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会批判理论 | 新传理论33

Diego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2-12-15

北大胡师姐

北大新传院研究生

专业从事新传考研辅导7年

带出百余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等名校

沪江CCtalk年度TOP10名师

胡师姐20新传考研QQ群


“批判理论”最早由霍克海默于1937年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提出,批判理论的核心即批判,致力于从经济、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去研究和批判资本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学者们认为,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这一理论系统而深入地批判了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开创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批判的先河。


01文化与思想渊源


(一)文化根源

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浪漫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不满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浪漫主义作为在哲学、艺术、历史和政治理论等领域广泛存在的思想运动,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德国、英国和美国。浪漫主义是对人类生存困境和危机的忧思,是对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反动。


浪漫主义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科技文明的悲观态度,以及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2、对自然和真情的浪漫主义的向往,以及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3、对技术理性的批判精神和立场,弘扬价值理性、人文理性。


(二)思想渊源

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主要来自马克思的异化理论、韦伯的现代社会合理化理论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1马克思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批判,关注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活动。霍克海默等早期学者,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批判精神,对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激烈批判;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变迁,由具体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己统治而引发的政治、经济困境,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形态等力量对人的异己统治,因此,对科学技术、文化、意识形态的批判就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主旨。


2韦伯的现代社会合理化理论是社会批判理论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源泉。韦伯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合理化过程是一个价值合理性异变为工具合理性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工具合理性的行为模式,使人本身沦为手段和工具,沦为理性化的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的附庸。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对现代性的诊断是西方现代性话语的转折点,法兰克福学派正是沿着这一转折路径展开批判的。


3法兰克福学派的许多观点都来自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基本的物化形式是人的活动或劳动。卢卡奇引入韦伯的合理化概念,认为以计算与被计算为依据的合理化原则所组织的劳动过程,造成了主体和客体的分裂。卢卡奇从哲学的主客体之分裂上理解物化劳动,开启了20 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也是意识形态等最具代表性的批判理论,都明显受到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是对物化理论的继承与深化。


02社会批判理论的多重维度


霍克海默提出,批判理论是一种与传统理论根本不同的、以批判一切现存的东西为宗旨的理论,对现实的批判与否定是批判理论的主要目的与职能。马克思主义的批判重点在政治经济领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则集中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这些批判包括意识形态批判、工具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启蒙精神批判等多个方面。



(一)意识形态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虚假的意识,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意识形态主要是通过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来行使欺骗功能,以消遣、娱乐、舒适的生活等手段控制人的心理机制,美化现实社会并为其辩护。在意识形态的蒙蔽和操纵下,人们会把受操纵的生活当作舒适的生活,把社会的压制需要当作他们自主的需要,把社会的强制当作自己的自由。因此,现代意识形态不仅是具有欺骗功能的虚假意识,而且是强有力的统治力量和操纵力量,是扼杀人的自由和自主性的异化力量。


法兰克福学派将矛头指向引起社会各方面剧变的科学技术,指出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霍克海默最早提出科学也是意识形态的观点。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意识形态,是因为科学技术同样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着统治人、奴役人的社会功能。哈贝马斯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有两大特点:其一,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使经济问题变成政治问题;其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将政治问题变为技术问题。因而,科学技术作为新的合法形式,成为一种新型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作为统治的合法性基础,为统治进行辩护或论证的方法是非政治的。


(二)工具理性批判

技术理性主义是指近现代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理性主义思潮。它基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潜力和解决问题的无限能力,核心是科学技术万能论,认为人不仅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把握宇宙的理性结构,还可以通过日益改善的技术手段征服自然。


对工具理性、技术理性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大主题。数学原则、形式逻辑的盛行,催生了日益有效统治自然的科学方法,为通过对自然的统治来实现日益高效的人对人的统治提供了概念和手段。借助数学和逻辑分析,自然被量化,现实与内在目的、真与善、科学与伦理被分割,价值理想、人道主义、宗教道德等变得虚无。


数量原则、技术合理化、文化工业是在工具理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三大因素。工具理性对人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使人思维程式化。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这意味着自我的丧失,以及自由的丧失,理性的工具化会导致政治上的极权主义。


哈贝马斯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真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制度化的只有人的工具行为,最终带来的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单一的目的合理性与人性是对立的,目的行为的合理化会导致人性的丧失,以及人的异化和自我物化。因此,挖掘生活世界的内在潜能,发展交往合理性,通过有效沟通达到相互理解,才能化解社会危机。


(三)文化工业批判

技术理性导致人的创造性丧失,自由本性泯灭,表现在精神生活方面就是造就了“文化工业”。在文化工业中,带有大众消费性质的产品往往是有计划地生产出来的,采用的技术手段以及经济和管理的集中化使这一切成为可能。文化工业不同于大众本身生产的大众文化。真正的大众文化体现着大众趣味的多样性,并且这种趣味可以根据大众自身来取舍定夺,符合大众的真实意愿。


文化工业是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具有齐一性、重复性、标准化、模式化、程式化等特征。文化工业是一种市场化、商品化的生产,遵循商品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只注重经济效益。文化工业不断制造虚假需求来诱导大众消费,欺骗消费者的思想和情感,使消费者处于被动的、受制约的地位,始终作为消费手段被文化工业操纵和利用。大众享受的不是文学艺术的精品,而是粗制滥造的,缺乏创新性、超越性、反叛性,媚俗、平庸的文化垃圾。


