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2019年观点精华辑录(6篇论文通通送给你!)
团哥
3分钟前:
梳理过喻国明老师的论文合集,应大家墙裂要求,今天再给大家送来彭兰女神的2019论文观点合集!篇篇都是精华,篇篇都是用在答题中的好句子,快来看!导语
新传考研er,你一定听过“如果能重来,我要背彭兰!”现在机会就在面前,阿具为大家整理了女神彭兰老师2019年的六篇论文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今年彭老师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多,但是篇篇都是精华!背住就得分,大家冲鸭!
彭兰简介:
《表情包:密码、标签与面具》 2019.01
表情包;网络文化;亚文化;编码与解码;社交表演
《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 2019.01
摘要
短视频在“火山爆发”式的增长后,将进入“细水长流”的长线应用。短视频是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的,它从一开始就是以“生活化”为其底色,进入公共化传播后,生活化也是一种基本的表达策略,而以人为本将是其持久的文化基因。传统媒体要在专业化资讯短视频生产方面培育新视觉生产力,就需要在文化基因改良基础上,优化短视频要素配置、凝练移动平台上的微叙事模式、培育硬核新闻等优质种子。短视频在一些方面也有自己的局限,在调查报道、记录片等领域,长视频仍不可取代。
关键词
短视频;视频生产;移动化;微叙事;长视频 重要观点
1、短视频持续存在的理由:
①技术基础:4G技术的普及降低了视频消费的成本,5G将进一步推进视频的生产与消费。②生产门槛:短视频生产门槛低,更容易吸引多元生产者。其中多数业余爱好者碎片化的、长尾化的创作,有助于维持整个市场的动态活力。③场景适应:相比于长视频,短视频更适合多样化的场景,特别是伴随性、碎片化场景。④情感唤起:与文字相比,视觉力量在唤起情感方面更直接、快速。⑤用户代价:相比于文字阅读,视频更能满足“懒”用户的需求,短视频更是如此。⑥社交资本:相对于长视频,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中更便于分享,容易成为社交资本。 2、生活化是短视频的文化基调,以人为本是短视频的文化基因。 3、短视频的局限与发展瓶颈:
其一,短视频的过度情绪激惹会激发非理性情绪;其二,短视频化后的切分会造成人们的断章取义;其三,短视频的新套路化与同质化会带来创新阻力与审美疲劳。
短视频时代,长视频仍然具有深度内容的优势,纪录片、影视剧等仍以长视频的形式为主呈现。未来,还会是短、长视频并行的时代。
金句
1、MCN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短视频自媒体的商业化。对于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者来说,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道网络)是一种代理机构或经纪机构。通过MCN,某一方向下的短视频生产者可以集结起来,形成集群效应,从而更容易获得平台或资本的支持,也就有了持续内容生产和营利模式的基础。MCN扩张了短视频生产者的影响力,也促进了短视频生产的制度化、持续化。
2、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监控录像成为了公共资讯短视频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于生活场景的记录,监控摄像头显然比记者更有优势,它们可以做到全天候的“在场”,也能够实现多数公共场所的覆盖。近几年很多新闻事件的反转,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监控录像。对于这种新信息源的应用,媒体可以做进一步探索。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2019.02
摘要
互联网发展的不同时期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模式不同,其中存在着远距离与近距离、匿名与实名、强关系与弱关系等关系属性的摇摆。但今天人们也面临着过度连接的重负,如强互动下的倦怠与压迫感、圈层化对个体的约束及对社会的割裂、线上过度连接对线下连接的挤占、人与内容过度连接的重压、对“外存”的过度依赖等。因此,在过度连接的背景下,适度的反连接或许将成为互联网的一种新法则,可以从对用户的赋权、服务商权力限制、产品策略调整以及网络素养培养等线索中去实现。 关键词
连接;反连接圈层化;用户赋权;网络素养 重要观点
1、反连接是一种情境性的选择,它并不是无条件切断所有连接、封闭个体,而是在一定情境下断开那些可能对个体产生过分压力与负担的连接链条,使个体恢复必要的私人空间、时间与个人自由。人们在保持必要的与外界连接的维度时,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闭合度”是较为理想的状况。
