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大新传考博报考分析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11(文末有福利)

温子美 胡师姐新传考研 2023-06-25


◎ 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2级群:41322784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芋圆  ◎ 责编 | 北北



往期回顾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博介绍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1

☑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考博介绍 | 新传考博分析02

☑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考博介绍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3

☑ 北师大新传院考博介绍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4

☑ 中国人民大学新传考博报考分析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5

☑ 湖南大学新传考博报考分析 | 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6

☑ 南昌大学新传考博报考分析|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7

☑ 辽大新传考博报考分析|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8

☑ 重庆大学新传考博报考分析|新传考博报考分析09

☑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新传考博报考分析|新传考博报考分析10


2021年新传考博招生简章已经陆续在各大高校的官网上公布,还不赶快行动起来。关于新传考博院校的抉择,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师资水平,还是从学科地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必须榜上有名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文学与新闻学院是其文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该学院以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各种层次的办学体系,所属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第二轮、第三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先后排名全国第五。在第四轮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等级为A,新闻传播学学科等级为B+。

 

啦啦啦!千呼万唤始出来,川大的2021年考博招生简章终于在我们殷切的期盼中出炉,接下来就来细细分析今年的招生情况吧~

 


一、招生计划


首先,川大新传考博2021年全部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按考生来源分为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三种招生方式。


2021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53人,已招收直接攻博1人,硕博连读27人。


实际招生人数待国家下达2021年招生计划后结合生源报考情况做适度调整。(后续出来以后补充)


2021年,四川大学仅在工程博士领域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生,其余学科专业均只招收全日制博士生。

 

(2021年川大新传考博已录取硕博连读生

及直博生情况一栏表)

 


二、招生目录


2021年川大新传考博招生目录

 



三、导师介绍(排名不分先后)

1、蔡尚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文化产业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中央电视台节目评估专家。


邮箱:caishangw@vip.sina.com


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学;文化产业;美丽中国;美丽乡村


2、操慧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工会兼职副主席,第九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理事。


邮箱:caohuiiam@126.com


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媒介文化、新闻社会学、新媒体


3、唐小林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副所长,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传播符号学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语言符号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


邮箱:Yz1965@163.com


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督教;符号诗学;当代文学批评


4、曹顺庆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国批博士生导师(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级精品资源公开课负责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


邮箱:shunqingcao@163.com


5、陈华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获评成都市十佳优秀青年教师、四川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


邮箱:chenhuaming@scu.edu.cn


研究方向:媒介文化、新媒体、文化与传播、新闻业务


6、陈雪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四川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新闻奖专家评委、四川省旅游营销科研基地负责人、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美国新闻史和美国当代传媒发展趋势和特点


7、傅其林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社科处处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第十二届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国家一级学会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委会、审美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邮箱:fuqilin11@163.com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化批评


8、侯洪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四川省视协高校影视专委会副会长以及中央电视台特邀节目评奖专家、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大学生纪录片大赛评委、四川大学电视剧研究中心主任。


邮箱:houhong2008@sina.com


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及国际传播、影视艺术及影视传播、媒介文化和比较文学


9、胡易容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战略传播方向博士后出站。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语言符号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政府数字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基地”常务副主任。


邮箱:hyr@scu.edu.cn


研究方向:传播符号学、符号形象学、文化符号与数字人文传播


10、黄顺铭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荣誉社会学、新闻社会学、新媒体与社会。


邮箱:Smhuang2006@gmial.com


研究方向:包括新闻社会学、荣誉社会学、媒介与集体记忆,比较媒介研究,以及新媒介与社会等


11、蒋晓丽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点创点人,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访问学者,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委员会专家。

邮箱:jxl2003@263.net


研究方向:新闻编辑、传媒与文化、文化产业


12、黎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点带头人和负责人,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广播影视教育学会副会长。


邮箱:lifengscu@126.com


研究方向:影视艺术理论,艺术心理学,中国当代文学


13、朱天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兼“影视产业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华传统文化影像传播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西部学术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省广播影视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成都市广电学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媒介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社会发展


14、刘亚丁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教学名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北外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邮箱:liuyading2007@163.com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俄国文学、中外文化与文学和中外文学关系方向


15、陆正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文化与传播符号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和符号学研究会理事,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词刊》、《诗学》编委。


邮箱:luzhenglan69@163.com


研究方向:当代诗词,艺术学理论


16、王炎龙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第五批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担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受聘韬奋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研究会常务理事。有多年省级电视媒体营销策划的执行及管理经验。


邮箱:375634379@qq.com


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介产业、公益传播、编辑出版学


17、张放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社会舆情与信息传播研究中心传播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兼任科技部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分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与成果鉴定专家。