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文化的技术化意味着工具理性支配了文化领域;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导致人的异化,同一个模子铸造出来的文化使人也变成了同一模式的人,单调乏味使人倍感孤独绝望;强迫性的文化剥夺了个人选择,限制了人的思想和想象力。作为统治工具,文化工业正是通过让人无思无想、忘却现实的苦恼、逃避对恶劣环境的反抗来巩固现存社会秩序的。


(四)启蒙精神批判

霍克海默、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是围绕着对启蒙精神的论述和批判展开的。他们认为,启蒙摧毁了传统的神话,用知识代替想象,在现实中,它自身又由于技术理性而沦落为新的工业文明的世俗神话。启蒙理性的宗旨是确立人对自然的无限的统治权,但人征服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反而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以及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启蒙由于自身的逻辑而走向了自我毁灭,即从自由走向奴役,从平等变成极权,从文明退回野蛮。启蒙理性之所以发展为神话,是因为理性从批判理性退变为工具理性,演变为极权主义的技术理性。在完全被技术理性统治的世界中,不但人与自然相互异化,而且人与人也相互异化,人普遍物化,人在普遍异化的世界中相互冲突。理性和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像启蒙精神描述的那样,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人的普遍自由;反而技术本身成为自律的、总体性的统治力量,成为扼杀人的自由和个性的异化力量。


03批判理论的基本原则


1把革命性、批判性和科学性对立起来,只要革命性、批判性,不要科学性。科学已经不是中立的,渗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原则,人类反过来成为为科学服务的客体,成为科学的附庸。


2提高批判理论的地位,把批判理论本身作为变革社会的力量,合理的理论就是批判的实践本身。


3强调走向一个合理社会的推进力在每个人的本性之中。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人道主义,把追求人性的实现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4无产阶级的存在并不是实现批判理论最终目标的保证,批判理论对无产阶级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受到社会结构变化的干扰,实现革命理论的任务只能由精英知识分子来承担。


5批判理论注定无法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缺乏建立一个真正自由、正义的社会的信心。批判理论的特征使其很难获得公众的共识,革命如何获得自己的主体和物质力量,霍克海默展现出了悲观的态度。


04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之比较


1、与现存社会的关系

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中的据以再生产自身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中,旨在帮助社会再生产过程。批判理论把自己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和现行劳动分工的限制之外,使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旨在推翻社会再生产过程。


2、目的

传统理论的目的是对社会现实的认同。批判理论不会为既存现实服务,总是试图揭露现存世界的不合理,以促进社会迈入一种新的状态和更美好的合理社会。


3、思维主体

传统理论的思维主体是抽象的、孤立的、形式化了的个人。批判理论的思维主体是确定的、具体的、处于一定关系中的个人。


4、认识方式

传统理论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社会是一个合逻辑的过程。批判理论在主体-客体的总体运动中研究社会,社会不仅是一个合逻辑的过程,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


5、理论逻辑结构

传统理论的基本命题确定了普遍概念的意义,所有令人质疑的领域中的事实都被包括进这些概念中。批判理论“不能像为了达到每种实用的目的而简化理论那样,通过简单的消减的办法来完成。相反,每一步骤都有赖于科学和历史经验中所积累起来的对人和自然的认识。”


6、理论实质

传统理论是一种“科学知识”,其基础是工具理性和形式逻辑,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首先是一种立场、一种政治实践,其次才是一种特定的理论。


05理论评价


1、意义

法兰克福学派对意识形态、工具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极腐朽的一面,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批判理论蕴含着深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犀利的价值批判态度,对“意识形态”“文化工业”“启蒙精神”等课题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是历史的必然,也正是其历史贡献之所在。与过去单纯从剥削、不平等、暴力统治等肉体强制的角度认识、批判资本主义相比,批判理论更发人深省、更有说服力。


2、缺陷

法兰克福学派深受欧洲古典主义文化的影响,在艺术上追求完美、超越,排斥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批量化的大众文化,这是一种精英主义文化态度的表现。


法兰克福学派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片面强调批判性、否定科学性,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和现实批判的锋芒的钝化。


法兰克福学派秉持的一些观点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流露出强烈的时代特点和局限性。该学派的思想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带有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和情绪化的理论偏激,思辨性远胜于实践性,在偏激中又充满矛盾与困惑。


20世纪70年代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遭遇了重大挑战,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解释力和社会影响力。尤其是悲观的反工业文明的立场,与当今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普遍要求难以融合。

 

参考资料

刘海龙 –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汝绪华 -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意义

李  隽 - 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思想特色

宋翠红 - 简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大家有任何问题,请在文后留言区留言,胡师姐为你解答。


推荐阅读


  1. 网络显微镜下的翟天临和他扯出的惊天巨瓜 | 热点分析03

  2. 初试查分时间快到了,你紧张吗?

  3. 考研人寒假也想浪,最想推荐给你这些神好用的App

  4. 倒数第二进复试,逆袭25名考上北大新传!复试表现你不得不服!

  5. 批判学派 | 新传理论32


【注意啦】

最近,同学们如果升级到最新版的微信,会发现订阅号大变样啦!想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千万别忘记“星标”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哦。


只需四步:①点击左上角的“三个点” → ②点击查看公众号 → ③再点击“三个点” → ④选择星标,分分钟get!


【星标后怎么找】


只需两步:①点击右上角三条横线就可以看到星标的【胡师姐新闻传播考研指南】啦 → ②点进去查看我们最新的文章吧!


以梦为马,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北大胡师姐新传考研

微信号 : MissMJC1


我这么好看//


确定不点一下“好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