2、反连接是对用户的新赋权,体现在三个方面:隐身权、被遗忘权和连接“开关”的控制权。
3、反连接意味着对网络服务商权力的限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人信息收集、保存与扩散权力的限制,二是产品间数据连通的适当约束,三是信息推送权力的约束。
4、反连接是一种反向的产品思维。目前产品过多的连接维度与紧密度会增加用户的被压迫感,未来的产品需要适度的减法和克制思维,少连接、弱连接将会成为新的卖点。
5、适当的反连接意识与能力在未来或许应作为一种新的网络素养,这种素养是人在网络时代保持独立与自主性的一个基础。 金句
1、社交平台不仅是权力监视个体的“圆形监狱”,也是自我监视的“圆形监狱”。它有一道无形的墙,那就是他人的评价。人们的自我意识及其表达,总会碰到这堵墙上并反弹回来,人们会随时根据这种反弹来调整自我表演策略,甚至在深层修正自我认知。自我在不断进行表演的同时,也时时从社会或他人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审查,并不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自我调整。随着连接的丰富与增强,这种自我表现——从他者角度进行自我审查(既来自于真实的他人,也来自于想象中的他人)——自我调整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常态与频繁。 2、移动时代的内容分发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过载。与门户时代需要人们自己去“拉出”信息的情形不同,今天无论用户是否需要,是否主动去“拉”,内容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无孔不入地被“推送”到个体用户的空间里,人们在各种空间、场景里都会被连接到各种内容中,网络信息总体的超载也直接传导给了每个个体。 3、被遗忘权在官方的首次提出是在欧盟2012年出台的《一般数据保护条例》 中,条例称:信息主体有权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与其个人相关的资料信息,该权利被称为被遗忘及擦除权(The right to be forgotten and to erasure)。有些国家的法律中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个人权利提出,有些国家则将它列入擦除(或删除)权中。虽然对被遗忘权仍存在争议,特别是它与言论自由、国家安全的关系,具体实施也存在很多障碍,但它的出现,也体现了对用户数据的反连接性保护思维。
《新体验、新风险:5G环境中的人与传播》 2019.03
摘要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它让新的传播手段成为现实,为人们提供丰富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风险。5G条件下,视频直播将进一步发展,为观看者带来全方位的现场感,“遥在”成为在场的另一种方式。VR/AR技术在5G时代可以大规模商用,给用户更强的沉浸感与扩张感,与之相应的则是对真实性标准的反思;5G能够促进云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让用户享受轻便、低价的优质体验的同时,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有更严峻的挑战;物联网将在5G时代成为现实,人与物的连接产生新的应用模式,也对过载状态下人与物的关系带来新的反思。 关键词
5G直播;VR/AR;云计算;物联网 重要观点
1、直播:现场与“遥在”
从媒体的角度看,视频直播将是5G应用的主要场景。5G带来的实时、高清、多路信号直播及VR的应用,会重新定义“现场”。不在现场的人获得的信息、感受,与在场的人会越来越接近,观看者由此真正获得“在场感”。“遥在”,也会成为在场的另一种形式。
2、VR/AR:体验与真实
作为新兴媒介,VR与AR技术承载着更多的感官功能和信息数量,在5G网络的配合下,用户能够获得优质的新奇体验:
一是信息传播中地理距离的影响将大大降低,VR为用户带来更强的“浸入感”。二是信息的表现手段将更为丰富,AR为用户提供现实的“扩张感”。三是场景转换将实现无缝对接,场景适配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
3、物联网:连接与过载
物联网实现了物与物、人与物的连接,扩大了可传播信息的范围,并能够提高人对生活的控制能力。一方面,物本身成为信源。另一方面,物也会成为受众。
连接数量的激增也可能走向过载的另一极端,物联网中的物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使得公私界限在过载中变得更为模糊。在我们已经开始反思人与人的过度连接的今天,还有必要增加新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增加人的负担吗?
