法会期间,各寺院的全体僧人,每天要在大经堂诵经六次,第一次叫晓会,第二次叫晨会辩论,第三次叫午时会,第四次叫祈愿会,第五次为晚茶会,第六次为晚辩诤会。各地均在地区寺院内诵大经,祈愿一年内“牲畜平安”、“五谷丰登”。寺院对外开放,男女老幼均可入寺,瞻仰膜拜。

正月初八是“放生节”,正月十三为“瞻佛节”,正月十四跳法舞,正月十五晚举行酥油花供灯会,正月十六为“转弥勒”。

正月毛兰木大法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具有浓郁藏民族宗教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表演,吸引了众多人。

舟曲松棚灯会

每年元宵节,舟曲县城大街小巷,每隔几米,就是一道彩门,道道彩门上面又以长杆铺架,把各彩门连接起来,彩门上束扎着松枝翠柏,其间悬挂着五光十色的彩灯、谜语,门两楹镶贴对联,整个小城松棚连翠,灯火辉煌,姹紫嫣红,是一座不夜城,此时还有一种“迎婆婆”活动,场面更加热闹。

正月初八,舟曲全县城百姓出动,四街两关(西关、北关)以及各大小街道开始搭松棚、书写灯联,制作灯对、灯匾及各式彩灯。到正月十二日全部准备就绪,开始亮灯。大街小巷是连环回扣的灯市走廊,顶部覆盖着郁郁松枝,不见天光。街道两旁排排灯对(对联)望不到尽头,匾额灯、书画灯、彩灯点缀其间,“九街灯对列火树,万幅书联绽银花”。

正月十九日,活动进入高潮。松棚灯会实际上是为“婆婆”-圣母举办的。“正月十九迎婆婆”即县城四街两关及县城附近的瓦厂、河南、寨子、坝里、三眼、罗家峪等村供奉的十六位婆婆聚集在一起游灯市。传说正月十九这天,子孙娘娘要出巡散福,迎“婆婆”即是迎接子孙娘娘的到来赐福。所谓“迎”就是沿街各家各户、店铺等都要在门前摆香案、供果,放礼花鞭炮,街上万人攒动,都争着一睹“婆婆”的姿容,妇女、小孩钻轿子以求平安,年轻媳妇从轿子上摘个香荷包以求儿女。“迎婆婆”的习俗不仅县城有,舟曲乡下大部分汉族村子也都有这种习俗。

临潭万人拔河

临潭县旧城地区元宵节万人拔河赛(当地人称扯绳)是从我国古代沿袭下来的一种古老、盛大的体育运动。是洮州数万群众共庆佳节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最早源于军中“教战”活动。以后随落户于当地的从征者传入民间,成为“以占年岁丰歉”的象征性活动。

“万人扯绳”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汉、回、藏民族,参加人数达八万余人,其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不已。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举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扯绳总长1808米,重约8吨。以旧城西门为界,分南北两组,远近乡村的农民也届时进城加入南北队伍。元宵夜明月初升,拔河开始,旧万人空巷,齐涌西大街,号子声、欢呼声响彻云霄,其气势之壮观,场面之宏大,无以比拟。此项活动己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陇平)


往期精彩回顾

甘肃省委网信办2018年春节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在陇南文县举行(组图)

便民|甘肃地税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行政改革

注意啦!2月15日零时至2月21日24时 甘肃省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

【家国网聚·网络旺年】甘肃金昌之变

【学思践悟十九大】 文明之城 乐见之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