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胡师姐新传考研23级QQ群:536081936,进群可领取福利和获得免费答疑
◎ 小编 | 悦悦 ◎ 责编 | 圆圆
嗨,亲爱的新传考博er,从本科到硕士的这六七年,相信准备继续在学术圈深造的你一定有了自己所擅长或想要钻研的专业和方向,或许它是一个新兴领域,也或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然而在中传,在这所全国顶尖的传媒类院校,你的潜力将得到无限释放。因为中传在新传下设的专业和方向,实在是太丰富啦!
在本期的新传考博报考分析中,师姐就会为你介绍四个新传相关或交叉的专业,感兴趣的话就一起看下去吧!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部2019年11月6日批准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传媒大学进行建设。实验室重心以结构与行动者互动关系为框架,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网络科学、社会学、传播学、管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媒体信息处理分析、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着重探索媒体融合传播系统的结构变化,进而建构基于中国实践和传播经典研究的理论模型,解决新型主流媒体与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的国家重大现实需求。Tips:传播学(国际传播白杨班)是今年新增的博士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国际传播白杨班(博士)”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研究生院代表学校直接领导,各相关学科培养单位协同,由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具体管理,与同期建立的“国际传播白杨班(硕士)”一并形成我校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特区,构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梯队。经济与管理学院以“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新知、服务回馈社会”为己任,恪守“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承传学术传统精髓,锐意进取创新。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数字经济领域,以传媒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管人才。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是学校直属的教学科研单位,在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地带开展具有鲜明“传媒与传播”特色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工作。学院是中国传媒大学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三块“金字招牌”之一。作为全国高校中唯一开办国家治理和政治传播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的学院,德才兼备的优秀学子将有机会在此连续完成严格而完整的学术培养和训练。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目前已经成立依托学院建设的校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治理研究院、政治传播研究院、港澳台与世界事务研究中心、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和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学院还下设多个研究机构,分别是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公益传播研究中心。
初试以机考或笔试为主,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各专业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如下表所示。各科目考试成绩均达到合格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环节。对于绿色通道考生,其初试合格线最多可降低15%。 初试时间初步定为2022年3月中旬左右,具体时间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后续通知。
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复试的时间、方式、流程、要求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等相关通知。我校2022年计划招收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200人左右,其中包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7人。我校实际录取总人数以及各博士生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根据国家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等进行适当调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22年招生学科或专业范围为:新闻学(050301),传播学(050302),广播电视学(0503Z1),互联网信息(0503J4),艺术史论(1301Z1),戏剧与影视学(130300),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L2)。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我校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式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❶ 直博:直博生从本年度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我校已完成2022年直博生的录取工作。❷ 硕博连读:面向我校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要求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我校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可招生专业及博导信息详见《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对于同等学力考生,或硕士阶段为专项计划的考生,或欲报考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专项计划的考生,只可选择“普通招考”方式。我校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包括“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方式)继续实施“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选拔流程包括考生报名、提交申请材料、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初试、复试等环节,详见“五、报考流程”。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③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须为具有我校学籍的全日制非定向二年级学术型在学硕士研究生(不含专项计划)。
②已完成硕士阶段主干课程学习,成绩优秀。
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5分;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主干课程平均成绩须达80分。
③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
考生须在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以第一作者(或指导教师第一、本人第二)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授权等,或获得省部级以上或其他同级别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排名第一)。
其中,对于报考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或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SCI 检索或 CSSCI 检索(含扩展版)论文;报考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的考生,所发表的论文须为SCI/EI 检索论文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的考生,除符合“(一)基本要求”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在国(境)外院校获得学位者,须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在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研究生(非学历教育形式,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书)者必须在报名前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②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还须在录取当年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③获得学士学位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的同等学力人员,须在本人所报考的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至少2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3)。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报考条件)
报名时间:2021年12月3日上午10:00至2021年12月31日上午10:00。报名网址:http://yz.cuc.edu.cn/bs/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个人基本信息、代表作、贡献度和主观评价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申请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如下:1)基本信息①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②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③硕士课程成绩单。
④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
⑤本科毕业论文全文。
⑥外国语水平证书。
⑦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⑧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⑨诚信考试承诺书。
2)代表作近5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须按重要程度排序)。
3)贡献度①各类荣誉奖项②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③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④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等。⑤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
4)主观评价
①申请信(含报考原因、自我评价等内容)。
②专家推荐信(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
5)其他
其他能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报考条件)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各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达到进入初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可进入初试考核环节。绿色通道:考生如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且材料评议成绩为“优秀”,则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考评,考评通过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进入绿色通道。绿色通道考生也须参加初试考核环节,但其初试合格线可适当降低。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录取工作。录取办法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等相关通知。(二)应届硕士毕业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未获得硕士学位证书。(三)在国(境)外院校取得学位者,未在录取当年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或未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两类:“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即为录取类别,请考生在报考时慎重选择,报名结束后,报考类别将无法更改。非定向就业:可参加就业派遣,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考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档案未按规定时间转入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户口可自愿选择是否转入我校(如户口选择转入,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过期将无法转入)。定向就业(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不参加就业派遣,录取前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毕业后派遣单位为定向就业协议书签署单位。考生人事档案、户口等不转入我校。未按规定时间将签订完整的定向就业协议书提交我校者将无法正常办理入学报到手续。2022年我校录取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招生总人数的15%。
我校2022年度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一律于2022年9月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经北京市教委审核通过后,获得博士研究生学籍,并开始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以“直博”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在内);以“硕博连读”、“普通招考”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在内)。我校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规定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以当年审批为准。2021年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0000元/年)。我校面向博士研究生设立了包含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各类社会捐赠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学术会议资助金、助学贷款等在内的多种奖、助学金,建立了完善的多元奖助体系。第二期中传新传考博报考分析也马上就要结束啦!但是别急,我们还不能say拜拜呢~在下一期中传新传考博报考分析中,师姐为大家整理了新传相关的艺术学博士报考专业,记得关注啦!
◎ 参考来源
[1]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胡师姐考博一对一,给你最全面的辅导
👇👇👇
👇「添加助教老师即可咨询考博课程详情 」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
点击阅读原文说出你的考研困惑
👇
「添加助教老师即可咨询考博一对一详情 」
(已有的切勿重复添加)