4、在云端:便利与隐私
万物上云将进一步降低对设备的要求,使得人们的生活更轻松便利。一方面,原本在本地完成的运算过程由云承担,对本地设备承载功能的要求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云也能够满足多人共享场景的丰富需求。
与便利相伴相生的另一个问题往往是隐私。 金句
1、人真的能分清真实与虚拟的区别吗?当场景的界限被打破,人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离开”自己所处的现实中的物理世界,进入虚拟世界之中获得自我满足。那么人究竟生活在哪个世界之中?社会生活的“真实”意味着什么?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在哪里?这些问题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鲍德里亚的“内爆”预言——后现代社会中的媒介造成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内爆,拟象因为大规模的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对于鲍德里亚批判的这种媒介营造的“超真实”现象,在5G环境下值得警惕。
2、5G时代的人与传播会发生哪些深层变化,或许只有真正到了5G时代,我们才能有更直接而深入的认识。在进入这个时代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新应用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各种风险的警惕意识。
《增强与克制:智媒体时代的新生产力》(与今日头条合作研究) 2019.04
摘要
智能化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将从信息采集、加工、整合、核查与判断、协同生产和内容分发等各方面带来新生产力,多线程增强生产能力,新生产力下,内容市场和生产关系等也会发生变化。但新生产力的引入并不必然等于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也不必然意味着一个更好的传媒业。面对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我们也需要有对风险的更明确判断与警惕,信息减法、数据伦理、算法伦理、连接克制、人机协同等原则与伦理对于智能生产力的安全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智媒;人工智能算法分发;数据伦理;算法伦理;人机协同 重要观点
1、智能化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增强内容生产者的信息采集力,同时拓展支持新闻报道的信息类型与信息来源。其一是用“物力”增强“人力”,以扩张信息采集边界。其二是用“虚拟”增强现实,以实现对社会多面描摩,丰富我们的认识。
2、智能化技术在媒体的一个典型应用——内容的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将主要沿着如下几条线索延伸:自动化内容生产的全媒体贯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能挖掘的发展、智能化加工驱动的新文本与优化模式。
3、智能化技术在信息核查的某些方面优于人,它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把关者”,以人机力量的协同来更多地对抗虚假消息、不良消息的风险。
4、所有与智能技术应用伦理、原则,最终要回答的问题,都是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从人工智能科学家们的共识来看,人机共生,应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一种常态;人机关系,也会成为未来一种必须时时面对的关系。
在智能化内容生产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人机关系包括:①机器在人工智能伦理中的主体性质及角色②人的价值判断与机器的价值判断的关系③经验、感性与数据、算法间的关系④人机相互校正机制 金句
1、智能化技术有助于促进内容生产能力的增强,在此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增强对技术风险的判断力。保持对技术应用的克制,守住基本的伦理边界,才能减少风险,才能使机器对人力的增强真正造福人类自身。 2、有研究者指出:“人类文化是存在偏见的,作为与人类社会同构的大数据,也必然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偏见。而大数据算法仅仅是把这种歧视文化归纳出来而已。”国内大数据应用领域的代表性学者周涛更是坦言,“让我们不安的是,这种因为系统设计人员带来的初始偏见,有可能随着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运转慢慢强化放大。”算法在某种程度上继承和放大了人类的偏见,基于算法的内容生产与分发也可能会同样带有某些偏见,这也会影响到算法所构建的拟态环境的均衡性。在应用算法时,媒体也需要提高对算法偏见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3、“信息茧房” 这一问题虽然根本上不是算法造成的,但算法有可能会强化它。算法也有可能使人在其他方面成为囚徒。例如个人成为平台的“囚徒”,以及人沉浸于个性化算法带来的“幸福感"中失去自制力。从人的本性来说,懒惰是天然的,想以最小的成本或付出获得最大的报偿,也是人之常情,个性化算法在这方面迎合了人性,但是,它也可能正在以方便、幸福的名义,渐渐地使人们对它产生依赖,并在不知不觉中被其麻痹,被其囚禁。算法看上去是为个体提供人性化服务的,但它其实也可能是对个体进行控制的另一种手段。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警告的两种力量正在“合体”,一直看着“你”的“老大哥”,也可能正是将“你”带向“幸福沉迷”的工业技术。