邮箱:salarycheung@163.com


研究方向: 网络社会心理学、网络社会民俗学、传播学史与方法论


18、赵毅衡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1981),长期执教于伦敦大学,现执教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任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所长,主编双语半年刊《符号与传媒》(Signs & Media),主编《符号学译丛》与《符号学前沿研究》丛书。


邮箱:zhaoyiheng2011@163.com


研究方向:形式论,符号学,叙述学


19、王晓路


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化批评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称号,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结构委员会(the Structures Committee, ICLA)委员、美国《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CLCWEB)期刊(A&HCI检索)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编委、英文期刊《比较文学:东方与西方》 ( 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 ) 执行主编。


邮箱:wangxiaolu@scu.edu.cn


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化批评、国际汉学


20、易丹


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讲授有关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外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研究、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电影艺术理论、影视创作研究等博士、硕士和本科课程,有多种论著、论文出版。其代表作有:《断裂的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触摸欧洲》等。

 


四、报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的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学历教育研究生(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能报考);境外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者(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提交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认证报告)


身心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正高职称专家推荐。


符合博士招生院系所提出的其他报考条件。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考条件如下:


考生须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除国家专项计划外,定向生招收比例不超过5%。全日制定向生原则上要求在规定的培养年限内必须全脱产在校学习。


学术条件: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篇,或参与了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必须取得所报考导师确认同意报考的意见,专家推荐信中一封必须为报考导师亲笔签署的推荐信。



五、学习年限

川大新传博士生的学制为3-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6年。



六、网上报名和缴费

网上报名和缴费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至12月20日。

 


七、申请材料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须下载“提交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材料自查表” (附件1),按顺序整理材料,并在2020年12月25日17:00前(以到达时间为准)将申请材料和自查表以快递形式寄达学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联系地址: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文学与新闻学院310办公室;联系人:刘老师、李老师;联系电话:028-64709646;邮编:610211)。请务必使用顺丰或EMS中国邮政特快专递,以免寄错寄丢;寄出后请将该快递单(回执)拍照后发送至以下邮箱:wxyanguanban@vip.163.com。也可在工作时间直接送达以上地址,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25日17:00前(以到达时间为准)

 

(2021年川大新传考博入学申请材料提交清单)

 

同时将所有申请材料和自查表扫描或拍照后制成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到wxyanguanban@vip.163.com,邮件名及附件名请命名为“姓名+报考导师姓名+2021年博士申请材料”。

 


八、选拔程序

资格审查

根据考生的网上报名情况和提交的入学申请材料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审查考生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是否提交完善的入学申请材料、是否按时完成缴费手续。资格审查结果预计在2021年1月10日左右公布。 


材料评议和外语考核

组织专家对考生的入学申请材料进行集体评议打分,材料评议成绩满分100分。材料评议结果预计在2021年3月底前公布。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参加外语考核,达到条件的可以申请免考。材料评议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进入下一环节。


免试条件:申请者外语水平原则上需至少达到其中一项:(1)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2)托福成绩≥80分;(3)雅思成绩≥5.5分;(4)硕士阶段英语成绩≥80分;(5)入学前的三年内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且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学位认证。〔第(1)-(4)条为2016年6月至报名截止日期前的成绩〕


申请外语免试的考生必须提交《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外语考核免试申请表》。


材料评议合格的考生中未达到外语免试条件者必须参加外语考核,外语考核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者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最终根据考生的材料评议成绩和外语考核结果,结合普通招考招生计划数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环节的人员名单。


复试

复试环节将对考生的外语能力、专业志趣、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考察。


考生参与复试考核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人。复试成绩折算成百分制成绩低于60分者不得录取。复试笔试科目如下:

 

(2021年川大新传考博招生复试笔试科目)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在复试的同时,将对考生思想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考核,重点考察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政治思想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九、录取

考生录取总成绩=材料评议成绩×50%+复试成绩(百分制)×50%


录取按照“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依据考生录取总成绩按照录取口径由高到低依次录取。


网上公示拟录取名单,经体检、政审、调档等流程后,向拟录取新生发录取通知书。

 


十、招生咨询方式

电话:028—64709646, 85990229

E-mail:wxyanjiaoban@163.com


 

福利Time

又到了送福利的时刻啦!各位川大新传考博小伙伴们,想上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怎么能缺了必备材料——导师论文呢?现在到后台回复关键词“川大文新”即可领取川大文新学院导师论文礼包,还不行动起来~~~~

【内容来源】
1. 四川大学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推荐搜索关键词 ◎

新传理论 | 新媒体 | 新闻业务 | 新闻学 | 报考分析 | 真题解析 

热点分析 | 上岸经验帖 | 专题整理 | 必备冲刺名解 | 论文带读 


◎ 胡师姐的仓库 ◎

「 点击文字可以直接查看文章哦 」

你想看的上岸经验帖合集

新传考研热点分析汇总

新传考研必看 · 专题梳理

滑动查看更多


滑动查看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试听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