《5G时代“物”对传播的再塑造》 2019.10
摘要
5G技术将进一步推进移动化与智能化这两大媒体发展的趋向,并使得两者交织、融合,这不仅会带来今天的传播手段与形态的升级,更有可能会塑造出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更新我们对媒介与传播的认识。而在5G推动的传播变革中,“物”所扮演的角色将尤为突出。 关键词
5G;万物皆媒 重要观点
1、5G时代万物皆媒的实现,进一步改写大众传播要素及模式:“物”成为公共信息传播者;基于VR/AR/MR的新终端营造“升维空间”与“自定义现场”;智能设备构建新传播网络;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物体推动场景化传播。
2、5G时代的万物皆媒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大众传播层面的,也带来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新的传播关系,也可能带来新的传播形态。 金句
1、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同样体现在这三个层面,各类智能化、联网的物体,不仅在渠道层面建构了新媒介,也在建构着新的信息形式以及新的传播关系,进而可能带来与今天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所构建的媒介化环境完全不同的新媒介化环境。
2、以往媒体的“拟态信息”环境,主要是由人的选择建构的,而未来当物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生产者时,它们被安置的位置、工作状态、系统设置等,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因此,“物”可能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一种拟态环境。
3、虽然很多时候物-物传播仍是人-人传播的中介,人们也期待物-物传播仍是以服务人为终极目标,但是我们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担忧:物-物的传播是否会摆脱人的控制,甚至反过来形成对人的控制? 其实阿具觉得每一句都是金句!但是篇幅有限,大家要仔细去读彭老师的论文哦~
关注公众号胡师姐新传考研指南,后台回复关键词 彭兰 即可获取彭兰老师2019全年论文包哦~
4. 21级的新传考研er们!过来人告诉你:胡师姐寒假集训班一定要去!
5. 这次拿到“真题”的机会,不要再错过了!胡师姐20新传考研预测卷考前救命!先来看看去年押题情况如何!
📖
更多你想知道的经验帖
北大
北大新传状元:
北大新传:
双非本科9月开始备考,一战成功逆袭19北大新传MJC专硕,靠的是什么?
19北大新传拟录取学姐:六七月刚开始不要怕!规划好了暑假,你就能像我一样一战上北大!
北大新传MJC专硕一战已上岸!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每个月的学习安排!
19北大新传MJC专硕前十:一战跨考八月从人大换到北大,复习过程一波三折,终究成功上岸!
在职考北大:
北大新媒体状元:
19北大新媒体前五:北大门难开?北大南门开!我的北大通知书终于到啦!
北大传播学学硕前三:
北大传播学硕总分第三:99年生的我就这样成为了准北大研究生!
北大汇丰深财专硕:
北大汇丰深财专硕已录取:敢报考北大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北大健康传播专硕:
北大新传MJC专硕健康传播方向一战上岸!超级感恩避免成为失学儿童!
北大新闻学状元:
北大MFA状元:
北大MFA非全广播电视专业总分第一:工作两年的我,如何跨专业考到北大!
19北大MFA电影专业状元:我如何跨考北大MFA总分431分!
北大MFA音乐剧专业状元:失落过彷徨过,我最终应届一战成功上岸!(文末附19真题)
北大保研:
19北大新传健康传播保研经验:两周备战北大健康传播成功上岸!
北大考博:
分享我的北大新传考博经验!名校新传新媒体考博你必须“有备而来”!
北师大
北师大新传专硕专业课总分第一:教你两门专业课如何考到247!
三跨北师大新传专硕一战上岸:别犹豫!别将就!考研就要考名校!
双非一战北师大成功上岸:20师弟师妹们加油!我在新街口等你来!
19北师大新传专硕第七:专业课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抱“应该不会考”的侥幸心理!
北师大考研经验 | 双非辣鸡二本学渣,一战5个月三跨成功上岸北京985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 双非一战19北师大传播学学硕390分已录取!
人大
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记者编辑 | 19人大新传专硕总分第二学姐告诉你新闻业务该如何学?
清华
清华考研:
19清华国新拟录取:沉淀一年后,我拿到了清华国新和国社的双料offer清华保研:新传保研推免同时拿到北大、清华、人大三院四校多个offer!我最终选择了清华!
其他院校
19一战三跨复旦新传专硕成功上岸!“得暑期者得胜利”是考研最大的真谛!
19清华国新拟录取:沉淀一年后,我拿到了清华国新和国社的双料Offer
普通二本三跨一战逆袭北外新传MJC专硕:第一志愿录取生源(非调剂)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北外新传专硕!
万字说深大:深大新传考研备考全解析!20级报考深大新传必看备考指南!
致21级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